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44130U - 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44130U
CN203444130U CN201320191270.6U CN201320191270U CN203444130U CN 203444130 U CN203444130 U CN 203444130U CN 201320191270 U CN201320191270 U CN 201320191270U CN 203444130 U CN203444130 U CN 203444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active index
coating
deielectric
optical filter
dielect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912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洪术
邵喜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912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44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44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4413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领域,可提高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避免入射光(或背光)转化为无用的热耗。所述滤光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所述滤光片包括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和第三像素区域;第一介质膜在滤光片的第一像素区域被去除,第二介质膜在滤光片的第二像素区域被去除,第三介质膜在滤光片的第三像素区域被去除;第一介质膜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一波长范围外的光线;第二介质膜反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二波长范围外的光线;第三介质膜反射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三波长范围外的光线。

Description

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彩膜基板(也称彩色滤光片)为液晶平面显示器彩色化之关键零组件。液晶平面显示器为非主动发光之组件,其色彩之显示必需透过内部的背光模块或外部的环境入射光提供光源,再搭配驱动电路与液晶驱动控制形成灰阶显示,而后透过彩膜层的红(R)、绿(G)、蓝(B)像素区域提供色相,形成彩色显示画面。
彩膜基板的基本结构由玻璃基板、黑矩阵、彩膜层、保护层,透明导电膜组成。其中,彩膜层由色胶涂覆成红(R)、绿(G)、蓝(B)像素区域,像素之间用黑矩阵隔开,现有彩膜层采用的原理是吸收式的,即彩膜层的像素区域只允许特定颜色的可见光通过,其余颜色的可见光均被吸收,例如对涂覆有红色色胶的红像素区域,只允许红可见光通过,其余可见光均被吸收,可见光透过率低(只有30%左右),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也低,此外,彩膜层因吸收其余可见光的能量还会导致温度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可提高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避免入射光(或背光)转化为无用的热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
所述滤光片包括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和第三像素区域;
所述第一介质膜在所述滤光片的所述第一像素区域被去除,所述第二介质膜在所述滤光片的所述第二像素区域被去除,所述第三介质膜在所述滤光片的所述第三像素区域被去除;
所述第一介质膜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一波长范围外的光线;所述第二介质膜反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二波长范围外的光线;所述第三介质膜反射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三波长范围外的光线。
可选地,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为600nm~780nm,第一介质膜为红介质膜;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为480nm~600nm,第二介质膜为绿介质膜;所述第三波长范围为390nm~480nm,第三介质膜为蓝介质膜。
具体地,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介质膜均包括多个周期,每个周期由至少两层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层交叠排列而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介质膜均由高折射率介质层和低折射率介质层交替层叠构成。
优选地,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和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2。
可选地,所述第四介质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介质膜中的任一介质膜,所述第四介质膜的反射波长范围为L1~L2;
沿入射光方向,若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前,则所述第四介质膜中:
第i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i=[L1+k(2i-1-1)]/4n1
第i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i=[L1+k(2i-1)]/4n2
沿入射光方向,若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后,则所述第四介质膜中:
第i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L1+k(2i-1)]/4n1
第i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L1+k(2i-1-1)]/4n2
其中,k为递增系数,且0.5≤k≤16,i为自然数,且0<i≤Z/2,n1为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0~1.8;
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2~2.0。
第一反射膜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一波长范围外的光线
可选地,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为折射率1.57的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为折射率1.82的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可选地,所述介质层材料为包括聚对苯二甲酸类在内的有机材料;或者为,
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五氧化三钛、氧化铝、氮化硅在内的氧化物或氮化物材料。
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类有机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还包括黑矩阵区域,所述黑矩阵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和第三像素区域,所述黑矩阵区域的滤光片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第二波长范围内、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所述彩膜基板包括所述的任一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任一滤光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光片,以及设置有该滤光片的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相互贴合的第一、第二、第三介质膜代替了现有技术中彩膜基板的彩膜层,其原理是不同折射率的介质膜叠加可制成反射特定波段的透反膜,然后在透反膜的像素区域将与需透射波段对应的透反膜挖空,即可获得与彩膜层相同功能的彩膜层。例如,先制成反射红可见光波段的红介质膜,反射绿可见光波段的绿介质膜,反射绿蓝见光波段的蓝介质膜,然后在需要透射红光的部分(红像素对应的区域),将反射红光的介质膜层(红介质膜)去除;在需要透射绿光的部分(绿像素对应的区域),将反射绿光的介质膜层(绿介质膜)去除;在需要透射蓝光的部分(蓝像素对应的区域),将反射蓝光的介质膜层去除,形成具有与现有彩膜层相同滤光功能的滤光片,而且,被滤光片反射后的光再经反射后还可以循环再利用,从而提高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避免入射光(或背光)转化为无用的热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滤光片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最左侧蓝像素区域的背光重新利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宽反射带宽介质膜的制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滤光片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底,11-红介质膜,12-绿介质膜,13-蓝介质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滤光片,所述滤光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
所述滤光片包括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和第三像素区域;
所述第一介质膜在滤光片的第一像素区域被去除,所述第二介质膜在滤光片的第二像素区域被去除,所述第三介质膜在滤光片的第三像素区域被去除;
所述第一介质膜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一波长范围外的光线;所述第二介质膜反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二波长范围外的光线;所述第三介质膜反射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三波长范围外的光线。
以常见的RGB(红/绿/蓝像素)滤光层为例,本实施例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为600nm~780nm,第一介质膜为红介质膜;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为480nm~600nm,第二介质膜为绿介质膜;所述第三波长范围为390nm~480nm,第三介质膜为蓝介质膜。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光片的技术方案,下面以常见的RGB滤光片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光片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所述滤光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红、绿、蓝介质膜;其中,红介质膜11反射红可见光A1(波长范围600nm~780nm),允许除红可见光之外的其余可见光(主要是绿可见光A2和蓝可见光A3)透射,且红介质膜11在红像素R对应的区域挖空;绿介质膜12反射绿可见光A2(波长范围480nm~600nm),允许除绿可见光之外的其余可见光透射(红可见光A1和蓝可见光A3),且绿介质膜12在绿像素G对应的区域挖空;蓝介质膜13反射蓝可见光A3(波长范围为390nm~480nm),允许除蓝可见光之外的其余可见光(红可见光A1和绿可见光A2)透射,且蓝介质膜13在蓝像素B对应的区域挖空。
本实施例中的滤光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红、绿、蓝介质膜,以最左侧的蓝像素B为例,蓝介质膜13需要将蓝像素B对应区域挖空,因此,实际上蓝像素B对应区域仅存在红介质膜11和绿介质膜12。因此,当入射光或背光(可看成三基色光)在通过红介质膜11时,红可见光A1被反射,绿可见光A2和蓝可见光A3透过;继续通过绿介质膜12时,绿可见光A2也被反射,只剩下蓝可见光A3继续穿过蓝介质膜13的挖空区域射出,红像素R区域和绿像素G区域大致类似。
简言之,最终蓝像素B对应区域射出蓝可见光A3,绿可见光A2和红可见光A1被反射回去;绿像素G对应区域射出绿可见光A2,蓝可见光A3和红可见光A1被反射回去;而红像素R对应区域射出红可见光A1,绿可见光A2和蓝可见光A3被反射回去,被反射后的光再经反射后还可以重新利用,从而提高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同时避免入射光(或背光)转化为无用的热耗。
本实施例滤光片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其功能与彩膜基板的彩膜层相同,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一般包括:棱镜膜、扩散膜、反射膜和保护膜,如图2所示,被滤光片反射后的背光再经背光源中的反射膜反射后,射入液晶盒重新利用,从而提高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同时避免入射光(或背光)转化为无用的热耗。
需要说明的是,RGB是彩膜基板的基本像素单元,除此之外,也存在RGBY(红/绿/蓝/黄)、RGBW(红/绿/蓝/白)等其它混色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用于其它混色方案,这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例如,对于RGBW混色方案,所述滤光片仍然包括相互贴合的红、绿、蓝介质膜,红、绿、蓝像素区域仍然进行相同的挖空处理,只不过在第四白像素(W)对应区域将红、绿、蓝介质膜全部挖空。而对RGBY混色方案,可选择由红、绿、蓝、黄四种介质膜相互贴合而成,同时对红、绿、蓝、黄这四种介质膜对应的反射波长范围进行重新定义(即这四种介质膜的反射波长范围进行重新划分)。
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相互贴合时的排列顺序并不影响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效果,因此,本实施对此并不限定。此外,所述第一、第二、第三介质膜一般比较薄(约50~100微米),所以优选地,一般将第一、第二、第三介质膜贴合在玻璃基底10上。
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还包括黑矩阵区域,所述黑矩阵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和第三像素区域,所述黑矩阵区域的滤光片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第二波长范围内、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当然,也可以独立地按现有技术制作黑矩阵,再将不含有黑矩阵的滤光片对应贴合。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滤光片用于液晶显示装置时,滤光片可设置在液晶盒的出光面与上偏光片之间,或者下偏光片与液晶盒的进光面之间,或者下偏光片以下均可。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滤光片可依据布拉格反射来实现,将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层叠加制成反射膜。布拉格反射是指在两种不同介质的交界面上,具有周期性的反射点,当光入射时,将产生周期性的反射,这种反射即称为布拉格反射。
某一介质层的膜厚与反射波长的关系为:d=λ/4n,d为介质层的厚度,λ为该介质层反射光的波长,n为该介质层的折射率。
改变介质层的厚度d,可使该种材料的介质层的反射光的波长λ发生变化,如果用多层叠加的方法,将不同厚度介质层叠加,可制成宽反射带宽的介质膜。如图3所示,随介质层膜厚渐增,其反射带宽叠加,选择多层膜,当各层厚度为特定值时在某一范围(见下面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公式)时,可反射全波段可见光。
具体而言,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均可包括多个周期,每个周期由多层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层交叠排列而成,每个周期的介质层可以包括两种、三种甚至更多介质层,但从生产工艺的角度来看,一般优选地,每个周期采用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两种介质层交叠排列而成,如图1所示。
根据布拉格反射,若设第一层介质层的膜厚为d1,折射率为n1,其反射光的波长为λ0,则反射光的波长与第一层介质层的膜厚关系为:d1=λ0/4n1
若相邻两层介质层反射光波长的差值均为k(即下文中的递增系数),则第Z层介质层的膜厚为:
dZ=λZ/4nZ=[λ0+k(Z-1)]/4nZ,其中,nZ为第Z层介质层的折射率,λZ为第Z层介质层的反射光波长。
因此,假设第四介质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介质膜中的任一介质膜,所述第四介质膜的反射波长范围为L1~L2;沿入射光方向,若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前,则所述第四介质膜中:
第i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i=[L1+k(2i-1-1)]/4n1
第i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i=[L1+k(2i-1)]/4n2
沿入射光方向,若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后,则所述第四介质膜中:
第i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i=[L1+k(2i-1)]/4n1
第i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i=[L1+k(2i-1-1)]/4n2
其中,k为递增系数,且0.5≤k≤16,i为自然数,且0<i≤Z/2,n1为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
递增系数k对应相邻两层介质层反射光波长的差值,与第四介质膜中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总层数Z有关,优选地,k=(L2-L1)/(Z-1)。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滤光片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滤光片各介质层厚度进行详细说明,其中滤光片包括RGB像素,由红、绿、蓝介质膜相互贴合而成,所述红、绿、蓝介质的每个周期采用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两种介质层交叠排列而成。
介质层的层数越多反射效果越好,但考虑到液晶面板的厚度要求,200~400层左右为宜。下面的以400介质层构成的滤光片为例,其中,蓝介质膜包括50个周期,即50个低折射率介质层和50个高折射率介质层,共100介质层;绿介质膜包括60个周期,低折射率介质层高折射率介质层各60个,共120介质层;红介质膜包括90个周期,低折射率介质层高折射率介质层各90个,共180介质层。
其中,滤光片中的蓝介质膜,其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如下。当沿入射光方向,若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后,则蓝介质膜中:
第i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预设厚度为d1i=[390+k(2i-1-1)]/4n1,第i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预设厚度为d2i=[390+k(2i-1)]/4n2
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后,则蓝介质膜中:
第i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预设厚度为d1i=[390+k(2i-1)]/4n1,第i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预设厚度为d2i=[390+k(2i-1-1)]/4n2
其中,i为自然数,且0<i≤50,n1为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n2为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k为递增系数,即上面叙述中提到的相邻两层介质层反射光的波长的差值,且k=1。
其中,滤光片的绿介质膜包括60个周期,若沿入射光方向,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前,则绿介质膜中:
第j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j=[480+k(2j-1)-1]/4n1
第j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j=[480+k(2j-1)]/4n2
若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后,则绿介质膜中:
第j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j=[480+k(2j-1)]/4n1
第j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j=[480+k(2j-1-1)]/4n2
其中,j为自然数,且0<j≤60,n1为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n2为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递增系数1≤k≤2。
其中,滤光片的红介质膜包括90个周期,若沿入射光方向,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前,则红介质膜中:
第N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N=[600+k(2N-1-1)]/4n1,第N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N=[600+k(2N-1)]/4n2
若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后,则红介质膜中:
第N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N=[600+k(2N-1)]/4n1,第N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N=[600+k(2N-1-1)]/4n2;其中,N为自然数,且0<N≤90,n1为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递增系数1≤k≤2。
优选地,低折射率介质层折射率与高折射率介质层折射率的差值大于等于0.2。如果差值太小,反射效果不好,而且需要较多层数。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低折射率介质层采用折射率1.57的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采用折射率1.82的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现以蓝介质膜为例,对各介质层厚度的具体计算过程进行详细叙述,如下:
第1层膜层(第1个周期中的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
d1=[390+(2i-1)-1]/4n1=[390+(2*1-1)-1]/(4*1.57)=62.10nm;
第2层膜层(第1个周期中的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
d2=[390+(2i)-1]/4n2=[390+(2*1)-1]/(4*1.82)=53.71nm;
第3层膜层(第2个周期中的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62.42nm;
第4层膜层(第2个周期中的高折射率介质层)厚度为53.98nm;
……;
直至,第Z层介质层厚度为dZ=[390+Z-1]/4nx,nx为第Z层介质层的折射率,递增系数k=1。
各介质层厚度逐层递增,反射光的波长逐层增大,反射光波长变化的规律为λZ=390+1*(Z-1),对应地,最终1~100层介质层形成的蓝介质膜的反射光波长范围(反射带宽)为:390~489nm。当然,在具体实施中,也可以通过调整介质层的层数或者调整系数K,将蓝介质膜的反射带宽严格限制在390~480nm。
对于红介质膜和绿介质膜,各介质层的厚度计算过程大致相同,只不过,对红、绿介质膜,计算各介质层的厚度时采用公式有所不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按上述的厚度递增规律,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两种介质层交叠排列而成红、绿、蓝介质膜,然后采用激光将红介质膜上红像素对应的区域,所述绿介质膜上绿像素对应的区域,以及蓝介质膜上蓝像素对应的区域分别进行挖空,最终挖空后的红、绿、蓝介质膜相互贴合形成本实施例所述滤光片。
可选地,所述介质层材料为包括聚对苯二甲酸类在内的有机材料;或者为,
包括二氧化钛、二氧化硅、五氧化三钛、氧化铝、氮化硅在内的氧化物或氮化物材料。
优选地,所述聚对苯二甲酸类有机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进一步地,所述滤光片还包括黑矩阵区域,所述黑矩阵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和第三像素区域,所述黑矩阵区域的滤光片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第二波长范围内、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当然,也可以独立按现有技术制作黑矩阵,再将不合有黑矩阵的滤光片对应贴合。
本实施例所述滤光片在像素区域(如红、绿、蓝像素区域),将不需要的可见光反射回去以便重新利用,而不是吸收,从而提高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同时避免入射光(或背光)转化为无用的热耗。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包括:包括实施例一或二所述的任一滤光片。
滤光片具体的设置位置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效果,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只不过工艺上便于实现的目的,优选地,滤光片设置在基板的背面,基板的另一面(正面)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直接制备黑矩阵、保护层,透明导电膜等,只不过省去色胶涂覆形成彩膜层的步骤。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设置有所述的彩膜基板,或者,包括有实施例一或二所述的任一滤光片。
具体地,所述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液晶盒和偏光片等,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片贴合在所述液晶盒的出光面和所述偏光片之间。背光源一般包括:棱镜膜、扩散膜、反射膜和保护膜,被滤光片反射后的背光再经背光源中的反射膜反射后,射入液晶盒重新利用,从而提高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同时避免入射光(或背光)转化为无用的热耗。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滤光片的制备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101、分别制作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
102、去除所述第一介质膜对应第一像素区域的膜层,去除所述第二介质膜对应第二像素区域的膜层,去除所述第三介质膜对应第三像素区域的膜层;
103、将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贴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均包括多个周期,每个周期由多层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层交叠排列而成。
具体地,若采用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两种介质层交叠排列形成所述滤光片,步骤101分别制作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具体包括:
1011、形成预设厚度的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具体预设厚度的见实施例二所述);
1012、将形成的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交叠排列,然后加热到140度,在10个大气压强下进行压合。
可选地,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采用折射率1.57的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采用折射率1.82的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可选地,步骤102中去除第一介质膜对应第一像素区域的膜层、去除第一介质膜对应第二像素区域的膜层、去除第三介质膜对应第三像素区域的膜层的方法为激光切割方法。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滤光片制备方法,采用相互贴合的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彩膜层,其原理是不同折射率的介质膜叠加可制成反射特定波段的透反膜(以RGB混色方案为例,制成红、绿、蓝介质膜),在需要透射红光的部分(红像素对应的区域),将反射红光的介质膜层去除;在需要透射绿光的部分(绿像素对应的区域),将反射绿光的介质膜层去除;在需要透射蓝光的部分(蓝像素对应的区域),将反射蓝光的介质膜层去除,形成具有与现有彩膜层相同滤光功能的滤光片,而且,被滤光片反射后的光再经反射后还可以循环再利用,从而提高对入射光(或背光)的利用率,避免入射光(或背光)转化为无用的热耗。
虽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例,但应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并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还适用于其它所有需要彩膜层的场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介质膜,第二介质膜和第三介质膜; 
所述滤光片包括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和第三像素区域; 
所述第一介质膜在所述滤光片的所述第一像素区域被去除,所述第二介质膜在所述滤光片的所述第二像素区域被去除,所述第三介质膜在所述滤光片的所述第三像素区域被去除; 
所述第一介质膜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一波长范围外的光线;所述第二介质膜反射第二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二波长范围外的光线;所述第三介质膜反射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透射第三波长范围外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长范围为600nm~780nm,第一介质膜为红介质膜;所述第二波长范围为480nm~600nm,第二介质膜为绿介质膜;所述第三波长范围为390nm~480nm,第三介质膜为蓝介质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介质膜均包括多个周期,每个周期由至少两层不同折射率的介质层交叠排列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介质膜均由高折射率介质层和低折射率介质层交替层叠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和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介质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介质膜中的任一介质膜,所述第四介质膜的反射波长范围为L1~L2; 
沿入射光方向,若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前,则所述第四介质膜中: 
第i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i=[L1+k(2i-1-1)]/4n1, 
第i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i=[L1+k(2i-1)]/4n2; 
沿入射光方向,若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排列在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之后,则所述第四介质膜中: 
第i个周期中低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1=[L1+k(2i-1)]/4n1, 
第i个周期中高折射率介质层的厚度为d2=[L1+k(2i-1-1)]/4n2; 
其中,k为递增系数,且0.5≤k≤16,i为自然数,且0<i≤Z/2,Z为第四介质膜中低折射率介质层和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总层数,n1为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n2为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0~1.8; 
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的折射率为1.2~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为折射率1.57的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所述高折射率介质层为折射率1.82的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材料为有机材料;或者氧化物材料,或氮化物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类有机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材料为: 
二氧化钛,或者二氧化硅,或者五氧化三钛,或者氧化铝。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物材料为:氮化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片还包括黑矩阵区域,所述黑矩阵区域分隔所述第一像素区域、第二像素区域和第三像素区域,所述黑矩阵区域的滤光片反射第一波长范围内、第二波长范围内、第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 
14.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滤光片。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滤光片。 
CN201320191270.6U 2013-04-16 2013-04-16 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4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91270.6U CN203444130U (zh) 2013-04-16 2013-04-16 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91270.6U CN203444130U (zh) 2013-04-16 2013-04-16 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44130U true CN203444130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9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91270.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44130U (zh) 2013-04-16 2013-04-16 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4413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5356A (zh) * 2013-04-16 2013-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5334665A (zh) * 2015-11-24 2016-0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TWI784346B (zh) * 2019-11-11 2022-11-21 美商夢想家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減少褪黑激素抑制光之量之光學濾光片、鏡片、裝置、電子顯示器、功能性透光材料及用於製造其之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35356A (zh) * 2013-04-16 2013-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3235356B (zh) * 2013-04-16 2016-06-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5334665A (zh) * 2015-11-24 2016-02-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TWI784346B (zh) * 2019-11-11 2022-11-21 美商夢想家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減少褪黑激素抑制光之量之光學濾光片、鏡片、裝置、電子顯示器、功能性透光材料及用於製造其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5356A (zh) 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KR101495414B1 (ko) 컬러 전기-광학 디스플레이
US8976330B2 (en) Transpar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transpar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KR100290938B1 (ko) 반사용 칼라 편광필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반사형 칼라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091756B (zh) 光子晶体、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2307724A (zh) 光控膜和多层光学膜叠堆
CN103472515B (zh) 滤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12157477A1 (ja) 機能性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液晶調光素子
US10473838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676288A (zh) 广色域膜及其制作方法和具有广色域膜的显示装置
TWI280439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03444130U (zh) 滤光片、彩膜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14004973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3728759A (zh) 彩色液晶显示面板
CN106662772A (zh)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3544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576679B (zh) 半透射半反射液晶显示面板及半透射半反射液晶显示器
CN205809480U (zh)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面板
JP2008304696A (ja) カラー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129137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20130077166A1 (en) Color filter and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 employing the same
US8994897B2 (en)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20120056528A (ko) 반사형 폴리머 분산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0004185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4635370A (zh) 彩色滤光膜及包括该彩色滤光膜的彩色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