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05652U -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05652U
CN203405652U CN201320555899.4U CN201320555899U CN203405652U CN 203405652 U CN203405652 U CN 203405652U CN 201320555899 U CN201320555899 U CN 201320555899U CN 203405652 U CN203405652 U CN 203405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ine
signal
control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558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晓芳
公伟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Hefei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558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05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05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0565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该阵列基板包括栅线和数据线以及像素阵列,还包括: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定位电路单元,所述触控定位电路单元包括触控开关电路以及多个触控发射线和触控感应线,其中所述触控发射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栅线兼当,所述触控感应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数据线兼当;和/或,所述触控发射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数据线兼当,所述触控感应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栅线兼当;触控开关电路在第一阶段时,接收第一信号,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图像显示;在第二阶段时,接收第二信号,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触控定位。本实用新型利用阵列基板实现触控功能,达到降低触摸屏幕厚度及制作成本的目的。

Description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触摸操作的显示屏幕已成为显示器的发展趋势。
显示器的触摸技术按照原理划分大体有以下几种:电阻式触摸屏、电容式触摸屏、红外线式触摸屏、表面声波式触摸屏、电磁式触摸屏、振波感应式触摸屏、受抑全内反射光学感应式触摸屏等;按照组成结构分有以下:外挂式(out-cell)触摸屏、触摸传感在显示面板上面(on-cell)的触摸屏以及触摸传感在显示面板内部(in-cell)的触摸屏等。
随着市场要求,显示装置的整体模组减薄是市场发展趋势,所以触摸结构由触摸传感外挂式向触摸传感做到面板内部(in-cell)的实现方式发展,同时由于减少了一部分制作工序,还能够达到降低触摸屏幕制作成本的目的。
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是所谓的OGS技术,OGS的全称是One GlassSolution,也即单层玻璃解决方案,其属于on-cell方案的一种,将触摸屏幕和保护玻璃结合实现触控操作,但该技术还无法实现在TFT阵列基板上的像素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功能。OGS技术采用互电容工作原理,其基本原理为先制作相临的两个导体,在相临的导体之间存在固定电容,当另一个导体(如手指)靠近两个导体之间的位置时,便会造成感应电容并联到固有电容上,造成整体的电容增加,拿开手指后,电容又减小,后端驱动侦测有无手指时电容的变化,判断出面是否存在面板接触及接触位置。
然而对于In-cell技术来说,由于需要在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的像素内部嵌入触摸传感功能,使得半导体制造工艺复杂,因此难以确保成品率和显示性能,实用化未取得进展。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利用阵列基板实现触控功能,达到降低触摸屏幕厚度及制作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栅线和数据线以及由所述栅线和所述数据线所划分出的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中的各个像素进一步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其中,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定位电路单元,所述触控定位电路单元包括触控开关电路以及多个彼此交叉设置的触控发射线和触控感应线,其中所述触控发射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栅线兼当,所述触控感应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数据线兼当;和/或,所述触控发射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数据线兼当,所述触控感应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栅线兼当;
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在第一阶段时,接收第一信号,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图像显示;且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在第二阶段时,接收第二信号,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触控定位。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具体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使所述数据线与用于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扫描信号的数据线驱动芯片之间、所述栅线与用于向所述栅线输入栅扫描信号的栅线驱动芯片之间在所述第一阶段导通,在所述第二阶断断开的第一开关电路;和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使用于输入触控感应信号的信号发射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发射线之间、用于接收触控感应信号的信号接收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感应线之间在所述第一阶段断开,在所述第二阶断导通的第二开关电路。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导通或断开的多个第一开关晶体管和多个第二开关晶体管,其中每一所述数据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与所述数据线驱动芯片连接,每一所述栅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与所述栅线驱动芯片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导通或断开的多个第三开关晶体管和多个第四开关晶体管,其中每一所述触控发射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与所述信号发射驱动芯片连接,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线通过一个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与所述信号接收驱动芯片连接。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数据线驱动芯片连接,源极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栅线驱动芯片连接,源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信号发射驱动芯片连接,源极与所述触控发射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信号接收驱动芯片连接,源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线连接。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每一所述数据线和每一所述栅线均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每间隔N行的所述数据线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每间隔M行的所述栅线形成为所述触控发射线或者所述触控感应线,其中N和M均大于等于1。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每N行的所述数据线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每M行的所述栅线形成为所述触控发射线或者所述触控感应线,其中N和M均大于等于1。
优选地,上述所述的阵列基板,所述各个像素还包括用于在第二阶段内维持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的存储电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其中,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阵列基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利用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Data)和栅线(Gate)实现触控功能,实现显示面板触控结构的In-cell方式,且无需额外增加制作工艺,因此制作简单方便,能够达到降低触摸显示面板厚度及制作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阵列基板进行图像显示及触控的时序控制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用于实现触控定位的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上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上的部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原理进行详细说明,所举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利用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Data)和栅线(Gate)实现触控功能,实现显示面板触控结构的In-cell方式,且无需额外增加制作工艺,因此制作简单方便,能够达到降低触摸显示面板厚度及制作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栅线和数据线以及由所述栅线和所述数据线所划分出的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中的各个像素进一步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其中: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定位电路单元,所述触控定位电路单元包括触控开关电路以及多个彼此交叉设置的触控发射线和触控感应线,
其中所述触控发射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栅线兼当,所述触控感应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数据线兼当;和/或,所述触控发射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数据线兼当,所述触控感应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栅线兼当;;
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在第一阶段时,接收第一信号,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图像显示;且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在第二阶段时,接收第二信号,使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触控定位。
具体地,在触控显示面板组装时,所述触控开关电路与用于向所述触控发射线输入触控感应信号的信号发射驱动芯片和用于接收所述触控感应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的信号接收驱动芯片连接。
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在第一阶段时接收第一信号,使所述信号发射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发射线之间、所述信号接收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感应线之间断开,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图像显示;并在第二阶段时接收第二信号,使所述信号发射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发射线之间、所述信号接收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感应线之间连接,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触控定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阵列基板用于实现上述显示及触控功能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1所示,与现有技术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液晶显示器阵列基板的像素电路相似,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平行设置的数据线10、多个平行设置的栅线20,且数据线10与栅线20相互垂直、彼此交叉,形成为多个由红色(R)、绿色(G)或蓝色(G)子像素构成的像素单元,每一子像素30内设置有驱动薄膜晶体管31和像素电极33。
此外,在阵列基板的边缘设置有:
数据线驱动芯片(Data IC)40,用于向各数据线10输入数据扫描信号;
栅线驱动芯片(Gate IC)50,用于向各栅线20输入栅扫描信号。
上述结构像素电路构成的阵列基板中,用于图像显示的驱动方法为,通过数据线驱动芯片40在一帧时间里依次向每一数据线10输入数据扫描信号,通过栅线驱动芯片50依次向每一栅线20输入栅扫描信号,使每一子像素30上的驱动薄膜晶体管31根据所对应栅线20上的栅扫描信号以及数据线10的数据扫描信号导通或断开,以实现不同图像显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上述图像显示的电路驱动方法,且该部分并非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重点,在此不详细描述。
为了能够在阵列基板上实现触控功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阵列基板上还进一步包括: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定位电路单元,其中将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栅线20和数据线10分别作为触控感应线或触控发射线。
如图1所示,所述触控定位电路单元还包括:
信号发射驱动芯片(Touch IC(TX))60,用于向触控发射线输入触控感应信号;和
信号接收驱动芯片(Touch IC(RX))70,用于接收触控感应线上的触控感应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发射线利用了栅线20实现,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感应线利用了数据线10实现,但并不限于此,触控发射线也可以为数据线10,则同时触控感应线可以为栅线20。
此外,参阅图1所示,所述触控定位电路单元还包括用于使数据线10和栅线20分别在图像显示功能和触控定位功能之间切换的触控开关电路,具体地,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包括:
第一开关电路80,用于接收第一信号S1,使数据线10与数据线驱动芯片40之间、栅线20与栅线驱动芯片50之间在第一阶段导通并在第二阶断断开;其中第一阶段中数据线10和栅线20分别用于图像显示功能,在第二阶段中数据线10和栅线20分别用于定位触控功能;
第二开关电路90,用于接收第二信号S2,使信号发射驱动芯片60与触控发射线之间、信号接收驱动芯片70与触控感应线之间在第一阶段断开并在所述第二阶断导通。
参阅图1所示,所述第一开关电路80具体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S1导通或断开的多个第一开关晶体管81和多个第二开关晶体管82,其中每一所述数据线10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81与所述数据线驱动芯片40连接,每一所述栅线20通过一个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82与所述栅线驱动芯片50连接。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8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S1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数据线驱动芯片40连接,源极与所述连接线10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8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S1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栅线驱动芯片50连接,源极与所述栅线20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90具体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S2导通或断开的多个第三开关晶体管91和多个第四开关晶体管92,其中每一所述触控发射线(本实施例中为栅线20)通过一个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91与所述信号发射驱动芯片60连接,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线(本实施例中为数据线10)通过一个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92与所述信号接收驱动芯片70连接。
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9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S2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信号发射驱动芯片60连接,源极与所述触控发射线(本实施例中为栅线20)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92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S2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信号接收驱动芯片70连接,源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线(本实施例中为数据线10)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以N沟道TFT(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了图示,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也可以以P沟道TFT作为各开关晶体管。此外,由于TFT的源极、漏极的结构存在相似性,可以理解,将源极和漏极互相置换的做法也是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等同替代方式。
采用上述结构,在图像显示的一帧时间里,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如图2所示为N沟道TFT的情况下进行图像显示及触控的时序控制图,其中:
在第一阶段,也即图像显示的充电阶段,第一信号S1为高电平,第二信号S2为低电平,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8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82分别打开,而第三开关晶体管91和第四开关晶体管92分别关闭。因此,数据线驱动芯片40依次向每一数据线10输入数据扫描信号,栅线驱动芯片50依次向每一栅线20输入栅扫描信号,并给子像素30的像素电极33充电,用于图像显示。
在第二阶段,也即触控阶段,第一信号S1为低电平,第二信号S2为高电平,使得第一开关晶体管81和第二开关晶体管82分别关闭,而第三开关晶体管91和第四开关晶体管92分别打开。此时,用于触控定位的信号发射驱动芯片60和信号接收驱动芯片70开始工作,信号发射驱动芯片60用于分别给每一触控发射线(本实施例中为栅线20)输入感应信号,而信号接收驱动芯片70用于接收触控感应线(本实施例中为数据线10)上当有触控操作时的电压变化信号。
在第二阶段也即触控阶段时的等效电路可以形成为图3所示结构,利用栅线20和数据线10用于触控操作的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采用OGS实现触控的原理相同,也即形成为互电容原理:在相临的导体之间存在固有电容,当另一个导体(如手指)靠近两个导体之间的位置时,便会造成感应电容并联到固有电容上,造成整体的电容增加,拿开手指后,电容又减小,因此通过侦测有无手指时固有电容的变化,即能够判断出是否存在触控接触及具体的接触位置。
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栅线20形成为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发射线,也即驱动电极(Tx);所述数据线10形成为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感应线,也即接收电极(Rx);当驱动电极与接收电极以行、列交叉方式设置时,通过信号发射驱动芯片60依次向每一触控发射线输入触控感应信号,信号接收驱动芯片70分别获得每一触控感应线的触控感应信号,由于触控发射线与触控感应线相对的截面之间存在固有电容,当手指靠近时,会引起信号接收驱动芯片70获得的触控感应信号变化,因此能够判断出是否存在触控接触及具体的接触位置,实现触控定位。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第二阶段也即触控阶段时,为了保持显示画面的正常显示,各子像素30上的驱动薄膜晶体管31应该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信号发射驱动芯片60向触控发射线(本实施例中也即栅线20)所发出控制信号的电压应该远远小于驱动薄膜晶体管31的开启电压,使各驱动薄膜晶体管31处于关闭状态,此时,由于通常在各个像素中设置有保持电容,可以保持像素电极33与公共电极(图中未显示)之间的电压不变,从而可维持正常显示。另一方面,由于信号发射驱动芯片60向触控发射线所发出的控制信号的电压较小,使得各子像素的像素电极33不受触控定位的影响。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数据线10形成为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发射线,也即驱动电极(Tx);所述栅线20形成为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感应线,也即接收电极(Rx)。这种情况下,由于栅线20作为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感应线,其上的电压很低,无法打开各个像素中的TFT,此时,即使作为触控发射线的数据线上出现较高电压,也无法传递到像素电极33,从而可以保证各个像素的正常显示。
此外,结合图6所示,所述各个子像素30还包括存储电容Cs,用于在第二阶段内维持所述像素电极33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阵列基板上的每一数据线10和栅线20均形成为用于触控定位的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然而图1仅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利用数据线和栅线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的方式并不限于该一种,由于触控显示面板上,用于触控定位的分辨率远小于图像显示的分辨率,因此不限于每一行数据线和栅线均用于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也可以为:每间隔N行的所述数据线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每间隔M行的所述栅线形成为所述触控发射线或者所述触控感应线,其中N和M均大于等于1,且N与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每间隔3行的数据线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每间隔3行的栅线形成为触控发射线。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是多行的数据线和/或栅线形成为用于触控定位的一个触控功能线。如图5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方式,其中每相邻两行数据线形成为一个触控感应线,每相邻两行栅线形成为一个触控发射线,实际应用中,也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更多行的数据线或栅线形成为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功能线。
此外,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以所有栅线20形成为触控发射线,所有数据线10形成为触控感应线进行了说明,如上所说明的,所有栅线20也可以形成为触控感应线,所有数据线10可以形成为触控发射线,在用作触控定位时,依据图1所示形式,将两者的功能互换,除此之外,在整个阵列基板上,也可以存在一部分的栅线20形成为触控发射线,一部分的数据线形成为对应的触控感应线;而剩余另一部分栅线20形成为触控感应线,剩余另一部分的数据线10形成为对应的触控发射线的情况,如图4所示,以满足多种不同的线路布局要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上述结构的阵列基板,利用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Data)和栅线(Gate)实现触控功能,制作工艺简单方便,且数据输入信号也非常好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阵列基板的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面板可以为一通常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及设置于彩膜基板及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中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与液晶层之间的安装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详细描述。
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阵列基板,无需额外设置触控感应层即能够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制作工艺简单方便,能够达到降低触摸显示面板厚度及制作成本的目的。
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阵列基板的具体结构,应该能够了解显示装置的结构,在此不详细描述。
另外,采用上述阵列基板的电路驱动方法,包括:
在第一阶段,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扫描信号,向所述栅线输入栅扫描信号,实现图像显示;
在第二阶段,向作为所述触控发射线的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栅线输入触控感应信号,作为所述触控感应线的所述数据线或所述栅线接收触控感应信号,实现触控定位。
此外,在第二阶段也即触控阶段时,为了保持显示画面的正常显示,所述阵列基板各子像素上的薄膜晶体管应该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向触控发射线(栅线或数据线)所发出控制信号的电压应该远远小于薄膜晶体管的开启电压,使各薄膜晶体管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利用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Data)和栅线(Gate)实现触控功能,无需额外增加制作工艺,因此制作简单方便,能够达到降低触摸显示面板厚度及制作成本的目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阵列基板,包括交叉设置的栅线和数据线以及由所述栅线和所述数据线所划分出的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中的各个像素进一步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以及与所述驱动薄膜晶体管相连的像素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用于触控定位的触控定位电路单元,所述触控定位电路单元包括触控开关电路以及多个彼此交叉设置的触控发射线和触控感应线,其中所述触控发射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栅线兼当,所述触控感应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数据线兼当;和/或,所述触控发射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数据线兼当,所述触控感应线由至少一部分所述栅线兼当;
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在第一阶段时,接收第一信号,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图像显示;且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在第二阶段时,接收第二信号,所述数据线和所述栅线用于触控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开关电路具体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号,使所述数据线与用于向所述数据线输入数据扫描信号的数据线驱动芯片之间、所述栅线与用于向所述栅线输入栅扫描信号的栅线驱动芯片之间在所述第一阶段导通,在所述第二阶断断开的第一开关电路;和
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信号,使用于输入触控感应信号的信号发射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发射线之间、用于接收触控感应信号的信号接收驱动芯片与所述触控感应线之间在所述第一阶段断开,在所述第二阶断导通的第二开关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导通或断开的多个第一开关晶体管和多个第二开关晶体管,其中每一所述数据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与所述数据线驱动芯片连接,每一所述栅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与所述栅线驱动芯片连接;和/或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包括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导通或断开的多个第三开关晶体管和多个第四开关晶体管,其中每一所述触控发射线通过一个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与所述信号发射驱动芯片连接,每一所述触控感应线通过一个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与所述信号接收驱动芯片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数据线驱动芯片连接,源极与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栅线驱动芯片连接,源极与所述栅线连接;所述第三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信号发射驱动芯片连接,源极与所述触控发射线连接;所述第四开关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的输入端连接,漏极与所述信号接收驱动芯片连接,源极与所述触控感应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数据线和每一所述栅线均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间隔N行的所述数据线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每间隔M行的所述栅线形成为所述触控发射线或者所述触控感应线,其中N和M均大于等于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每N行的所述数据线形成为所述触控感应线或者所述触控发射线,每M行的所述栅线形成为所述触控发射线或者所述触控感应线,其中N和M均大于等于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像素还包括用于在第二阶段内维持所述像素电极的电压的存储电容。
9.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320555899.4U 2013-09-06 2013-09-06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05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5899.4U CN203405652U (zh) 2013-09-06 2013-09-06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5899.4U CN203405652U (zh) 2013-09-06 2013-09-06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05652U true CN203405652U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41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5589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05652U (zh) 2013-09-06 2013-09-06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0565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00A (zh) * 2013-09-06 2013-12-18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路驱动方法
CN110728942A (zh) * 2019-10-30 2020-0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4800A (zh) * 2013-09-06 2013-12-18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路驱动方法
WO2015032223A1 (zh) * 2013-09-06 2015-03-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路驱动方法
CN103454800B (zh) * 2013-09-06 2017-08-2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路驱动方法
CN110728942A (zh) * 2019-10-30 2020-01-2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54800A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电路驱动方法
CN103034386B (zh) 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显示装置、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2231090B (zh)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205068348U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
CN102183853B (zh) 触摸液晶显示屏
CN103018992B (zh) 触控液晶显示屏及其驱动方法
CN102053410B (zh) 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和平面显示面板
CN105159513B (zh) 阵列基板、自容式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6155449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03793118A (zh) 具有集成触摸屏的显示装置
CN204706018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192168A (zh) 一种像素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063105A (zh) 一种触摸装置及触摸驱动方法
CN103698949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03178995U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426030A (zh)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20595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885660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375706A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04714695A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407761A (zh) 触摸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摸显示装置
CN105138179B (zh) 全嵌入式触摸屏及移动装置
CN1059299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手势唤醒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5448249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电子设备
CN203405652U (zh) 阵列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