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1414U - 接地线 - Google Patents

接地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1414U
CN203481414U CN201320509593.5U CN201320509593U CN203481414U CN 203481414 U CN203481414 U CN 203481414U CN 201320509593 U CN201320509593 U CN 201320509593U CN 203481414 U CN203481414 U CN 203481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nap ring
binding clip
fusion tube
fixed
arc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0959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小东
唐龙江
许家益
汪宏华
蔡宏欣
温云峰
王承玉
朱兵
李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uans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uans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Huanshang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Anhu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32050959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1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1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141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地线,包括开口状的钳头、绝缘臂,所述钳头固定在绝缘臂的前端并与熔管上端头构成卡接式配合,软铜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钳头上,另一端固定在接地连接件上,所述的接地连接件固定连接电柜的接地体。操作人员握持绝缘臂并将钳头直接卡在熔管上端即可,整个过程中无需取下熔管,对操作人员来说非常安全;另外,钳头是与熔管上端直接卡合的,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安装非常方便。

Description

接地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地线。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线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意外地出现电压时保证工作人员的重要工具。在工程施工布置安全措施时,熔管的上端与母线相连,下端通过铜排与负荷侧相连。现有的接地线挂接部位都是针对导线、电缆等直径较细的部位使用的,可以直接挂接在熔管下端的铜排上。但是接地线挂接在铜排上即熔管下端时,母线侧来电将熔管熔断,母线侧不再接地,就会危及工作范围内的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必须将接地线挂接在熔断上端。
由于现有的接地线挂接部位的结构限制,不能直接挂接在熔管上端,必须先将熔管取下,然后将接地线挂接在熔管上端固定件上。这样做存在如下不足:1、取下熔管的过程中需要承担突然来电的风险;2、挂接时较为繁琐,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线,充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且操作方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地线,包括开口状的钳头、绝缘臂,所述钳头固定在绝缘臂的前端并与熔管上端头构成卡接式配合,软铜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钳头上,另一端固定在接地连接件上,所述的接地连接件固定连接电柜的接地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操作人员握持绝缘臂并将钳头直接卡在熔管上端即可,整个过程中无需取下熔管,对操作人员来说非常安全;另外,钳头是与熔管上端直接卡合的,相较于现有技术其安装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钳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卡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卡环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5是卡环铰接处局部放大示意图,上方是端面A和台阶面B为曲面,下方是端面A和台阶面B为斜面,左侧是卡环的正常状态,右侧是卡环处在最大开口度的状态;
图6是接地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1,一种接地线,包括开口状的钳头10、绝缘臂20,所述钳头10固定在绝缘臂20的一端并与熔管上端构成卡接式配合,软铜线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钳头10上,另一端固定在接地连接件40上,所述的接地连接件40固定连接电柜的接地体。在使用时,设备验电后,先将接地连接件40与电柜的接地体相固连,然后戴上绝缘手套,手持绝缘臂20,将开口状的钳头10卡接在熔管的上端,该钳头10的开口大小设置的与熔管上端直径相吻合,以便于不用拆卸熔管即完成接地线的连接。这里的绝缘臂采用绝缘强度高、重量轻且坚固耐用的10kV绝缘树脂材料,保障挂接时更省力。
参阅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钳头10包括卡环11、弹簧片12,卡环11整体呈U型,包括两个直边段111、112以及连接两个直边段111、112的圆弧段113,所述的直边段111、112与圆弧段113相切,在常态即未使用状态下,两个直边段111、112相互平行为最佳,也即圆弧段113呈半圆环状。两个直边段111、112的间距与熔管上端头直径相吻合,这里所述的相吻合是略大于一点为最佳,弹簧片12固定在卡环11内侧,这里的内侧如图2中所示,弹簧片12依靠其本身的弹性形变构成对熔管上端的卡接式配合。这里将卡环11分成两个直边段111、112以及一个圆弧段113是为了便于叙述其结构,直边段111、112与圆弧段113可以是一体式制成的,另外,无需将直边段111、112设置的过长,与圆弧段113的半径长度差不多即可。卡环11的本体是刚性的,弹性片12是柔性的,两者配合构成对熔管上端的卡合。
参阅图3、图4,如果卡环11是一个刚性整体,则其不具备可调性,卡环11很可能因为制造误差与熔管的上端头不匹配。因此,更优选地,所述卡环的圆弧段113分为两段,每个圆弧段113a、113b与之对应的直边段111、112一体式制成,两个圆弧段113a、113b铰接在一起使得卡环11的开口间距可调,所述的两个圆弧段113a、113b间设置有限位件限制卡环11最大开口度。卡环11在最大开口度的情况下与常态下的开口尺寸不用差别太多,有适量的调节即可。
上面的限位件可以有多种布置方式,这里提供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案作为参考:所述的卡环11截面呈方形,两个圆弧段113a、113b相铰接处在卡环11的宽度方向呈台阶状,其中一个圆弧段113b的端面A和另外一个圆弧段113a的台阶面B呈曲面或斜面状,所述的端面A与台阶面B相交于卡环11的内轮廓处以限制卡环11开口减小,如图5左侧两个图所示,端面A位于卡环11外轮廓处的一侧边缘绕铰接轴转动后抵靠在台阶面B上以限制卡环11开口增大,如图5右侧两个图所示。圆弧段113b的台阶面和圆弧段113a的端面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将这两个面设置成以铰接轴为圆心的弧面,这两个面不会构成限位配合,如图4所示。这样,通过简单的结构改造,即端面A与台阶面B曲面或斜面相异,即可实现限位配合,该限位结构无需使用其他零部件,只是在圆弧段113a、113b上做稍许改进。
参阅图5,图5上方的两张图分别对应端面A和台阶面B为曲面时的两种状态,下方的两张图分别对应端面A和台阶面B为斜面时的两种状态。当然也存在端面A为曲面、台阶面B为斜面的情况,此处不再赘述,只要能够保证在旋转一定角度后端面A有局部抵靠在台阶面B上构成限位配合即可。另外,通过调整端面A和台阶面B的布置可以实现卡环11最大开口度的调节。
再参阅图2,对本实施例中的弹簧片12的结构提供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弹簧片12顺延卡环11的内侧布置,位于两个直边段111、112处的弹簧片12固定在卡环11上且其本体呈凸起状构成第一凸起121,两个第一凸起121相向布置,两个凸起121的最小距离小于熔管上端头的直径。这样,将钳头10卡合在熔管上端头时,由于熔管上端头的直径大于两个第一凸起121的最小距离,钳头10卡合熔管上端头时,第一凸起121会受力产生形变,保证熔管上端头落入卡环11中;且卡合之后,第一凸起121的弹性恢复力使得其初始状态,限制钳头10与熔管上端头相分离。
同样,由于熔管上端头直径与钳头10直径略有误差或者弹簧片12长期使用会产生形变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熔管在钳头10中能够被紧紧卡住,这里提供一种更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绝缘臂20一端设置有螺纹段21,该螺纹段21与卡环11一个直角边111上设置的螺纹孔114构成螺纹配合,绝缘臂20的螺纹段21延伸至卡环11内侧,位于螺纹孔114处的弹簧片12与螺纹段21的端头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转动绝缘臂20,来调节弹簧片12的卡合松紧程度。
我们知道,如果钳头10与熔管的上端头接触不良,其等同于未接地或接地效果差。因此,位于卡环11的圆弧段113内侧的弹簧片12本体布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凸起122,所述的第一、二凸起121、122构成对熔管上端头的卡合作用。这样的布置使得弹簧片12与熔管上端头可靠接触,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凸起122的最高点围合而成的轮廓小于熔管上端头轮廓,即熔管上端头卡合在钳头10中时,第二凸起122处于形变状态,其弹性恢复力促使弹簧片12紧紧抱住熔管上端头,接触非常可靠。
电柜里一般都是三相电,所述的钳头10、绝缘臂20有三组,对应布置三根软铜线30,三根软铜线3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钳头10,另一端拧成一股后在固定在接地连接件40上,如图1所示。
接地连接件40的设置一般如下:所述的接地连接件40包括卡槽41,卡槽4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二槽壁411、412,第一槽壁411外侧设置有凸块42用于固定所述的软铜线30,第二槽壁412上设置有调节螺栓43,调节螺栓43与第二槽壁412间螺纹配合,调节螺栓43延伸至卡槽41内侧的一端连接有垫片44,垫片44与第一槽壁411构成对电柜接地体的卡合固定。这是目前电力接地线普遍采用的一种接地连接方式。
下面针对本实施例详述具体操作流程:设备验电后,首先找到配电柜的接地体,将接地连接件40卡接在接地体上,旋转调节螺栓43减小垫片44与第一槽壁411之间的间距,使得接地连接件40紧紧固定在接地体上;然后戴上绝缘手套,手持绝缘臂20将钳头10挂接在熔管上端头,旋转绝缘臂20使的弹簧片12抱紧熔管上端头即可。拆除时,戴上绝缘手套,先反向旋转绝缘臂20,使得弹簧片12与熔管上端头之间产生松动,然后手握绝缘臂20将钳头10与熔管上端头分离,反向旋转调节螺栓43,使接地连接件40与电柜接地体相分离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再将钳头10卡接在熔管上端头上时,按照电力安全规程,三相从外到内依次进行,将钳头10从熔管上端头取下时按相反顺序操作,即从内到外依次进行。

Claims (9)

1.一种接地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开口状的钳头(10)、绝缘臂(20),所述钳头(10)固定在绝缘臂(20)的一端并与熔管上端头构成卡接式配合,软铜线(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钳头(10)上,另一端固定在接地连接件(40)上,所述的接地连接件(40)固定连接电柜的接地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头(10)包括卡环(11)、弹簧片(12),卡环(11)整体呈U型,包括两个直边段(111、112)以及连接两个直边段(111、112)的圆弧段(113),所述的直边段(111、112)与圆弧段(113)相切,两个直边段(111、112)的间距与熔管上端头直径相吻合,弹簧片(12)固定在卡环(11)内侧,弹簧片(12)依靠其本身的弹性形变构成对熔管上端头的卡接式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的圆弧段(113)分为两段,每个圆弧段(113a、113b)与之对应的直边段(111、112)一体式制成,两个圆弧段(113a、113b)铰接在一起使得卡环(11)的开口间距可调,所述的两个圆弧段(113a、113b)间设置有限位件限制卡环(11)最大开口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环(11)截面呈方形,两个圆弧段(113a、113b)相铰接处在卡环(11)的宽度方向呈台阶状,其中一个圆弧段(113b)的端面(A)和另外一个圆弧段(113a)的台阶面(B)呈曲面或斜面状,所述的端面(A)与台阶面(B)相交于卡环(11)的内轮廓处以限制卡环(11)开口减小,端面(A)位于卡环(11)外轮廓处的一侧边缘绕铰接轴转动后抵靠在台阶面(B)上以限制卡环(11)开口增大。
5.如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片(12)顺延卡环(11)的内侧布置,位于两个直边段(111、112)处的弹簧片(12)固定在卡环(11)上且其本体呈凸起状构成第一凸起(121),两个第一凸起(121)相向布置,两个凸起(121)的最小距离小于熔管上端头的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臂(20)一端设置有螺纹段(21),该螺纹段(21)与卡环(11)一个直角边(111)上设置的螺纹孔(114)构成螺纹配合,绝缘臂(20)的螺纹段(21)延伸至卡环(11)内侧,位于螺纹孔(114)处的弹簧片(12)与螺纹段(21)的端头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线,其特征在于:位于卡环(11)的圆弧段(113)内侧的弹簧片(12)本体布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凸起(122),所述的第一、二凸起(121、122)构成对熔管上端头的卡合作用。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钳头(10)、绝缘臂(20)有三组,对应布置三根软铜线(30),三根软铜线(30)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钳头(10),另一端拧成一股后在固定在接地连接件(40)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地连接件(40)包括卡槽(41),卡槽(4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二槽壁(411、412),第一槽壁(411)外侧设置有凸块(42)用于固定所述的软铜线(30),第二槽壁(412)上设置有调节螺栓(43),调节螺栓(43)与第二槽壁(412)间螺纹配合,调节螺栓(43)延伸至卡槽(41)内侧的一端连接有垫片(44),垫片(44)与第一槽壁(411)构成对电柜接地体的卡合固定。
CN201320509593.5U 2013-08-20 2013-08-20 接地线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1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9593.5U CN203481414U (zh) 2013-08-20 2013-08-20 接地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9593.5U CN203481414U (zh) 2013-08-20 2013-08-20 接地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1414U true CN203481414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09593.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1414U (zh) 2013-08-20 2013-08-20 接地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1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352A (zh) * 2013-08-20 2013-12-11 国家电网公司 电柜用接地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1352A (zh) * 2013-08-20 2013-12-11 国家电网公司 电柜用接地线
CN103441352B (zh) * 2013-08-20 2015-11-18 国家电网公司 电柜用接地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8553A (zh) 一种转接器及转接器总成
CN204464857U (zh) 一种导线带电断接引线线夹装置
CN103441352B (zh) 电柜用接地线
CN203481414U (zh) 接地线
CN207884040U (zh) 一种转接器及转接器总成
CN209344463U (zh) 线缆组件
CN206712058U (zh) 一种高压多模接地装置
CN202351274U (zh) 开关接触电阻测量钳
CN206022659U (zh) 一种便捷式短路接地线夹
CN212485609U (zh) 一种0.4kV电力系统配电不停电作业系统
CN209298523U (zh) 一种取电装置
CN105048132B (zh) 一种高压接地线装置
CN210120241U (zh) 一种母线槽分接装置
CN209626479U (zh) 一种抗压式电连接器
CN203645007U (zh) 开关柜母线专用接地装置
CN209766695U (zh) 杆塔及用于连接塔体与接地引下线的连接装置
CN109638487A (zh) 一种电线接头
CN208209049U (zh) 一种多功能接地线
CN203277934U (zh) 一种接地线
CN207265253U (zh) 防脱滑的接地线装置
CN111952752A (zh) 一种0.4kV电力系统配电不停电作业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1699157U (zh) 电连接器
CN204538351U (zh) 三相电源插头的防松动卡扣
CN204905459U (zh) 安全便捷式接地棒
CN106848642B (zh) 一种电线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111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