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1604U - 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1604U
CN203431604U CN201320425575.9U CN201320425575U CN203431604U CN 203431604 U CN203431604 U CN 203431604U CN 201320425575 U CN201320425575 U CN 201320425575U CN 203431604 U CN203431604 U CN 2034316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light
led
substrate
led ar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255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东
李湘宁
孙惠
成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ZONE TAIYANG STAGE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ZONE TAIYANG STAGE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DUSTRIAL PARK ZONE TAIYANG STAGE TECHNOLOGY Co Ltd,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DUSTRIAL PARK ZONE TAIYANG ST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255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316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16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16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幕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且高效率的LED天幕灯及其组合体,LED天幕灯具有:发光面处于同一平面的LED阵列;基板,使得LED阵列光源和与幕有一定角度;底部反射板,设在基板的最靠近幕的一侧边;后反射板,设置在基板的另一侧边;两个侧部反射板,相向的设置在基板上;及用于支撑的底座,其中,LED阵列的中心位置靠近基板的远离幕的一侧,底部反射板、后反射板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来反射部分由LED阵列出射的光源,底部反射板基于出射角度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逐步延伸以使光源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后反射板基于出射角度在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逐步延伸以使强光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弱光反射到幕的次远处区域。

Description

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舞台背景照明的LED天幕灯,特别涉及一种对舞台背景中的幕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LED天幕灯。 
背景技术
天幕灯是用于舞台背景照明的一种舞台灯具,为舞台提供一个非对称的均匀照明光场。传统的天幕灯,其光源主要采用卤钨灯,卤钨灯在耗能和散热上存在很大缺陷,舞台使用时,卤钨灯把90%的电能转化为热能散发掉,不仅效率低,演员们的脸上也会有强烈的灼热感,同时卤钨灯的使用寿命不长,经常更换灯具,造成使用成本增加。 
LED光源因具有光效高,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等优点,近几年来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照明灯,投影灯等。无疑采用LED作为天幕灯的光源,可以较好的克服传统天幕灯的上述缺陷。由于LED的发光特性是朗伯余弦辐射体,要实现一个非对称均匀照明的光场,必须进行二次光学设计。公开号为CN102927502A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补偿法的大功率LED天幕灯,可以产生非对称均匀照明的光场,但是该实用新型并没有充分考虑光通量的利用效率,致使很多光通量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够实现对大面积舞台天幕的均匀照明,并且提高光通量的利用率,减少光通量浪费的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对幕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LED天幕灯,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LED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发光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LED;基板,用于安装LED阵列使得由LED阵列出射的光源和与幕之间具有一定的出射角度;底部反射板,设置在基板的最靠近幕的一个侧边上,至少包括一个底部斜面;后反射板,与底部反射板相对地设置在基板的另一侧边上,至少包括一个后斜面;两个侧部反射板,相向的设置在基板上,且与后反射板和底部反射板相连接;以及底座,用于支撑LED阵列、基板、底部反射板、后反射板以及两个侧部反射板,其中,LED阵列的中心位置靠近基板的远离幕的一侧,底部反射板的内表面和后反射板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来反射部分由LED阵列出射的光源,至少一个底部斜面,基于出射角度在由基板的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至少一个后斜面,基于出射角度在由基板的另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中的强光部分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弱光部分反射到幕的次远处区域。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由LED阵列出射的光源,形成:直射到幕上直射光;经底部反射板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的底部反射光;以及经后反射板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次远处区域的后反射光。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反射面的材料为金属反射材料和镀膜反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底部斜面的数量为2个,由基板的一侧边开始分别为第一底部斜面和第二底部斜面,第一底部斜面与幕相垂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第二后 斜面与幕相垂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后斜面的数量为2个,由基板的另一侧边开始分别为第一后斜面和第二后斜面,第一后斜面与基板的另一侧边连接,且往远离幕的方向上偏折,第二后斜面与第一后斜面连接,且往靠近幕的方向上偏折。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幕为一种能够满足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表面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LED阵列包含多个LED时,多个LED排列成至少一排,且发光面均朝向幕,各个排中的LED之间中心轴线互相重合,且等间距排列,底部反射板和后反射板在与中心轴线相平行的方向上分别延伸设置在基板的两个侧边上。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对幕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LED天幕灯,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LED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发光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LED;基板,用于安装LED阵列使得由LED阵列出射的光源和与幕之间具有一定的出射角度;底部反射板,设置在基板的最靠近幕的一个侧边上,具有第一弧型纵向截面;后反射板,与底部反射板相对地设置在基板的另一侧边上,具有第二弧型纵向截面;两个侧部反射板,相向的设置在基板上,且与后反射板和底部反射板相连接;以及底座,用于支撑LED阵列、基板、底部反射板、后反射板以及两个侧部反射板,其中,LED阵列的中心位置靠近基板的远离幕的一侧,底部反射板的内表面和后反射板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来反射部分由LED阵列出射的光源,第一弧型纵向截面,基于出射角度在由基板的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第二弧型纵向截面,基于出射角 度在由基板的另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中的强光部分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弱光部分反射到幕的次远处区域。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对幕进行大面积、非对称的均匀照明的LED天幕灯组合体,具有这样的特征,具有:至少复数个LED天幕灯,其中,每两个LED天幕灯的发光面均以一定的角度朝向幕,且以与幕相垂直的方向为轴来轴向对称设置,LED天幕灯是上述任意一项中的LED天幕灯。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和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通过将LED的发光面朝向幕,以使LED发射的光源以一定的出射角度尽可能多的通过直射方式照射到幕上,以减少经由后反射板和底部反射板对光源的反射所带来的反射损失,从而提高对LED光能利用率。进一步的,在上述直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反射板和底部反射板合理的构造反射面,减少了未经反射而直接逃逸的光线,并且将光源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次远处区域,以达到高效利用LED发出的光通量,并实现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在使用相同功率的LED对幕进行照明时,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能够提供更好的光照效果。或者在照度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较其他设计使用的LED数量更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LED天幕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LED天幕灯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LED天幕灯的光学原理图;以及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LED天幕灯组合体的配合使用的光学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LED天幕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ED天幕灯10包括LED阵列11、基板12、底部反射板13、后反射板14、两个侧部反射板15以及底座16。该LED天幕灯10能够对图1中未显示的幕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 
LED阵列11由五个LED组成,该五个LED的发光面都处于同一平面内,且该五个LED的中心轴线互相重合,且等间距排列。 
基板12,用于焊接固定安装上述的LED阵列11,使得由LED阵列11出射的光源和与幕之间具有一定的出射角度。LED阵列11的中心位置靠近基板12的远离幕的一侧,即由图1所示的角度可知,LED阵列11的中心位置更偏向靠近在基板12的上方一侧,而远离基板12的下方一侧。 
底部反射板13被设置在基板12的最靠近幕的一个侧边上,由图1所示的角度可知,该底部反射板13设置在基板12的靠近前下部的一个侧边上。底部反射板13包括两个底部斜面,分别为第一底部斜面13a和第二底部斜面13b。 
后反射板14与底部反射板13相对地设置在基板12的另一侧边上,由 图1所示的角度可知,该后反射板14设置在基板12的靠近后上部的一个侧边上。后反射板14包括两个后斜面,分别为第一后斜面14a和第二后斜面14b。 
底部反射板13和后反射板14,在与LED阵列11的中心轴线相平行的方向上分别延伸设置在基板12的两个侧边上。 
两个侧部反射板15,相向的设置在基板12的另外两个侧边上,且与后反射板14和底部反射板13相连接,用于限制与LED阵列11的中心轴线相平行方向上的光源。 
底座16与基板12相连接,用于支撑LED阵列11、基板12、底部反射板13、后反射板14以及两个侧部反射板15。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2和底座16的材料均采用导热导电性能好的铝材,基板12便可以通过导热材料固定安装在底座16上,并由底座16进行散热。当然,本实用新型中,基板12和底座16的材料还可以采用其他导热导电性能好的材料。 
底部反射板13的内表面和后反射板14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来反射由LED阵列11出射的光源的部分光源,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面的材料采用金属反射材料,也可采用镀膜反射材料。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LED天幕灯的侧视图。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ED天幕灯10能够对通常在舞台背景中用到的幕100来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由LED阵列11出射的光源和与该幕100之间具有一定的出射角度。幕100被垂直于水平面放置,为了不遮挡观众对舞台背景的视线,通常情况下,会将LED天幕灯10放置在靠近幕100的任意一个侧边的位置,由图2中所示,本实施例中,LED天幕灯10就被放置在靠近幕100的下侧并保持一段水平距离的位置,对幕100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那么,相对于LED天幕灯10的远、 近靠近位置来,将幕100分为了三个区域:离LED天幕灯10较近的近处区域100a,离LED天幕灯10较远的远处区域100b,以及比远处区域100b离LED天幕灯10更近的次远处区域100c。 
第一底部斜面13a和第二底部斜面13b,基于光源的出射角度在由基板12的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100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反射到幕100的远处区域100b。第一底部斜面13a与基板12的一侧边连接,第二底部斜面13b与第一底部斜面13a相连接。由基板12的一侧边开始,基板12、第一底部斜面13a以及第二底部斜面13b一体形成。第一底部斜面13a与幕100相垂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A小于第二后斜面14b与所述幕100相垂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B。 
第一后斜面14a和第二后斜面14b,基于光源的出射角度在由基板12的另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100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中的强光部分反射到幕100的远处区域100b、弱光部分反射到幕100的次远处区域100c。第一后斜面14a与基板12的另一侧边相连接,且往远离幕100的方向上偏折。第二后斜面14b与第一后斜面14a相连接,往靠近幕100的方向上偏折。由基板12的另一侧边开始,基板12、第一后斜面14a以及第二后斜面14b一体形成。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将LED天幕灯10放置于地面上或悬挂于空中,将以LED阵列11的中心轴线方向设定为X轴,以幕100的延伸方向设定为Y轴,将与幕100相垂直的方向设定为Z轴。 
LED天幕灯10在沿Y轴方向上的总高度为294mm,在X轴方向上的宽度为300mm。 
LED阵列11的发光面与Z轴之间的夹角C为30°。 
第一后斜面14a的内表面和第二后斜面14b的内表面之间具有162.8°夹角。第一后斜面14a与基板12连接,第一后斜面14a的内表面与基板12成124.7°夹角,即与Z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D为94.7°,第一后斜面14a的长度为49.2mm。第二后斜面14b的内表面与Z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E为77.5°,第二后斜面14b的长度为206.8mm。 
第一底部斜面13a的内表面和第二底部斜面13b的内表面之间具有175°夹角。第一底部斜面13a与基板12连接,第一底部斜面13a的内表面与基板12成125°夹角,即与Z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A为25°,第一底部斜面13a的延伸长度为21.6mm,与Z轴之间的高度为9mm。第二底部斜面13b的内表面与Z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B为30°,第二底部斜面13b的延伸长度为52.1mm,与Z轴之间的高度为26mm。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LED天幕灯的光学原理图。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基板12、底部反射板13、后反射板14,如图3所示,由LED天幕灯10的LED阵列11发射出的光源形成了直射光、底部反射光、后反射光。 
该直射光是由LED阵列11发射出的光源直射到所述幕100上而形成的。 
由LED阵列11发射出的光源,经过底部反射板13的反射到幕100的远处区域100b上就形成了该底部反射光。 
由LED阵列11发射出的光源,经过后反射板14的反射到幕100的远处区域100b、次远处区域100c就形成了后反射光。 
就一般结构而言,根据LED阵列11中的LED所出射的光源,是近似满足朗伯余弦辐射体的,LED阵列11所出射的光源,其光强分布为Iθ=I0*cosθ。其中,光强越强的强光部分会照射到幕100的远处区域100b, 光强越弱的弱光部分会照射到幕100的近处区域100a。根据光照度分布遵守距离平方成正比定律可知,幕100的远处区域100b的光照度明显就低于了幕100的近处区域100a的光照度,也就根本无法实现均匀的非对称光场。因而,本实施例的LED天幕灯10,通过进一步地将LED阵列11的出射光源经过后反射板14和底部反射板13的反射后,照射到幕100的远处区域100b、次远处区域100c,从而,在幕100上可以获得一个均匀的非对称光场。 
由图3中可以看出,由LED阵列11所出射的光源,分为了直射光、底部反射光、后反射光这三个部分,基本都照射到幕100上,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光没有照射到幕100上,而造成光能量的损失。 
在本实施例中,将幕100的高度设定为10米,宽度为10米,LED天幕灯10与幕100的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米。根据光强分布Iθ=I0*cosθ以及边缘光线原理计算,可以获得LED阵列11的直射光部分照射到幕100的光通量约占总光通量的64%,由底部反射光、后反射光组成的反射光部分照射到幕100的光通量约占总光通量为22%,这里是考虑到底部反射板13、后反射板14的反射面所采用的反射材料的反射率为70%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光通量占比。因此,直射光部分加上反射光部分的总光通量利用率能够高达86%。LED阵列11与Z轴成30°角,照射幕100上,如果已知LED阵列11的光通量,可以根据朗伯余弦辐射体光强分布Iθ=I0*cosθ,以及光照度分布遵守距离平方成正比定律可以获得幕100上的光照度。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一种LED天幕灯组合体的配合使用的光学原理图。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LED天幕灯组合体20采用了两个LED天幕灯10。当然,本实用新型的LED天幕灯组合体20也可以采用至少两个 LED天幕灯10来两两成组。例如,具体就幕的大小来确定,可让多组LED天幕灯10放置于靠近幕100的上、下侧位置,或者,让另外一组LED天幕灯10放置于靠近幕100的左、右侧位置。 
每两个LED天幕灯10的发光面均以一定的角度朝向幕100,且以与幕100的中心位置相垂直的方向为轴,这两个LED天幕灯10为轴向对称设置。 
因而,在实际舞台使用的情况下,可根据舞台的大小,来放置多个如图4所示的LED天幕灯组合体20,经过适当的调整放置位置,便可以在舞台的幕100上形成一个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的照明光场。 
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通过将LED的发光面朝向幕,以使LED发射的光源以一定的出射角度尽可能多的通过直射方式照射到幕上,以减少经由后反射板和底部反射板对光源的反射所带来的反射损失,从而提高对LED光能利用率。进一步的,在上述直射的基础上,通过后反射板和底部反射板合理的构造反射面,减少了未经反射而直接逃逸的光线,并且将光源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次远处区域,以达到高效利用LED发出的光通量,并实现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在使用相同功率的LED对幕进行照明时,本实施例的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能够提供更好的光照效果。或者在照度要求相同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较其他设计使用的LED数量更少。 
本实施例中,在满足幕的均匀照明的前提下,LED天幕灯的光能利用率较高,同时可以根据幕的高度和宽度,来调整LED天幕灯组合与幕的距 离和数量,满足幕的均匀照明。 
本实施例中,底部反射板由两个底部斜面来形成的,后反射板由两个后斜面来形成的,采用这样的结构是考虑到,在可以达到幕的均匀照明的前提下,本实施例的工艺简单,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为了符合实施例中幕的照度的要求,LED阵列采用了最适合的数量以及功率的LED,而中心轴线互相重合的上述排列方式也是考虑到了外观结构上的紧凑和美观的最优方案。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案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底部反射板由两个底部斜面来形成的,后反射板由两个后斜面来形成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的同样的结构省略了相同的说明,底部反射板还可以由至少一个底部斜面来形成,后反射板还可以由至少一个后斜面来形成。至少一个底部斜面,基于出射角度在由基板的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至少一个后斜面,基于出射角度在由基板的另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中的强光部分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弱光部分反射到幕的次远处区域。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的同样的结构省略了相同的说明,底部反射板还可以为具有第一弧型纵向截面,后反射板还可以为具有第二弧型纵向截面。该第一弧型纵向截面,基于出射角度在由基板的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该第二弧型纵向截面,基于出射角度在由基板的另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光源中的强光部分反射到幕的远处区域、弱光部分反射到幕的次远处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LED阵列包括五个发光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LED,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的同样的结构省略了相同的说明,LED阵列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发光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LED,其中,包含多个所述LED时,多个LED排列成至少一排,且发光面均朝向所述幕,各个排中的所述LED之间中心轴线互相重合且等间距排列。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的同样的结构省略了相同的说明,幕为一种能够满足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表面结构,例如采用幕墙、幕布都是可以的。 

Claims (9)

1.一种对幕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LED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发光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LED;
基板,用于安装所述LED阵列使得由所述LED阵列出射的光源和与所述幕之间具有一定的出射角度;
底部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最靠近所述幕的一个侧边上,至少包括一个底部斜面;
后反射板,与所述底部反射板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边上,至少包括一个后斜面;
两个侧部反射板,相向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后反射板和所述底部反射板相连接;以及
底座,用于支撑所述LED阵列、所述基板、所述底部反射板、所述后反射板以及所述两个侧部反射板,
其中,所述LED阵列的中心位置靠近所述基板的远离幕的一侧,
所述底部反射板的内表面和所述后反射板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来反射部分由所述LED阵列出射的所述光源,
所述至少一个底部斜面,基于所述出射角度在由所述基板的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所述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所述光源反射到所述幕的远处区域,
所述至少一个后斜面,基于所述出射角度在由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所述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所述光源中的强光部分反射到所述幕的远处区域、弱光部分反射到所述幕的次远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
其中,由所述LED阵列出射的所述光源,形成:
直射到所述幕上直射光;
经所述底部反射板反射到所述幕的远处区域的底部反射光;以及
经所述后反射板反射到所述幕的远处区域、次远处区域的后反射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反射面的材料为金属反射材料和镀膜反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底部斜面的数量为2个,由所述基板的一侧边开始分别为第一底部斜面和第二底部斜面,
所述第一底部斜面与所述幕相垂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后斜面与所述幕相垂直的方向之间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后斜面的数量为2个,由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边开始分别为第一后斜面和第二后斜面,
所述第一后斜面与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边连接,且往远离所述幕的方向上偏折,
所述第二后斜面与所述第一后斜面连接,且往靠近所述幕的方向上偏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幕为一种能够满足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表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LED阵列包含多个所述LED时,多个所述LED排列成至少一排,且发光面均朝向所述幕,
各个排中的所述LED之间中心轴线互相重合,且等间距排列,
所述底部反射板和所述后反射板在与所述中心轴线相平行的方向上分别延伸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个侧边上。
8.一种对幕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LED天幕灯,其特征在于,具有:
LED阵列,包括至少一个发光面处于同一平面内的LED;
基板,用于安装所述LED阵列使得由所述LED阵列出射的光源和与所述幕之间具有一定的出射角度;
底部反射板,设置在所述基板的最靠近所述幕的一个侧边上,具有第一弧型纵向截面;
后反射板,与所述底部反射板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边上,具有第二弧型纵向截面;
两个侧部反射板,相向的设置在所述基板上,且与所述后反射板和所述底部反射板相连接;以及
底座,用于支撑所述LED阵列、所述基板、所述底部反射板、所述后反射板以及所述两个侧部反射板,
其中,所述LED阵列的中心位置靠近所述基板的远离幕的一侧,
所述底部反射板的内表面和所述后反射板的内表面为反射面,来反射部分由所述LED阵列出射的所述光源,
所述第一弧型纵向截面,基于所述出射角度在由所述基板的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所述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所述光源反射到所述幕的远处区域,
所述第二弧型纵向截面,基于所述出射角度在由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边以一定角度往所述幕的方向上逐步延伸以使所述光源中的强光部分反射到所述幕的远处区域、弱光部分反射到所述幕的次远处区域。
9.一种对幕进行非对称、大面积的均匀照明的LED天幕灯组合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至少复数个LED天幕灯,
其中,每两个所述LED天幕灯的发光面均以一定的角度朝向所述幕,且以与所述幕相垂直的方向为轴来轴向对称设置,
所述LED天幕灯是上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8任意一项中所述的LED天幕灯。
CN201320425575.9U 2013-07-17 2013-07-17 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16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5575.9U CN203431604U (zh) 2013-07-17 2013-07-17 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5575.9U CN203431604U (zh) 2013-07-17 2013-07-17 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1604U true CN203431604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60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255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1604U (zh) 2013-07-17 2013-07-17 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3160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087A (zh) * 2013-07-17 2013-11-06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led天幕灯
WO2019014975A1 (zh) * 2017-07-18 2019-01-24 深圳市联邦重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照射的植物灯具及其组件
CN110022632A (zh) * 2019-04-19 2019-07-16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光通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087A (zh) * 2013-07-17 2013-11-06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led天幕灯
WO2019014975A1 (zh) * 2017-07-18 2019-01-24 深圳市联邦重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均匀照射的植物灯具及其组件
CN110022632A (zh) * 2019-04-19 2019-07-16 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灯具光通量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9215B2 (en) LED lamp and street lamp using the same
CN205121908U (zh) 一种大功率led交通信号灯
CN202403190U (zh) 一种led投光灯的非对称配光结构
JP2015505413A (ja) リフレクタ、照明器及びその使用
JP2013149590A (ja) 平面発光ダイオード照明
CN203431604U (zh) Led天幕灯以及led天幕灯组合体
CN201916737U (zh) Led照明灯及led照明管
CN103383087A (zh) 一种led天幕灯
CN202791411U (zh) 一种多方位照射的led灯管
CN201779470U (zh) 一种前置光源聚焦照明装置
CN102109109B (zh) Led无影灯
CN204513000U (zh) 一种直下式led光源面板灯
CN201866592U (zh) 一种漫反射led照明灯具
CN201391777Y (zh) 一种大功率led灯
CN204573626U (zh) 一种led灯具
CN202580813U (zh) 一种梯形光斑led照明系统
CN204592961U (zh) 一种带散热器的二次反射led灯具
CN102809070B (zh) 多方位照射的led灯管
CN204879542U (zh) 大角度发光led灯
CN202032385U (zh) 反射式led地排灯
CN201844378U (zh) 一种路灯及其多面投射型散热器
CN201983149U (zh) 一种大功率双光源led路灯
CN202484729U (zh) 一种反光面led照明灯
CN205350896U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203336352U (zh) 一种新型led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407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