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56141U -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56141U
CN203456141U CN201320482104.1U CN201320482104U CN203456141U CN 203456141 U CN203456141 U CN 203456141U CN 201320482104 U CN201320482104 U CN 201320482104U CN 203456141 U CN203456141 U CN 2034561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ylon
nylon sheath
wrapped
sheath wire
restrictiv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21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冬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jiaxiang Wire & Cabl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jiaxiang Wire & Cabl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jiaxiang Wire & Cabl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jiaxiang Wire & Cabl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821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561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561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561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第一护套层(301),所述绝缘层(102)包裹在所述导体(101)外,所述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所述绝缘层(102)外,还包括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所述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有防虫剂,所述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套合在所述第一护套层(301)外表面。本实用新型将药物驱逐预防和材料韧性对抗相结合,利用增加了添加剂的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包裹在任意的控制电缆的外层,既防虫防鼠,且不会改变电缆内部的结构设计,物理电气性能不受影响,因此适用于很多控制电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水性。

Description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虫害作用的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的使用领域越来要广泛,使用环境也日趋复杂,如何保证电缆的使用寿命,其中防虫害就是一个关键因素。由于虫害包括多种:白蚁、老鼠等地下动物的啃、咬、抓等,现有技术防虫害主要方法:一是物理方法,针对某种特定结构的电缆,对内部结构进行改造,这种方法局限性很大,只适用于指定的某种电缆,此外还有一种选择较硬的外护套如硬铜带保护的电缆,这种电缆保护技术不仅仅价格昂贵、生产效率低,而且使得整个电缆的体积以及重量都加大了很多;二是化学方法,例如新增一层PVC防护层,在此PVC防护层中添加防鼠咬辅助料,这种方法同样的改变电缆内部的机构设计,且单一依靠辅助料的化学效应驱除鼠的话,一旦这种辅助料由于时间原因出现质量失效问题,那电缆的防鼠效果也就消失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会改变电缆内部结构设计而影响电缆的电气特性或者单一依靠化学效应的易质量失效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包括导体、绝缘层,第一护套层,所述绝缘层包裹在所述导体外表面,所述第一护套层包裹在所述绝缘层外表面,还包括第二尼龙护套层,所述第二尼龙护套层涂覆有辣味素,所述第二尼龙护套层套合在所述第一护套层外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中,第二尼龙护套层的厚度为:0.6~1.5mm。
所述绝缘层和第一护套层之间还设有包带层。
所述绝缘层和第一护套层之间还设有屏蔽层。
所述包带层和第一护套层之间由内而外还依次设有内护层和铠装层。
所述屏蔽层和第一护套层之间由内而外还依次设有内护层和铠装层。
所述包带层和第一护套层之间还设有屏蔽层。
所述包带层和内护层之间还设有屏蔽层。
所述绝缘层和第一护套层之间由内而外还依次设有内护层和铠装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增加的第二尼龙护套层上涂覆辣味素,将药物驱逐预防和材料韧性对抗相结合,利用涂覆了辣味素的第二尼龙护套层包裹在任意的控制电缆的外层,既防虫防鼠,且不会改变电缆内部的结构设计,物理电气性能不受影响,因此适用于很多控制电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并且控制电缆可以不穿管施工,从而节省了成本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的结构示意图,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第一护套层301,绝缘层102包裹在导体101外,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绝缘层102外,该控制电缆还包括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有辣味素,所述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套合在所述第一护套层301外表面。
第二尼龙护套层的厚度为:0.6~1.5mm。
物理结构上,通过在现有的普通控制电缆的外面增加了一层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来达到抵抗老鼠等的啃、咬、抓。尼龙材料有着很多优良的特点,比如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表面强度高,这些优点使得该控制电缆具有很好的耐热耐磨耐化学性等。同时,这种电缆不需要改变电缆的内部物理结构,不会改变电缆的物理特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因此适用于多种控制电缆。
化学效应上,采用在第二尼龙护套层302中增加辣味素,辣味素可以驱除老鼠虫蚁等,虽然尼龙护套层的坚韧可以抵抗老鼠等的啃、咬、抓,但是能够预先驱除老鼠虫蚁,显然可以更大程度上保护电缆。
下面介绍几种实施例:
参考图2,为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包带层201、第一护套层301、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一种辣味素。绝缘层102包裹在导体101的外面,包带层201包裹在绝缘层102的外面,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包带层201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包裹在第一护套层301的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的厚度为0.6mm。
参考图3,为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屏蔽层202、第一护套层301、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一种辣味素。绝缘层102包裹在导体101的外面,屏蔽层202包裹在绝缘层102的外面,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屏蔽层202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包裹在第一护套层301的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的厚度为0.8mm。
参考图4,为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包带层201、内护层203、铠装层204、第一护套层301、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一种辣味素。绝缘层102包裹在导体101的外面,包带层201包裹在绝缘层102的外面,内护层203包裹在包带层201外表面,铠装层204包裹在内护层203外表面,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铠装层204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包裹在第一护套层301的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的厚度为1.5mm。
参考图5,为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屏蔽层202、内护层203、铠装层204、第一护套层301、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一种辣味素。绝缘层102包裹在导体101的外面,屏蔽层202包裹在绝缘层102的外面,内护层203包裹在屏蔽层202外表面,铠装层204包裹在内护层203外表面,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铠装层204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包裹在第一护套层301的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的厚度为1.0mm。
参考图6,为第五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包带层201、屏蔽层202、第一护套层301、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一种辣味素。绝缘层102包裹在导体101的外面,包带层201包裹在绝缘层102的外面,屏蔽层202包裹在包带层201外表面,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屏蔽层202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包裹在第一护套层301的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的厚度为1.5mm。
参考图7,为第六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包带层201、屏蔽层202、内护层203、铠装层204、第一护套层301、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一种辣味素。绝缘层102包裹在导体101的外面,包带层201包裹在绝缘层102的外面,屏蔽层202包裹在包带层201的外面,内护层203包裹在屏蔽层202外表面,铠装层204包裹在内护层203外表面,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铠装层204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包裹在第一护套层301的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的厚度为1.2mm。
参考图8,为第七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内护层203、铠装层204、第一护套层301、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一种辣味素。绝缘层102包裹在导体101的外面,内护层203包裹在绝缘层102的外面,铠装层204包裹在内护层203外表面,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铠装层204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包裹在第一护套层301的外表面。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的厚度为0.9mm。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包括导体(101)、绝缘层(102),第一护套层(301),所述绝缘层(102)包裹在所述导体(101)外表面,所述第一护套层(301)包裹在所述绝缘层(102)外表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所述第二尼龙护套层(302)涂覆有辣味素,所述第二尼龙护套层(302)套合在所述第一护套层(301)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二尼龙护套层(302)的厚度为:0.6~1.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2)和第一护套层(301)之间还设有包带层(2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2)和第一护套层(301)之间还设有屏蔽层(2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层(201)和第一护套层(301)之间由内而外还依次设有内护层(203)和铠装层(2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202)和第一护套层(301)之间由内而外还依次设有内护层(203)和铠装层(20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层(201)和第一护套层(301)之间还设有屏蔽层(20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带层(201)和内护层(203)之间还设有屏蔽层(202)。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2)和第一护套层(301)之间由内而外还依次设有内护层(203)和铠装层(204)。
CN201320482104.1U 2013-08-07 2013-08-07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61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2104.1U CN203456141U (zh) 2013-08-07 2013-08-07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2104.1U CN203456141U (zh) 2013-08-07 2013-08-07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56141U true CN203456141U (zh) 2014-02-26

Family

ID=5013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210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56141U (zh) 2013-08-07 2013-08-07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561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5848A (zh) * 2015-01-15 2015-04-29 江苏港宏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尼龙护套防鼠蚁型低烟无卤铠装控制电缆
CN110491603A (zh) * 2019-09-09 2019-11-22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防虫害防水电力电缆的生产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5848A (zh) * 2015-01-15 2015-04-29 江苏港宏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尼龙护套防鼠蚁型低烟无卤铠装控制电缆
CN110491603A (zh) * 2019-09-09 2019-11-22 江苏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防虫害防水电力电缆的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15771U (zh) 一种多芯阻水电缆
CN203456141U (zh) 一种尼龙护套控制电缆
CN204029450U (zh) 一种防鼠蚁环保型轨道交通直流电力电缆
CN202839043U (zh) 防鼠蚁电缆
CN204288924U (zh) 光伏发电系统用通信电缆
CN204480711U (zh) 一种丁腈绝缘计算机引流电缆
CN201749724U (zh) 一种防白蚁电缆
CN201725620U (zh) 防白蚁防鼠屏蔽控制电缆
CN112185613A (zh) 一种可用于驱鼠的新型电缆
CN201622885U (zh) 防鼠防白蚁环保型阻燃控制电缆
CN206058977U (zh) 抗拉型潜油泵电缆
CN203242382U (zh) 环保型防鼠蚁电缆
CN204926854U (zh) 一种用于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电缆
CN104318999A (zh) 一种防水型低压动力柔性电缆
CN204480687U (zh) 一种镀锌铜带铠装绝缘抗拉电缆
CN210245141U (zh) 环保型防白蚁抗生物高压交联电缆
CN205211454U (zh) 一种工业用高频数字通信电缆
CN202549422U (zh) 一种防鼠防蚁高强度橡塑复合电缆
CN104882213A (zh) 一种防蚁型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CN204558144U (zh) 一种耐高温船用控制电力电缆
CN204480699U (zh) 一种计算机用铠装控制软电缆
CN204332497U (zh) 一种弓形护层两芯阻水电缆
CN204558074U (zh) 一种丁腈绝缘铠装控制软电缆
CN204558069U (zh) 一种船舶用抗冻双绝缘电缆
CN206312638U (zh) 一种防蚁防鼠高耐磨集束型直流光伏电力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