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5028U - 创新型灭弧开关 - Google Patents
创新型灭弧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45028U CN203445028U CN201320468028.9U CN201320468028U CN203445028U CN 203445028 U CN203445028 U CN 203445028U CN 201320468028 U CN201320468028 U CN 201320468028U CN 203445028 U CN203445028 U CN 2034450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assembly
- moving contact
- fixed contact
- main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新型灭弧开关,包括操作板组件、主体嵌件密封室、接通组件、接线组件、两动触点、两静触点以及灭弧组件,灭弧组件包括PCB板、压敏电阻及电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型灭弧开关的接通组件(即现有技术中的滑动翘板)首创隔热式大跨度分合控制,开关整体采用密封防水防引燃结构,内置电子灭弧吸收组件消除了控制分合切换时电路中产生反脉冲高压引发的电弧,防止了引燃引爆环境潜在未知性以及雨淋、结露,壳体带电导致触电隐患潜在性,避免了传统开关长期以来存在的直接抵触滑动翘板对分合触点施力不足,致使分合触点接触不良引发高热导致控制界点偏移损坏,以及受潮外壳带电引发电气事故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创新型灭弧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的翻合式开关,长期以来均采用直接抵触滑动翘板进行对动触点与静触点分合切换完成电路通断控制。现有的翻合式开关存在以下缺陷:(一)切换过程中,动触点与静触点在分合瞬间所产生反脉冲会产生电弧,电弧易引燃引爆环境中的易燃易爆气体等;(二)翻合式开关采用开放式设计,载流导电件受潮致外壳带电而存在隐患;(三)滑动翘板对触点施力不足使分合触点接触不良,易引发高热导致控制界点偏移损坏、自燃,引发电气事故。
因此,急需一种改进的开关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创新型灭弧开关,以消除动静触点分合时电路中的反脉冲所产生的高压电弧,防止电弧引燃引爆环境中易燃易爆气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创新型灭弧开关,包括操作板组件、主体嵌件密封室、接线组件、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静触点,所述操作板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所述接线组件、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静触点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内,且所述第一静触点和所述第二静触点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所述操作板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其中,所述创新型灭弧开关还包括灭弧组件,所述灭弧组件包括基板、两压敏电阻及两电容器,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一所述压敏电阻及一所述电容器通过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并联,另一所述压敏电阻及另一所述电容器通过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并联。
具体地,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包括盖板、容纳腔以及接通组件,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接通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且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分别安装于所述接通组件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操作板组件包括面板及驱动件,所述面板安装于所述盖板,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面板。
具体地,所述盖板包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穿过所述通孔作用于所述接通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通组件包括第一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包括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所述枢转部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盖板倾斜延伸形成两安装部,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件驱动两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通组件还包括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部连接,且所述第二摆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件与所述盖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第二摆动件包括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驱动件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较佳地,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盖设于所述容纳腔且位于所述接通组件和所述盖板之间。
具体地,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本体、导杆、压件、接线端子、弹性件及推杆,所述压件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压件,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本体并插入所述基板,且所述导杆及所述压件位于所述接触端子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所述导杆和所述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静触点安装于所述接线端子抵触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且所述推杆的一端抵触所述导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的底部。
较佳地,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本实用新型创新型灭弧开关包括灭弧组件,所述灭弧组件包括基板、压敏电阻及电容器,通过PCB基板分别并联于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所述基板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所述压敏电阻和电容器安装于所述基板,充分利用了压敏电阻与电容器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消除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断开时电路中的反脉冲所产生的高压电弧,实现了无弧分合呼应,从而延长了创新型灭弧开关的使用寿命、防止了高压电弧引燃引爆环境中易燃易爆气体所造成了安全事故;
2、由于主体嵌件密封室包括盖板及容纳腔,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还包括一密封板,从而保证了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的密封性,当接线组件、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静触点、第二静触点及灭弧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内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湿环境对上述部件的影响,从而减少了上述部件因潮湿环境而产生漏电对人身安全所构成的安全隐患;
3、由于所述接线组件包括密封圈,同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湿环境或淋雨对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内的部件造成影响,从而减少了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内的部件因潮湿环境而产生漏电对人身安全所构成的安全隐患。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室灭弧开关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翻转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分解图。
图4为图3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5为图3所示接通组件的分解图。
图6为图3所示接线组件与静触点组合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分解图。
图8为图6所示接线组件的接线原理图。
图9为图1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及图3,本实用新型创新型灭弧开关100包括操作板组件10、主体嵌件密封室20、灭弧组件30、接线组件40、第一动触点50a、第二动触点50b、第一静触点60a以及第二静触点60b,操作板组件10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20的上端,灭弧组件30、接线组件40、第一动触点50a、第二动触点50b、第一静触点60a以及第二静触点60b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20内,且接线组件40伸出主体嵌件密封室20的下端。
具体地,如图3、图4及图9所示,操作面板组件10包括面板101及驱动件102,面板101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20的上端,驱动件102的一端安装于面板101,另一端伸入主体嵌件密封室20内。如图8所示,驱动件102驱动第一动触点50a与第一静触点60a接触以及驱动第二动触点50b与第二静触点60b接触。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01为夜光面板以起到夜间照明的作用;驱动件102为翻合推杆。
具体地,如图3、图4及图9所示,主体嵌件密封室20包括盖板201、密封板202、容纳腔203以及接通组件204,盖板201及密封板202均盖设于容纳腔203以形成一密闭的腔室,灭弧组件30、接线组件40、第一动触点50a、第二动触点50b、第一静触点60a、第二静触点60b以及接通组件204均安装于容纳腔203内,且密封板202位于盖板201与接通组件204之间,接通组件204安装于接线组件40,第一动触点50a和第二动触点50b分别安装于接通组件204的两端。
具体地,盖板201包括一通孔2011,驱动件102穿过通孔2011作用于接通组件204以使得第一动触点50a与第一静触点60a接触、第二动触点50b与第二静触点60b接触。
具体地,如图5及图9所示,接通组件204包括第一摆动件2041及第二摆动件2042,第一摆动件2041包括枢转部2041a及两安装部2041b,枢转部2041a安装于接线组件40,枢转部2041a的两端分别朝向密封板202及盖板201倾斜延伸形成两安装部2041b,第二摆动件2042的两端分别与两安装部2041b连接,且第二摆动件2042位于第一摆动件2041与盖板201之间。第一动触点50a和第二动触点50b分别安装于两安装部2041b,第二摆动件2042包括第一接触部2042a及第二接触部2042b,驱动件102选择地与第一接触部2042a或第二接触部2042b接触,以使得第一动触点50a与第一静触点60a接触、第二动触点50b与第二静触点50b接触。具体地,驱动件102与第一接触部2042a接触时,使得第一动触点50a与第一静触点60a接触,驱动件102与第二接触部2042b接触时,使得第二动触点50b与第二静触点50b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接通组件204采用双层隔热式结构,驱动件102在第一接触部2042a与第二接触部2042b接触来回滑动,使得第一动触点50a与第一静触点60a接触、以及第二动触点50b与第二静触点50b接触更良、分离更迅速、可靠性更高。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接通组件204仅包括第一摆动件2041,驱动件102驱动两安装部2041b以使得第一动触点50a与第一静触点60a接触、第二动触点50b与第二静触点60b接触。
具体地,如图4所示,灭弧组件30包括基板301、两压敏电阻302及两电容器303,基板安装于容纳腔203内,一压敏电阻302及一电容器303通过基板301与所述第一动触点50a和第一静触点60a并联,另一压敏电阻302及另一电容器303通过基板301与第二动触点50b和第二静触点60b并联。其中,该基板301为PCB板。
具体地,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三个接线组件40,接通组件204安装于中间的那个接线组件40。如图6及图7所示,每一接线组件40包括本体401、导杆402、压件403、接线端子404、弹性件405、推杆406及密封圈407,密封圈407安装于本体401,压件403移动地安装于本体401,导杆402穿过压件403,接线端子404安装于本体401并插入灭弧组件30的基板301,且导杆402及压件403位于接触端子404内,弹性件405的两端分别抵触导杆402和接线端子404,推杆406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20,且推杆406的一端抵触导杆402,推杆406的另一端伸出主体嵌件密封室20的底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05为弹簧。具体地,第一摆动件2041的枢转部2041a安装于接线端子404,第一静触点60a及第二静触点60b分别安装于两个接线组件40的接线端子404抵触弹性件405的一端。
请参考图8,该接线组件40的接线原理如下:
接线组件为三组,提供单相双向控制选择,分别为a、o、b,a、b为控制输出,o为电源输入,接线时压下导杆402,导杆402作用力使本体401与压件403斜接触面产生间隙,接入的导线头端去除10毫米绝缘露出导线,然后穿过密封圈407,裸露的10毫米导线随导线加力会顺间隙导入,放开导杆402线自动被压紧,弹性件405对本体401与压件403的作用力导线得到跟随力从而使接触力不会因冷热环境异变产生接触不良引发电气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本实用新型创新型灭弧开关100包括灭弧组件30,灭弧组件30包括基板301及压敏电阻302、电容器303,充分利用了压敏电阻与电容器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消除动触点(50a、50b)与静触点(60a、60b)吸合断开时电路中的反脉冲所产生的高压电弧,实现了无弧分合呼应,从而延长了创新型灭弧开关100的使用寿命、防止了电路中其他元器件的损坏、杜绝了高压电弧引燃引爆环境中易燃易爆气体所造成了安全事故;
2、由于主体嵌件密封室20包括盖板201及容纳腔203,盖板201盖设于容纳腔203,且主体嵌件密封室20还包括一密封板202,从而保证了主体嵌件密封室20的密封性,当接线组件40、第一动触点50a、第二动触点50b、第一静触点60a、第二静触点60b及灭弧组件30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20内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湿环境对上述部件的影响,从而减少了上述部件因潮湿环境而产生漏电对人身安全所构成的安全隐患;
3、由于接线组件40包括密封圈407,同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潮湿环境或淋雨对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20内的部件造成影响,从而减少了安装于主体嵌件密封室20内的部件因潮湿环境而产生漏电对人身安全所构成的安全隐患。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创新型灭弧开关,包括操作板组件、主体嵌件密封室、接线组件、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静触点,所述操作板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所述接线组件、第一动触点、第二动触点、第一静触点以及第二静触点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内,且所述第一静触点和所述第二静触点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所述操作板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以及驱动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灭弧组件,所述灭弧组件包括基板、两压敏电阻及两电容器,所述基板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一所述压敏电阻及一所述电容器通过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动触点和第一静触点并联,另一所述压敏电阻及另一所述电容器通过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二动触点和第二静触点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包括盖板、容纳腔以及接通组件,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容纳腔,所述接通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且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分别安装于所述接通组件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组件包括面板及驱动件,所述面板安装于所述盖板,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面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一通孔,所述驱动件穿过所述通孔作用于所述接通组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通组件包括第一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包括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安装于所述接线组件,所述枢转部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盖板倾斜延伸形成两安装部,所述第一动触点和所述第二动触点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件驱动两所述安装部使得所述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接触、所述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通组件还包括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二摆动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部连接,且所述第二摆动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件与所述盖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件包括第一接触部及第二接触部,所述驱动件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接触。
8.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盖设于所述容纳腔且位于所述接通组件和所述盖板之间。
9.如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包括本体、导杆、压件、接线端子、弹性件及推杆,所述压件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所述导杆穿过所述压件,所述接线端子安装于所述本体并插入所述基板,且所述导杆及所述压件位于所述接触端子内,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触所述导杆和所述接线端子,且所述第一静触点安装于所述接线端子抵触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且所述推杆的一端抵触所述导杆,所述推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主体嵌件密封室的底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创新型灭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本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68028.9U CN203445028U (zh) | 2013-08-01 | 2013-08-01 | 创新型灭弧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68028.9U CN203445028U (zh) | 2013-08-01 | 2013-08-01 | 创新型灭弧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45028U true CN203445028U (zh) | 2014-02-19 |
Family
ID=50096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6802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45028U (zh) | 2013-08-01 | 2013-08-01 | 创新型灭弧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45028U (zh) |
-
2013
- 2013-08-01 CN CN201320468028.9U patent/CN20344502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6058021A3 (en) | Visible power connection | |
CN107134384A (zh) | 基于双弹性件的微动限位通用开关 | |
CN105932497A (zh) | 一种亮环安全插座和插头组件 | |
CN203445028U (zh) | 创新型灭弧开关 | |
WO2004025680A3 (en) | High power electrical contactor with improved bridge contact mechanism | |
JPS59148051U (ja) | スイツチ装置 | |
WO2007087652A3 (en) | Lighting device | |
CN103413706B (zh) | 一种开关柜开关 | |
CN201238003Y (zh) | 磁控安全使用开关 | |
CN102810800A (zh) | 具有漏电保护功能的插头 | |
CN205319452U (zh) | 一种带自动灭火弹的开关插座 | |
CN206497868U (zh) | 一种分体式开关装置 | |
CN200969323Y (zh) | 防水防爆开关 | |
CN201048191Y (zh) | 平面安全门内置电源开关电源插座 | |
CN209169033U (zh) | 一种闸刀式隔离开关的触头结构 | |
CN203746736U (zh) | 隔离开关 | |
CN203895377U (zh) | 起动继电器 | |
CN202888013U (zh) | 一种无线无源吸附式开关面板 | |
US1948728A (en) | Switch | |
CN100458994C (zh) | 屏蔽隔离断路器 | |
CN204966342U (zh) | 一种防爆开关 | |
CN202282273U (zh) | 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引弧装置 | |
CN202917415U (zh) | 一种断路器 | |
CN202927880U (zh) | 打火机微动开关的操作机构 | |
CN202902335U (zh) | 打火机点火开关的操作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