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1118Y - 自动防滑差速器 - Google Patents
自动防滑差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81118Y CN201281118Y CNU2008201590561U CN200820159056U CN201281118Y CN 201281118 Y CN201281118 Y CN 201281118Y CN U2008201590561 U CNU2008201590561 U CN U2008201590561U CN 200820159056 U CN200820159056 U CN 200820159056U CN 201281118 Y CN201281118 Y CN 20128111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fferential
- axle sleeve
- differential mechanism
- shaft sleeve
- pla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动防滑差速器,弹性元件装在楔块两端,并套在主动凸轮轴套上,该主动凸轮轴套的两端分别有支承环和挡川、主动凸轮轴套装进被动轴套内;被动轴套、主动凸轮轴套、楔块、弹性元件9、挡川、和支承环形成的总成两端与两行星锥齿轮相连;以行星轴将该总成和两行星锥齿轮与差速器壳组合,销钉将行星轴销在差速器壳1上;分别与两行星锥齿轮啮合的两个半轴锥齿轮安装在差速器壳和差速器壳盖形成的空腔内,螺钉将差速器壳盖紧固在差速器壳上。楔块在被动轴套内壁得到初始摩擦力矩并迅速增大,使主被动轴套锁闭。正常行驶时又恢复普通差速器功能。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同时还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差速器,特别是一种自动防滑差速器。
背景技术
由于行星锥齿轮差速器结构紧凑、扭矩大、力矩分配均匀且寿命长的优点,长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轮式车辆。当车辆行驶至特殊路面两边驱动轮对地面的摩擦力矩差别较大时,就会出现打滑,车辆无法行驶。为了解决车辆打滑问题,现有通过人工等外力操作的牙坎式将半轴齿轮和差速器锁住的防滑差速器,强弹力压迫离合器片使两半轴很大力矩时才能差速的限滑差速器,液力防滑差速器、电子防滑差速器等等。牙坎式防滑差速器操作麻烦且冲击大,易损坏;强弹力压迫离合器的限滑差速器油耗高、机件磨损大、且行驶安全性差;其他差速器造价高,且对传动机构改造性较大,且有不尽人意的缺陷。由此可见,车辆防滑差速器的综合性能的提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大课题,需努力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防滑差速器,在车辆正常行驶时为普通差速器功能,在地面对两边驱动轮的摩擦力矩差别较大使车辆打滑不能行驶时,两行星锥齿轮连结的楔块式角速度离合器使两行星锥齿轮不能相向转动而使差速器不差速,当车辆行至正常路面上后,扭矩消失使离合器脱开恢复正常差速。
它包括差速器壳1、差速器壳盖2、半轴锥齿轮3、行星锥齿轮4、行星轴5、被动轴套6、主动凸轮轴套7、楔块8、弹性元件9、挡川10、销钉11、螺钉12、支承环13;其中弹性元件9装在楔块8两端,并套在主动凸轮轴套7上,该主动凸轮轴套7的两端分别有支承环13和挡川10、主动凸轮轴套7装进被动轴套6内;被动轴套6、主动凸轮轴套7、楔块8、弹性元件9、挡川10、和支承环13形成的总成两端与两行星锥齿轮4相连;以行星轴5将该总成和两行星锥齿轮4与差速器壳1组合,销钉11将行星轴5销在差速器壳1上;分别与两行星锥齿轮4啮合的两个半轴锥齿轮3安装在差速器壳1和差速器壳盖2形成的空腔内,螺钉12将差速器壳盖2紧固在差速器壳1上。
它以行星齿轮角速度让楔块产生离心力,楔块在被动轴套内壁得到初始摩擦力矩,主动凸轮轴套对楔块迅速增大周向分力,而将楔块紧压在被动轴套内壁获得摩擦力,使主被动轴套锁闭。实际上是驱动行走机构的一种控制两行星锥齿轮相向转动达到的自动防滑差速器。它在正常行驶时是普通差速器,在特殊打滑时两行星齿轮转动被抑制,使两驱动轮同速转动。正常行驶时又恢复普通差速器功能。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特点,同时还有一定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角速度离合器剖面图。
1、差速器壳 2、差速器壳盖 3、半轴锥齿轮 4、行星锥齿
5、行星轴 6、被动轴套 7、主动凸轮轴套 8、楔块 9、弹簧
10、挡川 11、销钉 12、螺钉 13、支承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差速器壳1、差速器壳盖2、半轴锥齿轮3、行星锥齿轮4、行星轴5、被动轴套6、主动凸轮轴套7、楔块8、弹簧9、挡川10、销钉11、螺钉12、支承环13;其中弹簧9装在楔块8两端,并套在主动凸轮轴套7上,该主动凸轮轴套7的两端分别有支承环13和挡川10、主动凸轮轴套7装进被动轴套6内;被动轴套6、主动凸轮轴套7、楔块8、弹簧9、挡川10、和支承环13形成的总成两端以花键与两行星锥齿轮4相连;以行星轴5将该总成和两行星锥齿轮4与差速器壳1组合,销钉11将行星轴5销在差速器壳1上;分别与两行星锥齿轮4啮合的两个半轴锥齿轮3安装在差速器壳1和差速器壳盖2形成的空腔内,螺钉12将差速器壳盖2紧固在差速器壳1上。
当车辆以40公里/小时以下速度以最小转弯半径行驶时,弹簧9的作用克服楔块离心力,楔块得不到初始摩擦力矩而使被动轴套6、主动凸轮轴套7能相向自由转动;当车轮打滑且仪表速度超过40公里/时,因楔块离心力增大使楔块紧贴在被动轴套6的内壁上而得到摩擦力矩,此时主动凸轮轴套7对楔块、楔块对被动轴套6内壁的周向压力和摩擦力迅速增大,使被动轴套6、主动凸轮轴套7不能相向转动;当车辆驶出打滑路面,两行星齿轮4相扭力矩消失,两弹簧9将楔块8拉回,两行星锥齿轮恢复自由转动,车辆正常行驶。
主动凸轮轴7是中间带孔的轴套。
支承环13、挡川10同时或分别与主动凸轮轴7连为一体。
Claims (4)
1、一种自动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差速器壳(1)、差速器壳盖(2)、半轴锥齿轮(3)、行星锥齿轮(4)、行星轴(5)、被动轴套(6)、主动凸轮轴套(7)、楔块(8)、弹性元件(9)、挡川(10)、销钉(11)、螺钉(12)、支承环(13);所述弹性元件(9)装在楔块(8)两端,并套在主动凸轮轴套(7)上,该主动凸轮轴套(7)的两端分别有支承环(13)和挡川(10)、主动凸轮轴套(7)装进被动轴套(6)内;被动轴套(6)、主动凸轮轴套(7)、楔块(8)、弹性元件(9)、挡川(10)、和支承环(13)形成的总成两端与两行星锥齿轮(4)相连;以行星轴(5)将该总成和两行星锥齿轮(4)与差速器壳(1)组合,销钉(11)将行星轴(5)销在差速器壳(1)上;分别与两行星锥齿轮(4)啮合的两个半轴锥齿轮(3)安装在差速器壳(1)和差速器壳盖(2)形成的空腔内,螺钉(12)将差速器壳盖(2)紧固在差速器壳(1)上。
2、如权利要求1的一种自动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9)为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自动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凸轮轴(7)是中间带孔的轴套。
4、如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自动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环(13)、挡川(10)同时或分别与主动凸轮轴(7)连为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590561U CN201281118Y (zh) | 2008-11-06 | 2008-11-06 | 自动防滑差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590561U CN201281118Y (zh) | 2008-11-06 | 2008-11-06 | 自动防滑差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81118Y true CN201281118Y (zh) | 2009-07-29 |
Family
ID=4092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59056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81118Y (zh) | 2008-11-06 | 2008-11-06 | 自动防滑差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81118Y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88553A (zh) * | 2011-01-05 | 2012-07-18 | 洪涛 | 内含空间楔形机构的自锁差速器 |
CN109469720A (zh) * | 2019-01-11 | 2019-03-15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总成 |
-
2008
- 2008-11-06 CN CNU2008201590561U patent/CN20128111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88553A (zh) * | 2011-01-05 | 2012-07-18 | 洪涛 | 内含空间楔形机构的自锁差速器 |
CN102588553B (zh) * | 2011-01-05 | 2016-08-10 | 洪涛 | 内含空间楔形机构的自锁差速器 |
CN109469720A (zh) * | 2019-01-11 | 2019-03-15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汽车前驱变速器的差速器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5801901A (en) |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assembly | |
WO2020037764A1 (zh) | 一种自动限制差速比及增大扭矩的差速器 | |
CN103939570A (zh) | 液压式防滑自锁差速器 | |
CN105864390A (zh) | 轮边差速锁车桥 | |
CN105805280B (zh) | 一种用于汽车全时四驱系统的中央分动器 | |
CN201281118Y (zh) | 自动防滑差速器 | |
RU165845U1 (ru) | Принудительно блокируемый межколесный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 | |
JP2000313242A (ja) | トルク伝達継手 | |
CN201784461U (zh) | 差扭传动装置 | |
CN202500977U (zh) | 车用机械式差速锁 | |
CN102345719B (zh) | 全齿轮机械差速锁 | |
CN203703047U (zh) | 无噪型限滑差速器 | |
CN111853201A (zh) | 一种超越差速器 | |
CN201090708Y (zh) | 带差速锁的驱动桥 | |
CN202790383U (zh) | 回流式液压限滑差速器 | |
CN201475278U (zh) | 非圆锥齿轮限滑差速器 | |
CN203822998U (zh) | 简易机械差速锁 | |
CN201763917U (zh) | 全齿轮机械差速锁 | |
TW202206723A (zh) | 一種差速器及其運作方法 | |
CN201627893U (zh) | 圆柱齿轮粘性限滑差速器 | |
CN201745436U (zh) | 前桥驱动系统 | |
RU2265766C1 (ru) | Самоблокирующийся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 колес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RU2339859C1 (ru) | Антибуксующий дифференциал (варианты) | |
CN106801736A (zh) | 一种差速器 | |
NZ211426A (en) | Differential with wheel-spin control for 4-wheel drive vehicl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Qing Guoxian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to Pay the Fees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