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93147U - 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3147U
CN203393147U CN201220748679.9U CN201220748679U CN203393147U CN 203393147 U CN203393147 U CN 203393147U CN 201220748679 U CN201220748679 U CN 201220748679U CN 203393147 U CN203393147 U CN 2033931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part
cryopreservation tube
pipe lid
bacterial classification
tub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74867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峰
谢云
庹小彬
张洪兰
张葵
雷川洋
吉春光
刘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DAXIN PHARMACEUTICAL CO LTD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DAXIN PHARMACEUTICALS Co Ltd OF PKU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GROUP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KU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DAXIN PHARMACEUTICALS Co Ltd OF PKU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GROUP,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 Ltd, PKU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DAXIN PHARMACEUTICALS Co Ltd OF PKU INTERNATIONAL HEALTHCARE GROUP
Priority to CN20122074867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31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31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314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该管盖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中空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断片,所述隔断片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一端封闭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管状部件、第二管状部件,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能够分别与一个管体配合连接。当所述管盖同时连接两个管体时,其中一个管体用来放置菌种,另外一个管体相当于延长了传统意义的管盖的长度,大大减少了移取菌种时,操作者接触到管体的开口部分的风险,方便无菌操作过程中对于冻存管内菌种的取用。同时,另外一个管体在完成无菌操作后可取下,以节省存储空间;或用来放置菌种的标记标签,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标记标签,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菌种进行有效识。

Description

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储存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包含该管盖的冻存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在生物技术领域广泛使用冻存管保存菌种或其它实验样品,冻存管包括管盖和管体,一般把菌种放在管体中,然后盖上管盖,即可对菌种进行保存。在菌种保存方面,保存菌种涉及到无菌条件下的手工操作,在进行菌种转移时,需要操作人员将冻存管的管盖和管体分离,操作者不仅需要手持管盖和管体,还需要同时手持吸管吸取菌种。而现有的冻存管的管盖普遍较短,操作者同时手持管盖、管体以及吸管时很容易接触到管体的开口部分,使得无菌操作失败,这样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为了在以后取用冻存管时,能够识别管体内的菌种,一般在管体的外壁贴上标记标签,或者使用记号笔在管体的外壁写上标记符号或者字。菌种保存若干年后,在保管人员几代人的交接中,保管人员一般是用手握持管体的外壁,这样保管人员就会接触到管体外壁上的标记标签或者签字笔迹,从而会使这些标记标签或签字笔迹产生一定的磨损,因此管体外壁上的标记符号或者字容易出现记录丢失,从而导致管体内的菌种无法辨识。另外,冻存管保存时间过久或者如果一直放在冰箱内保存,由于时间过久或者受环境的影响,使得冻存管外的标记标签容易产生脱落、掉色的风险,而通过记号笔所作的标记也很容易掉色或者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无菌操作、不过多占用存储空间、又便于保留标记标签的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中空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断片,所述隔断片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一端封闭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管状部件、第二管状部件,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能够分别与一个管体配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隔断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内壁上设有能够与管体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内壁上设有能够与管体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内壁上设有能够与管体上的外卡扣配合连接的内卡扣,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内壁上设有能够与管体上的外卡扣配合连接的内卡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冻存管,包括管盖和管体,所述管盖采用上述的管盖,其中,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状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管体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管状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管体配合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形状、大小一致。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至少其中一个透明。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一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一管体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配合部为棱柱体形;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配合部为棱柱体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冻存管用的管盖的两端均可连接管体,当所述管盖同时连接两个管体时,当其中一个管体用来放置菌种时,另一个管体则相当于延长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盖的长度,大大减少了重复开关管盖管体以移取菌种时,操作者接触到管体的开口部分的风险,方便无菌操作过程中对于冻存管的取用。同时,在存储空间不足时,未放置菌种的管体可在完成无菌操作后取下,下次进行无菌操作前可再次临时连接;在存储空间充裕时,所述未放置菌种的管体可以用来放置菌种的标记标签,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标记标签。采用该冻存管保存菌种时,不论储存时间的长短,以及对于管盖或者与管盖连接的管体如何触摸操作,均不会直接接触管体内的标记标签,因此不会影响所述标记标签,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菌种进行有效识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一冻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第二冻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第二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隔断片;2-第一管状部件;3-第二管状部件;4-内螺纹;5-内螺纹;6-管盖;7-外螺纹;8-第一管体;9-第二管体;10-冻存管;11-内四棱柱;12-外四棱柱;13-内卡扣;14-四棱柱;15-外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6,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中空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断片1,所述隔断片1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一端封闭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管状部件2、第二管状部件3,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能够分别与一个冻存管用的管体配合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形状具体为圆筒体形,壳体内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圆筒体横截面的隔断片1,隔断片1把壳体分隔为密封的两部分,这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管状部件2、第二管状部件3。第一管状部件2为圆筒体,且该圆筒体的一端以隔断片1作为底面且封闭,该圆筒体的另一端为开口。第二管状部件3也为圆筒体,该圆筒体的一端以隔断片1作为底面且封闭,该圆柱体的另一端为开口。也就是说,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二管状部件3共同以隔断片1作为底面。
优选的是,所述隔断片1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在空间上呈对称分布。也就是说,隔断片1设置在壳体内部一半的高度位置处,且平行于壳体的横截面,这样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二管状部件3的底面均为隔断片1,两者的高度均为壳体高度的一半,且两者在外形上以及空间上所占有的体积完全相同,只是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二管状部件3在空间上的开口方向相反,这样就使得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二管状部件3在空间上完全对称分布。当然,隔断片1也可以设置在壳体内部的任意位置处,只要保证隔断片1两侧的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二管状部件3可以与所述管体配合连接即可。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螺纹与一个管体配合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通过螺纹与一个管体配合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螺纹与第一管体8配合连接,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通过螺纹与第二管体9配合连接。如图2所示,第一管状部件2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4,第二管状部件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5。第一管体8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7,第二管体9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其内壁上的内螺纹4与第一管体8的外壁上的外螺纹7配合连接,第二管状部件3通过其内壁上的内螺纹5与第二管体9的外壁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使用该管盖6可以同时在管盖6的两端连接两个管体,其中第一管体8与第一管状部件2配合连接,第一管体8用来保存菌种;第二管体9与第二管状部件3配合连接。当进行菌种转移时,操作者将第一管体8与第一管状部件2分开,此时管盖6仍通过第二管状部件3与第二管体9配合连接。操作者左手手持第一管体8,且左手手持部分远离第一管体8的开口部分;右手手持互相配合连接的管盖6与第二管体9,且右手手持部分远离管盖6的第一管状部件2的开口部分,同时右手还得手持吸管进行转移菌种的操作,由于互相配合连接的管盖6与第二管体9大大延长了传统的冻存管上的管盖的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操作难度,减少了操作者进行菌种转移过程中人手接触到管盖6及第一管体8的开口部分的风险。根据操作者的需求,第二管体9可仅作为无菌操作时延长传统意义上的管盖用,无菌操作结束后可取下,以节约存储空间;在存储空间充裕时,第二管体9也可以作保存标记标签用。同时,由于该管盖6可配合连接不同高度的管体,在储存空间不足时,也可以在管盖两端分别连接两个长度不同的管体,其中不用于保存菌种的管体的长度较短,这样就能达到既保存标记标签又节约储存空间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管盖的两端均可以连接管体,当所述管盖6同时连接两个管体时,其中的一个管体用来放置菌种,另外一个管体用来放置菌种的标记标签,从而可以有效的保护标记标签。不论储存时间的长短,以及对于与管盖连接的管体如何触摸操作,由于标记标签放置在其中一个管体内从而得到较好的保护,因此工作人员能够对储存在另一个管体内的菌种进行有效的识别。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卡扣方式与其中一个管体配合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通过卡扣方式与另一个管体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卡扣方式能够与所述第一管体8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通过卡扣方式能够与所述第二管体9配合连接。
当然,也可以采用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螺纹与第一管体8配合连接,和第二管状部件3通过卡扣方式与第二管体9配合连接。在使用冻存管保存菌种时,通常需要将菌种密封保存,现有技术中,一般传统意义上的管盖与管体连接时,使用螺纹连接的密封性能较好,所以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一管体8通过螺纹连接的密封性能较好,优选将第一管体8作为储存菌种的管体,且将第一管体8开口朝上放置。
本实施例中管盖的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冻存管10,包括管盖和管体,所述管盖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管盖6,其中,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8和第二管体9,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能够与所述第一管体8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能够与所述第二管体9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之间,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之间分别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如图3所示,优选的是,第一冻存管中的所述第一管体8与所述第二管体9的形状、大小均一致。当然,如图4所示,第二冻存管的第一管体8与第二管体9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不同,具体可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分别选用不同的管体。
如图4所示,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体8为用于菌种的主要储存部件,所述第二管体9为辅助储存部件,所述第一管体8相对于所述第二管体9的容积大。当主要储存部件中的储存的菌种较少,而辅助储存部件并不是要储存的实质物品,而是用于放置作为标记标签类的物品时,为了便于标记标签显示时清晰可见,可将辅助储存部件的容积设置得相对于主要储存部件更大一些。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体8与所述第二管体9中至少一个透明。第一管体8、第二管体9分别用来保存菌种和放置标签或者标记类物品,其中用来保存菌种的管体必须透明,这样操作者可以从管体的外部观察到管体内的菌种的量的变化,而不需要将管盖拧开。而另外一个管体用来延长传统意义上的管盖或者用来盛放标记标签,所以该管体可以不透明;当盛放标记标签时,可以通过拧开此管体来查看里面盛放的标记标签,当然为了使用方便,该管体也可以使用透明的管体。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体8和/或所述第二管体9的底部为平面形、锥形或弧形。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8和第二管体9的底部均为平面形。
本实施例中的冻存管10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如下:
1.准备阶段:
将冻存管10的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其内壁上的内螺纹4与第一管体8的外壁上的外螺纹7配合连接,旋合紧密,在120℃下,高压蒸汽灭菌60分钟,灭菌干燥后的将互相连接的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一管体8放置于100级的超净工作台上。将第二管状部件3通过其内壁的内螺纹5与第二管体9的外壁上的外螺纹旋合紧密,再略旋松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一管体8使其连接不紧密,方便下一步操作,将准备好的冻存管垂直放置待用。
2.操作阶段:
操作者通过右手拇指中指握吸管,食指控制取用量,将加有保护剂处理的菌液吸起。拿起冻存管10,通过左手握住冻存管中的第一管体8,右手小指弯曲,利用小指与手掌夹起第二管体9,左手与拇指轻旋,使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一管体8完全松开,提起,使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一管体8分离;将吸管伸入到第一管体8内放入菌液;收回吸管;将连接在一起的第二管状部件3与第二管体9通过另外一端的管状部件盖于第一管体8上,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其内壁上的内螺纹4与第一管体8的外壁上的外螺纹7配合连接;右手小指与手掌松开。放下吸管,用右手拇指与食指旋转第一管状部件2,使第一管状部件2通过其内壁上的内螺纹4与第一管体8的外壁上的外螺纹7旋合紧密。
3.后续阶段:
3.1节省储存空间的使用方式:
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第二管状部件3,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第二管体9,松开旋转,取下第二管体9。将与第一管状部件2紧密连接的第一管体8放入冻存管盒内,放入冰箱保存。该步骤保存过程中,所保存的实验品采用传统标记方式标记,主要实现方便无菌操作的功能。下次无菌操作使用时,再将第二管体9与第二管状部件3连接上。
3.2冻存与记录同步的使用方式:
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第二管状部件3,右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第二管体9,旋转,松开,取下第二管体9。将用防水笔书写的记有冻存物信息的防水纸条或颜色卡片放入第二管体9内。将放有防水纸条或颜色卡片的第二管体9通过其外壁的外螺纹与第二管状部件3的内螺纹5配合连接再旋合紧密。再将冻存管10放入冻存管盒内,放入冰箱保存。
本实施例提供的冻存管10包括有两个管体,其中一个管体用来放置菌种,另外一个管体不仅可以用来放置菌种的标签标记,而且可以用作操作时的手持部分,从而有效保护与其相对的另外一个管体。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的配合部为棱柱体形;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的配合部为棱柱体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的接口处为圆柱体形;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3与所述第二管体9的接口处为棱柱体形。
如图5所示,第二管状部件3内垂直于隔断片1的方向设置有内四棱柱11、外四棱柱12,内四棱柱11和外四棱柱12之间为中空部分,内四棱柱11的内部是中空的。在外四棱柱12的棱边位置处设置有内卡扣13,内卡扣13设置于远离隔断片1的一端靠近第二管状部件3的管口处,该位置为第二管状部件3与第二管体9的配合部,且该内卡扣13在外四棱柱12的内部。如图6所示,第二管体9包括管身和管口部,其中,管身为圆柱体,管口部为四棱柱14,所述四棱柱14的内部为中空的从而形成了第二管体9的管口,在所述四棱柱14的棱边位置设置有外卡扣15,外卡扣15设置于接近第二管体9的管口部的开口位置,该位置为第二管体9与第二管状部件3的配合部,该外卡扣15设置在所述四棱柱14的外部。第二管状部件3与第二管体9通过第二管状部件3的内卡扣13和第二管体9的外卡扣15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一管状部件2与所述第一管体8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由于冻存管在分离第一管状部件2与第一管体8时,会产生一定的旋转操作动作,所以将第二管状部件3与管体9管口的配合部设计为棱柱体形可以避免因为二者之间的旋转引起的相对滑动,有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中冻存管的其它结构均与实施例3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中空的壳体内部设有隔断片,所述隔断片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一端封闭的两部分,所述两部分分别为第一管状部件、第二管状部件,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和所述第二管状部件能够分别与一个管体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存管用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片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冻存管用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内壁上设有能够与管体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
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内壁上设有能够与管体上的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冻存管用的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部件内壁上设有能够与管体上的外卡扣配合连接的内卡扣,
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内壁上设有能够与管体上的外卡扣配合连接的内卡扣。
5.一种冻存管,包括管盖和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管盖,其中,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状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管体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管状部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管体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冻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形状、大小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冻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二管体至少其中一个透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冻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一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一管体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
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配合部为圆柱体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冻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一管体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一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一管体的配合部为棱柱体形;
和/或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之间通过卡扣配合连接,则所述第二管状部件与所述第二管体的配合部为棱柱体形。
CN201220748679.9U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31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48679.9U CN203393147U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748679.9U CN203393147U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3147U true CN203393147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0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748679.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93147U (zh) 2012-12-31 2012-12-31 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31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9097A (zh) * 2016-08-26 2016-11-16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离心冻存两用防爆管
CN106701553A (zh) * 2017-02-27 2017-05-24 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 一种小型摇瓶发酵设备
WO2017219323A1 (zh) * 2016-06-23 2017-12-28 巴罗克(济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管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19323A1 (zh) * 2016-06-23 2017-12-28 巴罗克(济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管
CN109328111A (zh) * 2016-06-23 2019-02-12 山东巴罗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管
CN106119097A (zh) * 2016-08-26 2016-11-16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离心冻存两用防爆管
CN106701553A (zh) * 2017-02-27 2017-05-24 陕西省科学院酶工程研究所 一种小型摇瓶发酵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93147U (zh) 一种冻存管用的管盖及冻存管
CN201284338Y (zh) 一种具有离心管功能的细胞冻存管
CN205972332U (zh) 消毒灭菌指示卡防潮集储盒
CN204192633U (zh) 真空采血管
CN206751825U (zh) 一种妇科炎症检测用pcr试剂盒
CN210261782U (zh) 一种微生物取样箱
CN108577969A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血浆收集装置
CN206396199U (zh) 一种微生物菌种保藏装置
CN205602331U (zh) 一种适用于新生儿筛查血片的存储箱
CN206646098U (zh) 一种ⅱ型糖尿病易感基因检测试剂盒
CN204971319U (zh) 一种便携式血样采集器
CN210711563U (zh) 一种用于细胞凋亡的抽提试剂盒
CN206446962U (zh) 一种抗菌保鲜袋
CN214275324U (zh) 一种用于液氮冻存的一次性无菌袋
CN203874812U (zh) 一种抽屉式离心管盒
CN202813941U (zh) 疫苗冷藏箱
CN207928322U (zh) 用于采集和存放胎盘、脐带和脐带血的采集盒
CN201381318Y (zh) 生物因子样品采集箱
CN204433233U (zh) 医用和实验室科研用冻存管双重联合密封贴标结构
CN215362491U (zh) 一种牙髓采集套装
CN209678682U (zh) 一种手提便携式检验科采血箱
CN205098724U (zh) 食品检验采样盒
CN215555108U (zh) 一种生物毒素快速检测用提取装置
CN204092000U (zh) 旋转开盖式真空采血管
CN202207163U (zh) 一种脐带采集套装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Road, building No. 298, founder of the building, Zhongguancun, layer 5

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DAXIN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PKU HEALTHCARE INDUSTRY Group

Address before: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Road, building No. 298, founder of the building, Zhongguancun, layer 5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Hospital Group Chongqing Daxin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Pku Healthcare Industr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4

Address after: 3007, Hengqi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building, No. 58, Huajin street, Hengqin new area, Zhuhai, Guangdong 519031

Patentee after: New founder holdings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DAXIN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Manage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871,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Cheng Fu Road, No. 298, Zhongguancun Fangzheng building, 5 floor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FOUNDER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DAXIN PHARMACEUTIC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PKU HEALTHCARE INDUSTRY Group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