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80377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80377U
CN203480377U CN201320570025.6U CN201320570025U CN203480377U CN 203480377 U CN203480377 U CN 203480377U CN 201320570025 U CN201320570025 U CN 201320570025U CN 203480377 U CN203480377 U CN 203480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component
sidepiece
outpu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700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正桥
都海亮
王超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700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80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80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803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用于容置音频输出装置的空间不足而影响输出音质的技术问题。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承载部,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形成有一空腔;音频输出装置,容置于所述空腔中,包括至少一个音频器件,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具有第二壳体;第一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或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音频器件中的任一器件均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时,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占用所述空腔的第一空间小于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单独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占用的第二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等,这些电子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以平板电脑为例,市场上大多数的平板电脑产品功能,形态趋于相同。平板电脑偏重于娱乐,常用来玩游戏、看视频、听音乐。为了满足用户便于携带以及对时尚外观的追求,电子设备制造商把平板电脑做的越来越薄。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电子设备越来越薄,电子设备中能够用于容置音箱的空间越来越小,而音箱的输出音质与音箱的空间有关,所以,存在电子设备用于容置音频输出装置的空间不足而影响输出音质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用于容置音频输出装置的空间不足而影响输出音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音频输出装置输出音质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承载部,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形成有一空腔;音频输出装置,容置于所述空腔中,包括至少一个音频器件,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具有第二壳体;第一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或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音频器件中的任一器件均不同;其中,所述第一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时,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占用所述空腔的第一空间小于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单独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占用的第二空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曲面。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匹配所述空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的距离小于阈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匹配所述空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的距离小于阈值。
可选的,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器件相应的第一开口或第一凹槽,用来容置安装所述第一器件。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器件为输入/输出器件时,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输入/输出设备对应的第二开口,使得所述第一器件的接口外露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和一主板,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音频器件的走线密封内置到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到所述主板上。
可选的,所述音频器件包括一扬声器和音频插口,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应的面上开设有相应的开口和/或凹槽,用来容置安装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音频插口。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部件,包括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其中,所述承载部为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与所述第一面处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侧的面上。
可选的,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上,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下端,使得当所述电子设备位于一支撑面上时,所述显示单元的下端为所述显示单元的所有部分中最靠近所述支撑面的部分。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支撑体,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所述支撑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其中,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为所述第一部件上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或所述第一侧部的重量为第一重量,所述第二侧部的重量为第二重量,其中,所述第一重量大于所述第二重量。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侧部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包括所述音频输出装置,使得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子连接部,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二子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经由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为与第一面相背的表面,且在所述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用来容置所述支撑体,所述第二面为曲面,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第二面能够贴合,所述支撑体的与所述第二面贴合的表面为曲面。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至少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承载部,具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形成有一空腔;音频输出装置,容置于空腔中,包括至少一个音频器件,音频输出装置具有第二壳体;第一器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其中,第一器件与至少一个音频器件中的任一器件均不同;其中,第一器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时,第一器件和音频输出装置占用空腔的第一空间小于第一器件与音频输出装置单独放置在空腔中所占用的第二空间。由于将一个不属于音频输出装置的第一器件设置在音频输出装置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上,进而将第一器件原来在承载部内部所占的空间腾了出来,进而使得音频输出装置可以拥有更多的放置空间,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用于容置音频输出装置的空间不足而影响输出音质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提高音频输出装置输出音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音频输出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音频输出装置的另一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后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音频输出装置的斜视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正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处于站立模式时的形态示意图;
图8A-图8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结构图;
图9A-图9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另一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用于容置音频输出装置的空间不足而影响输出音质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音频输出装置输出音质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存在的电子设备用于容置音频输出装置的空间不足而影响输出音质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承载部,具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形成有一空腔;音频输出装置,容置于空腔中,包括至少一个音频器件,音频输出装置具有第二壳体;第一器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其中,第一器件与至少一个音频器件中的任一器件均不同;其中,第一器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时,第一器件和音频输出装置占用空腔的第一空间小于第一器件与音频输出装置单独放置在空腔中所占用的第二空间。由于将一个不属于音频输出装置的第一器件设置在音频输出装置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上,进而将第一器件原来在承载部内部所占的空间腾了出来,进而使得音频输出装置可以拥有更多的放置空间,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用于容置音频输出装置的空间不足而影响输出音质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提高音频输出装置输出音质的技术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多媒体播放器等平板设备,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该电子设备包括:
承载部10,具有第一壳体101,第一壳体101中形成有一空腔;音频输出装置20,容置于空腔中,包括至少一个音频器件,音频输出装置20具有第二壳体201;第一器件30,设置在第二壳体上201或第二壳体201内,其中,第一器件30与至少一个音频器件中的任一器件均不同;其中,第一器件30设置在第二壳体201上或第二壳体201内时,第一器件30和音频输出装置20占用空腔的第一空间小于第一器件30与音频输出装置20单独放置在空腔中所占用的第二空间。
可选的,第一壳体10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曲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101为一圆柱壳体,第一壳体101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圆柱曲面,即第一壳体101中形成的空腔为圆柱形的腔体。当然,在实际运用中,曲面也可以是球形等其他曲面。
进一步,第二壳体201的外表面的形状匹配空腔的形状,其中,第二壳体201的外表面和对应的第一壳体101的内表面的距离小于阈值。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斜视图和图2所示的音频输出装置的侧视图,第二壳体201外表面匹配空腔,为一圆柱曲面。其中,第二壳体201的外表面和对应的第一壳体101的内表面的距离小于阈值,进而使得音频输出装置能够输出最好的音质而达到一个较佳的体积。阈值可以设定为1毫米,亦或是设定为2毫米等其他距离,只要音频输出装置的体积能够满足输出最好的音质效果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当空腔为球形的腔体时,则第二壳体201的外表面的形状匹配空腔的形状,为球形等其他曲面。
可选的,在第二壳体201上开设有与第一器件30相应的第一开口或第一凹槽,用来容置安装第一器件3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的音频输出装置的侧视图,当第一器件30为一摄像头301时,则在第二壳体20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011,用来容置安装摄像头301。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第一器件可以是指示灯、按键、和接口等其他非音频器件。当第一器件是是指示灯、按键、和接口等其他非音频器件时,则在第二壳体201上开设有与第一器件30相应的其他开口或凹槽,用来容置安装第一器件30。
进一步,当第一器件30为输入/输出器件时,在第一壳体101上开设有与输入/输出设备对应的第二开口,使得第一器件30的接口外露于第二开口中,以便于其他电子设备通过第二开口中的接口与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进行输入/输出信息。
具体请参考如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的后视图,当第一器件30为输入/输出器件,例如USB组件时,在第一壳体101上开设有与USB组件对应的第二开口3011,使得USB组件的接口外露于第二开口3011中,以便于其他电子设备通过数据接头插入USB组件的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当然,在实际运用中,当第一器件30也可以是其他器件,如按键和/或指示灯。
可选的,请参考图3,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40和一主板,第一器件30和音频器件的走线密封内置到柔性电路板40上,通过柔性电路板40连接到主板上。
可选的,请参考图2,音频器件包括一扬声器211和音频插口212,在第二壳体201的相应的面上开设有相应的开口和/或凹槽,用来容置安装扬声器211和音频插口212。当音频器件为音频插口212时,在第一壳体101上开设有与音频插口212对应的开口,使得音频插口212外露于第一壳体101外。
具体请参考图2,当音频器件为一扬声器211时,在第二壳体201的第一面2011上开设有相应的开口2111,用来容置安装扬声器211。当音频器件为一音频插口212时,如图5所示的音频输出装置的斜视图,在第二壳体201的第二面2012上开设有相应的凹槽2112,用来容置安装音频插口212。
可选的,请参考如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部件50,包括一显示单元501,显示单元501设置在第一部件50的第一面51;其中,承载部10为第一部件50的第一侧部55;出音孔110,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上的与第一面51处于电子设备的同一侧的面上。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6,第一侧部55即为用户正常使用电子设备,即显示单元501朝向用户时,第一部件50与支撑面,如桌面接触的那一侧的侧部。承载部10为第一部件50的第一侧部55;出音孔110,即扬声器211的出音孔110,设置在第一壳体101上的与第一面51处于电子设备的同一侧的面上。在实际应用中,显示单元501可以为普通LED显示屏,还可以为触摸显示屏,也可以为柔性屏等,只要具备显示功能即可,本申请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请再参考图6,承载部10包括第一端部1011和第二端部1012,出音孔110设置在承载部10的第一端部1011和/或第二端部1012上,其中,第一端部1011和第二端部1012位于显示单元501的下端,使得当电子设备位于一支撑面上时,显示单元501的下端为显示单元501的所有部分中最靠近支撑面的部分。较优的,第一端部1011和第二端部1012上都设置有出音孔110,使得当第一部件50通过其他部件如支撑体站立于支撑面上时,请参考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处于站立模式时的形态示意图,用户此时使用电子设备观看视频可以获得更好的音质效果。
可选的,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601和支撑体602,第二部件设置在第一部件50的第一侧部55;支撑体602能够通过连接件601相对于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其中,当支撑体602相对于第一部件50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支撑体602能够用于支撑第一部件50。
在本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第二部件由连接件601和支撑体602组成,这两部分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支撑体602套设在连接件601上,但是支撑体602与连接件601是固定连接的,也就是说,连接件601运动,支撑体602也会被带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连接件601可以是如图8A所示的一根转轴,也可以是如图8B所示的多根直径不同的转轴组成,较优的,为了使支撑体602与第一部件50的相对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能够保持处于该位置来支撑第一部件50,连接件601可以为阻尼转轴,这样,支撑体602可以停在任意位置上,对第一部件50保持支撑。
可选的,第一部件50还包括第二侧部56,第二侧部56为第一部件上与第一侧部55相对的侧部,第一部件50的厚度在第一侧部55到第二侧部56的方向上趋于减小;或第一侧部55的重量为第一重量,第二侧部56的重量为第二重量,其中,第一重量大于第二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第一部件50的重心下移,使得支撑体602支撑第一部件50时更加稳固,如图9A或图9B所示的电子设备的侧视图,第一部件50的厚度在第一侧部55到第二侧部56的方向上趋于减小,也就是说,第一部件50由下到上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楔形。
对应的,为了使得第二侧部56的厚度减小,将第一部件50内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包括所述音频输出装置20,例如还包括主板,CPU,摄像头模块,扬声器,声卡、显卡等占用空间较大的器件都设置在靠近第一侧部55的位置,这样,就会形成第一部件50的厚度由第一侧部55逐渐减小到第二侧部56。
因此,第一侧部55的重量为第一重量,第二侧部56的重量为第二重量,第一重量大于第二重量。
可选的,请再参考图6,第一侧部55包括第一端部1011和第二端部1012,在第一端部1011上设有第一子连接部,在第二端部1012上设有第二子连接部;连接件601经由第一子连接部和第二子连接部与第一部件50连接。
可选的,如图10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的斜视图,第一部件50的第二面52上开设有第一凹槽521,该凹槽521可以用来容置支撑体602。当支撑体602完全嵌入到第二面52时,支撑体602与第二面52形成一个完整的平面。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凹槽521的底部还可以至少开设有一第二凹槽522,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比如,容置手写笔、SIM卡、SD卡、记忆棒等等,在实际应用中,该第二凹槽522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凹槽,也可以是与上述智能卡或者手写笔的形状完全匹配的凹槽,这样,当智能卡或者手写笔放在第二凹槽522中时,能够卡合固定在第二凹槽522内,不会因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晃动电子设备而晃动发出噪声,也不会在支撑体602支撑第一部件50时,由于支撑体602的打开,导致智能卡或者手写笔的丢失。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承载部,具有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中形成有一空腔;音频输出装置,容置于空腔中,包括至少一个音频器件,音频输出装置具有第二壳体;第一器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其中,第一器件与至少一个音频器件中的任一器件均不同;其中,第一器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时,第一器件和音频输出装置占用空腔的第一空间小于第一器件与音频输出装置单独放置在空腔中所占用的第二空间。由于将一个不属于音频输出装置的第一器件设置在音频输出装置第二壳体上或第二壳体内上,进而将第一器件原来在承载部内部所占的空间腾了出来,进而使得音频输出装置可以拥有更多的放置空间,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子设备用于容置音频输出装置的空间不足而影响输出音质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提高音频输出装置输出音质的技术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部,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中形成有一空腔;
音频输出装置,容置于所述空腔中,包括至少一个音频器件,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具有第二壳体;
第一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或所述第二壳体内,其中,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至少一个音频器件中的任一器件均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或所述第二壳体内时,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占用所述空腔的第一空间小于所述第一器件与所述音频输出装置单独放置在所述空腔中所占用的第二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均为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匹配所述空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和对应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的距离小于阈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器件相应的第一开口或第一凹槽,用来容置安装所述第一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器件为输入/输出器件时,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输入/输出设备对应的第二开口,使得所述第一器件的接口外露于所述第二开口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柔性电路板和一主板,所述第一器件和所述音频器件的走线密封内置到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连接到所述主板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器件包括一扬声器和音频插口,在所述第二壳体的相应的面上开设有相应的开口和/或凹槽,用来容置安装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音频插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部件,包括一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面;其中,所述承载部为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
出音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与所述第一面处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同一侧的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出音孔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上,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显示单元的下端,使得当所述电子设备位于一支撑面上时,所述显示单元的下端为所述显示单元的所有部分中最靠近所述支撑面的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部件,包括连接件和支撑体,所述第二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侧部;
所述支撑体能够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发生运动,其中,当所述支撑体相对于所述第一部件运动到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支撑体能够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还包括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为所述第一部件上与所述第一侧部相对的侧部,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或所述第一侧部的重量为第一重量,所述第二侧部的重量为第二重量,其中,所述第一重量大于所述第二重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部件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侧部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部件包括所述音频输出装置,使得所述第一部件的厚度在所述第一侧部到所述第二侧部的方向上趋于减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第一子连接部,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有第二子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经由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为与第一面相背的表面,且在所述第二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用来容置所述支撑体,所述第二面为曲面,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第二面能够贴合,所述支撑体的与所述第二面贴合的表面为曲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至少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来容置用来实现通信或存储功能的智能卡和/或手写笔。
CN201320570025.6U 2013-09-13 2013-09-13 一种电子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0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0025.6U CN203480377U (zh) 2013-09-13 2013-09-13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70025.6U CN203480377U (zh) 2013-09-13 2013-09-13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80377U true CN203480377U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2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70025.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80377U (zh) 2013-09-13 2013-09-13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80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8979A (zh) * 2018-06-29 2018-09-0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8979A (zh) * 2018-06-29 2018-09-0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3426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5122952U (zh) 一种耳机转换器
CN103309471A (zh) 输入笔
CN103368014A (zh) 电连接器与手持电子装置
CN20348037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67915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480377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906692U (zh) 扬声器模组
US10061360B1 (en) Hing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385854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367713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099006A (zh) 电子设备
CN207037634U (zh) 计算机显示屏
CN202068067U (zh) 一种旋转usb连接器及移动存储装置
CN204065940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299719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1051535Y (zh) 应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隐藏式天线结构
CN201413494Y (zh) 迷你型计算机输入装置
US7566248B2 (en) Expandable function data storage device
CN104460836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2906166U (zh) Mini DP接口与DP接口的转接头
CN20329971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3773943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蓝牙音响
CN201307536Y (zh) 遮盖手写密码输入器
CN110708904B (zh) 一种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