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6474U - 一种模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6474U
CN203436474U CN201320511505.5U CN201320511505U CN203436474U CN 203436474 U CN203436474 U CN 203436474U CN 201320511505 U CN201320511505 U CN 201320511505U CN 203436474 U CN203436474 U CN 2034364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mould wheel
forming
mould
cover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115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秉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anwe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anwe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anwe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anwei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115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364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64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647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吸收性物品生产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改变气流水平流动的模轮装置,包括模轮及罩设于模轮外的罩盖,所述模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内轮,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且罩设于内轮外的外轮,所述外轮包括圆形支架、及依次包覆设于圆形支架上的复数个成型模块,所述各成型模块内设有成型网,所述罩盖远离原料进口的一端且位于模轮上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平衡气流的气口。

Description

一种模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吸收性物品生产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吸收芯的成型通常都是利用模轮装置完成,所述模轮装置包括模轮及罩设于其外连通粉碎机的罩盖,粉碎机粉碎完毕的浆料在负压系统的作用下向模轮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加入高分子材料,而后在模轮上成型成吸收芯。在制作吸收芯的过程中由于负压的方向固定,使得气流的方向总是朝向于负压吸口处,又由于模轮为圆形,使得在气流与模轮表面垂直处上,原料进入模轮较为容易;而在远离气流与模轮表面垂直处上,原料与模轮上的孔的角度较小,从而难以进入模轮。虽然由于模轮会匀速转动,会消除因为气流角度所带来的厚薄差异,但是这种成型方式由于原料大部分集中在进料口与吸气口之间的位置进入模轮,难以从其余位置进入模轮,从而会影响吸收芯的成型效率。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改变气流水平流动的模轮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模轮装置,包括模轮及罩设于模轮外的罩盖,所述模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内轮,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且罩设于内轮外的外轮,所述外轮包括圆形支架、及依次包覆设于圆形支架上的复数个成型模块,所述各成型模块内设有成型网,所述罩盖远离原料进口的一端且位于模轮上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平衡气流的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罩盖内靠近气口的一端上可转动地设有一刺轮,所述刺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刺轮的转动方向与模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网为薄钢板冲孔而成,所述成型网中部的开孔率大于成型网两侧的开孔率。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网中部开孔率为成型网两侧开孔率的1.5~1.7倍。
进一步的,所述成型网中部是指由宽度方向的中点向两侧延伸0.25个宽度的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各成型模块可拆卸地设于圆形支架上,所述各成型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挂钩,所述圆形支架上设有用于与各挂钩配合以将各成型模块扣牢于圆形支架上的拉扣装置。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的模轮相比,本模轮装置在罩盖远离原料进口的一端且位于模轮上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平衡气流的气口,通过设置气口改变了原有的由进料口向吸气口的气流行进方式,使气口向吸气口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弧状气流通道,从而也使原料顺着这些弧状气流通道进入模轮,从而成型吸收芯,从而改善了原有仅从进料口与吸气口之间的位置进入模轮,增加了其余位置进入模轮的方式,从而提高模轮成型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罩盖内靠近气口的一端上可转动地设有一刺轮,所述刺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刺轮的转动方向与模轮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刺轮且刺轮的转动方向与模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对进料口进入的原料产生吸力,从而使原料在进入模轮前会形成一个弧状的行走曲线,从而使原料进入模轮的位置靠近气口,增加了原料从其余位置进入模轮的方式,从而提高模轮成型的效率;进一步的,利用成型网的中部开孔率大于两侧开孔率的方式,使得吸收芯成型后,中部的吸收性大于两侧的吸收性,而又由于吸收芯所起作用的关键部位为中部,可以根据单位面积的原料用量,分配中部与两侧的原料密度,从而使吸收芯的吸收性能提高;进一步的,模轮利用多个成型模块通过拉扣与挂钩扣合的方式设于支架上形成外轮,也即是成型轮,从而使拆换更加方便,维修更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罩盖内气流流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设有气口的罩盖内气流流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设有气口与刺轮的罩盖内气流流动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成型网开孔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模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模轮装置,包括模轮1及罩设于模轮1外的罩盖2,所述模轮1包括机架11、设于机架上的内轮13,可转动地设于机架11上且罩设于内轮13外的外轮,所述外轮包括圆形支架121、及依次包覆设于圆形支架121上的复数个成型模块122,所述各成型模块122内设有成型网125,所述罩盖2远离原料进口21的一端且位于模轮1上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平衡气流的气口22,所述罩盖2内靠近气口22的一端上可转动地设有一刺轮23,所述刺轮23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刺轮23的转动方向与模轮1的转动方向相反。
其中图1所示为现有罩盖内气流的流动方式,图2为设有气口的罩盖内气流流动方式,图3为设有气口与刺轮的罩盖内气流流动方式。可以发现没有气口的罩盖其内的原料往往跟随气流正面进入模轮;而设有气口的罩盖由于气口的存在,使得罩盖内部空间的气流形成向气口与进料口之间的位置进入模轮,进而进入吸气口,从而带动原料使原料分散进入模轮;而设有气口与刺轮的罩盖,由于刺轮的转动方向与模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对进料口的原料产生吸力,从而使原料往气口方向移动,从而使原料分散,且由于气口的存在,使得气口与刺轮共同作用,使原料更分散地进入模轮。
参考图4,所述成型网125为薄钢板冲孔而成,所述成型网125宽度方向中部125a的开孔率大于成型网125宽度方向两侧125b的开孔率。所述成型网中部125a开孔率为成型网两侧125b开孔率的1.5倍。所述成型网中部125a是指由宽度方向的中点向两侧延伸0.25个宽度的区域。所述成型网上各个孔的直径大小相同。
参考图5、图6,所述各成型模块12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挂钩123,所述圆形支架121上设有用于与各挂钩123配合以将各成型模块122扣牢于圆形支架121上的拉扣装置124。
与现有的模轮相比,本模轮装置在罩盖远离原料进口的一端且位于模轮上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平衡气流的气口,通过设置气口改变了原有的由进料口向吸气口的气流行进方式,使气口向吸气口之间形成了一系列弧状气流通道,从而也使原料顺着这些弧状气流通道进入模轮,从而成型吸收芯,从而改善了原有仅从进料口与吸气口之间的位置进入模轮,增加了其余位置进入模轮的方式,从而提高模轮成型的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罩盖内靠近气口的一端上可转动地设有一刺轮,所述刺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刺轮的转动方向与模轮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刺轮且刺轮的转动方向与模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对进料口进入的原料产生吸力,从而使原料在进入模轮前会形成一个弧状的行走曲线,从而使原料进入模轮的位置靠近气口,增加了原料从其余位置进入模轮的方式,从而提高模轮成型的效率;进一步的,利用成型网的中部开孔率大于两侧开孔率的方式,使得吸收芯成型后,中部的吸收性大于两侧的吸收性,而又由于吸收芯所起作用的关键部位为中部,可以根据单位面积的原料用量,分配中部与两侧的原料密度,从而使吸收芯的吸收性能提高;进一步的,模轮利用多个成型模块通过拉扣与挂钩扣合的方式设于支架上形成外轮,也即是成型轮,从而使拆换更加方便,维修更加简单。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模轮装置,包括模轮及罩设于模轮外的罩盖,所述模轮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内轮,可转动地设于机架上且罩设于内轮外的外轮,所述外轮包括圆形支架、及依次包覆设于圆形支架上的复数个成型模块,所述各成型模块内设有成型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远离原料进口的一端且位于模轮上部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平衡气流的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内靠近气口的一端上可转动地设有一刺轮,所述刺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刺轮的转动方向与模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网为薄钢板冲孔而成,所述成型网中部的开孔率大于成型网两侧的开孔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网中部开孔率为成型网两侧开孔率的1.5~1.7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网中部是指由宽度方向的中点向两侧延伸0.25个宽度的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模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成型模块可拆卸地设于圆形支架上,所述各成型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挂钩,所述圆形支架上设有用于与各挂钩配合以将各成型模块扣牢于圆形支架上的拉扣装置。
CN201320511505.5U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模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64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1505.5U CN203436474U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模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11505.5U CN203436474U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模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6474U true CN203436474U (zh) 2014-02-19

Family

ID=5008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1150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6474U (zh) 2013-08-20 2013-08-20 一种模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364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339A (zh) * 2013-08-20 2013-12-04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模轮装置
CN108852625A (zh) * 2018-04-13 2018-11-23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7339A (zh) * 2013-08-20 2013-12-04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模轮装置
CN103417339B (zh) * 2013-08-20 2016-06-01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模轮装置
CN108852625A (zh) * 2018-04-13 2018-11-23 泉州市汉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芯体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36474U (zh) 一种模轮装置
CN103417339B (zh) 一种模轮装置
CN205767409U (zh) 塑料粒子再生挤出条冷却装置
CN202862791U (zh) 在同一端进出水的双层直通冷却式压纹版辊
CN202520652U (zh) 塔式风扇的风道结构
CN204285980U (zh) 一种用于发酵豆粕的三回程滚筒烘干系统
CN202704512U (zh) 一种药膏下线装置
CN204309079U (zh) 一种木质薄板曲面成型装置
CN202943794U (zh) 一种冰箱内胆真空成型模具的抽芯机构
CN207682842U (zh) 一种光面巴西规折叠脚电池充电器的下壳注塑模具
CN202709648U (zh) 一种用于电池极板固化的烘房
CN207696930U (zh) 一种充电器的下壳模具
CN204398237U (zh) 一种注塑机自动进料预热装置
CN203542813U (zh) 一种磁瓦湿压成型时吸水性能好的凹模结构
CN204097551U (zh) 一种金属工件镀锌机
CN207682819U (zh) 一种笔记本充电适配器的外壳成型模具
CN202924292U (zh) 一种用于凹凸棒石粘土烘干螺旋进料装置
CN203353573U (zh) 一种分层除渣的烘干斗
CN203565519U (zh) 直进式拉丝机的辊拉模盒装置
CN203560017U (zh) 一种半圆波弧面高模态的空滤壳体结构
CN203155940U (zh) 一种风幕式型砂分离机
CN203219061U (zh) 一种油烟机电机外壳
CN207682844U (zh) 一种9v电池充电器的上壳成型模具
CN202655483U (zh) 一种钣金模具
CN202293095U (zh) 一种移动式原料干燥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