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14633U - 光纤适配器 - Google Patents

光纤适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14633U
CN203414633U CN201320531524.4U CN201320531524U CN203414633U CN 203414633 U CN203414633 U CN 203414633U CN 201320531524 U CN201320531524 U CN 201320531524U CN 203414633 U CN203414633 U CN 2034146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optical fiber
fiber adapter
bayonet socket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3152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谦
胡国绛
王兴龙
张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3152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146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146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146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适配器,该光纤适配器包括法兰盘、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通孔,法兰盘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凸台自第一端面向外延伸,第一凸台内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凸台自第二端面向外延伸,第二凸台内开设有第二凹槽,通孔贯穿法兰盘、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其中,第一凸台的周壁上开设有二个以上沿通孔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卡口,第二凸台的周壁上开设有二个以上沿通孔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卡口。利用光纤适配器对光纤偏心相对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减低插入损耗,从而提高光纤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光纤适配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连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插入损耗的光纤适配器。
背景技术
光纤是以二氧化硅为基质材料拉成的玻璃实体纤维,传统的光纤主要用于光纤通讯,其导光原理就是光的全反射机理。普通裸光纤一般由中心高折射率玻璃芯(芯径一般为9-62.5μm)、中间低折射率硅玻璃包层(芯径一般为125μm)和最外层的加强树脂涂层组成,上述三层通常被称为光纤纤芯、光纤包层以及涂覆层。如图1和图2所示,光纤1包括光纤纤芯11、光纤包层12和涂覆层(未示出),光纤2包括光纤纤芯21、光纤包层22和涂覆层(未示出)。
在生产加工光纤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一定的光纤结构偏差,使得光纤纤芯的轴心线和光纤包层的轴心线并不是在同一线上,而光纤纤芯的轴心线距离光纤包层的轴心线的距离称为偏心量,如图1和图2所示,光纤1的偏心量为e1,光纤2的偏心量为e2。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当光纤与光纤对接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插入损耗,而产生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包括纤芯倾斜损耗、端面形状与间隙引起的损耗、光纤结构参数失配引起的损耗和纤芯错位损耗,其中,纤芯倾斜损耗、端面形状与间隙引起的损耗和光纤结构参数失配引起的损耗在现有的生产工艺中已可以避免,而纤芯错位损耗是现在产生插入损耗的主要因素。
当使用单模光纤进行连接时,其插入损耗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d为横向错位,即对接光纤间的纤芯距离,w为模场直径,模场直径w是用来表征在单模光纤的纤芯区域光的分布状态,参照图1,光在纤芯11轴心处的光强最大,并随着偏离纤芯11轴心的距离增大,光强会逐渐减弱,而模场直径w1为光强降低到轴心线处最大光强的1/(e2)的各点中两点最大距离。
参照图3,图3为现有的光纤适配器3,该光纤适配器3包括卡口31、卡口32和通孔33,当使用现有的光纤适配器3对光纤1和光纤2进行对接时,由于光纤连接器的定位键对准光纤的y轴,继而将安装有光纤1的光纤连接器的定位键插入到卡口31中,将安装有光纤2的光纤连接器的定位键插入到卡口32中。光纤1与光纤2在通孔33内对接如图4所示,纤芯11的轴心距离纤芯21的轴心为纤芯距离d1,且偏心量e1与偏心量e2之间的夹角为偏心相对角度α。
如波长为515nm的激光在光纤1和光纤2传输时,光纤的模场直径w1约为3.5μm,光纤1的偏心量e1为1.4μm,光纤2的偏心量e2为1.0μm,则光纤1和光纤2的纤芯距离d1最大可达2.4μm,通过前述公式计算可得其插入损耗为2.04dB。
通常,插入损耗一般要求控制在0.5dB以内,而在专业通信领域对插入损耗的标准具有更加严格的标准,插入损耗要求小于等于0.15dB,由此可见,上述产生的插入损耗将会严重影响了光纤对接耦合效率,不利于光信号的传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偏心相对角度进行调节的光纤适配器。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适配器,该光纤适配器包括法兰盘、第一凸台、第二凸台和通孔,法兰盘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凸台自第一端面向外延伸,第一凸台内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凸台自第二端面向外延伸,第二凸台内开设有第二凹槽,通孔贯穿法兰盘、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其中,第一凸台的周壁上开设有二个以上沿通孔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卡口,第二凸台的周壁上开设有二个以上沿通孔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卡口。
由上述方案可见,利用光纤适配器两侧的多个卡口可对偏心相对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减低插入损耗,提高光纤传输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第一卡口在第一凸台的周壁上均匀布置。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多个第二卡口在第二凸台的周壁上均匀布置。
由上可见,平均分布的卡口方便于使用人员对调整的角度进行计算,从而调整出更低的插入损耗,有利于调高光纤传输效率。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卡口的数量大于或小于第二卡口的数量不相等。
由上可见,不相等的卡口数量有利于创造出一些特定的角度,方便于使用人员对偏心相对角度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卡口的数量为四个。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卡口的数量为三个。
由上可见,使用人员可对偏心相对角度进行30°、60°、90°、120°等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调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凸台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凸台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法兰盘开设有两个安装孔
由上可见,通过外螺纹和安装孔可以使得光纤适配器固定在所需器件或者所需场所上使用,有利于提高该光纤适配器的泛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光纤结构图。
图2是现有的另一光纤结构图。
图3是现有的光纤适配器结构图。
图4是现有的光纤对接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光纤适配器实施例的光纤对接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5和图6,光纤适配器5包括法兰盘51,法兰盘51包括的端面511和端面512,自端面511向外延伸有凸台513,自端面512向外延伸有凸台514,并在凸台513和凸台514的外壁上分别开设有外螺纹541和外螺纹542,凸台513内还开设有凹槽53,凸台514还开设有凹槽56。光纤适配器5还包括一通孔52、安装孔551和安装孔552,通孔52贯通法兰盘51、凸台513和凸台514,安装孔551和安装孔552贯穿地设置在法兰盘51的端部。
在凸台513的周壁上开设有四个沿通孔52轴线方向延伸的卡口531、卡口532、卡口533和卡口534,四个卡口531、532、533、534在凸台513的周壁上沿周向均匀布置,相邻的两个卡口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90°。凸台514的周壁上开三个设有沿通孔52轴线方向延伸的卡口561、卡口562和卡口563,三个卡口561、562、563在凸台514的周壁上沿周向均匀布置,相邻的两个卡口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120°。
当使用光纤适配器5对光纤1和光纤2进行对接时,将安装有光纤1的光纤连接器的定位键插入到卡口531中,将安装有光纤2的光纤连接器的定位键插入到卡口561中,则如图4所示,偏心相对角度α大于15°且小于等于45°,插入损耗过大,严重影响光纤传输效率。
此时,首先将安装有光纤1的光纤连接器的定位键从卡口531拔出,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将其插入到卡口532中,再将安装有光纤2的光纤连接器的定位键从卡口561拔出,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将其插入到卡口562中,则如图7所示,偏心相对角度α由于转动变成偏心相对角度β,由于安装有光纤1的光纤连接器定位键的插入位置从卡口531转到卡口532,即逆时针转动了90°,而安装有光纤2的光纤连接器定位键的插入位置从卡口561转到卡口562,即逆时针转动了120°,所以偏心相对角度将发生30°的变化,偏心相对角度β变成小于等于15°,根据余弦定理可计算出
Figure 74429DEST_PATH_IMAGE002
,即d2=0.2552μm,再将d2=0.2552μm和w1≈3.5μm代入上述插入损耗公式中,可计算出插入损耗为0.02dB,可见,利用光纤适配器5对偏心相对角度进行调节可有效地降低了插入损耗。
如果将光纤进行对接时出现偏心相对角度大于45°时,可首先将光纤连接器选择不同的卡口,使偏心相对角度调整到小于等于45°。此时如果偏心相对角度小于等于15°,则已经将偏心相对角度调整到位,插入损耗将符合标准,如果偏心相对角度出现大于15°且小于等于45°,则按照上述方法对偏心相对角度进行调整至小于15°即可使插入损耗符合标准。
由上述方案可见,利用光纤适配器5对光纤偏心相对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减低插入损耗,从而提高光纤传输效率,同时利用外螺纹和安装孔可使得该光纤适配器5适用在不同器件上或不同环境上,有利于提高其泛用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卡口数量的改变或者卡口的位置改变,这些变化也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光纤适配器,包括
法兰盘,所述法兰盘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第一凸台,自所述第一端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凸台内开设有第一凹槽;
第二凸台,自所述第二端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凸台内开设有第二凹槽;
通孔,所述通孔贯穿所述法兰盘、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的周壁上开设有二个以上沿所述通孔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二凸台的周壁上开设有二个以上沿所述通孔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卡口在所述第一凸台的周壁上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二卡口在所述第二凸台的周壁上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口的数量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卡口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口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口的数量为三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台的外壁上开设有外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光纤适配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法兰盘开设有两个安装孔。
CN201320531524.4U 2013-08-28 2013-08-28 光纤适配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146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1524.4U CN203414633U (zh) 2013-08-28 2013-08-28 光纤适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31524.4U CN203414633U (zh) 2013-08-28 2013-08-28 光纤适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14633U true CN203414633U (zh) 2014-01-29

Family

ID=49977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31524.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414633U (zh) 2013-08-28 2013-08-28 光纤适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146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4363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爱德奇电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对准套管组件和光纤适配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84363A1 (zh) * 2015-05-15 2016-11-24 爱德奇电讯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对准套管组件和光纤适配器
US10302874B2 (en) 2015-05-15 2019-05-28 Commscope Tele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Alignment sleeve assembly and fiber optic adap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9876B (zh) 超低衰减大有效面积的单模光纤
CN102073099B (zh) 高带宽多模光纤
CN102904641B (zh) 一种基于少模光纤的通信系统
TWI522667B (zh) A kind of bending insensitive single mode fiber
CN103777282A (zh) 一种光栅耦合器及光信号的耦合方法
JP2013092801A (ja) マルチコアファイバ
JP2023126651A (ja)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
CN103403591A (zh) 多芯光纤、以及使用了多芯光纤的多芯光纤的连接方法
CN108490546B (zh) 一种提高光波导传输特性的光波导模式转换器
CN105511015B (zh) 一种少模光纤
CN103869410B (zh) 一种具有兼容性的小弯曲半径单模光纤
WO2021128563A1 (zh) 抗弯多模光纤
CN107678087A (zh) 一种低衰减大有效面积单模光纤
WO2018072763A2 (zh) 新型少模光纤
WO2021189891A1 (zh) 一种多芯多模光纤
CN108205177A (zh) 一种mt插头、mt插头耦合结构及使用该mt插头的连接器
CN203414633U (zh) 光纤适配器
CN201266251Y (zh) 光纤准直器
CN104635296A (zh) 一种长距离激光能量传输光纤
CN103364868A (zh) 用于光纤连接器的梯度折射率多模光纤
CN201993492U (zh) 光纤快速接头
CN108873157A (zh) 一种低磁敏感性保偏光子晶体光纤
CN106772781B (zh) 一种适用于光纤连接器制作的抗弯光纤
CN109188599A (zh) 一种1530nm到1580nm波段范围内的双槽型大负色散波导
JP2012032524A (ja) マルチコア光ファイバとそれを用いた軸合わせ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ZHUHAI AFR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ADVANCED FIBER RESOURCE (ZHUHAI)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3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Tang software Road No. B5 Building 2 floor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Address before: 51903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Tang software Road No. B5 Building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Optical Library Communications (Zhuhai) Co.,Ltd.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9030, 1, 1-6, 8 and two, 5 production center, software Road, Guangdong, Zhuhai, China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Address before: 519030 Guangdong city of Zhuhai Province Tang software Road No. B5 Building 2 floor

Patentee before: ADVANCED FIBER RESOURCES (ZHUHAI)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