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7657U - 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7657U
CN203387657U CN201320480698.2U CN201320480698U CN203387657U CN 203387657 U CN203387657 U CN 203387657U CN 201320480698 U CN201320480698 U CN 201320480698U CN 203387657 U CN203387657 U CN 203387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ing
equipment
sound pick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806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洸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QIA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QI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QIA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QIA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806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7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7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765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包含一个避震单元,及分别安装于避震单元的一个拾音单元与一个夹持单元。避震单元包括一个呈U字型避震座,及两个间隔地安装于避震座的悬吊环,该避震座具有多个间隔分布的勾部,每一个悬吊环包括一个弹性环套于勾部间的外环部、一个间隔位于外环部径向内侧的内环部,及多个连接于外环部与内环部间的衔接部。拾音单元是穿插定位于内环部间。通过避震单元的避震座与悬吊环所构成的避震结构设计,可避免乐器经碰撞、摩擦或敲击所产生的震动杂音传递至该拾音单元,可大幅提高拾音质量。

Description

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拾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乐器的拾音的拾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乐器演奏会中,通常会使用麦克风进行收音,以便经由音响设备扩音播出,或者是进行音乐数据的录制,然而,演奏乐器时,部分乐器常会随着演奏者肢体移动,例如管弦乐,为方便收音,通常会直接在乐器上夹设一个无线收音器,该无线收音器包括一个通过夹具而设置在乐器上的拾音头,及一个配戴在演奏者身上的无线讯号发射器,且该拾音头与该无线讯号发射器间会以一条讯号线彼此讯号连接。
但是目前这类无线收音器用于夹持在乐器上的夹具设计通常为硬质结构体,例如硬质塑料或金属,除了容易造成乐器表面出现擦、刮伤外,因为其避震效果差,容易把乐器在演奏过程中被演奏者肢体、衣物或收音设备讯号线触碰产生的摩擦、敲击杂音传送到拾音器,常常会影响输出或录制的声音的质量。另外,有些乐器常会以槌、棒敲击乐器壳体,例如打击乐器,前述夹具设计同样会将摩擦、撞击杂音传送至拾音器,所以也会影响拾音质量。再者,目前的无线收音器,用于收音的拾音头,通常为不可替换的型态,无法因应不同乐器音域特性,选用合适的拾音头。因此,对于目前用于乐器的拾音器还有改良的空间。
此外,将该无线讯号发射器另外配戴于乐器演奏者身上,再以讯号线连接至拾音头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演奏者必须配戴发射器,配戴位置将受制穿着服饰影响。(2)每次使用时必须要连接讯号线,使用后也必须拆除讯号线,增加使用上的不便,且讯号线的多次反复拆装,也有接触不良的风险。(3)因为乐器与演奏者间会有一条连接该拾音头与该无线讯号发射器的讯号线存在,所以演奏者表演时动作常会受到该讯号线的牵制,无法尽情展现身体律动,若将该讯号线加长,则该讯号线容易缠绊周遭其它物品,例如谱架或表演者的手脚等,造成不便及危险。(4)当演奏者要交替演奏两种或以上的乐器时,必须更替连接讯号线,更凸显麻烦与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触碰摩擦等撞击杂音的避震设计、方便更换拾音头的拾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一体设计而方便使用的拾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适用于安装在一个乐器上,并包含一个避震单元、一个拾音单元,及一个夹持单元。该避震单元包括一个U字型的避震座,及两个前后间隔地安装于该避震座的软质弹性的悬吊环,该避震座具有两个前后间隔相向的穿套段,每一个穿套段穿设有一个前后贯穿的安装孔,并具有多个环绕该安装孔周缘间隔分布的勾部,所述悬吊环是分别安装于所述穿套段,每一个悬吊环包括一个弹性环套于各自的穿套段的所述勾部间的外环部、一个间隔位于该外环部径向内侧的内环部,及多个间隔分布地分别连接于该外环部与该内环部间的衔接部。该拾音单元是前后穿插定位于所述内环部间。该夹持单元是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座,并能够用于夹固于该乐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每一个悬吊环的该外环部内周面径向凹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卡槽,所述勾部是分别嵌卡定位于所述卡槽中,而将该外环部勾卡定位于所述勾部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每一个穿套段表面凹设有多个绕该安装孔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勾部是分别突设于所述凹槽中,每一个悬吊环的该外环部是局部嵌置所述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该拾音单元包括一个前后穿插定位于所述内环部间的转接头、一个安装于该转接头中的电路模块,及一个能够拆离地螺锁安装于该转接头并与该电路模块电连接的拾音头。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该转接头具有一个前后延伸且穿插定位于所述内环部中的悬吊段,及一个固接于该悬吊段前端并供该拾音头安装的转接段,且该悬吊段外周面凹设有两个前后间隔并供所述内环部分别嵌置套设定位的定位环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还包含一个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座且讯号连接于该拾音单元的一拾音头的无线发射器,且该夹持单元包括一个固接于该避震座而能够用于夹置在该乐器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该夹持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座并能够挠曲变形的挠管,及一个安装于该挠管而能够用于夹置于该乐器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该挠管具有一个以其顶端固接于该避震座并能够挠曲变形的管状的挠管本体,及一个安装固定于该挠管本体底端部的夹接件,该夹具具有一个能够拆离地夹扣定位于该夹接件的C字型的夹扣,及一个固接于该夹扣并用于夹固于该乐器的夹本体,该夹接件具有一个径向内凹的夹扣槽,该夹扣是嵌置定位于该夹扣槽中地夹扣于该夹接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该电路模块具有一个安装于该转接头中并与该拾音头电连接的电路板,及一个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并延伸出该转接头外的讯号线,该拾音装置还包含一个与该讯号线电连接的无线发射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该无线发射器是安装固定于该挠管底端,该避震座还具有一个连接于所述穿套段底端间且固接于该挠管顶端的连结段,且该连结段具有一个上下贯穿并与该挠管连通的穿孔,该讯号线是往下穿过该穿孔而穿设于该挠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避震单元的避震座与所述悬吊环所构成的避震结构设计,能够避免乐器经碰撞、摩擦或敲击所产生的震动杂音传递至该拾音单元,可大幅提高拾音质量,通过转接头的设计,可方便更换拾音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后侧视图,说明一个悬吊环环套定位于一个避震座的情况;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局部侧视剖面图;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安装于一个乐器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的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个乐器900上使用,并可与一个扩音设备(图未示)无线讯号连接,而将所撷取的声音无线传送至该扩音设备输出。
该拾音装置包含一个避震单元3、一个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单元3且用于夹持固定于所述乐器900的夹持单元4、一个安装于该避震单元3且用于撷取声音的拾音单元5,及一个安装固定于该夹持单元4且用于和该扩音设备无线讯号连接的无线发射器6。
如图2、3、4所示,该避震单元3包括一个安装固定于该夹持单元4顶端的避震座31,及两个前后间隔相向地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座31上的悬吊环32。
该避震座31是呈开口朝上的U字型,具有一个安装固定于该夹持单元4顶端的连结段311,及两个前后间隔相向地分别自该连结段311往上延伸的穿套段313。该连结段311具有一个上下贯穿而与该夹持单元4连通的穿孔312。穿套段313分别具有一个前后贯穿的安装孔314,两者的前后相背侧面分别凹设有三个沿各自的安装孔314周缘间隔分布的凹槽315,并具有三个分别环绕该安装孔314周缘间隔分布并突设于凹槽315中呈勾状的勾部316。
悬吊环32是分别安装固定于穿套段313上,且是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硅胶等。每一个悬吊环32具有一个弹性环套定位于各自的勾部316间而局部嵌置于凹槽315中的外环部321、一个间隔位于该外环部321径向内侧的内环部323,及多个间隔分布地分别连接于该外环部321与该内环部323间的衔接部324,该外环部321内周面径向凹设有三个前后贯穿并分别供勾部316嵌置定位的卡槽322。通过该外环部321被勾卡定位于勾部316间的设计,使得该内环部323是经由衔接部324而悬吊于该外环部321上。
如图1、4、5所示,该夹持单元4包括一个上下延伸地安装固定于该连结段311与该无线发射器6间的中空的挠管41,及一个可拆离地安装固定于该挠管41的夹具42。该挠管41具有一个以其顶端固接于该连结段311与以其底端安装固接于该无线发射器6间并可挠曲变形的挠管本体411,及一个安装固定于该挠管本体411底端部的夹接件412,该挠管本体411是与该连结段311的该穿孔312连通,该夹接件412外周面径向内凹有一个环状夹扣槽413,该挠管本体411可被驱动弯曲而定型在一个特定曲度外形。该夹具42具有一个嵌置定位于该夹扣槽413中并可拆离地夹扣在该夹接件412的C字型夹扣421,及一个同体固接于该夹扣421并可开合的夹本体422,该夹本体422可被用于夹设固定在乐器900上。
如图2、4、5所示,该拾音单元5包括一个前后延伸地穿插定位于悬吊环32间的转接头51、一个安装于该转接头51中并与该无线发射器6电连接的电路模块52,及一个可拆离地安装定位于该转接头51而与该电路模块52电连接的拾音头53。
该转接头51具有一个前后延伸且穿插定位于内环部323中的悬吊段511,及一个同体固接于该悬吊段511前端且内周面设有螺牙的转接段513,该悬吊段511外周面凹设有两个前后间隔并分别供内环部323嵌置套设定位的定位环槽512。
该电路模块52包括一个固定于该转接头51中的电路板521,及一个往下延伸穿出该悬吊段511并往下穿过该穿孔312而穿设于该挠管本体411中的讯号线522,且该讯号线522是与该电路板521、该无线发射器6讯号连接。该拾音头53具有一个可拆离地螺锁安装于该转接头51的转接段513中并与该电路板521电连接的螺接部531。该拾音头53可用于撷取周遭环境声音,而对应输出一个声音讯号,该电路模块52可将该声音讯号传送至该无线发射器6。
该无线发射器6讯号连接于该拾音头53,可将该电路模块52传送的声音讯号处理后,再无线发送至该扩音设备输出。
本实用新型拾音装置使用时,可将该夹具42夹扣固定于该挠管41后,再将该夹具42的夹本体422夹固于要进行拾音的乐器900上,例如夹固于一个萨克斯风的鹅管。然后,通过调整该挠管41的方式,连动该避震单元3带动该拾音单元5相对该鹅管位移至一个适当的拾音位置,就可开始进行拾音。
通过悬吊设置于该避震座31的穿套段313上的悬吊环32的设计,使得该拾音单元5是被弹性悬吊在该避震单元3上,所以在演奏过程中,可利用此悬吊设计将乐器900在演奏过程中被演奏者肢体或衣物触碰产生的摩擦、敲击等震动,以及槌、棒敲击乐器900壳体,例如打击乐器900所产的碰撞震动吸收掉,进而可避免这类碰撞杂音传递至该拾音单元5,可大幅提高收音质量。
此外,通过该拾音头53可拆离地安装于该转接头51的设计,可方便使用者依据各种乐器900的音域特性拆换选用不同规格的拾音头53,不必再麻烦地将整个拾音单元5完全拆离该避震单元3,拆换使用上较为方便。
再者,通过将该无线发射器6直接整合安装固定于该挠管本体411底端的模块化设计,使得整个拾音装置的使用更为方便,在乐器900与演奏者间不会再有讯号线的牵制,使得演奏者在使用乐器900进行表演时的活动自由度更大,可更尽兴的表演,且因不再有任何拾音装置构件需要配戴于演奏者身上,所以演奏者可选择穿着任何表演服装。且于更换演奏乐器时,也只需将该夹具42拆夹于另一个乐器,就完成拾音装置的拆装,不需再另外拆装讯号线,所以也不会有讯号线经常拆装而会接触不良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是将该电路模块52的该讯号线522直接穿设隐藏于该挠管41中,但是实施时,并不以穿设于挠管41中为必要。另外,实施时,该夹具42不以可拆离该挠管41为必要,且也不以设置该挠管41为必要,可直接将该夹具42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座31,且将该无线发射器6直接安装于该避震座31,同样可通过该避震单元3的避震结构设计,达到降低震动杂音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该避震单元3的避震座31与悬吊环32所构成的避震结构设计,可避免乐器900经碰撞、摩擦或敲击所产生的震动杂音传递至该拾音单元5,可大幅提高拾音质量。而拾音头53可更换的设计,则可方便演奏者只需针对不同的乐器900另外准备不同规格的拾音头53,不必各自准备一个拾音装置,除了可降低购买成本外,使用上也更加方便。再加上将无线发射器6直接模块化整合于该夹持单元4的设计,可使拾音装置的使用更为方便,可免除演奏者身上与乐器900间的讯号线的牵制,可提高乐器900的演奏自由度,是一种创新的设计。因此,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10)

1.一种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适用于安装在一个乐器上,并包含:一个避震单元、一个拾音单元,及一个夹持单元,其特征在于:该避震单元包括一个U字型的避震座,及两个前后间隔地安装于该避震座的软质弹性的悬吊环,该避震座具有两个前后间隔相向的穿套段,每一个穿套段穿设有一个前后贯穿的安装孔,并具有多个环绕该安装孔周缘间隔分布的勾部,所述悬吊环是分别安装于所述穿套段,每一个悬吊环包括一个弹性环套于各自的穿套段的所述勾部间的外环部、一个间隔位于该外环部径向内侧的内环部,及多个间隔分布地分别连接于该外环部与该内环部间的衔接部,该拾音单元是前后穿插定位于所述内环部间,该夹持单元是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座并能够用于夹固于该乐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悬吊环的该外环部内周面径向凹设有多个前后贯穿的卡槽,所述勾部是分别嵌卡定位于所述卡槽中,而将该外环部勾卡定位于所述勾部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穿套段表面凹设有多个绕该安装孔间隔分布的凹槽,所述勾部是分别突设于所述凹槽中,每一个悬吊环的该外环部是局部嵌置所述凹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拾音单元包括一个前后穿插定位于所述内环部间的转接头、一个安装于该转接头中的电路模块,及一个能够拆离地螺锁安装于该转接头并与该电路模块电连接的拾音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接头具有一个前后延伸且穿插定位于所述内环部中的悬吊段,及一个固接于该悬吊段前端并供该拾音头安装的转接段,且该悬吊段外周面凹设有两个前后间隔并供所述内环部分别嵌置套设定位的定位环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拾音装置还包含一个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座且讯号连接于该拾音单元的一拾音头的无线发射器,且该夹持单元包括一个固接于该避震座而能够用于夹置在该乐器的夹具。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夹持单元包括一个安装固定于该避震座并能够挠曲变形的挠管,及一个安装于该挠管而能够用于夹置于该乐器的夹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挠管具有一个以其顶端固接于该避震座并能够挠曲变形的管状的挠管本体,及一个安装固定于该挠管本体底端部的夹接件,该夹具具有一个能够拆离地夹扣定位于该夹接件的C字型的夹扣,及一个固接于该夹扣并用于夹固于该乐器的夹本体,该夹接件具有一个径向内凹的夹扣槽,该夹扣是嵌置定位于该夹扣槽中地夹扣于该夹接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模块具有一个安装于该转接头中并与该拾音头电连接的电路板,及一个电连接于该电路板并延伸出该转接头外的讯号线,该拾音装置还包含一个与该讯号线电连接的无线发射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发射器是安装固定于该挠管底端,该避震座还具有一个连接于所述穿套段底端间且固接于该挠管顶端的连结段,且该连结段具有一个上下贯穿并与该挠管连通的穿孔,该讯号线是往下穿过该穿孔而穿设于该挠管中。
CN201320480698.2U 2013-08-07 2013-08-07 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7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0698.2U CN203387657U (zh) 2013-08-07 2013-08-07 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80698.2U CN203387657U (zh) 2013-08-07 2013-08-07 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7657U true CN203387657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76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0698.2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7657U (zh) 2013-08-07 2013-08-07 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76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675A (zh) * 2020-10-15 2021-01-29 长春光华学院 一种音乐合奏专用拾音器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675A (zh) * 2020-10-15 2021-01-29 长春光华学院 一种音乐合奏专用拾音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7133B2 (en) Headphone
US9202451B2 (en) Detachable electronic drum
US9631652B2 (en) Clip-on mounting assembly for musical instruments
US8841538B2 (en) Detachable electronic drum
WO2008094913A3 (en) Fishing pole tender system
CN203387657U (zh) 具避震设计的拾音装置
ATE417479T1 (de) Lautsprecher mit niederfrequenter schwingung
KR101442415B1 (ko) 음향진동 에어 매트리스가 채용된 침대
US9124967B2 (en) Microphone systems for base drums and other instruments
TWM470359U (zh) 具避震設計的拾音裝置
WO2012138257A2 (ru) Перкусс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TWM542840U (zh) 適用於弦樂器的拾音器
CN210143109U (zh) 一种拾音装置
US20150364119A1 (en) Resonance control compression pad for the acoustic bass drum
JP6462054B2 (ja) 折り畳み式ギター
CN208931032U (zh) 一种旅行箱减震脚轮
CN203387656U (zh) 模组化乐器用麦克风发射器
CN207652617U (zh) 一种音箱脚架
CN209488765U (zh) 拾音设备及其夹持装置
CN215773466U (zh) 外罩可随意取下的桌面蓝牙音响
CN210112215U (zh) 可穿戴式麦克风和头戴式耳机
CN208339274U (zh) 智能震动鼓凳
CN209606716U (zh) 应用于娱乐场景的具有可翻折调整耳机的虚拟现实头盔
CN209464211U (zh) 一种轮椅的弹性前叉
CN209912475U (zh) 一种内置八面共鸣发音管的管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