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3762U - 先导电磁头 - Google Patents

先导电磁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3762U
CN203463762U CN201320551555.6U CN201320551555U CN203463762U CN 203463762 U CN203463762 U CN 203463762U CN 201320551555 U CN201320551555 U CN 201320551555U CN 203463762 U CN203463762 U CN 2034637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ron core
passage
balancing pole
assembly
static ir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515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OYI HYDRAULIC PNEUMA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OYI HYDRAULIC PNEUMA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OYI HYDRAULIC PNEUMA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OYI HYDRAULIC PNEUMA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515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37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37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37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先导电磁头,其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先导阀体,其具有控制组件的装配腔;接线盒组件,其安装于先导阀体的上部;六角形插座,其安装于接线盒组件之上;相对安装于控制组件装配腔的左、右双控静铁芯;安装于左双控静铁芯的线圈组件;安装于装配腔内的双控动铁芯组件;安装于左双控静铁芯的弹簧安装槽的单控弹簧;通过平衡套I安装于左安装口的平衡杆I;通过平衡套II安装于右安装口的平衡杆II。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滑柱形式动铁芯而解决了原来一般截止式气动换向阀采用常规同样截止形式先导电磁头,不能满足阀在失去信号后要求记忆的功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先导电磁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先导电磁头。
背景技术
一般截止式气动换向阀采用常规同样截止形式先导电磁头,不能满足阀在失去信号后要求记忆的功能。导致使用范围有所约束。在控制线路设计时要考虑到该情况,给设计带来麻烦,增加故障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先导电磁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先导电磁头,其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先导阀体,其具有控制组件的装配腔;接线盒组件,其安装于先导阀体的上部;六角形插座,其安装于接线盒组件之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对安装于控制组件装配腔的左、右双控静铁芯,其设有通道I且该通道I的始端具有密封弹簧安装槽,通道I末端的先导阀体侧壁具有对应的通道II,所述通道I和通道II构成滑动通道,所述通道II远通道I端具有位于先导阀体的左、右安装口,所述通道I下方的先导阀体设有气体流入通道(P)以及气体流出通道,所述气体流入通道的出口端位于左、右安装口的底壁,所述气体流出通道的始端通向通道I、II;
安装于左双控静铁芯的线圈组件;
安装于装配腔内的双控动铁芯组件,其具有位于左、右双控静铁芯之间的动铁芯主体部分以及设于通道I的杆状/柱状部分,所述杆状/柱状部分延伸至通道II;
安装于左双控静铁芯的弹簧安装槽的单控弹簧,其套设于杆状/柱状部分且顶设于动铁芯主体的左端而将动铁芯主体与左双控静铁芯之间留出间隙;
通过平衡套I安装于左安装口的平衡杆I,其具有与滑动通道共轴的通孔I,该平衡杆I的右端具有与通道II末端配合的密闭端面;
通过平衡套II安装于右安装口的平衡杆II,其具有与滑动通道共轴的通孔II,该平衡杆II的左端具有与通道II末端配合的密闭端面,所述平衡套II处通过手控帽安装有手控按钮,该手控按钮具有经过通孔II而延伸至动铁芯的杆状/柱状部分的自由端。
所述动铁芯主体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动铁芯的柱状/杆状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所述间隙的取值为1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具有记忆功能,先导电磁头的动铁芯采用滑柱形式,具有记忆功能,提高产品性能。
(2)安全可靠:简化了控制线路的设计,减少故障可能。
(3)设计合理:新设计的滑柱式的先导电磁头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灵巧,动作反映快的特点,对于截止阀来说流通截面大,阀板动作距离短,则阀的反映时间比较快。与该产品相配是最好的选择。
(4)相配能力强:该新产品的相配性强可与二位四通截止式电磁阀,二位三通截止式电磁阀相配组成有记忆功能的各种规格的单控与双控的截止式气动换向阀。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导电磁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文中,“/”代表“或”的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左、右方位与图纸的左右方位相互对应。
如图1所示,先导电磁头,其包括本体10,该本体包括:先导阀体100,其具有控制组件的装配腔;接线盒组件101,其安装于先导阀体的上部;六角形插座102,其安装于接线盒组件之上,该接线盒组件的内部接线接于线圈组件。
作为该先导电磁头还包括:相对安装于控制组件装配腔的左、右双控静铁芯103,大体上,双控静铁芯的截面呈T字形,左(右)双控静铁芯设有通道I且该通道I的始端(将通道I朝向动铁芯一侧界定为始端)具有密封弹簧安装槽,通道I末端的先导阀体侧壁具有对应的通道II,通道II与通道I等径,所述通道I和通道II构成动铁芯组件的滑动通道,所述通道II远通道I端具有位于先导阀体的左、右安装口,通道II位于左(右)安装口的入口处周向设有凸台结构,该凸台结构以承载密封结构,所述通道I下方的先导阀体设有气体流入通道P以及气体流出通道A,B,所述气体流入通道的出口端位于左、右安装口的底壁,所述气体流出通道的始端通向通道I、II;安装于左双控静铁芯的线圈组件104,该线圈组件连接于接线盒组件,旨在通电之后将吸附动铁芯;安装于装配腔内的双控动铁芯组件105,其具有位于左、右双控静铁芯之间的动铁芯主体部分以及设于通道I的杆状部分,所述杆状部分延伸至通道II;安装于左双控静铁芯的弹簧安装槽的单控弹簧106,其套设于杆状部分且顶设于动铁芯主体的左端而将动铁芯主体与左双控静铁芯之间留出间隙,该间隙控制在1mm左右,单控弹簧在线圈组件未通电的情况下未被压缩而存在间隙,当线圈组件通电后则单控弹簧被压缩而使得左双控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不存在间隙,与此同时,在右双控静铁芯与动铁芯之间存在间隙;通过平衡套I107安装于左安装口的平衡杆I108,其具有与滑动通道共轴的通孔I,该平衡杆I的右端具有与通道II末端配合的密闭端面,该密封端面设置有密封垫,该密封垫与凸台结构配合进行密封作业;通过平衡套II安装于右安装口的平衡杆II,其具有与滑动通道共轴的通孔II,该平衡杆II的左端具有与通道II末端配合的密闭端面,所述平衡套II处通过手控帽109安装有手控按钮110,该手控按钮具有经过通孔II而延伸至动铁芯的杆状部分的自由端,在手控按钮与平衡套II之间设置有手控弹簧113。
所述平衡杆I套设有密封弹簧111,该密封弹簧将平衡杆I向右压设在凸台结构之上,而将左气体流入通道P与气体流出通道B处于非接通状态,同理的是,在未接通线圈组件的情况下,右气体流入通道P与气体流出通道A处于接通状态。
所述动铁芯主体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动铁芯的杆状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在平衡套I、II的自由端设有位于安装口I、II内壁的挡圈112。
图1中示出了截止阀主阀体M。
该先导电磁头的工作原理在于:
1.先导电磁头允许初始状态
先导电磁头右侧的描述:被控制气流由右P输入口(右气体流入通道P)进入先导阀体内流道,流入先导阀体与平衡套组成的空间内,该空间阀口上的右平衡杆(即平衡杆II)是打开状态,(此时,在对面双控动铁芯组件左部单控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双控动铁芯是向右运动顶开右平衡杆(即平衡杆II),右阀口为开启状态)。气流通过阀芯杆外圆的间隙,转入先导阀体另一个流道,直下由A输出口流出,通向下部主截止阀右控制端,我们可以得知,该方向流道,电磁头是常开式的。该控制方向的截止阀是开启的。
先导电磁头左侧的描述:此时被控气流由左P输入口进入先导阀体内流道,流入先导阀体与平衡套I组成的空间内,该空间阀口为关闭状态,(此时,双控动铁芯组件在左部单控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是向右运动顶开右平衡杆(即平衡杆II),则左平衡杆(即平衡杆I)在密封弹簧的作用下,压住了左阀口,气流无法流入,B输出口无气流流出,则下部主截止阀左控制端是没有气流流入的。在此时的状态。该控制方向的截止阀是关闭的。
2.先导电磁头得到运行信号时状态
先导电磁头得到电信号时,此时阀左线圈得电后轭铁壳产生磁场,克服了单控弹簧和左端密封弹簧的力而将双控动铁芯向左吸持,此时,左面阀口打开,右面阀口在右面的密封弹簧力的作用下是关闭的。
先导电磁头右侧的描述:被控制气流右P输入口进入先导阀体内流道,流入先导阀体与平衡套(即平衡套II)组成的空间内,该空间里的阀口上右平衡杆(即平衡杆II)是关闭的状态,则右平衡杆(即平衡杆II)在密封弹簧的作用下,压住了右阀口,气流无法流入,A输出口无气流流出,则下部主截止阀右控制端是没有气流流入的。在此时的状态。该控制方向的截止阀是关闭的。
先导电磁头左侧的描述:此时被控气流由左P输入口进入先导阀体内流道,流入先导阀体与平衡套(平衡套I)组成的空间内,该空间里的左阀口是开启的状态,气流通过阀芯杆的外圆的间隙,转入先导阀体另一个流道,直下由B输出口流出,通向下部主截止阀左控制端,该控制方向的截止阀是开启的。
3.手动控制
在没有电信号下,需要手动控制时,可以按动右面的手控按钮替代电信号。则内部的双控动铁芯组件克服左部单控弹簧和左端密封弹簧的力,向左运动顶开左平衡杆,打开左端阀口,关闭右端阀口。
当松开手控按钮,在手控弹簧及单控弹簧和左端密封弹簧的力的作用下,手控按钮复位,双控动铁芯组件向右运动顶开右平衡杆,打开右端阀口,关闭左端阀口。
4.如果去除单控弹簧,右端的改成线圈,既成两端都是线圈结构也带有手控装置,该阀就成了双控的先导电磁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先导电磁头,其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先导阀体,其具有控制组件的装配腔;接线盒组件,其安装于先导阀体的上部;六角形插座,其安装于接线盒组件之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对安装于控制组件装配腔的左、右双控静铁芯,其设有通道I且该通道I的始端具有密封弹簧安装槽,通道I末端的先导阀体侧壁具有对应的通道II,所述通道I和通道II构成滑动通道,所述通道II远通道I端具有位于先导阀体的左、右安装口,所述通道I下方的先导阀体设有气体流入通道(P)以及气体流出通道,所述气体流入通道的出口端位于左、右安装口的底壁,所述气体流出通道的始端通向通道I、II;
安装于左双控静铁芯的线圈组件;
安装于装配腔内的双控动铁芯组件,其具有位于左、右双控静铁芯之间的动铁芯主体部分以及设于通道I的杆状/柱状部分,所述杆状/柱状部分延伸至通道II;
安装于左双控静铁芯的弹簧安装槽的单控弹簧,其套设于杆状/柱状部分且顶设于动铁芯主体的左端而将动铁芯主体与左双控静铁芯之间留出间隙;
通过平衡套I安装于左安装口的平衡杆I,其具有与滑动通道共轴的通孔I,该平衡杆I的右端具有与通道II末端配合的密闭端面;
通过平衡套II安装于右安装口的平衡杆II,其具有与滑动通道共轴的通孔II,该平衡杆II的左端具有与通道II末端配合的密闭端面,所述平衡套II处通过手控帽安装有手控按钮,该手控按钮具有经过通孔II而延伸至动铁芯的杆状/柱状部分的自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电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主体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动铁芯的柱状/杆状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先导电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取值为1mm。
CN201320551555.6U 2013-09-05 2013-09-05 先导电磁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637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1555.6U CN203463762U (zh) 2013-09-05 2013-09-05 先导电磁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1555.6U CN203463762U (zh) 2013-09-05 2013-09-05 先导电磁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3762U true CN203463762U (zh) 2014-03-05

Family

ID=50176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5155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63762U (zh) 2013-09-05 2013-09-05 先导电磁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37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363A (zh) * 2016-12-30 2017-04-26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单线圈双阀芯直动式双组元电磁阀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4363A (zh) * 2016-12-30 2017-04-26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一种单线圈双阀芯直动式双组元电磁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8231B (zh) 一种两位三通电磁阀
CN204477383U (zh) 一种二位五通电磁阀
CN202252255U (zh) 一种常开直动式电磁阀
CN203463762U (zh) 先导电磁头
CN205036664U (zh) 一种卸荷阀
CN207945338U (zh) 一种磁保持脉冲电磁阀
CN103016783A (zh) 一种双线圈驱动气锁式双稳态电磁副阀
CN105003717A (zh) 一种机电用电磁阀
CN204592500U (zh) 排气阀
CN204141008U (zh) 一种流体控制用的电磁阀
CN203248813U (zh) 具有凹槽式动铁芯密封垫的微型电磁阀
CN204063475U (zh) 风道切换机构
CN207687403U (zh) 多控换向阀及阀组件
CN201673856U (zh) 断路器气流控制装置
CN204372226U (zh) 一种电磁阀
CN205478035U (zh) 一种高压燃油电磁阀
CN203585448U (zh) 单向节流阀
CN209213033U (zh) 双阀座液压截止阀
CN201284836Y (zh) 流量可调电磁阀
CN202252143U (zh) 一种手动可调流量蒸汽电磁阀
CN201487357U (zh) 用于加气机的电磁阀
CN204004708U (zh) 一种高低压可切换直动式电磁阀
CN101561000A (zh) 一种手动电动两用电磁液压阀
CN206708450U (zh) 一种两位五通隔离电磁阀
CN205001618U (zh) 弹跳开关控制式电磁组及其应用的电磁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