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1124U -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1124U
CN203431124U CN201320535114.7U CN201320535114U CN203431124U CN 203431124 U CN203431124 U CN 203431124U CN 201320535114 U CN201320535114 U CN 201320535114U CN 203431124 U CN203431124 U CN 2034311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differential lock
engaging tooth
face
fixed eng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51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兵
徐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ande Ax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ande Ax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ande Ax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ande Ax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51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311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11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112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由可相互啮合的一对端面齿结构构成,包括滑动啮合齿结构(14)和固定啮合齿结构(15),滑动啮合齿结构(14)由环状滑动啮合齿端面(16)和设于其上的滑动啮合齿(8)构成,固定啮合齿结构(15)由环状固定啮合齿端面(17)和设于其上的固定啮合齿(11)构成,滑动啮合齿(8)与固定啮合齿(11)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侧面(9),固定啮合齿(11)与滑动啮合齿(8)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侧面(12),其特征在于:侧面(9)和侧面(12)采用内倾圆弧结构,且侧面(9)和侧面(12)的圆弧结构为凸凹配合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直齿啮合时易出现打齿、断裂、甚至脱开的情况,提高了差速锁装置的寿命以及工作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差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车轮失去驱动能力的情况,例如车轮陷入泥泞的坑中,或者通过沙地等特殊路况,需要汽车利用自身的牵引力摆脱困境。而充分利用汽车牵引力的最简单的一种办法是在驱动车桥差速器上加装差速锁装置,必要时将差速器锁住。此时左、右驱动车轮可以传递由其附着力决定的全部扭矩。
目前,差速锁已经广泛应用于中重型汽车驱动桥轮间、轴间差速器上,制造和装配形式多种多样,其中一类差速锁是由相互啮合的一对端面齿结构构成的,一般将差速锁端面齿设制为直齿,这种结构优点在于加工效率高,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接合不可靠的情况,导致差速锁端面齿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发生打齿、断裂、甚至脱开等一系列的情况,从而使差速锁丧失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由相互啮合的一对端面齿结构构成的差速锁在使用中接合可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由可相互啮合的一对端面齿结构构成,包括滑动啮合齿结构14和固定啮合齿结构15,滑动啮合齿结构14由环状滑动啮合齿端面16和设于其上的滑动啮合齿8构成,固定啮合齿结构15由环状固定啮合齿端面17和设于其上的固定啮合齿11构成,滑动啮合齿8与固定啮合齿11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侧面9,固定啮合齿11与滑动啮合齿8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侧面12,其中,侧面9和侧面12采用内倾圆弧结构,且侧面9和侧面12的圆弧结构为凸凹配合式。
差速锁齿侧面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后,固定啮合齿11对滑动啮合齿8施加的驱动力一部分使得滑动啮合齿8跟随固定啮合齿11一起转动,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而另一部分驱动力可以保证滑动啮合齿8和固定啮合齿11在啮合时有相互锁紧的趋势,可以有效防止两端面齿脱开。
凸凹配合式的圆弧结构要求滑动啮合齿8和固定啮合齿11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一凸一凹,该结构相比直齿结构能保证两相啮合的端面齿在工作时有良好的接触,减小对端面齿的剪切力,可以改善端面齿受剪切力发生打齿、断裂的情况。并且更容易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减小磨损。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直齿啮合时易出现打齿、断裂、甚至脱开的情况,提高了差速锁装置的寿命以及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属于一种有益的改进。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中滑动端面齿结构示意图。
图2滑动啮合齿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固定端面齿结构示意图。
图4固定啮合齿示意图。
图5滑动啮合齿结构与固定啮合齿结构啮合状态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实例图。
图中,
1  输入轴           2 差速锁滑动啮合齿结构      3 主动圆柱齿轮
4  十字轴           5 差速器行星齿轮            6 差速器后半轴齿轮
7  输出轴           8 滑动啮合齿                9 滑动啮合齿侧面
10 滑动啮合齿内倾角 11 固定啮合齿               12 固定啮合齿侧面
13 固定啮合齿内倾角 14 滑动端面齿结构           15 固定端面齿结构
16 滑动啮合齿端面   17 固定啮合齿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图5所示,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由可相互啮合的一对端面齿结构构成,包括滑动啮合齿结构14和固定啮合齿结构15,滑动啮合齿结构14由环状滑动啮合齿端面16和设于其上的滑动啮合齿8构成,固定啮合齿结构15由环状固定啮合齿端面17和设于其上的固定啮合齿11构成,滑动啮合齿8与固定啮合齿11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侧面9,固定啮合齿11与滑动啮合齿8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侧面12,其中,侧面9和侧面12采用内倾圆弧结构,如图2所示,侧面9的内倾结构形成滑动啮合齿内倾角10,如图4所示,侧面12的内倾结构形成固定啮合齿内倾角13,且侧面9的圆弧结构为凹弧面,侧面12的圆弧结构为凸弧面,如图5所示,滑动啮合齿结构14与固定啮合齿结构15啮合时,可互相配合达到良好接触。
差速锁齿侧面向内倾斜一定的角度后,固定啮合齿11对滑动啮合齿8施加的驱动力一部分使得滑动啮合齿8跟随固定啮合齿11一起转动,起到传递扭矩的作用,而另一部分驱动力可以保证两端面齿在啮合时有相互锁紧的趋势,可以有效防止两端面齿脱开。
凸凹配合式的圆弧结构的齿侧面相比直齿结构能保证两相啮合的端面齿在工作时有良好的接触,减小对端面齿的剪切力,可以改善端面齿受剪切力发生打齿、断裂的情况。并且更容易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减小磨损。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普通直齿啮合时易出现打齿、断裂、甚至脱开的情况,提高了差速锁装置的寿命以及工作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属于一种有益的改进。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重卡双联驱动车桥轴间差速器结构的实例。本差速器结构包括输入轴1、差速锁滑动啮合齿结构2、主动圆柱齿轮3、十字轴4、差速器行星齿轮5、差速器后半轴齿轮6、输出轴7。该结构中差速锁由差速锁滑动啮合齿结构2和主动圆柱齿轮3的端面固定啮合齿结构组成。动力传递是这样的,正常状态下差速锁是分开的,即滑动啮合齿结构2与主动圆柱齿轮3的端面固定啮合齿结构是不啮合的,扭矩首先传递到输入轴1,再经输入轴1传递给十字轴4,十字轴4转动带动行星齿轮5绕输入轴1的中心公转,将输入扭矩的1/2分别传递到主动圆柱齿轮3和后半轴齿轮6上,后半轴齿轮6将扭矩在传递到输出轴7从而使得后桥车轮能提供驱动力,而主动圆柱齿轮3则将扭矩传递给中桥车轮从而提供驱动力。
如果出现中桥或者后桥车轮陷入沙坑或者悬空状态,车辆很有可能无法继续行驶,此时需要将轴间差速锁锁住,即通过差速锁操纵装置使得差速锁滑动啮合齿结构2和主动圆柱齿轮3的端面固定啮合齿结构相啮合,扭矩首先传递到输入轴1,经输入轴1同时传递到十字轴4和差速锁滑动啮合齿结构2上,差速锁滑动啮合齿结构2通过相互啮合的主动圆柱齿轮3的端面固定啮合齿结构将扭矩传递到主动圆柱齿轮3上驱动中桥车轮,而十字轴4则将同样大小的扭矩传递给后半轴齿轮6,经过输出轴7传递到后桥车轮上。
这样无论是中桥还是后桥车轮失去地面附着力,输入扭矩都可以不进行差速器的扭矩分配,而近似完全的传递到具有良好附着力的车轮上,为车辆提供更大的驱动力,从而驶出非正常路况。当汽车驶入较好路面时应立即脱开差速锁,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Claims (1)

1.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由可相互啮合的一对端面齿结构构成,包括滑动啮合齿结构(14)和固定啮合齿结构(15),滑动啮合齿结构(14)由环状滑动啮合齿端面(16)和设于其上的滑动啮合齿(8)构成,固定啮合齿结构(15)由环状固定啮合齿端面(17)和设于其上的固定啮合齿(11)构成,滑动啮合齿(8)与固定啮合齿(11)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侧面(9),固定啮合齿(11)与滑动啮合齿(8)相互啮合的接触面为侧面(12),其特征在于:侧面(9)和侧面(12)采用内倾圆弧结构,且侧面(9)和侧面(12)的圆弧结构为凸凹配合式。
CN201320535114.7U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11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5114.7U CN203431124U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5114.7U CN203431124U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1124U true CN203431124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60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511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1124U (zh) 2013-08-29 2013-08-29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3112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571A (zh) * 2014-04-02 2014-07-2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锁止式差速器的差速锁接合套
CN106763638A (zh) * 2017-01-05 2017-05-3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防滑差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571A (zh) * 2014-04-02 2014-07-23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锁止式差速器的差速锁接合套
CN106763638A (zh) * 2017-01-05 2017-05-31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防滑差速器
CN106763638B (zh) * 2017-01-05 2023-09-12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防滑差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71529B (zh) 牙嵌式自动防滑圆锥齿轮差速器
US20130012352A1 (en) Transfer gear-box
CN106438916B (zh) 电控锁止螺旋齿限滑差速器
CN103807405B (zh) 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螺旋齿限滑差速器
EP2459903A1 (en) Differential having improved torque capacity and torque density
CN103234018A (zh) 主动差速机构
WO1993013335A1 (en) Torque proportioning differential
WO2011092535A3 (en) Locking differential
CN203431124U (zh) 一种新型的差速锁结构
CN103644280B (zh) 一种用于助力行走路面切割机的差速器锁止装置
US9863517B2 (en) Non-synchronous gear meshing events for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s
CN203297549U (zh) 一种主动差速机构
CN204186936U (zh) 防脱档的变速箱主动齿轮
CN101900193A (zh) 非圆行星齿轮限滑差速器
CN203756909U (zh) 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螺旋齿限滑差速器
CN204186933U (zh) 防脱档的变速箱从动齿轮
CN210118430U (zh) 一种变速装置及农业机械
CN204592170U (zh) 一种轮式拖拉机的变速箱同步器换挡结构
WO2017198097A1 (zh) 一种变矩式限滑差速器及其设计方法
CN108458063B (zh) 一种分动箱及拖拉机
RU58459U1 (ru) Разнесенная двухступенчатая главная передача
CN201420841Y (zh) 变传动比非圆行星齿轮限滑差速器
CN201281118Y (zh) 自动防滑差速器
CN104675952A (zh) 一种蜗轮蜗杆防滑差速器
CN216382506U (zh) 一种集成有差速器的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