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9399U - 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9399U
CN203399399U CN201320487328.1U CN201320487328U CN203399399U CN 203399399 U CN203399399 U CN 203399399U CN 201320487328 U CN201320487328 U CN 201320487328U CN 203399399 U CN203399399 U CN 2033993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flexible pcb
mentioned
elastic component
k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732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203399399U8 (zh
Inventor
许兆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Alpine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Alpine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Alpine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8732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9399U8/zh
Publication of CN2033993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93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9399U8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9399U8/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其包括:电路板本体,其具备一个以上弯折部;以及至少一个可伸缩的弹性构件,沿着上述电路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且经由至少一个上述弯折部设置,其两端在上述弯折部的两侧分别被固定在上述电路板本体上。当上述弹性构件拉伸时,上述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伸展使柔性电路板具有较长的长度,这样就便于将柔性电路板的两端部插入到各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当上述各电路基板以较小间距被固定安装时,弹性构件复原,带动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发生弯折,使得柔性电路板层叠而不形成较长弯曲部,从而避免柔性电路板碰触到电路基板而产生的噪音,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使用了可伸缩弹性构件的柔性电路板。
背景技术
柔性电路板是一种利用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等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板,通常用于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液晶显示屏或汽车仪表板、方向灯等产品的连接部位。柔性电路板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以按照多角度折叠、卷绕或者弯曲,进行三维立体组装,从而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使得电器设备小型化、薄形化,被广泛地应用在便携式终端等多种产品领域。
图1是表示现有的柔性电路板与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有时在电子设备中层叠2个以上电路基板20、30,并且相邻电路基板20、30之间的间距会很小。此时,为了便于将柔性电路板10的两端顺利地插接到固定安装在电路基板20、30上的连接器21、31中,需要将柔性电路板10的长度设定成远大于这两个电路基板20、30之间的实际距离。当在连接器21、31中插装好柔性电路板10并将电路基板20、30固定于各自的安装位置之后,由于电路基板20、30之间的间距变小,柔性电路板10发生弯曲而形成一定长度的弯曲部。当包含电路基板20、30的电子设备被设置在行驶中的汽车内时,该柔性电路板的较长弯曲部会随着汽车振动而接触到电路基板20、30的表面、或者安装在该电路基板20、30上的电子元件上,有时会发出不希望的碰撞声。
为了使柔性电路板不形成如上所述的较长弯曲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92042号公报)公开了如图2所示的折叠型柔性电路板结构。如图2所示,在用于插接到连接器200、200的柔性电路板10′上形成有多个弯折部,从而使该柔性电路板10′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Z”形,并且在每个弯折部的外侧分别套装着一个夹具300。当使用这种结构的柔性电路板10′时,当拉住该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将其展开时,处于折叠状态的弯折部会伸展而成为伸长的柔性电路板,便于将该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分别插接到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200、200中。然后,将电路基板固定安装到电子设备内的距离较近的安装位置时,柔性电路板10′的Z形弯折部自动地弯折,使得上述Z形弯折部折叠起来,不会产生如图1所示的较长弯曲部,从而避免了柔性电路板的较长弯曲部随着振动而碰撞到电路基板上而产生噪声。
但是,如图2所示的折叠型柔性电路板10′需要在各弯折部套装夹具300,因此,存在部件数量增加、安装工序复杂、成本提高的问题。另外,由于夹具300套装在柔性电路板的弯折部,存在该夹具从柔性电路板上脱落的可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92042号公报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柔性电路板,既能避免柔性电路板形成较长的弯曲部而消除碰撞噪音,还能够节省成本、且安装和使用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伸缩弹性构件的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既可以使柔性电路板处于折叠状态而避免形成较长弯曲部,又可以使柔性电路板处于伸长状态而便于插装到连接器中,不但消除了柔性电路板碰撞电路基板时产生的碰撞噪音,同时,该柔性电路板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作业且节省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其具备一个以上弯折部;以及至少一个可伸缩的弹性构件,沿着上述电路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且经由至少一个上述弯折部设置,其两端在上述弯折部的两侧分别被固定在上述电路板本体上。
此外,优选地,上述弹性构件是长形橡胶板,上述橡胶板同上述电路板本体的位于同一侧的一个以上弯折部的顶端部固定连接。
另外,优选地,上述电路板本体的多个弯折部的顶端部分别是平面或弯曲面。
此外,优选地,在上述电路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上述弹性构件。
另外,优选地,上述弹性构件是橡胶条或弹簧构件,依次穿过在上述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的斜面上分别设置的通孔。
此外,优选地,在上述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开设有朝向外侧的开槽,经由上述弯折部的上述弹性构件穿过上述开槽。
另外,优选地,上述弹性构件的至少一个端部与上述电路板本体的端部重合而构成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
此外,优选地,在上述插入部还设置有补强板。
而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分别安装有连接器的至少2个印刷电路板;以及如上所述的柔性电路板,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分别插接在其中2个上述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中。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具备多个弯折部的电路板本体上设置了经由上述弯折部的弹性构件,通过弹性构件的拉伸而保障安装柔性电路板时的较长长度,当弹性构件复原时,会带动上述柔性电路板的弯折部弯折而使柔性电路板处于折叠状态,从而避免了柔性电路板形成较长的弯曲部,消除了柔性电路板碰触到电路基板时的噪声,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柔性电路板与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现有的柔性电路板的一个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A~4C是表示上述柔性电路板的弹性构件与电路板本体的连接方式的立体图。
图5A是表示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拉伸状态的示意图;图5B是表示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收缩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在电子设备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连接两个印刷电路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第一实施例)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本体30,其具备隔着预定间隔设置的多个弯折部32,从而使该电路板本体30的侧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Z”形,其中,该弯折部32包括中间部分的较窄面积的顶端部321和分别位于该顶端部321两侧的斜面部322、323,该顶端部321和两个斜面部322、323形成锥形结构;以及一个长形的弹性构件33,该弹性构件33设置在上述电路板本体30的一侧,其两端被固定连接在电路板本体30的两侧表面上,中间部分的至少一处被固定连接在上述电路板本体30的上述弯折部32的顶端部321。
在此,该弹性构件33可以是可伸缩的长条形橡胶构件,也可以是例如螺旋弹簧等其他弹性材料构成。此外,如该图所示,上述电路板本体30的弯折部32的顶端部321可以是较窄的平面结构,也可以是弯曲面等其他结构,只要其能够实现弹性构件33的固定连接即可。另外,该弹性构件与弯折部32的顶端部321的固定连接,可通过粘接、压接、使用夹具等公知的固定连接方式实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接着,参照图4A~4C说明上述柔性电路板的弹性构件33与电路板本体30的连接方式。首先,如图4A所示,弹性构件33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电路板本体30的两端。在此,弹性构件33的端部分别与电路板本体30的两端的插接部重合,并且在该重合部还覆盖有补强板36,从而形成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34。图4B示出了另一种连接方式,弹性构件33的端部部分向两侧延伸而形成“T”字形,将该“T”字形端部36′连接在电路板本体30的两端的插接部,在该弹性构件33的端部36′满足作为插入端的硬度要求的情况下,则可以不另外再覆盖补强板,仅由弹性构件33的“T”形端部36′和电路板本体的插接部的重合部分作为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34。根据这种连接方式,由于不需要覆盖补强板,因此,弹性构件和电路板本体的连接方便、节省成本。图4C示出了又一种连接方式,该弹性构件33的端部未连接在电路板本体30的两端部的插接部,而是固定连接在电路板本体30的靠近其端部的表面。或者,该弹性构件33的端部还可以连接在电路板本体30的弯折部32的顶端部321或斜面部322、323上。此时,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34是现有的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通常该插入端包含覆盖在电路板本体表面上的补强板36。根据这种连接方式,弹性构件和电路板本体的连接部分同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无关,使得柔性电路板的设计简单且组装方便。在此,弹性构件与电路板本体的连接、补强板与弹性构件及电路板本体的连接,可以采用通常的粘接、压接等方式。
根据如此构成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当拉伸柔性电路板的两端时,电路板本体30的弯折部32发生伸展,使得柔性电路板具备足够长度,便于将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插接到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中;当安装了柔性电路板的各电路基板以较近距离被固定时,弹性构件33复原而带动电路板本体30的弯折部32发生弯折,从而使柔性电路板层叠在一起,柔性电路板不会形成较长的弯曲部,因此,避免了柔性电路板与电路基板的碰触,消除了碰撞时的噪声。而且,上述结构的柔性线路板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作业,并且节省成本。
图5A是表示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拉伸状态的示意图。当抓住上述柔性电路板的两端向两侧拉伸时,随着弹性构件33的伸长,弯折部32之间的距离增大,上述柔性电路板的弯折部32(斜面部322、323之间)的夹角变大,由此,电路板本体30的两个插入端34、34’间的整体长度明显增大,有利于将柔性电路板插入到分别设置在不同印刷电路板上的连接器中的操作。
图5B是表示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收缩状态的示意图。当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插入到上述连接器之后,释放施加在上述柔性电路板两端的拉伸力时,由于弹性恢复力的作用,弹性构件33向自然状态恢复而缩短,此时,弯折部32之间的距离变小,上述柔性电路板的弯折部32(斜面部322、323之间)的夹角也变小,由此,电路板本体30的两个插入端34、34’间的整个长度明显变小。
在此,结合图5A及图5B说明上述柔性电路板中的各部件的受力情况。首先,为了防止插入在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中的上述插入端34、34’从连接器中脱落,弹性构件33的弹性恢复力应该小于上述连接器与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之间的结合力。再者,为了能够顺利地压缩电路板本体30的各个弯折部,弹性构件33的弹性恢复力应该大到足以抵抗电路板本体30的各弯折部32所产生的阻力,使电路板本体30压缩至规定长度。
(第二实施例)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该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同第一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区别之处在于,在电路板本体4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弹性构件43、44。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电路板本体40的两侧的弯折部42上分别粘贴有弹性构件43和44,即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位于两个弹性构件43和44之间。其理由是,如果只在电路板本体的一侧设置弹性构件,则整个柔性电路板容易向设有弹性构件一侧发生弯曲,使得电路板本体的多个弯折部不能很好地层叠起来。通过在电路板本体的两侧都设置可伸缩的弹性构件43、44,当上述弹性构件复原时,可以使电路板本体40的多个弯折部42很好地发生弯折,使整个柔性电路板的层叠效果更佳,更可靠地消除了容易引起碰撞的较长弯曲部的形成。
毋庸置疑,上述弹性构件43、44可以同上述电路板本体40的每个弯折部42的顶端部都连接,但不限定于此,上述弹性构件43、44也可以同上述电路板本体40的一部分弯折部42的顶端部连接,或者,在上述弹性构件43、44的两端固定设置在上述电路板本体40的弯折部42设置区域的两端侧的情况下,上述弹性构件43、44也可以同上述电路板本体40的所有弯折部42的顶端部均不连接。这些结构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第三实施例)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第三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中的电路板本体50也同样具备多个弯折部51,在上述弯折部51的斜面部分别设有规定尺寸的通孔52,弹性构件53穿过这些通孔52后,其两端被固定在上述电路板本体50的两端侧。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构件53与电路板本体50的弯折部51的通孔52部分不固定连接在一起,但是,毋庸置疑,也可以将弹性构件53与电路板本体50的通孔52周边部分粘贴在一起,同样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同样能够实现第一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功能,即,不但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与电路基板的碰撞所引起的噪声,还便于将柔性电路板容易地安装到设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中,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作业,节省成本。
(第四实施例)
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涉及的柔性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示意图。同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相比,图8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的区别点在于,在该柔性电路板的电路板本体60的位于一侧的各弯折部61上,分别设有朝向外侧的开槽62,这些开槽62可连接成一直线。弹性构件63的两端被固定在电路板本体60的两端,弹性构件63的中间部分依次穿过该柔性电路板本体60的各弯折部61上的开槽62。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构件63与电路板本体60的开槽62部分不固定连接在一起,但是,毋庸置疑,也可以将弹性构件63与电路板本体60的开槽62周边部分固定连接在一起,同样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与第三实施例的柔性电路板相同的功能,即不但可以避免柔性电路板与电路基板的碰撞所引起的噪声,还便于将柔性电路板容易地安装到设于电路基板的连接器中,而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作业,节省成本。
此外,弹性构件的材质可以是橡胶,也可以采用螺旋弹簧等作为弹性构件。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知道,在第一实施例中记载的图4A~4C所示的连接方式,同样也可以适用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而且,弹性构件的两端的连接方式可以不相同,例如,弹性构件的两端可以分别采用图4A~4C所示的连接方式中的任一种。
再者,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示出了在电路板本体的一侧或两侧只设置一个弹性构件的结构,但是,在电路板本体的一侧或两侧可以并排设置多个弹性构件,这同样也能够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结合图9说明具备上述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图9是表示在电子设备中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连接两个印刷电路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通常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上的显示部及输入输出部等、安装在上述壳体内的各种电子部件和印刷电路板等。在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子设备中,包含至少两个印刷电路板710、720,在这两个印刷电路板上分别固定安装有连接器。在图9中,只示出了安装在印刷电路板720上的连接器721,安装在印刷电路板720上的连接器未示出。为了连接两个印刷电路板710、720上的电路,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电路板300。即,将柔性电路板300的一个插入端插接在印刷电路板710的连接器中,将柔性电路板300的另一个插入端插接在印刷电路板720的连接器721中,这样,就通过柔性电路板300实现了印刷电路板710、720上的电路之间的连接。
虽然在图9中示出了两个印刷电路板相对置的电子设备的例子,但不限定于此,在电子设备中两个印刷电路板也可以并排相邻设置,或者在这两个印刷电路板之间也可以设置其它印刷电路板或电子部件。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柔性电路板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柔性电路板具备多个弯折部,通过设置橡胶板或弹簧等构成的可伸缩的弹性构件,当拉伸上述弹性构件时,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伸展而保障了较长的柔性线路板长度,便于将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插接到设于各电路基板上的连接器中;当各电路基板以短距离被固定之后,弹性构件复原而带动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发生弯折,从而使整个柔性电路板层叠起来,避免形成较长的弯曲部。因此,可以避免因碰撞所产生的噪音,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作业且节省成本。
如上参照附图以示例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电路板。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上述方法,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各种改进和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内容确定。

Claims (9)

1.一种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本体,其具备一个以上弯折部;以及
至少一个可伸缩的弹性构件,沿着上述电路板本体的长度方向且经由至少一个上述弯折部设置,其两端在上述弯折部的两侧分别被固定在上述电路板本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是长形橡胶板,上述橡胶板同上述电路板本体的位于同一侧的一个以上弯折部的顶端部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路板本体的多个弯折部的顶端部分别是平面或弯曲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路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上述弹性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是橡胶条或螺旋弹簧构件,依次穿过在上述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的斜面部分别设置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电路板本体的弯折部开设有朝向外侧的开槽,经由上述弯折部的上述弹性构件穿过上述开槽。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上述弹性构件的至少一个端部与上述电路板本体的端部重合而构成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电路板,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入部还设置有补强板。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安装有连接器的至少2个印刷电路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柔性电路板,上述柔性电路板的插入端分别插接在其中上述2个印刷电路板的连接器中。
CN201320487328.1U 2013-08-09 2013-08-09 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99399U8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7328.1U CN203399399U8 (zh) 2013-08-09 2013-08-09 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7328.1U CN203399399U8 (zh) 2013-08-09 2013-08-09 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9399U true CN203399399U (zh) 2014-01-15
CN203399399U8 CN203399399U8 (zh) 2016-07-20

Family

ID=49910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732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99399U8 (zh) 2013-08-09 2013-08-09 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9399U8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186A (zh) * 2014-04-30 2014-08-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路板、显示组件和空调
CN105636339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6658963A (zh) * 2016-10-17 2017-05-10 福州领头虎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
CN106617424A (zh) * 2016-10-17 2017-05-10 福州领头虎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路板的松紧带
WO2018072539A1 (zh) * 2016-10-17 2018-04-26 匡海云 一种带有电路板的松紧带
CN108987835A (zh) * 2017-06-02 2018-1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监视至少一个电池单元的传感器设备
CN114078367A (zh) * 2020-08-20 2022-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7186A (zh) * 2014-04-30 2014-08-13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电路板、显示组件和空调
CN105636339A (zh) * 2015-12-29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5636339B (zh) * 2015-12-29 2018-12-1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106658963A (zh) * 2016-10-17 2017-05-10 福州领头虎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
CN106617424A (zh) * 2016-10-17 2017-05-10 福州领头虎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电路板的松紧带
WO2018072539A1 (zh) * 2016-10-17 2018-04-26 匡海云 一种带有电路板的松紧带
CN108987835A (zh) * 2017-06-02 2018-12-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监视至少一个电池单元的传感器设备
CN114078367A (zh) * 2020-08-20 2022-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4078367B (zh) * 2020-08-20 2024-05-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9399U8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99399U (zh) 柔性电路板及具备该柔性电路板的电子设备
CN104916231B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
US8797748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tubular flexible circuitry
CN105516409A (zh) 移动终端
US20100294556A1 (en) Flexible-circuit flat cable with cluster section
CN101008753A (zh) 显示装置
CN110197622A (zh) 显示装置
CN102315574A (zh) 连接件
CN113133201B (zh) 用于显示屏的电路板、显示屏组件及其加工方法
CN111128034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04582249A (zh) 一种柔性印刷线路板组件及其电子设备
US20080220626A1 (en) Electronic product connection means
WO2024016744A1 (zh) 折叠屏设备
CN109814313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CN113467120A (zh) 电子设备
KR101012699B1 (ko) 요철 형상의 fpcb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카메라폰
CN207098231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排线结构
CN105430887B (zh) 线路板及具有所述线路板的终端
CN209593875U (zh) 一种车载触摸显示屏驱动pcb板的接地结构
CN217721758U (zh) 电子设备
CN209861263U (zh) 一种fpc软排线
JP7113710B2 (ja) 電子機器及び車載情報機器
CN219144668U (zh) 外粘插接提手软排线以及液晶电器设备
JP200812252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8676004U (zh)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模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GPU Change to patent or to utility model
CU01 Correction of utility model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ALPINE ELECTRONICS, Inc.|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False: ALPINE ELECTRONICS, Inc.|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Number: 03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0

CU03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utility model

Correction item: Patentee

Correct: ALPINE ELECTRONICS, Inc.|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False: ALPINE ELECTRONICS, Inc.|Alpine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Number: 03

Volume: 30

ERR Gazette correc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