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21364U - 新型热离子器件 - Google Patents

新型热离子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21364U
CN203521364U CN201320658531.0U CN201320658531U CN203521364U CN 203521364 U CN203521364 U CN 203521364U CN 201320658531 U CN201320658531 U CN 201320658531U CN 203521364 U CN203521364 U CN 203521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late
thermionic
control ring
pole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585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TOPLUSC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TOPLUSC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TOPLUSC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TOPLUSC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6585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21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21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2136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 Sources, Ion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热离子器件,此器件包括一个用于发射热离子的发射极板,一个用于捕获热离子的接收极板,一个用于控制两个极板间隙的控制环,所述控制环与两个极板之间通过绝热绝缘层进行连接,两个极板之间的间隔隙缝通过利用控制环的热膨胀性控制在0.1~100纳米之间,两个极板、绝热绝缘层和控制环之间组成一密闭的真空腔。采用此器件可以大幅度提高热能发电的效率,另外,此器件通电后能够进行制冷,体积大大缩小,制冷效率可以达到或超过传统蒸汽压缩式制冷效率,节约能耗。

Description

新型热离子器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离子发电和热离子制冷应用领域的一种新型热离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电能都是通过将化石能源,核能转化为热能,将热能通过蒸汽转化为机械能,或直接利用风轮或水轮传递的机械能,推动发电机切割磁力线后获得的。在这些转化的过程中,都有转化损失,发电效率较低且体积庞大。太阳能光伏系统或温差半导体发电由于其热端和冷端之间由绝热性不好且厚度很低的材料连接, 其导热损失限制了光伏和温差半导体的电转化效率。热离子发电技术可以将热量直接转化为电能,理论效率高,其没有运动部件,寿命长,但由于热离子发电技术要求发射极和接收极之间的间距需要控制在10纳米以内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传统的加工工艺不能满足此间隙控制要求。美国专利US7169006B2 虽然提供一种间隙的控制方式,但其结构和制作工艺复杂,产品造价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热离子器件,包括含有一个用于发射热离子的发射极板,一个用于捕获热离子的接收极板,一个用于控制两个极板间隙的控制环, 控制环与两个极板之间通过绝热绝缘层进行连接,两个极板之间的间隔隙缝通过利用控制环材料的热膨胀性控制在0.1~100纳米之间,两个极板、绝热绝缘层和控制环之间组成一密闭的真空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采用不同材料的热膨胀率不同的原理,先将控制环套在热离子发射极板和热离子接收极板的中间,在一个操作温度下将热离子发射极板及热离子接收极板压紧,利用两极板材料在压力下的塑性变形,使控制环与极板紧密结合,用绝缘绝热层填充入热离子发射极板与控制环的接触面及热离子接收极板与控制环的另一个接触面,其两个极板与控制环的接触面保证密封后,将整体恢复到常温或工作温度,因控制环与发射极板、接收极板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温度变化后会在两个极板之间形成均匀隙缝,通过工艺孔抽真空去除隙缝中的空气形成真空,完成此热离子器件的制作。
进一步,在选用热离子发射极板材料时,所用的热离子发射极板材质为易发射热离子的导体或半导体。
进一步,在选用热离子接收极板材料时,所用的热离子接收极板材质为易捕获热离子的导体或半导体。
进一步,在选择控制环的材料时,控制环的热膨胀率与热离子发射极板、热离子接收极板的热膨胀率中的其中一个极板不同,或两个极板都不同。
进一步,热离子发射极板与热离子接收极板之间的空间为真空,且其间隙优选为0.1纳米~10纳米之间。
进一步,通过加热发射极板,发射极板发射热离子被接收极板捕获,接收极板将热离子传递的热量迅速排除,此时接收极板将积聚电子带负电,发射极板因丢失电子而带正电,在发射极和接收极之间形成电压,实现温差发电。
进一步,通过在发射极板和接收极板之间加直流电,发射极板接负极,接收极板接正极,这样通过电场的作用,将发射极较高动能的电子转移至接收极板,降低发射极板的温度,实现高效的制冷功能,为了维持制冷效果,接收极板需要将多余的热量不断排除。
进一步,为了提高发射极板的活性,并降低活泼金属的使用量,可以在发射极板的表面覆盖一层碱性活泼金属,如 铷,或铯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新型热离子器件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此新型制作结构,大大降低热离子器件的制作成本,并通过控制环材料的热膨胀物理性能控制热离子发射极板和接收极板之间的间隔隙缝,性能稳定可靠。采用此器件可以大幅度提高热能发电的效率,为太阳能发电效率的提高提供一个新方案。另外,采用热离子技术的制冷器件,体积大大缩小,制冷效率可以达到或超过传统蒸汽压缩式制冷效率,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热离子器件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热离子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 1为热离子发射极板,2为热离子接收极板,3 为控制环,4为绝热绝缘密封层,5 为工艺孔;6、隙缝;7、突出部分。
本实施例以热离子发射极板1和热离子接收极板2为紫铜材质,控制环为铝合金环状材料,及绝热绝缘密封层为环氧树脂密封材料为例,解释此热离子器件的制作和使用方法。首先将铝合金控制环3套在热离子发射极板1和热离子接收极板2的中间,铝合金控制环3的厚度略小于热离子发射极板1和热离子接收极板2的突出部分7高度之和,发射极板1和接收极板2的突出部分7高度各2.5毫米,即在控制环3与热离子发射极板1和热离子接收极板2中间留有空隙,用环氧树脂材料即绝热绝缘密封层4填充入热离子发射极板1与控制环3的接触面及热离子接收极板2与控制环3的另一个接触面,在5℃操作温度下将热离子发射极板1及热离子接收极板2压紧,利用两极板材料在压力下的塑性变形,使极板紧密结合,接触面保证密封后,将整体恢复到常温25℃,因控制环与发射极板及接收极板的热膨胀系数不同, 在温度变化后会在两个极板之间形成均匀隙缝6大约4.5纳米,通过抽真空去除隙缝中的空气形成真空,并在真空完毕后将工艺口5密封,完成此热离子器件的制作。
当通过加热发射极板,发射极板发射热离子被接收极板捕获,接收极板将热离子的热量迅速排除,此时接收极板将积聚电子带负电,发射极板因丢失电子而带正电,在发射极板和接收极板之间形成电压,实现温差发电。
进一步说,当通过在发射极板和接收极板之间加直流电,发射极板接负极,接收极板接正极,这样通过电场的作用,将发射极板较高动能的电子转移至接收极板, 降低发射极板的温度,通过接收极板将多余的热量不断排除,实现制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新型热离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用于发射热离子的发射极板,一个用于捕获热离子的接收极板,一个用于控制两个极板间隙的控制环,所述控制环与两个极板之间通过绝热绝缘层进行连接,两个极板之间的间隔隙缝通过利用控制环的热膨胀性控制在0.1~100纳米之间,两个极板、绝热绝缘层和控制环之间组成一密闭的真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离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极板的材质为易发射热离子的导体或半导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离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极板的材质为易捕获热离子的导体或半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离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环的热膨胀率与发射极板、接收极板的热膨胀率中的其中一个极板不同,或与两个极板都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热离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极板与接收极板之间的空间为真空,且其间隙优选为0.1纳米~10纳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热离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射极板的表面覆盖一层碱性活泼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铷,或铯。
CN201320658531.0U 2013-10-24 2013-10-24 新型热离子器件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21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8531.0U CN203521364U (zh) 2013-10-24 2013-10-24 新型热离子器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58531.0U CN203521364U (zh) 2013-10-24 2013-10-24 新型热离子器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21364U true CN203521364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80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5853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21364U (zh) 2013-10-24 2013-10-24 新型热离子器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213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430A (zh) * 2013-10-24 2014-01-22 苏州图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热离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40852A (zh) * 2020-06-15 2020-09-08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温差电池中发射极与接收极温度差的结构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1430A (zh) * 2013-10-24 2014-01-22 苏州图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热离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3531430B (zh) * 2013-10-24 2015-09-30 苏州图卡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离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40852A (zh) * 2020-06-15 2020-09-08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温差电池中发射极与接收极温度差的结构装置
CN111640852B (zh) * 2020-06-15 2023-09-26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温差电池中发射极与接收极温度差的结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94563B (zh) 石墨烯与MoS2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09702B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包裹微米硅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KR20140040071A (ko) 열전 에너지 생성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방법들 및/또는 장치들
CN203071070U (zh) 一种太阳电池-温差电池的复合电源
CN103001533A (zh) 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的方法及系统
CN105185988A (zh) 一种三维泡沫MoS2/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2969443B (zh) 一种内外电极均为金属线的热电转换电池
CN203521364U (zh) 新型热离子器件
CN102983261B (zh) 一种内外电极均为一端封闭金属管的热电转换电池
CN102254979B (zh) 一种太阳能电水联产系统
CN103531430B (zh) 一种热离子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1604931A (zh) 碱金属热电直接转换器
CN202889248U (zh) 一种利用回路型双工质脉动热管实现直接热发电系统
CN106208811A (zh) 一种基于碳材料蒸发发电的热电转换装置
CN203840238U (zh) 一种太阳能真空管空晒发电装置及空晒发电模组
CN101089512A (zh) 一种管尾带有保温管腔的太阳真空集热管
CN106571763A (zh) 一种pete‑温差电复合发电系统
CN102969439B (zh) 一种热电转换器件
CN102983266B (zh) 一种内外电极均为金属线的热电转换器件
CN203734567U (zh) 一种提高热电转化率的新型结构的温差发电器
CN102983267B (zh) 一种内外电极均为一端封闭金属管的热电转换器件
CN102969441B (zh) 一种内外电极均为金属板的热电转换器件
CN102983265B (zh) 一种内外电极均为金属板的热电转换电池
CN102969442B (zh) 一种内电极为金属管且外电极为金属线的热电转换器件
CN105932150A (zh) 一种Sb基柔性薄膜温差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930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