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3570U - 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变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63570U
CN203463570U CN201320504406.4U CN201320504406U CN203463570U CN 203463570 U CN203463570 U CN 203463570U CN 201320504406 U CN201320504406 U CN 201320504406U CN 203463570 U CN203463570 U CN 203463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output shaft
driven
gears
in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0440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立朋
关根登
王一博
李可嘉
樊晓磊
唐倩龙
于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0440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63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63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635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第一和第二输入轴、第一和第二输出轴以及一三挡、四倒挡、五七挡和二六挡同步器。双离合器包括第一和第二从动盘,第一输入轴与第一从动盘相连且固定有一挡、三挡、五挡和七挡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与第二从动盘相连且固定有二挡和四六挡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上空套有一挡、三挡、四挡从动齿轮以及倒挡齿轮,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有七挡、五挡、六挡从动齿轮以及二挡从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分别与二挡主动齿轮和倒挡齿轮啮合,一三挡同步器、四倒挡同步器、五七挡同步器和二六挡同步器分别用于接合相应的从动齿轮与输出轴。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可以减少主动齿轮的个数,从而减小变速器的体积。

Description

变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速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动变速器传动效率比较低,而现有的DCT由于主动齿轮较多而导致轴向尺寸较长,同时挡位少,与整车匹配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都不够理想,而且一些DCT变速器需要增加倒挡轴才能实现倒挡功能,这样进一步增加了DCT变速器的体积,而且还导致成本高、布置困难,同时承载能力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可以减少主动齿轮的个数,从而减小变速器的体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从动盘和第二从动盘;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从动盘相连,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有一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和七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外面且与所述第二从动盘相连,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定有二挡主动齿轮和四六挡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有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三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啮合的四挡从动齿轮以及倒挡齿轮;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有与所述七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七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五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五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啮合的六挡从动齿轮以及二挡从动齿轮,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和倒挡齿轮啮合;以及一三挡同步器、四倒挡同步器、五七挡同步器、二六挡同步器,所述一三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三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四倒挡同步器设在所述四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倒挡齿轮之间,所述五七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五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七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二六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二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六挡从动齿轮之间。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四挡和六挡共用四六挡主动齿轮,倒挡和二挡共用二挡主动齿轮,从而减少了主动齿轮的数量,降低成本,变速器轴向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倒挡的设计方式相比传统双离合变速器可以省去一根倒挡轴,利用二挡从动齿轮充当传统的倒挡惰轮,从而减小了变速器的体积和重量,节约了成本,倒挡速比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结构布局简单且紧凑。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二输出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速器还包括:
第一输入轴轴承,所述第一输入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输入轴;
第二输入轴轴承,所述第二输入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输入轴;
第一输出轴轴承,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输出轴;以及
第二输出轴轴承,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输出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分别支承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分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七挡主动齿轮、所述一挡主动齿轮、所述五挡主动齿轮、所述三挡主动齿轮、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所述二挡主动齿轮与所述双离合器的距离逐渐减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变速器,包括: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从动盘和第二从动盘;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从动盘相连,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有一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和七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外面且与所述第二从动盘相连,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定有二挡主动齿轮和四六挡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有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五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五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啮合的六挡从动齿轮以及倒挡齿轮;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有与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三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七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七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啮合的四挡从动齿轮以及二挡从动齿轮,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和倒挡齿轮啮合;以及一五挡同步器、六倒挡同步器、三七挡同步器、二四挡同步器,所述一五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五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六倒挡同步器设在所述六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倒挡齿轮之间,所述三七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三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七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二四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二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挡从动齿轮之间。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四挡和六挡共用四六挡主动齿轮,倒挡和二挡共用二挡主动齿轮,从而减少了主动齿轮的数量,降低成本,变速器轴向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倒挡的设计方式相比传统双离合变速器可以省去一根倒挡轴,利用二挡从动齿轮充当传统的倒挡惰轮,从而减小了变速器的体积和重量,节约了成本,倒挡速比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结构布局简单且紧凑。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二输出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变速器还包括:
第一输入轴轴承,所述第一输入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输入轴;
第二输入轴轴承,所述第二输入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输入轴;
第一输出轴轴承,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输出轴;以及
第二输出轴轴承,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输出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分别支承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分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两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一挡主动齿轮、所述三挡主动齿轮、所述五挡主动齿轮、所述七挡主动齿轮、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所述二挡主动齿轮与所述双离合器的距离逐渐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变速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入轴以及第一和第二输出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变速器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变速器的第一和第二输入轴以及第一和第二输出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2首先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变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变速器可以包括双离合器400、第一输入轴100a和第二输入轴200a、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设在该四个轴上的多对啮合的齿轮、一三挡同步器13c、四倒挡同步器4rc、五七挡同步器57c和二六挡同步器26c。
其中,双离合器400可以包括第一从动盘410和第二从动盘420。可以理解,双离合器400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双离合器400的具体构造和工作原理不作详细说明。
第一输入轴100a与第一从动盘410相连且随第一从动盘410转动,也就是说,在双离合器400接合第一从动盘410时,外部动力可通过该第一从动盘410输出给第一输入轴100a,即第一从动盘410带动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第一输入轴100a的旋转轴线与第一从动盘410的旋转轴线重合。
参照图1所示,第一输入轴100a上固定有一挡主动齿轮1a、三挡主动齿轮3a、五挡主动齿轮5a和七挡主动齿轮7a,换言之,一挡主动齿轮1a套设在第一输入轴100a上且随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即一挡主动齿轮1a与第一输入轴100a刚性连接。三挡主动齿轮3a套设在第一输入轴100a上且随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即三挡主动齿轮3a与第一输入轴100a刚性连接。五挡主动齿轮5a套设在第一输入轴100a上且随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即五挡主动齿轮5a与第一输入轴100a刚性连接。七挡主动齿轮7a套设在第一输入轴100a上且随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即七挡主动齿轮7a与第一输入轴100a刚性连接。
第二输入轴200a为空心轴,第二输入轴200a优选同轴地套在第一输入轴100a的外面。第二输入轴200a与第二从动盘420相连且随第二从动盘420转动,也就是说,在双离合器400接合第二从动盘420时,外部动力可通过该第二从动盘420输出给第二输入轴200a,即第二从动盘420带动第二输入轴200a同步转动,第二输入轴200a的旋转轴线与第二从动盘420的旋转轴线重合。
第二输入轴200a上固定有二挡主动齿轮2a和四六挡主动齿轮46a。换言之,二挡主动齿轮2a套设在第二输入轴200a上且随第二输入轴200a同步转动,即二挡主动齿轮2a与第二输入轴200a刚性连接。四六挡主动齿轮46a套设在第二输入轴200a上且随第二输入轴200a同步转动,即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与第二输入轴200a刚性连接。
参照图2的示意图,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平行于第一输入轴100a,第一输入轴100a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输出轴100b的旋转轴线所限定的平面与、第一输入轴100a的旋转轴线与第二输出轴200b的旋转轴线所限定的平面成一定夹角,换言之,如图2所示,第一输入轴100a、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的旋转轴线不共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输入轴100a、第二输入轴200a、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的一种可选布置方式,并不代表第一输入轴100a、第二输入轴200a、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的实际布置方式。
第一输出轴100b上空套有一挡从动齿轮1b、三挡从动齿轮3b、四挡从动齿轮4b和倒挡齿轮8。
具体地,一挡从动齿轮1b套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相对第一输出轴100b可转动,一挡从动齿轮1b与第一输出轴1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三挡从动齿轮3b套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相对第一输出轴100b可转动,三挡从动齿轮3b与第一输出轴1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四挡从动齿轮4b套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相对第一输出轴100b可转动,四挡从动齿轮4b与第一输出轴1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倒挡齿轮8套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相对第一输出轴100b可转动,倒挡齿轮8与第一输出轴1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
其中,参照图1所示,一挡从动齿轮1b与一挡主动齿轮1a啮合从而构成一挡齿轮副。三挡从动齿轮3b与三挡主动齿轮3a啮合从而构成三挡齿轮副。四挡从动齿轮4b与四六挡主动齿轮46a啮合从而构成四挡齿轮副。
第二输出轴200b上空套有七挡从动齿轮7b、五挡从动齿轮5b、六挡从动齿轮6b和二挡从动齿轮2b。
具体地,七挡从动齿轮7b套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相对第二输出轴200b可转动,七挡从动齿轮7b与第二输出轴2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五挡从动齿轮5b套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相对第二输出轴200b可转动,五挡从动齿轮5b与第二输出轴2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六挡从动齿轮6b套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相对第二输出轴200b可转动,六挡从动齿轮6b与第二输出轴2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二挡从动齿轮2b套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相对第二输出轴200b可转动,二挡从动齿轮2b与第二输出轴2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
其中,参照图1所示,七挡从动齿轮7b与七挡主动齿轮7a啮合从而构成七挡齿轮副,五挡从动齿轮5b与五挡主动齿轮5a啮合从而构成五挡齿轮副。六挡从动齿轮6b与四六挡主动齿轮46a啮合从而构成六挡齿轮副,这样六挡齿轮副与四挡齿轮副共用一个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从而使变速器可以减少一个主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2b与二挡主动齿轮2a啮合从而构成二挡齿轮副,同时二挡从动齿轮2b还与倒挡齿轮8啮合,由此倒挡齿轮8和二挡从动齿轮2b共用一个二挡主动齿轮2a(倒挡齿轮8不与二挡主动齿轮2a直接啮合),使变速器可以再减少一个主动齿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图1由于是变速器的平面原理简图,因此倒挡齿轮8与二挡从动齿轮2b并未明显示意啮合,但是在空间上,倒挡齿轮8与二挡从动齿轮2b是常啮合的,在变速器以二挡模式运行时,二挡齿轮副工作,此时倒挡齿轮8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空转不传递动力。
参照图1所示,一三挡同步器13c设在一挡从动齿轮1b与三挡从动齿轮3b之间,一三挡同步器13c用于将一挡从动齿轮1b或三挡从动齿轮3b与第一输出轴100b接合,例如变速器处于一挡传动时,一三挡同步器13c(向左移动)接合一挡从动齿轮1b与第一输出轴100b。
四倒挡同步器4rc设在四挡从动齿轮4b与倒挡齿轮8之间,四倒挡同步器4rc用于将四挡从动齿轮4b或倒挡齿轮8与第一输出轴100b接合,例如变速器处于四挡传动时,四倒挡同步器4rc(向左移动)接合四挡从动齿轮4b与第一输出轴100b。
五七挡同步器57c设在五挡从动齿轮5b与七挡从动齿轮7b之间,五七挡同步器57c用于将五挡从动齿轮5b或七挡从动齿轮7b与第二输出轴200b接合,例如变速器处于七挡传动时,五七挡同步器57c(向左移动)接合七挡从动齿轮7b与第二输出轴200b。
二六挡同步器26c设在二挡从动齿轮2b与六挡从动齿轮6b之间,二六挡同步器26c用于将二挡从动齿轮2b或六挡从动齿轮6b与第二输出轴200b接合,例如变速器处于六挡传动时,二六挡同步器26c(向左移动)接合六挡从动齿轮6b与第二输出轴200b。
可以理解,上述的一三挡同步器13c、四倒挡同步器4rc、五七挡同步器57c、二六挡同步器26c均可为本领域常用的普通同步器,例如优选为惯性式同步器,当然也可以是常压式同步器或自行增力式同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出齿轮310b和第二输出齿轮320b,第一输出齿轮310b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随第一输出轴100b转动,第一输出齿轮310b优选位于第一输出轴100b的一端,第一输出齿轮310b是第一输出轴100b的动力输出终端,第一输出齿轮310b可将动力输出给车辆的差减总成(差速器与减速器)。第二输出齿轮320b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随第二输出轴200b转动,第二输出齿轮320b优选位于第二输出轴200b的一端,第二输出齿轮320b是第二输出轴200b的动力输出终端,第二输出齿轮320b可将动力输出给车辆的差减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具有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下面参照图1详细描述变速器处于这些挡位时的动力传递路线。
当变速器处于一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一从动盘410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00a,通过第一输入轴100a上的一挡主动齿轮1a传递给一挡从动齿轮1b,一三挡同步器13c接合一挡从动齿轮1b和第一输出轴100b,最后经过第一输出轴100b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二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二从动盘420传递给第二输入轴200a,通过第二输入轴200a上的二挡主动齿轮2a传递给二挡从动齿轮2b,二六挡同步器26c接合二挡从动齿轮2b和第二输出轴200b,最后经过第二输出轴200b上的第二输出齿轮32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三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一从动盘410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00a,通过第一输入轴100a上的三挡主动齿轮3a传递给三挡从动齿轮3b,一三挡同步器13c接合三挡从动齿轮3b和第一输出轴100b,最后经过第一输出轴100b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四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二从动盘420传递给第二输入轴200a,通过第二输入轴200a上的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传递给四挡从动齿轮4b,四倒挡同步器4rc接合四挡从动齿轮4b和第一输出轴100b,最后经过第一输出轴100b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五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一从动盘410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00a,通过第一输入轴100a上的五挡主动齿轮5a传递给五挡从动齿轮5b,五七挡同步器57c接合五挡从动齿轮5b和第二输出轴200b,最后经过第二输出轴200b上的第二输出齿轮32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六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二从动盘420传递给第二输入轴200a,通过第二输入轴200a上的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传递给六挡从动齿轮6b,二六挡同步器26c接合六挡从动齿轮6b和第二输出轴200b,最后经过第二输出轴200b上的第二输出齿轮32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七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一从动盘410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00a,通过第一输入轴100a上的七挡主动齿轮7a传递给七挡从动齿轮7b,五七挡同步器57c接合七挡从动齿轮7b和第二输出轴200b,最后经过第二输出轴200b上的第二输出齿轮32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倒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二从动盘420传递给第二输入轴200a,通过第二输入轴200a上的二挡主动齿轮2a传递给二挡从动齿轮2b,然后通过二挡从动齿轮2b传递给倒挡齿轮8,四倒挡同步器4rc接合倒挡齿轮8和第一输出轴100b,最后经过第一输出轴100b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0b将动力传递出。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四挡和六挡共用四六挡主动齿轮46a,倒挡和二挡共用二挡主动齿轮2a,从而减少了主动齿轮的数量,降低成本,变速器轴向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倒挡的设计方式相比传统双离合变速器可以省去一根倒挡轴,利用二挡从动齿轮2b充当传统的倒挡惰轮,从而减小了变速器的体积和重量,节约了成本,倒挡速比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结构布局简单且紧凑。
参照图1所示,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入轴轴承110a、第二输入轴轴承210a、第一输出轴轴承110b和第二输出轴轴承210b,其中第一输入轴轴承110a用于支承第一输入轴100a。第二输入轴轴承210a用于支承第二输入轴200a。
第一输出轴轴承110b用于支承第一输出轴100b,优选地,第一输出轴轴承110b分别支承在第一输出轴100b的两端。同样,第二输出轴轴承210b用于支承第二输出轴200b,优选地,第二输出轴轴承210b分别支承在第二输出轴200b的两端。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七挡主动齿轮7a、一挡主动齿轮1a、五挡主动齿轮5a、三挡主动齿轮3a、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二挡主动齿轮2a与双离合器400的距离逐渐减小。换言之,如图1所示,沿第一输入轴100a的轴向从左向右依次为七挡主动齿轮7a、一挡主动齿轮1a、五挡主动齿轮5a、三挡主动齿轮3a、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二挡主动齿轮2a。
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变速器的一挡、二挡和倒挡相关齿轮邻近相应轴的轴承设置,从而可以减小变速器的体积,方便变速器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①表示一挡从动齿轮1b,②表示二挡从动齿轮2b,③表示三挡从动齿轮3b,④表示四挡从动齿轮4b,⑤表示五挡从动齿轮5b,⑥表示六挡从动齿轮6b,⑦表示七挡从动齿轮7b,R表示倒挡齿轮8。
下面参考图3-图4描述根据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变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变速器可以包括双离合器400、第一输入轴100a和第二输入轴200a、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设在该四个轴上的多对啮合的齿轮、一五挡同步器15c、六倒挡同步器6rc、三七挡同步器37c、二四挡同步器24c。
其中,双离合器400可以包括第一从动盘410和第二从动盘420。可以理解,双离合器400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双离合器400的具体构造和工作原理不作详细说明。
第一输入轴100a与第一从动盘410相连且随第一从动盘410转动,也就是说,在双离合器400接合第一从动盘410时,外部动力可通过该第一从动盘410输出给第一输入轴100a,即第一从动盘410带动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第一输入轴100a的旋转轴线与第一从动盘410的旋转轴线重合。
参照图1所示,第一输入轴100a上固定有一挡主动齿轮1a、三挡主动齿轮3a、五挡主动齿轮5a和七挡主动齿轮7a,换言之,一挡主动齿轮1a套设在第一输入轴100a上且随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即一挡主动齿轮1a与第一输入轴100a刚性连接。三挡主动齿轮3a套设在第一输入轴100a上且随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即三挡主动齿轮3a与第一输入轴100a刚性连接。五挡主动齿轮5a套设在第一输入轴100a上且随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即五挡主动齿轮5a与第一输入轴100a刚性连接。七挡主动齿轮7a套设在第一输入轴100a上且随第一输入轴100a同步转动,即七挡主动齿轮7a与第一输入轴100a刚性连接。
第二输入轴200a为空心轴,第二输入轴200a优选同轴地套在第一输入轴100a的外面。第二输入轴200a与第二从动盘420相连且随第二从动盘420转动,也就是说,在双离合器400接合第二从动盘420时,外部动力可通过该第二从动盘420输出给第二输入轴200a,即第二从动盘420带动第二输入轴200a同步转动,第二输入轴200a的旋转轴线与第二从动盘420的旋转轴线重合。
第二输入轴200a上固定有二挡主动齿轮2a和四六挡主动齿轮46a。换言之,二挡主动齿轮2a套设在第二输入轴200a上且随第二输入轴200a同步转动,即二挡主动齿轮2a与第二输入轴200a刚性连接。四六挡主动齿轮46a套设在第二输入轴200a上且随第二输入轴200a同步转动,即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与第二输入轴200a刚性连接。
参照图4的示意图,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平行于第一输入轴100a,第一输入轴100a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输出轴100b的旋转轴线所限定的平面与、第一输入轴100a的旋转轴线与第二输出轴200b的旋转轴线所限定的平面成一定夹角,换言之,如图4所示,第一输入轴100a、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的旋转轴线不共面。
需要说明的是,图4仅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输入轴100a、第二输入轴200a、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的一种可选布置方式,并不代表第一输入轴100a、第二输入轴200a、第一输出轴100b和第二输出轴200b的实际布置方式。
第一输出轴100b上空套有一挡从动齿轮1b、五挡从动齿轮5b、六挡从动齿轮6b和倒挡齿轮8。
具体地,一挡从动齿轮1b套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相对第一输出轴100b可转动,一挡从动齿轮1b与第一输出轴1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五挡从动齿轮5b套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相对第一输出轴100b可转动,五挡从动齿轮5b与第一输出轴1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六挡从动齿轮6b套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相对第一输出轴100b可转动,六挡从动齿轮6b与第一输出轴1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倒挡齿轮8套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相对第一输出轴100b可转动,倒挡齿轮8与第一输出轴1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
其中,参照图3所示,一挡从动齿轮1b与一挡主动齿轮1a啮合从而构成一挡齿轮副。五挡从动齿轮5b与五挡主动齿轮5a啮合从而构成五挡齿轮副。六挡从动齿轮6b与四六挡主动齿轮46a啮合从而构成六挡齿轮副。
第二输出轴200b上空套有三挡从动齿轮3b、七挡从动齿轮7b、四挡从动齿轮4b和二挡从动齿轮2b。
具体地,三挡从动齿轮3b套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相对第二输出轴200b可转动,三挡从动齿轮3b与第二输出轴2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七挡从动齿轮7b套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相对第二输出轴200b可转动,七挡从动齿轮7b与第二输出轴2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四挡从动齿轮4b套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相对第二输出轴200b可转动,四挡从动齿轮4b与第二输出轴2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二挡从动齿轮2b套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相对第二输出轴200b可转动,二挡从动齿轮2b与第二输出轴200b之间可设置有滚动轴承。
其中,参照图3所示,三挡从动齿轮3b与三挡主动齿轮3a啮合从而构成三挡齿轮副,七挡从动齿轮7b与七挡主动齿轮7a啮合从而构成七挡齿轮副。四挡从动齿轮4b与四六挡主动齿轮46a啮合从而构成四挡齿轮副,这样四挡齿轮副与六挡齿轮副共用一个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从而使变速器可以减少一个主动齿轮。二挡从动齿轮2b与二挡主动齿轮2a啮合从而构成二挡齿轮副,同时二挡从动齿轮2b还与倒挡齿轮8啮合,由此倒挡齿轮8和二挡从动齿轮2b共用一个二挡主动齿轮2a(倒挡齿轮8不与二挡主动齿轮2a直接啮合),使变速器可以再减少一个主动齿轮。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图3由于是变速器的平面原理简图,因此倒挡齿轮8与二挡从动齿轮2b并未明显示意啮合,但是在空间上,倒挡齿轮8与二挡从动齿轮2b是常啮合的,在变速器以二挡模式运行时,二挡齿轮副工作,此时倒挡齿轮8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空转不传递动力。
参照图3所示,一五挡同步器15c设在一挡从动齿轮1b与五挡从动齿轮5b之间,一五挡同步器15c用于将一挡从动齿轮1b或五挡从动齿轮5b与第一输出轴100b接合,例如变速器处于一挡传动时,一五挡同步器15c(向左移动)接合一挡从动齿轮1b与第一输出轴100b。
六倒挡同步器6rc设在六挡从动齿轮6b与倒挡齿轮8之间,六倒挡同步器6rc用于将六挡从动齿轮6b或倒挡齿轮8与第一输出轴100b接合,例如变速器处于六挡传动时,六倒挡同步器6rc(向左移动)接合六挡从动齿轮6b与第一输出轴100b。
三七挡同步器37c设在三挡从动齿轮3b与七挡从动齿轮7b,三七挡同步器37c用于将三挡从动齿轮3b或七挡从动齿轮7b与第二输出轴200b接合,例如变速器处于三挡传动时,三七挡同步器37c(向左移动)接合三挡从动齿轮3b与第二输出轴200b。
二四挡同步器24c设在二挡从动齿轮2b与四挡从动齿轮4b,二四挡同步器24c用于将二挡从动齿轮2b或四挡从动齿轮4b与第二输出轴200b接合,例如变速器处于四挡传动时,二四挡同步器24c(向左移动)接合二挡从动齿轮2b与第二输出轴200b。
可以理解,上述的一五挡同步器15c、六倒挡同步器6rc、三七挡同步器37c、二四挡同步器24c均可为本领域常用的普通同步器,例如优选为惯性式同步器,当然也可以是常压式同步器或自行增力式同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出齿轮310b和第二输出齿轮320b,第一输出齿轮310b设在第一输出轴100b上且随第一输出轴100b转动,第一输出齿轮310b优选位于第一输出轴100b的一端,第一输出齿轮310b是第一输出轴100b的动力输出终端,第一输出齿轮310b可将动力输出给车辆的差减总成(差速器与减速器)。第二输出齿轮320b设在第二输出轴200b上且随第二输出轴200b转动,第二输出齿轮320b优选位于第二输出轴200b的一端,第二输出齿轮320b是第二输出轴200b的动力输出终端,第二输出齿轮320b可将动力输出给车辆的差减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具有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下面详细描述变速器处于这些挡位时的动力传递路线。
当变速器处于一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一从动盘410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00a,通过第一输入轴100a上的一挡主动齿轮1a传递给一挡从动齿轮1b,一五挡同步器15c接合一挡从动齿轮1b和第一输出轴100b,最后经过第一输出轴100b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二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二从动盘420传递给第二输入轴200a,通过第二输入轴200a上的二挡主动齿轮2a传递给二挡从动齿轮2b,二四挡同步器24c接合二挡从动齿轮2b和第二输出轴200b,最后经过第二输出轴200b上的第二输出齿轮32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三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一从动盘410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00a,通过第一输入轴100a上的三挡主动齿轮3a传递给三挡从动齿轮3b,三七挡同步器37c接合三挡从动齿轮3b和第二输出轴200b,最后经过第二输出轴200b上的第二输出齿轮32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四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二从动盘420传递给第二输入轴200a,通过第二输入轴200a上的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传递给四挡从动齿轮4b,二四挡同步器24c接合四挡从动齿轮4b和第二输出轴200b,最后经过第二输出轴200b上的第二输出齿轮32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五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一从动盘410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00a,通过第一输入轴100a上的五挡主动齿轮5a传递给五挡从动齿轮5b,一五挡同步器15c接合五挡从动齿轮5b和第一输出轴100b,最后经过第一输出轴100b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六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二从动盘420传递给第二输入轴200a,通过第二输入轴200a上的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传递给六挡从动齿轮6b,六倒挡同步器6rc接合六挡从动齿轮6b和第一输出轴100b,最后经过第一输出轴100b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七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一从动盘410传递给第一输入轴100a,通过第一输入轴100a上的七挡主动齿轮7a传递给七挡从动齿轮7b,三七挡同步器37c接合七挡从动齿轮7b和第二输出轴200b,最后经过第二输出轴200b上的第二输出齿轮320b将动力传递出。
当变速器处于倒挡传动时:动力通过双离合器400的第二从动盘420传递给第二输入轴200a,通过第二输入轴200a上的二挡主动齿轮2a传递给二挡从动齿轮2b,然后通过二挡从动齿轮2b传递给倒挡齿轮8,六倒挡同步器6rc接合倒挡齿轮8和第一输出轴100b,最后经过第一输出轴100b上的第一输出齿轮310b将动力传递出。
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变速器,四挡和六挡共用四六挡主动齿轮46a,倒挡和二挡共用二挡主动齿轮2a,从而减少了主动齿轮的数量,降低成本,变速器轴向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倒挡的设计方式相比传统双离合变速器可以省去一根倒挡轴,利用二挡从动齿轮2b充当传统的倒挡惰轮,从而减小了变速器的体积和重量,节约了成本,倒挡速比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结构布局简单且紧凑。
参照图3所示,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入轴轴承110a、第二输入轴轴承210a、第一输出轴轴承110b和第二输出轴轴承210b,其中第一输入轴轴承110a用于支承第一输入轴100a。第二输入轴轴承210a用于支承第二输入轴200a。
第一输出轴轴承110b用于支承第一输出轴100b,优选地,第一输出轴轴承110b分别支承在第一输出轴100b的两端。同样,第二输出轴轴承210b用于支承第二输出轴200b,优选地,第二输出轴轴承210b分别支承在第二输出轴200b的两端。
参照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一挡主动齿轮1a、三挡主动齿轮3a、五挡主动齿轮5a、七挡主动齿轮7a、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二挡主动齿轮2a与双离合器400的距离逐渐减小。换言之,如图1所示,沿第一输入轴100a的轴向从左向右依次为一挡主动齿轮1a、三挡主动齿轮3a、五挡主动齿轮5a、七挡主动齿轮7a、四六挡主动齿轮46a、二挡主动齿轮2a。
采用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变速器的一挡、二挡和倒挡相关齿轮邻近相应轴的轴承设置,从而可以减小变速器的体积,方便变速器布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①表示一挡从动齿轮1b,②表示二挡从动齿轮2b,③表示三挡从动齿轮3b,④表示四挡从动齿轮4b,⑤表示五挡从动齿轮5b,⑥表示六挡从动齿轮6b,⑦表示七挡从动齿轮7b,R表示倒挡齿轮8。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从动盘和第二从动盘;
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从动盘相连,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有一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和七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外面且与所述第二从动盘相连,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定有二挡主动齿轮和四六挡主动齿轮;
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有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三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啮合的四挡从动齿轮以及倒挡齿轮;
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有与所述七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七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五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五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啮合的六挡从动齿轮以及二挡从动齿轮,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和倒挡齿轮啮合;以及
一三挡同步器、四倒挡同步器、五七挡同步器、二六挡同步器,所述一三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三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四倒挡同步器设在所述四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倒挡齿轮之间,所述五七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五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七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二六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二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六挡从动齿轮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二输出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输入轴轴承,所述第一输入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输入轴;
第二输入轴轴承,所述第二输入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输入轴;
第一输出轴轴承,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输出轴;以及
第二输出轴轴承,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输出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分别支承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分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七挡主动齿轮、所述一挡主动齿轮、所述五挡主动齿轮、所述三挡主动齿轮、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所述二挡主动齿轮与所述双离合器的距离逐渐减小。
6.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离合器,所述双离合器包括第一从动盘和第二从动盘;
第一输入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从动盘相连,所述第一输入轴上固定有一挡主动齿轮、三挡主动齿轮、五挡主动齿轮和七挡主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入轴套在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外面且与所述第二从动盘相连,所述第二输入轴上固定有二挡主动齿轮和四六挡主动齿轮;
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上空套有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五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五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啮合的六挡从动齿轮以及倒挡齿轮;
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上空套有与所述三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三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七挡主动齿轮啮合的七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啮合的四挡从动齿轮以及二挡从动齿轮,所述二挡从动齿轮分别与所述二挡主动齿轮和倒挡齿轮啮合;以及
一五挡同步器、六倒挡同步器、三七挡同步器、二四挡同步器,所述一五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一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五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六倒挡同步器设在所述六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倒挡齿轮之间,所述三七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三挡从动齿轮与所述七挡从动齿轮之间,所述二四挡同步器设在所述二挡从动齿轮与所述四挡从动齿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设在所述第一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一输出轴转动,所述第二输出齿轮设在所述第二输出轴上且随所述第二输出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输入轴轴承,所述第一输入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输入轴;
第二输入轴轴承,所述第二输入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输入轴;
第一输出轴轴承,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一输出轴;以及
第二输出轴轴承,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用于支承所述第二输出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轴轴承分别支承在所述第一输出轴的两端,所述第二输出轴轴承分别支承在所述第二输出轴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挡主动齿轮、所述三挡主动齿轮、所述五挡主动齿轮、所述七挡主动齿轮、所述四六挡主动齿轮、所述二挡主动齿轮与所述双离合器的距离逐渐减小。
CN201320504406.4U 2013-08-16 2013-08-16 变速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3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4406.4U CN203463570U (zh) 2013-08-16 2013-08-16 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4406.4U CN203463570U (zh) 2013-08-16 2013-08-16 变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63570U true CN203463570U (zh) 2014-03-05

Family

ID=50175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04406.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63570U (zh) 2013-08-16 2013-08-16 变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63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4145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七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4145A1 (zh) * 2018-03-30 2019-10-03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七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US11293525B2 (en) 2018-03-30 2022-04-05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Seven-speed 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 and vehic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2913B (zh) 多挡位纵置双离合变速器
CN202431850U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4340646U (zh) 一种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2588521B (zh) 八级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3711845A (zh) 多挡双离合变速器及车辆
CN203809617U (zh) 八速变速器及具有该八速变速器的车辆
CN103363032B (zh) 变速器及具有该变速器的车辆
CN103711877A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1953923U (zh) 机械式全同步器五挡变速器
CN105317978A (zh) 多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CN106838188B (zh)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4595428A (zh) 纯电动汽车用两挡自动变速器
CN103671760B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装置
CN103758944A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CN103032528B (zh) 一种双中间轴dct结构及其档位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CN103363031A (zh) 变速器及具有该变速器的车辆
CN203463570U (zh) 变速器
CN203805685U (zh)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总成及具有其的混合动力汽车
CN203627674U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104879452A (zh) 一种双联齿轮式六挡变速箱及其换挡过程控制方法
CN204459016U (zh) 一种汽车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CN103912651A (zh)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CN203463567U (zh) 变速器及具有该变速器的车辆
CN101737462A (zh) 双离合器变速器机构
CN103758970A (zh)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6

Address after: 071000 No.75, Dongsheng Road, Lianch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eehiv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Ltd.

Address before: 071000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Hebei, Baoding

Patentee before: GREAT WALL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