CN203522749U -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2749U
CN203522749U CN201320668163.8U CN201320668163U CN203522749U CN 203522749 U CN203522749 U CN 203522749U CN 201320668163 U CN201320668163 U CN 201320668163U CN 203522749 U CN203522749 U CN 203522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chip
electric capacity
pin
connec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6816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先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ONGSHID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ONGSHI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ONGSHID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ONGSHI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6816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22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2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27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包括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红外线发射电路包括传声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二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三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开关,其中第二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光电三极管、第十三电阻至第二十二电阻、第九电容至第十九电容、第三芯片、第四芯片、第五芯片、扬声器和第二开关,本实用新型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同时工作,发话和收话互不影响,操作简单,传输距离可达100米,能够有效防止电磁干扰,具有很强的保密性,适用于多个领域,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广执行。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讲机电路,尤其涉及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公众对讲机被大量的使用,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无线电对讲机和有线电话机一样成为人们喜爱和依赖的通信工具。其中酒楼、旅行社、建筑、车队、超市等都把它当作办公设备来进行购买,无线电对讲机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一般无线对讲机是单向同频工作的,发射机与接收机交替工作,即发话时不能收话,收话时不能发话,其中若遇到强电磁波干扰还会影响通信质量,在矿井或某些特定的场所需要避免电火花的产生,无线电对讲机会被禁止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包括传声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二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三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开关,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光电三极管、第十三电阻至第二十二电阻、第九电容至第十九电容、第三芯片、第四芯片、第五芯片、扬声器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电阻和第十九电阻均为滑动变阻器,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中所述传声器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五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所述传声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七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且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一引脚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为正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五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六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中所述光电三极管的基极悬空,所述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二引脚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一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芯片的第六引脚、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十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二引脚、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芯片的第二和第六引脚、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扬声器的第二端连接且接地,所述第三芯片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三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芯片的第八引脚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为正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五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芯片的第四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芯片的第六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的第三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八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九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扬声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容的第一端。
具体地,所述第一芯片为高增益运算放大集成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为调制加载集成芯片,所述第三芯片为宽频运算放大集成芯片,所述第四芯片为调制解调集成芯片,所述第五芯片为音频功率放大集成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利用红外线作为传输介质,发射机和接收机同时工作,发话收话相互不影响,其中红外发光二极管用红外线发射器代替,通话距离可达到100米,不受电磁波、电气、天气的干扰,其抗干扰能力强且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具有电路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发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接收电路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红外线发射电路包括传声器BM、第一电阻R1至第十二电阻R12、第一电容C1至第八电容C8、第一芯片IC1、第二芯片IC2、三极管VT1、红外发光二极管D和第一开关S1,如图2所示: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光电三极管VT2、第十三电阻R13至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九电容C9至第十九电容C19、第三芯片IC3、第四芯片IC4、第五芯片IC5、扬声器BL和第二开关S2,第二电阻R2和第十九电阻R19均为滑动变阻器;红外线发射电路中传声器BM的第一端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的R2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滑动端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一引脚,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一芯片IC1的第三引脚、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和第一芯片IC1的第六引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一芯片IC1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一芯片IC1的第五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传声器BM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一芯片IC1的第七引脚、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第二芯片IC2的第四引脚、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和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芯片IC2的第一引脚和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第二芯片IC2的第三引脚、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红外发光二极管D的第一端和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为正极电压输入端,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和第二芯片IC2的第二引脚连接,第二芯片IC2的第五引脚同时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芯片IC2的第六引脚同时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和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连接,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和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红外发光二极管D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三极管VT1的集电极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二端,三极管VT1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红外线接收电路中光电三极管VT2的基极悬空,光电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三芯片IC3的第二引脚和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芯片IC3的第一引脚同时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和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同时与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第十电容C10的第一端和第三芯片IC3的第七引脚连接,光电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同时与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二端、第三芯片IC3的第六引脚、第十电容C10的第二端、十一电容C11的第一端、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二端、第四芯片IC4的第二引脚、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二端、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二端、第五芯片IC5的第二和第七引脚、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二端、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二端和扬声器BL的第二端连接且接地,第三芯片IC3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分别与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和第一端连接,第三芯片IC3的第三引脚同时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和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第二十电阻C20的第一端、第五芯片IC5的第八引脚和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为正极电压输入端,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二端连接第四芯片IC4的第一引脚,第四芯片IC4的第五引脚同时与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二端和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芯片IC4的第七引脚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第四芯片IC4的第四引脚同时与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和第十三电容C13的第一端连接,第四芯片IC4的第六引脚同时与第十四电容C14的第一端和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二端连接,第十五电容C1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第十九电阻的滑动端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一端,第十六电容C16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一端和第五芯片IC5的第一引脚连接,第五芯片IC5的第三和第四引脚分别与第十八电容C1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第五芯片IC5的第五引脚连接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一端,第五芯片IC5的第六引脚连接第十七电容C17的第一端,第十九电容C19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一端和扬声器BL的第一端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十电容C20的第一端。第一芯片IC1为高增益运算放大集成芯片,第二芯片IC2为调制加载集成芯片,第三芯片IC3为宽频运算放大集成芯片,第四芯片IC4为调制解调集成芯片,第五芯片IC5为音频功率放大集成芯片。
如图1和图2所示:红外线发射电路中,语音信号经传声器BM转变为音频电信号,然后通过第一电容C1传送到第一芯片IC1进行放大,其中调节第二电阻R2可改变第一芯片IC1的闭环放大倍数。放大后的音频电信号经第二芯片IC2调制加载,从第二芯片IC2的第六引脚输出的调频载波信号经第八电容C8传送至三极管VT1,当三极管VT1对信号放大后,激励红外发光二极管D(或者红外线发射器)工作,并将光信号发射出去;红外线接收电路中光电三极管VT2接收到对方发射来的光信号后,由集电极产生相应的信号电压,此信号电压经第三芯片IC3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经第十二电容C12耦合至第四芯片IC4的第一引脚,经第四芯片IC4解调后从其第六引脚输出信号,再经过第十四电容C14滤波,恢复为原调制信号,解调后的音频信号再经第十九电阻R19调节后送至第五芯片IC5放大,最后经过扬声器BL还原成语音信号。其中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同时工作时,为保证接收时不受发射信号的干扰(即不出现自发、自收现象),采用了发送与接收使用不同频率的办法,有效的避免了自发和自收现象。

Claims (2)

1.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线发射电路和红外线接收电路,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包括传声器、第一电阻至第十二电阻、第一电容至第八电容、第一芯片、第二芯片、三极管、红外发光二极管和第一开关,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包括光电三极管、第十三电阻至第二十二电阻、第九电容至第十九电容、第三芯片、第四芯片、第五芯片、扬声器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十九电阻均为滑动变阻器,所述红外线发射电路中所述传声器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五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所述传声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芯片的第七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且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一引脚和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为正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第五引脚同时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芯片的第六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红外发光二极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红外线接收电路中所述光电三极管的基极悬空,所述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二引脚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一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芯片的第六引脚、所述第十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十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二引脚、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芯片的第二和第六引脚、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扬声器的第二端连接且接地,所述第三芯片的第四引脚和第五引脚分别与所述第九电容的第二端和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芯片的第三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芯片的第八引脚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为正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十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一引脚,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五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芯片的第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芯片的第四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芯片的第六引脚同时与所述第十四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五芯片的第三和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十八电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五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九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五芯片的第六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七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九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扬声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十电容的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片为高增益运算放大集成芯片,所述第二芯片为调制加载集成芯片,所述第三芯片为宽频运算放大集成芯片,所述第四芯片为调制解调集成芯片,所述第五芯片为音频功率放大集成芯片。
CN201320668163.8U 2013-10-28 2013-10-28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2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8163.8U CN203522749U (zh) 2013-10-28 2013-10-28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68163.8U CN203522749U (zh) 2013-10-28 2013-10-28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2749U true CN203522749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8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6816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22749U (zh) 2013-10-28 2013-10-28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22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7826A (zh) 可见光无线通信语音广播装置
CN203522749U (zh)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CN205510055U (zh) 一种白光音频通信装置
CN204206115U (zh) 一种用于无线短波发射天线的放大电路
CN203563068U (zh) 红外光无线语音通信装置
CN203661054U (zh) 数据传输电路及数据传输系统
CN204425351U (zh) 一种红外立体声音响收发装置
CN104579485A (zh) 一种红外线全双工对讲机电路
CN204156822U (zh) 失真度低的低噪声放大器电路
CN202679355U (zh) 用于调频对讲机的稳压电路
CN206099991U (zh) 一种基于激光的音频通讯系统
CN201976071U (zh) 用于无线通信接收前端的放大器
CN204733326U (zh)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CN205945755U (zh) 超声通信解码电路及电磁加热设备
CN203504550U (zh) 一种用于远程路由器的接收机电路
CN203104510U (zh) 一种基于ofdm混合调制解调电路
CN204290891U (zh) 一种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
CN203537326U (zh) 射频信号输出模块中功率放大器
CN203233413U (zh) 简易调频通讯仪
CN209731217U (zh) 一种信号放大装置
CN202565282U (zh) 多功能信号压制系统
CN204498374U (zh) 一种蓝牙无线教学扩音装置
CN207625560U (zh) 一种用于可见光通讯的接收装置
CN203015094U (zh) 一种音频放大电路
CN201766632U (zh) 一种在对讲机中应用的环境噪声抑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1510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