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11106U - 自动馈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馈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11106U
CN203411106U CN201320444435.6U CN201320444435U CN203411106U CN 203411106 U CN203411106 U CN 203411106U CN 201320444435 U CN201320444435 U CN 201320444435U CN 203411106 U CN203411106 U CN 203411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aking module
barb
paper taking
gr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444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义泉
陈龙
廖文庆
周仲鲸
方敬桦
卢廷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444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11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11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1110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馈送装置,其包括:一取纸模块,设置一第一随动齿轮;一第二随动齿轮,啮合第一随动齿轮;一滑动齿轮,啮合第二随动齿轮,并能够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一卡钩,设置于滑动齿轮相邻处,设有一旋转设置的本体,本体一端设有一第一倒钩,另一端设有互相间隔的一调拨啮齿及一止挡块,调拨啮齿能够与滑动齿轮啮合;一挡板,设置于卡钩相邻处,设有一往止挡块方向延伸的挡臂及一往反方向延伸的摆臂;一第二倒钩,与第一倒钩扣合;一顶块,设置于挡板上方并抵顶挡板的摆臂;一弹性组件,设置于取纸模块上方并抵压取纸模块。

Description

自动馈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馈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扭簧产生下压力的自动馈送装置。 
背景技术
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传真机或是结合上述功能的多功能事务机,均设有自动馈送装置(ADF),用以馈走纸张至机器内部,馈走纸张的过程可能关系到机器是否会卡纸,因此自动馈送装置的可靠度至关重要。 
请参阅图1,一种现有的馈送装置100’包括一取纸模块座10’、一第一取纸滚轮11’、一第二取纸滚轮12’、一取纸皮带13’、一单向齿圈20’、一进纸齿轮21’、一第一进纸转轴22’、一第二进纸转轴23’、一进纸扭簧24’、一复归扭簧25’。 
取纸模块座10’具有两相对的侧壁,具有一固定端101’及一自由端102’,固定端101’容纳第一取纸滚轮11’,自由端102’容纳第二取纸滚轮12’,第一取纸滚轮11’与第二取纸滚轮12’的一侧分别具有第一齿部110’及第二齿部120’,取纸皮带13’套接第一齿部110’及第二齿部120’以传递动力,第一取纸滚轮11’相对于第一齿部110端设有棘轮111’,单向齿圈20’与棘轮111’啮合,包含一限位槽200’,并且单向齿圈20’与棘轮111’的啮齿啮合方向为逆时针,当单向齿圈20’为逆时针旋转时,通过啮齿的特殊角度设计,使单向齿圈20’与棘轮111’彼此发生空转,第二进纸转轴23’由固定端101’串连两侧壁,并且将传动台230’单向齿圈20’与第一取纸滚轮11’串连于两侧壁内,第二进纸转轴23’与传动台230’组装后同步转动,传动台230’包含一凸块231’,用以配合限位槽200’,通过第二进纸转轴23’顺时针旋转带动传动台230’,使凸块231’抵压限位槽200’旋转,进而使单向齿圈20’带动第一取纸滚轮11’顺时针旋转,而第一齿部110’通过取纸皮带13’带动第二齿部120’旋转,反之,当传动轴200’ 逆时针旋转时,单向齿圈20’与棘轮111’彼此发生空转旋松。 
进纸齿轮21’的一侧与进纸扭簧24’连结固定,而进纸扭簧24’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一进纸转轴22’,当进纸齿轮21’顺时针旋转时,进纸扭簧24’会旋紧第一进纸转轴22’而带动其旋转,当进纸齿轮21’逆时针旋转时,进纸扭簧24’旋松,旋松后进纸扭簧24’与第一进纸转轴22’彼此发生空转,第一进纸转轴22’即停止转动。复归扭簧25’一端套设于第二进纸转轴23’,另一端固定于取纸模块座10’上;第一进纸转轴22’连动串连第二进纸转轴23’。 
动作时,进纸齿轮21’顺时针旋转带动进纸扭簧24’旋紧第一进纸转轴22’,进而带动第二进纸转轴23’往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复归扭簧25’旋转并放松第二进纸转轴23’而产生一顺时针扭力,进而带动取纸模纸座,使取纸模块座10’的自由端102’沿着固定端101’向下旋转直至抵压一取纸平面,此时,因取纸平面的抵挡力过大复归扭簧25’对第二进纸转轴23’发生干涉性空转(超过最大静动摩擦力),使取纸模块座10’保持一固定的扭力抵压取纸平面,并且通过旋转的第一取纸滚轮11’与第二取纸滚轮12’进行取纸。 
接下来,当进纸齿轮21’逆时针旋转时,进纸扭簧24’被逆时针带动旋转并放松第一进纸转轴22’而产生一逆时针扭力,此时,由于取纸动作已经使复归扭簧25’完全旋紧因此此逆时针扭力传输至第二进纸转轴23’,藉此复归扭簧25’之扭力带动取纸模块座10’产生逆时针方向旋转,此时自由端102’能够沿着固定端101’为轴心上抬完成一次取纸的循环。 
但是,现有的馈送装置100’的动力传输非常依赖进纸扭簧24’与第一进纸转轴22’之间的摩擦力及复归扭簧25’与第二进纸转轴23’之间的摩擦力,而扭簧在往复使用一定次数后,上述摩擦力将随之降低,将造成使用效能的衰减甚至失效,例如装置的下压力道不足,或是无法复归至原位等。 
为了避免效能的衰减甚至失效,有必要提出一种克服上述扭簧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问题的自动馈送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针对所述先前技术的不足,公开一种自动馈送装 置,该自动馈送装置可以克服扭簧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力,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馈送装置,包括一取纸模块,设置一第一随动齿轮;一第二随动齿轮,啮合第一随动齿轮;一滑动齿轮,啮合第二随动齿轮,并能够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一卡钩,设置于滑动齿轮相邻处,设有一旋转设置的本体,本体一端设有一第一倒钩,另一端设有互相间隔的一调拨啮齿及一止挡块,调拨啮齿能够与滑动齿轮啮合;一挡板,设置于卡钩相邻处,设有一往止挡块方向延伸的挡臂及一往反方向延伸的摆臂;一第二倒钩,与第一倒钩扣合;一顶块,设置于挡板上方并抵顶挡板的摆臂;一弹性组件,设置于取纸模块上方并抵压取纸模块;其中,当取纸模块取纸时,滑动齿轮于第一位置拨动调拨啮齿,使卡钩旋转并使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分离,借此,摆臂与顶块分离,并使挡臂抵接止挡块,弹性组件抵压取纸模块下移,滑动齿轮与调拨啮齿分离;当取纸模块停止取纸时,滑动齿轮位移至第二位置与调拨啮齿啮合,因挡臂抵接止挡块使卡钩形成滑动齿轮的支点,进而使取纸模块上移,使顶块抵压摆臂使挡臂与止挡块分离,此时滑动齿轮拨动调拨啮齿,使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扣合。 
其中,所述取纸模块上方设有一上盖;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扭簧,枢接于取纸模块中间部,扭簧一端设有一连接至上盖的施力臂,另一端设有一连接至取纸模块前端部的抗力臂。 
其中,所述取纸模块设有一固持架,固持架设有一顶壁及一侧壁,顶壁上表面设置一扣槽,扭簧枢接于侧壁中部,抗力臂抵扣于扣槽。 
其中,所述上盖在取纸模块两侧设置至少一垂直延伸的卡槽,施力臂抵顶卡槽。 
其中,所述本体外表面沿其轴向设有一凸起,卡钩的下方设置一弹片,弹片与卡钩之本体间隔一段距离,当卡钩旋转时,凸起抵压着弹片。 
其中,所述取纸模块设有一抵挡面,用以抵挡第一倒钩以限制卡钩的旋转角度。 
其中,所述取纸模块设有一固持架,固持架设有一侧壁,滑动齿轮、卡钩、挡板及第二随动齿轮枢接于侧壁。 
本实用新型自动馈送装置通过摆动模块取代现有技术当中的进纸扭簧及复归扭簧的功能,该模块不会因使用次数增多而使效能降低,能够大幅提 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馈送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馈送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自动馈送装置的取纸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标注IV的放大图。 
图5是图2所示自动馈送装置的摆动模块的右侧视图。 
图6是图2所示自动馈送装置的倒钩的立体图。 
图7A、7B是图2所示自动馈送装置的左侧剖面视图,其中图7A为取纸机构正要下压时的状态,图7B为取纸机构正要上抬时的状态。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自动馈送装置1动力模块10 
传动齿轮11进纸方向110 
复始方向111从动齿轮12 
第一传动杆13取纸模块20 
固持架21顶壁22 
抵挡面220侧壁23 
固定端230自由端231 
分纸滚轮24第一齿部240 
第二棘轮241第二棘齿242 
第二抵靠面2420第二倾斜面2421 
第二传动杆25第一随动齿轮250 
斜滑块2501第一棘轮251 
斜滑槽2510第一棘齿252 
第一抵靠面2520第一倾斜面2521 
取纸滚轮26第二齿部260 
皮带27扣槽28 
摆动模块30侧板31 
滑行槽310第一位置311 
第二位置312弹片313 
第二随动齿轮32滑动齿轮33 
卡钩34本体340 
功能端341调控端342 
凸起343第一倒钩344 
调拨啮齿345止挡块346 
挡板35挡臂350 
摆臂351上盖36 
卡槽360第二倒钩361 
顶块362弹性组件37 
双扭簧370施力臂371 
抗力臂372连接臂37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的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馈送装置1包括,一动力模块10、一取纸模块20及一摆动模块30,其中,动力模块10能够传输旋转动能至取纸模块20,而摆动模块30通过与取纸模块20啮合,获得动力模块10所传递的旋转动能。 
动力模块10进一步包括一传动齿轮11、一从动齿轮12及一第一传动杆13,从动齿轮12与传动齿轮11啮合,第一传动杆13与从动齿轮12同轴连接,传动齿轮11的旋向一为进纸方向110,一为复始方向111,进纸方向110控制取纸模块20下压并且滚动取纸,复始方向111控制取纸模块20上抬复位。 
请参阅图3,取纸模块20包括一固持架21、一分纸滚轮24、一第二传动杆25、一取纸滚轮26及一皮带27。固持架21具有一顶壁22及一侧壁23,侧壁23连接于顶壁22的一侧,侧壁23具有一固定端230及一自由端231,自由端231以固定端230为轴心旋转。顶壁22上表面设置一扣槽28。分纸滚轮24设置于固持架21的固定端230。取纸滚轮26设置于固持架21的自 由端231。分纸滚轮24一侧设有一第一齿部240,第一齿部240具有一圈啮齿,取纸滚轮26一侧设有一对应于第一齿部240的第二齿部260。皮带27连接第一齿部240与第二齿部260。 
第二传动杆25穿过分纸滚轮24的轴心以及固持架21的侧壁23并设置于固持架21的固定端230,第二传动杆25并与第一传动杆13连动,第二传动杆25上设置一第一随动齿轮250,第一随动齿轮250侧边设置一第一棘轮251,第一棘轮251具有多个第一棘齿252,分纸滚轮24对应于第一随动齿轮250的侧边设置一第二棘轮241,第二棘轮241具有多个第二棘齿242,第二棘齿242能够与第一棘齿252互相啮合。通过第二传动杆25带动第一棘轮251,使第一棘轮251啮合第二棘轮241,从而带动分纸滚轮24旋转,并由分纸滚轮24的第一齿部240带动皮带27以牵引取纸滚轮26旋转。 
请参阅图4,当传动齿轮11朝复始方向111旋向,取纸滚轮26与分纸滚轮24的滚动不具意义,为减轻动力传输的负担,第一棘轮251以及第二棘轮241优选为单向棘轮。因此,第一棘轮251能够沿着第二传动杆25的轴向滑动套设在第二传动杆25上。借此,当传动齿轮11朝复始方向111旋转且带动第一棘轮251时,第一棘轮251能够滑动地与第二棘轮241分离,即退出第二棘轮241的啮合位置。 
具体地,第一棘轮251设置一斜滑槽2510,斜滑槽2510沿第一棘轮251径向设有一滑动空间,滑动空间一侧设有一倾斜面。第一随动齿轮250设置一伸入斜滑槽2510内的斜滑块2501。借此,当传动齿轮11朝进纸方向110旋转且带动第一随动齿轮250时,斜滑块2501朝斜滑槽2510一端滑动并抵顶斜滑槽2510的倾斜面,使第一棘轮251沿着第二传动杆25的轴向滑动并连接第二棘轮241,即就啮合位置。反之,朝复始方向111旋转时,斜滑块2501于斜滑槽2510另一端滑动并抵顶斜滑槽2510的倾斜面,使第一棘轮251沿着第二传动杆25的轴向滑动并与第二棘轮241分离,即退出啮合位置。 
其中,第一棘齿252设有第一抵靠面2520与第一倾斜面2521,第一抵靠面2520大致上平行于第一棘轮251的轴向方向,且第一抵靠面2520面与第一倾斜面2521之间形成一锐角。第二棘齿242设有第二抵靠面2420与第二倾斜面2421,第二抵靠面2420大致上平行于第二棘轮241的轴向方向,且第二抵靠面2420与第二倾斜面2421之间形成一锐角。 
请配合参阅图2、图5、图7A及图7B,摆动模块30包括一侧板31、一第二随动齿轮32、一滑动齿轮33、一卡钩34、一挡板35、一上盖36及一弹性组件37。侧板31连接于固持架21的顶壁22侧边,侧板31固持架21上分别形成有一滑行槽310,滑行槽310的顶端定义为第一位置311,底端定义为第二位置312。第二随动齿轮32设置于侧板31与顶壁22之间,并与取纸模块10的第一随动齿轮250啮合。滑动齿轮33与第二随动齿轮32啮合,滑动齿轮33的轴心伸入滑行槽310中,借此,滑动齿轮33能够于滑行槽310的第一位置311与第二位置312之间往复滑行。 
卡钩34与滑动齿轮33相邻设置,具有一旋转设置的本体340,沿着轴向方向一端为功能端341另一端为调控端342,本体340外表面沿轴向延伸有一凸起343,本体340外表面于功能端341处设置一L型的第一倒钩344,而所述顶壁22于卡钩34旁延伸出一抵挡面220,抵挡面220用以抵挡第一倒钩344以限制卡钩34的旋转角度,本体340外表面于调控端342处设置一调拨啮齿345及一止挡块346,调拨啮齿345与止挡块346间隔一距离设置,调拨啮齿345能够与滑动齿轮33啮合。本实施例中,L型的第一倒钩344设置于调拨啮齿345与止挡块346之间。 
挡板35与卡钩34相邻设置,具有一往止挡块346方向延伸的挡臂350及一往反方向延伸的摆臂351,挡臂350重量大于摆臂351。上盖36设置于取纸模块20与动力模块10上方,对同一轴向在线的第一传动杆13、第二传动杆25以及侧板31进行固定并提供旋转支点,上盖36在取纸模块20两侧设置一对垂直延伸的卡槽360,上盖36于邻近卡钩34处设置一L型的第二倒钩361,借以和第一倒钩344扣合,上盖36于摆臂351上方设置一顶块362,侧板31于卡钩34的下方设置一水平延伸的弹片313,弹片313与卡钩34的本体340间隔一段距离,当卡钩34旋转时,凸起343会抵压弹片313,借以产生一对抗力,使卡钩34不会因晃动而位移,防止卡钩34在作用过程中因晃动而使调拨啮齿345移位而与滑动齿轮33卡死。弹性组件37设置于上盖与取纸模块20之间,借以对取纸模块20产生一持续下压的作用力,具体地,弹性组件37优选为双扭簧370,设置于侧板31与侧壁23上,具有一对施力臂371及一对抗力臂372,抗力臂372间通过一连接臂373相连,施力臂371抵顶于卡槽360内,连接臂373抵扣于扣槽28,通过卡槽360做为 施力支点并对自由端231进行下压,进而带动取纸模块20向下旋转。 
本实用新型自动馈送装置1是通过一旋转马达(图中未示)提供旋转力给传动齿轮11,使自动馈送装置1实现下压、开始滚动、停止滚动、上抬的动作,其动作过程如下,请参阅图7A、7B配合参阅图2: 
初始状态(图7A):第一倒钩344与第二倒钩361扣合固定,牵制取纸模块20,借以对抗弹性组件37的转动量,顶块362抵压摆臂351使挡臂350上抬。 
开始取纸:传动齿轮11向进纸方向110旋转并连动第一传动杆13以及第二传动杆25,第二传动杆25连动第一随动齿轮250进而带动斜滑块2501,第一随动齿轮250同时啮合第二随动齿轮32,接着,斜滑块2501推抵第一棘轮251,进而使第一棘轮251与第二棘轮241啮合,第二棘轮241带动分纸滚轮24以及取纸滚轮26,实现滚动取纸的动作,同时,第二随动齿轮32啮合滑动齿轮33,使滑动齿轮33位于第一位置311,滑动齿轮33能够拨动调拨啮齿345使卡钩34旋转,进而使第一倒钩344与第二倒钩361分离,直至第一倒钩344抵顶抵挡面220,过程中凸起343抵压着弹片313。第一卡钩34与第二倒钩361分离后,弹性组件37能够带动取纸模块20下压,实现下压的动作,并且摆臂351与顶块362分离后,较重的挡臂350向下移动与止挡块346相抵接,在此状态下调拨啮齿345与滑动齿轮33分离并且空转。 
停止取纸(图7B):传动齿轮11向复始方向111旋转并连动第一传动杆13以及第二传动杆25,第二传动杆25连动第一随动齿轮250进而带动斜滑块2501,并使第一随动齿轮250啮合第二随动齿轮32,接着,斜滑块2501推抵第一棘轮251,使第一棘轮251退出啮合位置,进而使第二棘轮241发生空转,使滚轮停止滚动,同时,第二随动齿轮32啮合滑动齿轮33,使滑动齿轮33位于第二位置312啮合调拨啮齿345,此时,因挡臂350抵压住止挡块346使得滑动齿轮33被限制而无法旋转以及滑动,借以,使卡钩34、滑动齿轮33、第二随动齿轮32、第二传动杆25均无法转动,形成动力模块10的施力支点,借以将取纸模块20上抬,直至顶块362抵压摆臂351使挡臂350上抬与止挡块346分离,此时,各组件即能够开始转动,滑动齿轮33即能够拨动调拨啮齿345,过程中凸起343再次抵压着弹片313,卡钩34旋 转至第一倒钩344与第二倒钩361扣合固定时,滑动齿轮33与调拨啮齿345即再次分离,实现上抬的动作并回复初始状态。当传动齿轮11再次往进纸方向110旋转,第二随动齿轮32带动滑动齿轮33往第一位置311移动,使滑动齿轮33再次与调拨啮齿345啮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自动馈送装置1通过摆动模块30取代现有技术的进纸扭簧24’及复归扭簧25’的功能,以解决摩擦力的问题,且该模块不会因使用次数增多而使效能降低,能够大幅提升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合予陈明。 

Claims (7)

1.一自动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取纸模块,设置一第一随动齿轮;一第二随动齿轮,啮合第一随动齿轮;一滑动齿轮,啮合第二随动齿轮,并能够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位移;一卡钩,设置于滑动齿轮相邻处,设有一旋转设置的本体,本体一端设有一第一倒钩,另一端设有互相间隔的一调拨啮齿及一止挡块,调拨啮齿能够与滑动齿轮啮合;一挡板,设置于卡钩相邻处,设有一往止挡块方向延伸的挡臂及一往反方向延伸的摆臂;一第二倒钩,与第一倒钩扣合;一顶块,设置于挡板上方并抵顶挡板的摆臂;一弹性组件,设置于取纸模块上方并抵压取纸模块;其中,当取纸模块取纸时,滑动齿轮于第一位置拨动调拨啮齿,使卡钩旋转并使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分离,借此,摆臂与顶块分离,并使挡臂抵接止挡块,弹性组件抵压取纸模块下压,滑动齿轮与调拨啮齿分离;当取纸模块停止取纸时,滑动齿轮位移至第二位置与调拨啮齿啮合,因挡臂抵接止挡块使卡钩形成滑动齿轮的支点,进而使取纸模块上移,使顶块抵压摆臂使挡臂与止挡块分离,此时滑动齿轮拨动调拨啮齿,使第一倒钩与第二倒钩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模块上方设有一上盖;弹性组件包括至少一扭簧,枢接于取纸模块中间部,扭簧一端设有一连接至上盖的施力臂,另一端设有一连接至取纸模块前端部的抗力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模块设有一固持架,固持架设有一顶壁及一侧壁,顶壁上表面设置一扣槽,扭簧枢接于侧壁中部,抗力臂抵扣于扣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在取纸模块两侧设置至少一垂直延伸的卡槽,施力臂抵顶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表面沿其轴向设有一凸起,卡钩的下方设置一弹片,弹片与卡钩之本体间隔一段距离,当卡钩旋转时,凸起抵压着弹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模块设有一抵挡面,用以抵挡第一倒钩以限制卡钩的旋转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纸模块设有一固持架,固持架设有一侧壁,滑动齿轮、卡钩、挡板及第二随动齿轮枢接于侧壁。
CN201320444435.6U 2013-07-24 2013-07-24 自动馈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11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44435.6U CN203411106U (zh) 2013-07-24 2013-07-24 自动馈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44435.6U CN203411106U (zh) 2013-07-24 2013-07-24 自动馈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11106U true CN203411106U (zh) 2014-01-29

Family

ID=49974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4443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11106U (zh) 2013-07-24 2013-07-24 自动馈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1110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6273A (zh) * 2018-07-27 2018-12-07 东莞福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机构及过胶机
CN111087067A (zh) * 2019-12-08 2020-05-01 孙陆海 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自动工作的节能型生化池污泥调整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46273A (zh) * 2018-07-27 2018-12-07 东莞福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机构及过胶机
CN108946273B (zh) * 2018-07-27 2024-04-30 东莞市福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机构及过胶机
CN111087067A (zh) * 2019-12-08 2020-05-01 孙陆海 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自动工作的节能型生化池污泥调整装置
CN111087067B (zh) * 2019-12-08 2023-12-19 孙陆海 一种根据温度变化自动工作的节能型生化池污泥调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11106U (zh) 自动馈送装置
CN102149518B (zh) 具有可转换的机构的手持式工具机
CN105023814B (zh) 具有到位离合与单向传动功能的电动操作机构
TW201414280A (zh) 饋紙式掃描裝置
CN106015495A (zh)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CN201843896U (zh) 一种双联齿小型多功能铰链
CN105056520B (zh) 一种自动麻将机上的推升装置
CN106851042A (zh) 一种扫描仪
CN103612926B (zh) 数码压痕机的自动进纸机构
CN109050064A (zh) 基于人体工程学的装订夹及文件夹
CN202483225U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03486600U (zh) 取纸系统
CN207443911U (zh) 一种方便体型大小不同的牛喂养的饲养槽
CN209714258U (zh) 麻将机升牌推牌单向凸轮式驱动机构
CN208221420U (zh) 一种旋翼传动的棘轮装置
CN203370875U (zh) 支点可调式翻转机构
CN207874998U (zh) 一种瓦楞纸双面机重力轮高度调节机构
CN201301937Y (zh) 一种车辆变速机构
CN109017002A (zh) 基于大数据的装订夹及文件夹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16611U (zh) 一种书籍印刷用单色印刷机
CN105374587B (zh) 一种断路器的储能操作机构
CN219275244U (zh) 一种凸轮驱动水平旋转机构
CN115351163B (zh) 一种板材拉延折弯曲面定型机构
CN210004755U (zh) 一种隧道炉用驱动装置
CN107218182A (zh)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Termination date: 2019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