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13924U -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3924U
CN203513924U CN201320637068.1U CN201320637068U CN203513924U CN 203513924 U CN203513924 U CN 203513924U CN 201320637068 U CN201320637068 U CN 201320637068U CN 203513924 U CN203513924 U CN 203513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ccentric bushing
air
jet loom
loose warp
warp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6370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竹青
范龙霄
赵付斌
丁尚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q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Tianyi Group Qingdao
Original Assignee
Hongq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Tianyi Group Qingda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q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Tianyi Group Qingdao filed Critical Hongqi Textile Machinery Co Ltd Tianyi Group Qingdao
Priority to CN2013206370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513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3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39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包括松经轴和偏心机构,所述偏心机构包括松经轴托盘和偏心套,所述松经轴托盘和偏心套均套置在上述松经轴的外侧;所述偏心套包括内偏心套和外偏心套,所述外偏心套位于上述松经轴托盘的内侧,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托盘轴承;所述外偏心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刻度组,外偏心套的内侧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刻度组一一对应的第二刻度组,所述松经轴托盘的上方安装有压盖,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第一指示刻线,所述内偏心套上设置有第二指示刻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不同织物的需求实现对喷气织机松经量的精确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气织机,尤其涉及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背景技术
喷气织机运行过程中,经纱和纬纱会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形成平纹、斜纹、色织格子布等织物。经纱和纬纱的交织首先需要通过开口装置使经纱形成梭口,再通过引纬装置把纬纱引入梭口,最后通过打纬装置把纬纱打入织口,形成织物。在开口装置形成梭口的过程中,经纱会不断地受到横向拉伸,使得经纱张力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开口对经纱变形、经纱张力影响较大,特别是高密、厚重织物的生产。经纱变形量大势必会增加断头率,降低织造效率;经纱张力波动大则对织机零部件的强度和疲劳强度不利,加速零件失效,并且增大织造难度。因此,现有的喷气织机大多采用松经装置来缓和开口造成的经纱拉伸,以保持张力的平稳性。
目前,多数松经装置的偏心量只有三个型号,所能改变的经纱张力大小很固定,无法做到对张力的精确控制;当需要改变偏心量时需要更换偏心套,工作十分繁琐,针对不同的织物,还需更换不同的偏心套,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包括松经轴和偏心机构,所述偏心机构包括松经轴托盘和偏心套,所述松经轴托盘和偏心套均套置在上述松经轴的外侧;所述偏心套包括内偏心套和外偏心套,所述外偏心套位于上述松经轴托盘的内侧,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托盘轴承;所述外偏心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刻度组,外偏心套的内侧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刻度组一一对应的第二刻度组,所述松经轴托盘的上方安装有压盖,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第一指示刻线,所述内偏心套上设置有第二指示刻线。
所述托盘轴承的轴线与外偏心套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内偏心套的中心线与松经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述外偏心套、内偏心套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内、外偏心套的偏心量均为4.5mm。
所述第一、第二刻度组均包括10个刻度数,其分别为:0.0、1.6、3.1、4.5、5.8、6.9、7.8、8.5、8.9和9.0。
所述内偏心套通过锁紧套与上述松经轴固连。
所述内、外偏心套之间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所述紧固螺栓有四个。
所述内偏心套与上述紧固螺栓的螺栓头之间依次设置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根据不同织物的需求实现对喷气织机松经量的精确调整,近而实现了对经纱张力的精确控制,降低了经纱开口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了织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从一侧看过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从另一侧看过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为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为12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为60°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松经轴托盘  2、托盘轴承  3、压盖  4、外偏心套  5、内偏心套  6、紧固螺栓  7、锁紧套  8、松经轴  9、第二刻度组  10、平垫圈  11、弹簧垫圈  12、第一指示刻线  13、第二指示刻线  14、第一刻度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包括松经轴8和偏心机构,所述偏心机构包括松经轴托盘1和偏心套,所述松经轴托盘1和偏心套均套置在上述松经轴8的外侧;所述偏心套包括内偏心套5和外偏心套4,所述内偏心套5通过锁紧套7与上述松经轴8固连,所述内、外偏心套之间通过紧固螺栓6相连,所述紧固螺栓6有四个;所述内偏心套5与上述紧固螺栓6的螺栓头之间依次设置有平垫圈10和弹簧垫圈11,所述外偏心套4位于上述松经轴托盘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托盘轴承2;所述外偏心套4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刻度组14,外偏心套4的内侧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刻度组14一一对应的第二刻度组9,所述第一、第二刻度组均包括10个刻度数,其分别为:0.0、1.6、3.1、4.5、5.8、6.9、7.8、8.5、8.9和9.0;所述松经轴托盘1的上方安装有压盖3,所述压盖3上设置有第一指示刻线12,所述内偏心套5上设置有第二指示刻线13;所述托盘轴承2的轴线与外偏心套4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内偏心套5的中心线与松经轴8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述外偏心套4、内偏心套5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织机运转过程中,松经轴8转动时带动内偏心套5和外偏心套4旋转,由于松经轴8的轴线与托盘轴承2的轴线并不在同一直线上,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心量,因此,托盘轴承2会绕松经轴8偏心旋转,松经轴托盘1随着托盘轴承2的偏心旋转会产生前后往复运动,松经轴托盘1再驱动活动后梁产生摆动以实现松经的目的。
由于织造织物组织的不同,松经量需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能够做到精确可调,是依靠内偏心套5和外偏心套4之间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的。下面分别以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分别为180°、120°和60°为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作简要说明:
若需要调整的总偏心量为9mm,旋转松经轴8,使其带动内、外偏心套旋转,当上述第二指示刻线13指向第二刻度组9的刻度数字9.0时,拧紧紧固螺栓6,使内、外偏心套实现定位,从而确定了总的偏心量为9.0mm,其中,内偏心套5的偏心量固定为4.5mm,外偏心套4的偏心量固定为4.5mm,根据偏心量计算公式:a=2*4.5*sin(α/2),其中:a为总偏心量,α为内外偏心套之间的夹角,可得出此时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恰为180°,图3即为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为180°时的偏心状态。当安装时需要确定活动后梁的最后位置时,只要将压盖3上的第一指示刻线12与第一刻度组14的刻度数字9.0对齐即可。
若需要调整的偏心量为7.8mm,旋转松经轴8,使其带动内、外偏心套旋转,当上述第二指示刻线13指向第二刻度组9的刻度数字7.8时,拧紧紧固螺栓6,使内、外偏心套实现定位,从而确定了总的偏心量为7.8mm,其中,内偏心套5的偏心量固定为4.5mm,外偏心套4的偏心量固定为4.5mm,根据偏心量计算公式:a=2*4.5*sin(α/2),其中:a为总偏心量,α为内外偏心套之间的夹角,可得出此时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恰为120°,图5即为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为120°时的偏心状态。当安装时需要确定活动后梁的最后位置时,只要将压盖3上的第一指示刻线12与第一刻度组14的刻度数字7.8对齐即可。
若需要调整的偏心量为4.5mm,旋转松经轴8,使其带动内、外偏心套旋转,当上述第二指示刻线13指向第二刻度组9的刻度数字4.5时,拧紧紧固螺栓6,使内、外偏心套实现定位,从而确定了总的偏心量为4.5mm,其中,内偏心套5的偏心量固定为4.5mm,外偏心套4的偏心量固定为4.5mm,根据偏心量计算公式:a=2*4.5*sin(α/2),其中:a为总偏心量,α为内外偏心套之间的夹角,可得出此时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恰为60°,图6即为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为60°时的偏心状态。当安装时需要确定活动后梁的最后位置时,只要将压盖3上的第一指示刻线12与第一刻度组14的刻度数字4.5对齐即可。
综上所述,通过调整内、外偏心套间的夹角即可实现对偏心量的精确调节,从而实现了对实际松经量的精确调节,进而实现了对经纱张力的精确控制,降低了经纱开口过程中的断头率,提高了织造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松经轴托盘1、压盖3、外偏心套4、内偏心套5、松经轴8、平垫圈10、第一指示刻线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包括松经轴和偏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机构包括松经轴托盘和偏心套,所述松经轴托盘和偏心套均套置在上述松经轴的外侧;所述偏心套包括内偏心套和外偏心套,所述外偏心套位于上述松经轴托盘的内侧,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托盘轴承;所述外偏心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刻度组,外偏心套的内侧设置有与上述第一刻度组一一对应的第二刻度组,所述松经轴托盘的上方安装有压盖,所述压盖上设置有第一指示刻线,所述内偏心套上设置有第二指示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轴承的轴线与外偏心套的中心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内偏心套的中心线与松经轴的轴线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上述外偏心套、内偏心套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偏心套的偏心量均为4.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刻度组均包括10个刻度数,其分别为:0.0、1.6、3.1、4.5、5.8、6.9、7.8、8.5、8.9和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偏心套通过锁紧套与上述松经轴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偏心套之间通过紧固螺栓相连,所述紧固螺栓有四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喷气织机松经装置,所述内偏心套与上述紧固螺栓的螺栓头之间依次设置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
CN201320637068.1U 2013-10-16 2013-10-16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13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7068.1U CN203513924U (zh) 2013-10-16 2013-10-16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637068.1U CN203513924U (zh) 2013-10-16 2013-10-16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3924U true CN203513924U (zh) 2014-04-02

Family

ID=5037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637068.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13924U (zh) 2013-10-16 2013-10-16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513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1128A (zh) * 2013-10-16 2014-01-29 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41128A (zh) * 2013-10-16 2014-01-29 青岛天一集团红旗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13300B (zh) 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
CN105908344B (zh) 绒布喷水织机
CN105671758A (zh) 一种被动式经纱退绕张力调节装置
CN203513924U (zh)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CN103541128B (zh) 一种喷气织机的松经装置
CN204162860U (zh) 喷气织机曲柄开口机构
CN204000098U (zh) 一种可驱动十页综框的六连杆开口机构
CN203546322U (zh) 一种织机的松经装置
CN104153105A (zh) 一种喷气织机打纬机构
CN2863828Y (zh) 织机织物起毛装置
CN101649525B (zh) 麻袋布剑杆织机
CN205474235U (zh) 喷气织机的积极松经装置
CN204058804U (zh) 交织方式的喷水织机
CN104153092B (zh) 一种可驱动十页综框的六连杆开口机构
CN203144641U (zh) 一种喷水织机墙板
CN204874986U (zh) 一种凸轮式综框
CN204898237U (zh) 织布机的导布机构
CN107400969A (zh) 一种剑轩织机的共轭凸轮式传剑机构
CN206109648U (zh) 一种喷气织机制织纱布专用开口机构
CN202786648U (zh) 喷气织机打纬机构
CN205874639U (zh) 绒布喷水织机
CN103014985A (zh) 喷水织机的开口机构
CN208857431U (zh) 一种喷气织机用松经装置
CN208933593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双轴承打纬系统
CN203653865U (zh) 封闭式异形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218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