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9249U -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9249U
CN203389249U CN201320500588.8U CN201320500588U CN203389249U CN 203389249 U CN203389249 U CN 203389249U CN 201320500588 U CN201320500588 U CN 201320500588U CN 203389249 U CN203389249 U CN 203389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mist
cooling system
district
presses down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0058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黎
方桂芳
丛北华
蒋启众
金翔
马兴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NGTAI FIRE &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NGTAI FIRE &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NGTAI FIRE &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NGTAI FIRE &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50058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9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9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92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包括高压细水雾泵组、区域阀组、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以及连接管道,高压细水雾泵组、区域阀组以及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依次通过不锈钢连接管道连接,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布置在轨行区与站台的相接边的上部,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总长度L不小于列车总车长,包括分雾管、多组成对设置的微型喷嘴以及喷嘴接头,微型喷嘴设置在喷嘴接头上,多个喷嘴接头之间经由不锈钢分雾管连接。当车厢内发生火灾时,可在车厢与站台之间形成自上而下的动态细水雾幕带,一方面能有效抑制火灾及高温烟气由车厢向站台蔓延,另一方面细水雾可迅速降低烟气浓度及火场周围的温度。

Description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灭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铁用灭火设备。
背景技术
地铁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客流量相当庞大。而地铁系统环境比较复杂,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尤以地铁站为甚,且一旦发生火灾,火灾会迅速蔓延,环境温度、烟气浓度及毒性将迅速上升,能见度下降,给人员灭火及逃生带来困难,引起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因此地铁站内选用科学合理及安全可靠的消防设备十分重要。站台内的吊顶上安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地上空间的灭火系统差异较小。而针对地铁特有的情况设置灭火系统就变得很有需求。因此有人对地铁车厢设计出了一套新的灭火系统,如专利号为200720075627的中国专利“地铁车厢细水雾灭火装置”,它包括一个贮气瓶、一个储液罐、管网、喷头和一个控制器,贮气瓶的瓶头阀经一个减压阀连通储液罐,储液罐经一个手动控制阀接通管网,管网设置在车厢内顶壁上,沿车厢纵向均布装有多个喷头,控制器通过导线连接喷头上的开关电磁阀和贮气瓶上的瓶头阀。它针对车厢内的火灾进行了保护,但是却无法保证发生在车厢上的火灾不蔓延到地铁站台上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能够在地铁列车发生火灾时使火灾和烟气等不蔓延到地铁站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包括高压细水雾泵组、区域阀组、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以及连接管道,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区域阀组以及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依次通过不锈钢连接管道连接,所述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布置在轨行区与站台相接边的上部,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总长度L不小于列车总车长,包括分雾管、多组成对设置的微型喷嘴以及喷嘴接头,所述微型喷嘴设置在所述喷嘴接头上,所述多个喷嘴接头之间经由分雾管连接。
所述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还包括调向接头,所述调向接头分布于不锈钢分雾管之间以调整所述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走向。
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的设计压力≥8MPa,所述微型喷嘴对应的工作压力≥8MPa,微型喷嘴的流量q为(1-2)L/min,细水雾雾滴直径DV0.9≤100μm。
所述多组成对设置的微型喷嘴及喷嘴接头之间等间距布置。
优选的,相邻的微型喷嘴间距S=(300-1000)mm。
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安装高度H为2300-2800mm;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与站台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B为50-200mm;微型喷嘴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α为0-30°。
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包括水箱、水箱进水控制阀、过滤器、数个多缸高压柱塞泵、泵出口止回阀、出口集流管控制主阀以及泵控制箱,所述泵控制箱与所述数个多缸高压柱塞泵连接,所述水箱进水控制阀经由连接管道与水源相连,所述水箱的进水端通过水箱进水控制阀进水,水箱的出水端通过过滤器连接到多缸高压柱塞泵,所述数个多缸高压柱塞泵出口处依次通过泵出口止回阀、出口集流管及控制主阀连接至区域阀组。
所述区域阀组布置在站台内以方便启动系统,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布置在专设的消防区域内。
所述微型喷嘴及连接管道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所述分雾管为不锈钢分雾管。
所述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的布置数量与地铁站内所述轨行区与站台相接边的数量相同。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在轨行区至少一侧上设置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且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长度不小于车厢全长,当车厢内发生火灾时,车厢行驶到站台后立即启动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在车厢与站台之间形成自上而下的动态细水雾幕带,一方面能有效抑制火灾及高温烟气由车厢向站台蔓延,另一方面细水雾可迅速降低烟气浓度及火场周围的温度,隔绝高温辐射,吸附烟尘,稀释烟气,降低烟气毒性,提高能见度,显著改善维生环境,增加人员逃生能力,把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具体而言,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具有如下优点:
1)迅速抑烟降温,高效可靠,可有效降低人员逃生路径上的有毒气体浓度与烟气温度,增加人员逃生能力;
2)绿色环保:以水作为灭火剂,对设备及环境无污染;细水雾系统的用水量少,二次损失很少;
3)综合造价低,寿命长:灭火介质水取之不尽,价格低廉,系统设备占地面积小,管道直径小,安装便捷,因此安装维护费用低,管材及设备主材为不锈钢,系统设备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细水雾组合喷头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包括高压细水雾泵组、区域阀组、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以及连接管道,高压细水雾泵组、区域阀组以及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依次通过连接管道连接,其中,高压细水雾泵组布置在专设的消防区域内,包括水箱、水箱进水控制阀、过滤器、数个多缸高压柱塞泵(一个以上的主泵及一个备用泵)、泵出口止回阀、出口集流管控制主阀以及泵控制箱,泵控制箱与多缸高压柱塞泵连接,泵控制箱处于常开状态,当满足系统启动条件时,泵控制箱控制泵组启动、运行,并可在灭火后控制泵组的关闭。高压细水雾泵组中的各组件之间通过连接管道相连,具体而言,水箱进水控制阀经由管道与水源相连,水箱的进水端通过水箱进水控制阀进水,水箱的出水端通过过滤器连接到多缸高压柱塞泵上,数个多缸高压柱塞泵出口处依次通过泵出口止回阀、出口集流管及控制主阀连接至区域阀组。区域阀组用于系统内其他信号(例如报警信号)的处理以及控制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的启动与关闭,为了便于及时启动系统,区域阀组布置在站台内,并在站台控制室内设有与区域阀组联动的控制按钮。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布置在轨行区与站台相接处的上部位置。一般的,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位于车厢与站台屏蔽门之间的狭缝上部,经高压细水雾泵组压送的高压水通过三通管道进入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中。
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的布置数量依据轨行区与站台接触边的数量设置,当地铁内只有一条轨行区(即车辆行驶轨道),且轨行区位于中间,站台位于两侧时,两侧站台处分别布置一套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当地铁内只有一条轨行区,轨行区位于侧边时,只需布置一套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当站台位于中间,站台两边均有轨行区时,也需布置两套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的总长度L不小于列车总车长。如图1所示,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包括不锈钢分雾管1、多组成对设置的微型喷嘴2以及喷嘴接头3,微型喷嘴2设置在喷嘴接头3上,多个喷嘴接头3之间经由不锈钢分雾管1连接,且多组成对设置的微型喷嘴2及喷嘴接头3之间等间距布置,本实施例中,相邻微型喷嘴2间距S=(300-1000)mm。
此外,由于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沿轨行区布置,考虑到轨行区并一定是直线设置,因此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中还设有调向接头4,调向接头4分布于不锈钢分雾管1之间,用于根据需求改变不锈钢分雾管1的角度,以调整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的走向,使其整体沿轨行区布置。
为起到更好的抑烟降温效果,本系统采用高压细水雾,高压细水雾泵组的设计压力≥8MPa,与其相对应的,微型喷嘴2处的工作压力≥8MPa,流量q=(1-2)L/min,细水雾雾滴直径DV0.9≤100μm。
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10的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微型喷嘴2及喷嘴接头3的安装高度H=(2300-2800)mm,与站台边缘之间的垂直即离屏蔽墙(门)的距离B=(50-200)mm,喷嘴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α=(0-30)°。喷嘴轴线与铅垂线之间存在夹角的意义在于,喷嘴处喷出的细水雾向车厢方向稍有倾斜,可以更加有效地与车厢流出的烟气等混合,增加稀释效率,而且能够卷吸空气下降,阻挡车厢内的烟气向地铁站台的蔓延更加有效。
同时,为了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微型喷嘴2及连接管道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分雾管1为不锈钢分雾管。
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当车厢发生火灾并停靠站台后,通过火灾信号自动启动或人工通过区域阀组启动系统,高压细水雾泵组开始工作,高压水经区域阀组及细水雾管道后通过细水雾组合喷头喷雾。由于细水雾组合喷头布置在轨行区及站台之间的相接触边上,而且布满列车全长,于是间隔布置的细水雾喷头喷出的细水雾就形成高压细水雾幕带。高压细水雾幕带的存在以及它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将车厢与地铁站台之间基本隔离起来,可以有效阻止车厢内的火焰及烟气向站台扩散,同时水雾可以降低火场周围的温度,吸附烟尘,稀释烟气浓度及毒性,把对人体有害的CO浓度降低至安全范围内,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细水雾泵组、区域阀组、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以及连接管道,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区域阀组以及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依次通过不锈钢连接管道连接,所述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布置在轨行区与站台相接边的上部,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总长度L不小于列车总车长,包括分雾管、多组成对设置的微型喷嘴以及喷嘴接头,所述微型喷嘴设置在所述喷嘴接头上,所述多个喷嘴接头之间经由分雾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还包括调向接头,所述调向接头分布于不锈钢分雾管之间以调整所述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走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的设计压力≥8MPa,所述微型喷嘴对应的工作压力≥8MPa,微型喷嘴的流量q为(1-2)L/min,细水雾雾滴直径DV0.9≤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成对设置的微型喷嘴及喷嘴接头之间等间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微型喷嘴间距S为300-10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的安装高度H为2300-2800mm;细水雾组合喷头结构与站台边缘之间的垂直距离B为50-200mm;微型喷嘴轴线与铅垂线之间的夹角α为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包括水箱、水箱进水控制阀、过滤器、数个多缸高压柱塞泵、泵出口止回阀、出口集流管控制主阀以及泵控制箱,所述泵控制箱与所述数个多缸高压柱塞泵连接,所述水箱进水控制阀经由连接管道与水源相连,所述水箱的进水端通过水箱进水控制阀进水,水箱的出水端通过过滤器连接到多缸高压柱塞泵,所述数个多缸高压柱塞泵出口处依次通过泵出口止回阀、出口集流管及控制主阀连接至区域阀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阀组布置在站台内以方便启动系统,所述高压细水雾泵组布置在专设的消防区域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喷嘴及连接管道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所述分雾管为不锈钢分雾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的布置数量与地铁站内所述轨行区与站台相接边的数量相同。
CN201320500588.8U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9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0588.8U CN203389249U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00588.8U CN203389249U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9249U true CN203389249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00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00588.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9249U (zh) 2013-08-15 2013-08-15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924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4712A (zh) * 2015-01-15 2015-04-22 浙江沃尔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灭火系统
CN106621146A (zh) * 2017-03-02 2017-05-1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一种多功能细水雾灭火实验装置
CN109908522A (zh) * 2019-04-03 2019-06-21 华平智慧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救援线路指引方法及系统
CN110496334A (zh) * 2019-08-14 2019-11-2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细水雾灭火技术进行保护的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模组结构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4712A (zh) * 2015-01-15 2015-04-22 浙江沃尔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灭火系统
CN106621146A (zh) * 2017-03-02 2017-05-10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一种多功能细水雾灭火实验装置
CN109908522A (zh) * 2019-04-03 2019-06-21 华平智慧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救援线路指引方法及系统
CN109908522B (zh) * 2019-04-03 2021-03-30 华平智慧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救援线路指引方法及系统
CN110496334A (zh) * 2019-08-14 2019-11-2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细水雾灭火技术进行保护的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模组结构
CN110496334B (zh) * 2019-08-14 2024-05-17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用细水雾灭火技术进行保护的磷酸铁锂储能电站电池模组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89249U (zh) 一种地铁站台轨行区细水雾抑烟降温系统
CN102296980A (zh) 铁路隧道内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其灭火方法
CN102716557B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置移动立体火阻隔装置和方法
CN105749449A (zh) 一种隧道灭火系统及灭火方法
CN206625757U (zh) 一种设于建筑楼道门禁处的消防安全装置
EP0637977B1 (en) Installation for fighting fire
CN104533505A (zh) 间隔布置的细水雾隧道控烟系统
CN207919942U (zh) 一种教学楼用消防护栏
CN206560611U (zh) 一种带空气净化的室内消防装置
CN101699031B (zh) 一种长隧道自动灭火系统及其灭火方法
CN210131281U (zh) 应用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
CN106943699A (zh) 高压气雾联动自动灭火系统
CN204113336U (zh) 一种金属矿山井下巷道喷雾除尘装置
CN103285545A (zh) 一种单流体细水雾型水幕喷头
CN203329245U (zh) 一种电子联动式气能消防灭火装置
CN208770712U (zh) 一种高层建筑外墙幕布式灭火系统
TW200835533A (en) Fire controlling system for long passage
CN102145212B (zh) 具有障烟、延时及救生功能的高压水幕灭火系统
CN101143252B (zh) 细水雾系统封堵分隔灭火设备
CN202033351U (zh) 一种泡沫喷雾灭火试验装置
CN205073572U (zh) 一种大型公共场所配套灭火装置
CN205198748U (zh) 车辆灭火逃生系统
CN205198749U (zh) 灭火剂喷洒装置
CN202462543U (zh) 一种具有防火功能的木工吸尘器
CN203389267U (zh) 一种竖直保护细水雾喷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