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7709U - 铝瓦 - Google Patents

铝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7709U
CN203487709U CN201320594141.1U CN201320594141U CN203487709U CN 203487709 U CN203487709 U CN 203487709U CN 201320594141 U CN201320594141 U CN 201320594141U CN 203487709 U CN203487709 U CN 203487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t
flanging portion
width
shang
alumin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9414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天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olon Building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olon Building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olon Building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olon Building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9414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7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7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770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瓦,它包括多块上瓦及下瓦,其改进在于:所述上瓦呈向上凸出的拱弧形,所述拱弧形上瓦一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一折边部A,另一端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二折边部A,所述拱弧形上瓦两侧分别设有向内侧折弯的第三折边部A;所述下瓦呈向下凹陷的凹弧形,所述凹弧形下瓦的一端设有向上折弯的第一折边部B,另一端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二折边部B,凹弧形下瓦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侧折弯的第三折边部B;相邻两所述上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折边部A与第二折边部A错位搭接,相邻两所述下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折边部B与第一折边部B错位搭接,相邻所述上瓦与下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折边部A与第三折边部B错位搭接。其搭接结构简单,稳定性、防雨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铝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瓦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屋顶遮雨用的铝瓦。
背景技术
瓦作为最古老的建筑材料之一,千百年来被广泛使用。瓦是最主要的屋面材料,它不仅起到了遮风挡雨和室内采光的作用,而且有着重要的装饰效果,随着现代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瓦的其他功能也不断出现。金属瓦是众多瓦种类中的一种,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这种结构的瓦施工效果、防水性能,强度,耐久性等好,然而,这些金属瓦,由于自身重量相对较重,因此,上下瓦之间需要彼此搭接固定,同时,需要在屋面设置钢构架作为支撑,而现有的金属瓦,其搭接固定不牢固,稳定性差,搭接结构复杂,安装不方便,此外,由于其上瓦及下瓦弧度设计问题,其防雨效果及耐久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搭接结构简单,稳定性、防雨效果更好的铝瓦。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瓦,它包括多块上瓦及下瓦,其改进在于:所述上瓦呈向上凸出的拱弧形,所述拱弧形上瓦一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一折边部A,所述拱弧形上瓦另一端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二折边部A,所述拱弧形上瓦两侧分别设有向内侧折弯的第三折边部A;
所述下瓦呈向下凹陷的凹弧形,所述凹弧形下瓦的一端设有向上折弯的第一折边部B,所述凹弧形下瓦的另一端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二折边部B,所述凹弧形下瓦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侧折弯的第三折边部B;
相邻两所述上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折边部A与第二折边部A错位搭接,相邻两所述下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折边部B与第一折边部B错位搭接,相邻所述上瓦与下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折边部A与所述第三折边部B错位搭接。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的,所述上瓦上第二折边部A所在的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下瓦上的第三折边部B一端设有卡口B,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卡口B卡接,以使上瓦与下瓦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一卡口A,所述卡口A与所述卡口B套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折边部A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上瓦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所述下瓦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上瓦的大端,所述卡口B设置于所述下瓦的小端。
进一步的,所述上瓦及下瓦的表面涂覆有防晒、阻燃的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上瓦的长度为600-700mm,大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90-100mm,宽度为170-190mm;小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70-80mm,宽度为130-150mm。
进一步的,所述下瓦的长度为600-700mm,大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235-245mm,宽度为260-270mm;小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220-230mm,宽度为220-230mm。
进一步的,所述上瓦的第一折边部A的高度10-15mm,第二折边部A的高度为15-25mm,第三折边部A的宽度为15-25mm;所述下瓦的第一折边部B的高度5-10mm,第二折边部B的高度为12-18mm,第三折边部B的宽度为20-3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一、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所述上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折边部A与第二折边部A错位搭接,相邻两所述下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折边部B与第一折边部B错位搭接,相邻所述上瓦与下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折边部A与所述第三折边部B错位搭接,实现了各个瓦之间的搭接固定,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装方便;其二、上瓦的长度为600-700mm,大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90-100mm,宽度为170-190mm;小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70-80mm,宽度为130-150mm,下瓦的长度为600-700mm,大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235-245mm,宽度为260-270mm;小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220-230mm,宽度为220-230mm。经试验,在该上述尺寸设计下,可有效减小雨滴对上瓦及下瓦的冲击力,也有利于雨滴快速滑落并从下瓦排走,保证整个瓦面不受雨水浸泡,提高了整个铝瓦的防水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使用寿命,耐久性;其三、上瓦的第一折边部A的高度10-15mm,第二折边部A的高度为15-25mm,第三折边部A的宽度为15-25mm;所述下瓦的第一折边部B的高度5-10mm,第二折边部B的高度为12-18mm,第三折边部B的宽度为20-30mm,如此,保证上瓦与上瓦之间,下瓦与下瓦之间及上瓦与下瓦之间,搭接稳固,且保证搭接后整个屋面平整美观;其四、上瓦与下瓦之间,还通过固定件与卡口B形成固定卡接,如此,保证上下瓦之间连接更加稳固,安装也更加方便;其五、上瓦及下瓦的表面涂覆有防晒、阻燃的涂料,可使得表面更光滑美观,增强防水效果,阻燃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瓦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瓦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瓦与下瓦搭接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瓦与下瓦搭接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块上瓦与下瓦搭接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块上瓦与下瓦搭接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上瓦10;第一折边部A101;第二折边部A102;第三折边部A103;固定件104;下瓦20;第一折边部B201;第二折边部B202;第三折边部B203;卡口B203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瓦,作为一种屋面建筑材料,用于屋顶防水防晒,它包括多块上瓦10及下瓦20,每块上瓦10均呈向上凸出的拱弧形,拱弧形上瓦10一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一折边部A101,拱弧形上瓦10另一端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二折边部A102,拱弧形上瓦10两侧分别设有向内侧折弯的第三折边部A103、103’。每块下瓦20呈向下凹陷的凹弧形,该凹弧形下瓦20的一端设有向上折弯的第一折边部B201,凹弧形下瓦20的另一端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二折边部B202,凹弧形下瓦20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侧折弯的第三折边部B203、203’。
如图5至图8所示,相邻两所述上瓦10中,其中一上瓦10的第一折边部A101与另一上瓦10的第二折边部A102错位贴靠设置,即相邻两上瓦10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折边部A101与第二折边部A102错位搭接;相邻两所述下瓦20中,其中一下瓦20的第二折边部B202与另一下瓦20的第一折边部B201错位贴靠设置,即相邻两下瓦20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折边部B202与第一折边部B201错位搭接;相邻上瓦10与下瓦20中,上瓦10的第三折边部A103与下瓦20的第三折边部B203错位贴靠设置,即相邻上瓦10与下瓦20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折边部A103与所述第三折边部B203错位搭接。
进一步的,为了使上瓦10与下瓦20之间的搭接更加稳固,于每块上瓦10上第二折边部A102所在的一端设有固定件104,所述下瓦20上的第三折边部B203一端设有卡口B2031,所述固定件104与所述卡口B2031卡接,以使上瓦10与下瓦20相对固定,如此,上瓦10与下瓦20之间不易脱节,固定更加牢固可靠。
具体的,作为优选,于所述固定件104的一端设有一卡口A,所述卡口A与所述卡口B2031套接,所述固定件10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折边部A103的内表面,具体采用螺钉连接方式或焊接等方式,将固定件104一端固定于第三折边部上,整个固定件104隐藏于上瓦10的内部,如此,其结构简单紧凑,外观美观,安装也更加方面。
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瓦10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所述下瓦20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所述固定件104设置于所述上瓦10的大端,所述卡口B2031设置于所述下瓦20的小端。如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下瓦20的大端倾斜向下,上瓦10的小端倾斜向下,如此,雨水落至上瓦10时,可快速的滑落至相邻的下瓦20中,由于下瓦20自上而下(大端在下,小端在上),宽度逐渐增大,因此,有利于雨水的快速排出,提高了排水效果。
此外,所述上瓦10及下瓦20的表面涂覆有防晒、阻燃的涂料,可使得表面更光滑美观,增强防水效果,阻燃性好。
再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更好的防水效果,所述上瓦10的长度为600-700mm,优选650mm,大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90-100mm,优选97mm,宽度为170-190mm,优选180mm;小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70-80mm,优选75mm,宽度为130-150mm,优选140mm。所述下瓦20的长度为600-700mm,优选650mm,大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235-245mm,优选242mm,宽度为260-270mm,优选265mm;小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220-230mm,优选224mm,宽度为220-230mm,优选224mm。经试验,在该上述尺寸设计下,可有效减小雨滴对上瓦10及下瓦20的冲击力,也有利于雨滴快速滑落并从下瓦20排走,保证整个瓦面不受雨水浸泡,提高了整个铝瓦的防水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使用寿命,耐久性。
同时,上瓦10的第一折边部A101的高度10-15mm,第二折边部A102的高度为15-25mm,第三折边部A103的宽度为15-25mm;所述下瓦20的第一折边部B201的高度5-10mm,第二折边部B202的高度为12-18mm,第三折边部B203的宽度为20-30mm。如此,保证上瓦10与上瓦10之间,下瓦20与下瓦20之间及上瓦10与下瓦20之间,搭接稳固,且保证搭接后整个屋面平整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铝瓦,它包括多块上瓦及下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瓦呈向上凸出的拱弧形,所述拱弧形上瓦一端设有向上弯折的第一折边部A,所述拱弧形上瓦另一端设有向下弯折的第二折边部A,所述拱弧形上瓦两侧分别设有向内侧折弯的第三折边部A;
所述下瓦呈向下凹陷的凹弧形,所述凹弧形下瓦的一端设有向上折弯的第一折边部B,所述凹弧形下瓦的另一端设有向下折弯的第二折边部B,所述凹弧形下瓦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侧折弯的第三折边部B;
相邻两所述上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一折边部A与第二折边部A错位搭接,相邻两所述下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折边部B与第一折边部B错位搭接,相邻所述上瓦与下瓦之间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三折边部A与所述第三折边部B错位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瓦上第二折边部A所在的一端设有固定件,所述下瓦上的第三折边部B一端设有卡口B,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卡口B卡接,以使上瓦与下瓦相对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设有一卡口A,所述卡口A与所述卡口B套接,所述固定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折边部A的内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瓦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所述下瓦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上瓦的大端,所述卡口B设置于所述下瓦的小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瓦及下瓦的表面涂覆有防晒、阻燃的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铝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瓦的长度为600-700mm,大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90-100mm,宽度为170-190mm;小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70-80mm,宽度为130-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铝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瓦的长度为600-700mm,大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235-245mm,宽度为260-270mm;小端端面的外圆半径为220-230mm,宽度为220-2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铝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瓦的第一折边部A的高度10-15mm,第二折边部A的高度为15-25mm,第三折边部A的宽度为15-25mm;所述下瓦的第一折边部B的高度5-10mm,第二折边部B的高度为12-18mm,第三折边部B的宽度为20-30mm。
CN201320594141.1U 2013-09-25 2013-09-25 铝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7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4141.1U CN203487709U (zh) 2013-09-25 2013-09-25 铝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94141.1U CN203487709U (zh) 2013-09-25 2013-09-25 铝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7709U true CN203487709U (zh) 2014-03-19

Family

ID=50258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9414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87709U (zh) 2013-09-25 2013-09-25 铝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77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446A (zh) * 2017-10-11 2019-04-19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搭建的砂塑瓦片
CN112064896A (zh) * 2020-07-21 2020-12-11 杭州金星铜世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点隐藏式的屋面铜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3446A (zh) * 2017-10-11 2019-04-19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搭建的砂塑瓦片
CN109653446B (zh) * 2017-10-11 2024-05-03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搭建的砂塑瓦片
CN112064896A (zh) * 2020-07-21 2020-12-11 杭州金星铜世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点隐藏式的屋面铜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1324U (zh) 一种防水幕墙
CN203487709U (zh) 铝瓦
CN212129699U (zh) 一种彩钢房屋面与女儿墙的防水结构
CN208899760U (zh) 一种金属屋面装饰板的连接系统
CN208545895U (zh) 古建屋面结构
CN202090526U (zh) 一种女儿墙顶刚性防水组合件
CN201883613U (zh) 双坡屋脊脊瓦
CN102888916B (zh) 一种倒置式节能幕墙
CN205296507U (zh) 自洁式玻璃隐框幕墙
CN211007362U (zh) 一种具有仿古效果的金属挑檐结构
CN204370702U (zh) 一种仿古金属瓦
CN209726555U (zh) 一种彩钢瓦屋顶安装架
CN202925770U (zh) 金属板屋面连接支架
CN208718230U (zh) 一种光伏瓦安装装置及光伏瓦系统
CN201991151U (zh) 一种用于组装式活动阳光房屋檐梁的铝合金型材
CN206784743U (zh) 一种具有固定节点的采光板
CN100507178C (zh) 光伏发电瓦片
CN204551915U (zh) 一种金属屋面板扣合结构
CN204962550U (zh) 一种太阳能易清洗路灯
CN205232113U (zh)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挡水瓦结构
CN104264913B (zh) 一种保温组合式铝瓦
CN205259636U (zh) 一种组合式凉亭
CN213362022U (zh) 一种组合式铝型材灯槽结构
CN204334448U (zh) 坡屋面太阳能电池板联接结构
CN205369742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的屋面落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Xu Tianfeng

Inventor before: Xu Tianfe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