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7576U - 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 Google Patents

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7576U
CN203387576U CN201320335429.7U CN201320335429U CN203387576U CN 203387576 U CN203387576 U CN 203387576U CN 201320335429 U CN201320335429 U CN 201320335429U CN 203387576 U CN203387576 U CN 203387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ound control
control circuit
transmission
lo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354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洪辉
郝焕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ra Stentof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era Stentof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era Stentof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era Stentofon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354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7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7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75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该音控电路包括:发送回路、接收回路和比较器,其中,所述发送回路,与所述工业对讲终端的受话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受话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通信系统;所述接收回路,与所述工业对讲终端的扬声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扬声器发送出去;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发送回路或接收回路相耦接,用于比较分别由所述发送回路和接收回路输出的信号,并根据输出的结果信号来控制所述发送回路或接收回路的接通。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工业应用场合中对讲终端出现的回授啸叫问题以及噪声干扰问题。

Description

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生产中各工作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否实现实时的调度,成为提高工业生产效率的关键,因此各种工业领域越来越需要快速、便捷的调度通信系统以支撑现代化生产线的运行。
然而当前国内工业调度通信领域均由国外产品主导市场,如Stentofon、Industronic、Command、neumann等品牌,虽然这些进口设备满足了工业生产调度的需要,但是这些进口设备往往价格昂贵,且各种系统相对独立,需要专用的对讲终端和对讲交换机,兼容性差,因此设计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通用轻工业终端产品,对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已知的现有技术中,人们为了提高工业对讲终端的通话质量,提出了各种办法。如申请号为200510110476.1的发明专利,揭露了一种抗噪声工业广播对讲话站,它包括话站主机、话筒;话站主机的面板正面设有通道选择开关、话筒挂座;话筒挂座上设有磁吸合挂断开关;话站主机的面板背面设有密封材料、通道选择电路板、信号放大耦合电路板;话站主机的底座上设有电源板、变压器、抗噪声广播对讲话站的接线排;话筒的手柄上设有广播对讲按键开关;话筒的麦克风、耳机上均设有护套;话筒的麦克风为低灵敏度麦克风;麦克风护套上设带有条纹状传声栅的斜角面;耳机护套内设有高灵敏度扬声器;话筒的麦克风、耳机的内侧四周与其护套之间设有棉质吸音层。该方案通过改变话筒麦克风的设计形状以及加装保护套等措施解决工业现场高噪声场合的通讯问题。但制作过程极为复杂,很难实现普及。
现有技术中,普通双工对讲机为避免对讲时扬声器信号和送话器信号之间产生回授啸叫互相干扰,只能降低扬声器的输出功率,用较小的喇叭、耳麦或电话手柄等。
相对于普通电话而言,工业对讲终端采用的多是扬声通话模式。扬声通话和手柄通话的差别很大,手柄通话时,由于受话器和送话器离人耳和嘴很近,所以电话机的发送灵敏度和接收灵敏度要求不高,扬声通话则不同,人距和电话机有一定的距离,一般在半米之内。由于声音的强度按距离的平方衰减,因此要达到像手柄一样的通话要求,发送和接收的灵敏度都要高的多,因为扬声器输出功率较大,且和送话器都装在机壳内,所以极易发生啸叫现象,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其中B1是送话器,A1是发送放大器,A2是接收放大器,LA是空气路径损失,LH是发送侧音衰减。设A1放大器的增益为a1dB,A2放大器的增益为a2dB,因为A1和A2的增益比较高,所以当有声音送入B1时,B1就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送入放大器A1放大。由于侧音不能完全消除,总有一部分送话信号送到A2放大器,经A2放大后,驱动扬声器发声。扬声器发出的声音,一部分经过空气又传到B1,再经过A1放大后,又经消侧音网络输入到A2,被A2放大后驱动扬声器发出更响的声音,这样又开始下一个循环,从而引起振鸣。
我们发现,只要下式成立:
|a1|+|a2|>=|LA|+|LH|
电路就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产生振鸣。只有满足:
|a1|+|a2|<|LA|+|LH|
即,当发送放大器增益的绝对值和接收放大器的绝对值之和小于空气路径损失的绝对值和发送侧音衰减的绝对值之和的时候,电路才处于稳定状态。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如果要求电路处于稳定状态,放大器的放大量就要减小,这就势必影响通话效果。因此,当前回授啸叫问题,导致双工通信模式中,扬声器功率和麦克风灵敏度无法整体提高,难以实现来话大音量扩音输出,送话高灵敏发送的扩音对讲功能。
因此,如何解决工业应用场合中对讲终端出现的回授啸叫问题以及噪声干扰问题,便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以解决工业应用场合中对讲终端出现的回授啸叫问题以及噪声干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音控电路,包括:发送回路、接收回路和比较器,其中,
所述发送回路,与所述工业对讲终端的受话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受话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通信系统;
所述接收回路,与所述工业对讲终端的扬声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扬声器发送出去;
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发送回路或接收回路相耦接,用于比较分别由所述发送回路和接收回路输出的信号,并根据输出的结果信号来控制所述发送回路或接收回路的接通。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发送回路,进一步包括:第一级发送放大器、发送可变衰耗器和发送输出放大器;其中,
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与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和比较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受话器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将发送信号输出给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和比较器;
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发送输出放大器和比较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输出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比较器输出的结果信号控制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是否将处理结果信号发送给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
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分别与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和通信系统相耦接,用于将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发送的处理结果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给通信系统;
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发送可变衰耗器和接收回路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输出的发送信号,并与所述接收回路发送的接收信号相比较,当所述发送信号比接收信号强时,则控制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将所述将处理结果信号发送给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同时关闭所述接收回路。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接收回路,进一步包括:接收功率放大器和接收可变衰耗器;其中,
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分别与所述比较器、通信系统和接收功率放大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所述比较器的控制将处理后的所述接收信号发送给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
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分别与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工业对讲终端的扬声器和比较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输出的接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出给所述扬声器和比较器;
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发送回路和接收功率放大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输出的接收信号,并与所述发送回路发送的发送信号相比较,当所述发送信号比接收信号强时,则控制所述发送回路执行发送操作,同时关闭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的输出操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音控单元、麦克风、扬声器、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音控单元、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相耦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的发送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将处理后的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音控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发送给所述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
所述音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麦克风和扬声器相耦接,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扬声器,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麦克风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其中,所述音控单元中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音控电路。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音控单元,还包括:音频放大电路,与所述音控电路相耦接,用于将所述音控电路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音频放大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扬声器输出。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主控单元,进一步包括:信号检测控制电路、中央处理器、耦合放大电路和继电器;其中,
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普通电话单元、通信系统、耦合放大电路和中央处理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发送的发送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和耦合放大电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音控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普通电话单元或通信系统;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耦合放大电路和继电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耦合放大电路处理后的发送信号,并将该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继电器,同时根据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对发送信号的操作;
所述耦合放大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耦合放大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音控单元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和发送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控制所述音控单元的开启或关闭,在开启时,将所述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普通电话单元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通话手柄、干簧管和普通电话;其中,所述干簧管,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通话手柄的摘机状态时开启普通电话,使所述普通电话发送相应的信号给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能够解决工业应用场合中对讲终端出现的回授啸叫问题以及噪声干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还提供一种无需专用对讲系统或接口,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电话的通信系统,同时又能满足工业对讲功能需求的工业对讲终端。
3)本实用新型所述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还可以实现还自动应答、手柄扩音切换、自动挂机三种智能化功能,以方便实际使用,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中扬声通信设备中产生啸叫现象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音控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采用图2所示的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4是以图3所述的工业对讲终端实现手柄扩音切换的原理框图;
图5是以图3所述的工业对讲终端实现自动应答功能的原理框图;
图6是以图3所述的工业对讲终端实现自动挂机功能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工业对讲终端的音控电路,该音控电路包括:发送回路201、接收回路202和比较器(B)203,其中,
所述发送回路201,与所述工业对讲终端的受话器B1相耦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受话器B1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通信系统;
所述接收回路202,与所述工业对讲终端的扬声器B2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扬声器B2发送出去;
所述比较器203,分别与所述发送回路201或接收回路202相耦接,用于比较分别由所述发送回路201和接收回路202输出的信号,并根据输出的结果信号来控制所述发送回路201或接收回路202的接通。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发送回路201,进一步包括:第一级发送放大器AS1、发送可变衰耗器LS和发送输出放大器AS2;其中,
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AS1,与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LS和比较器203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受话器B1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将发送信号输出给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LS和比较器203;
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LS,分别与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AS1、发送输出放大器AS2和比较器203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AS1输出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比较器203输出的结果信号控制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LS是否将处理结果信号发送给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AS2;
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AS2,分别与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LS和通信系统相耦接,用于将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LS发送的处理结果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给通信系统;
所述比较器203,分别与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AS1、发送可变衰耗器LS和接收回路202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AS1输出的发送信号,并与所述接收回路202发送的接收信号相比较,当所述发送信号比接收信号强时,则控制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LS将所述将处理结果信号发送给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AS2,同时关闭所述接收回路202。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接收回路202,进一步包括:接收功率放大器LR和接收可变衰耗器AR;其中,
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AR,分别与所述比较器203、通信系统和接收功率放大器LR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所述比较器203的控制将处理后的所述接收信号发送给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LR;
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LR,分别与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AR、工业对讲终端的扬声器B2和比较器203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AR输出的接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出给所述扬声器B2和比较器203;
所述比较器203,分别与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AR、发送回路201和接收功率放大器LR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LR输出的接收信号,并与所述发送回路201发送的发送信号相比较,当所述发送信号比接收信号强时,则控制所述发送回路201执行发送操作,同时关闭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AR的输出操作。
如图3所示,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其中,包括:主控单元301、音控单元302、麦克风303、扬声器304、普通电话单元305和通信系统306,其中,
所述主控单元301,分别与所述音控单元302、普通电话单元305和通信系统306相耦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普通电话单元305和通信系统306的发送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将处理后的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302,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音控单元302的接收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发送给所述普通电话单元305和通信系统306;
所述音控单元302,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301、麦克风303和扬声器304相耦接,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301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扬声器304,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麦克风303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301,其中,所述音控单元302中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应用于工业对讲终端的音控电路。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音控单元302,还包括:音频放大电路3021,与所述音控电路(这里的音控电路即为上述如图2所示的音控电路)相耦接,用于将所述音控电路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音频放大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扬声器304输出。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主控单元301,进一步包括:信号检测控制电路3011、中央处理器(CPU)3012、耦合放大电路3013和继电器3014;其中,
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3011,分别与所述普通电话单元305、通信系统306、耦合放大电路3013和中央处理器3012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普通电话单元305和通信系统306发送的发送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3012和耦合放大电路3013,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音控单元302的接收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普通电话单元305或通信系统306;
所述中央处理器3012,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3011、耦合放大电路3013和继电器3014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耦合放大电路3013处理后的发送信号,并将该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继电器3014,同时根据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3011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3014对发送信号的操作;
所述耦合放大电路3013,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3011和中央处理器3012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3011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耦合放大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3012;
所述继电器3014,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3012和音控单元302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3012发送的控制信号和发送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302,控制所述音控单元302的开启或关闭,在开启时,将所述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302。
如图4所示,所述普通电话单元305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通话手柄3051、干簧管3052和普通电话3053;其中,所述干簧管3052,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通话手柄3051的摘机状态时开启普通电话3053,使所述普通电话3053发送相应的信号给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3011。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业终端的音控电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图2中,第一级发送放大器AS1,发送输出放大器,接收功率放大器LR,发送可变衰耗器,接收可变衰耗器AR,比较器203。在没有送话信号和受话信号时,电路处于接收状态,此时衰耗器LS的衰耗很大,而衰耗器LR的衰耗很小,接收通路打开,发送通路关闭。当用户对着送话器B1讲话时,B1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送入AS1进行放大。AS1的输出分为两路,一路送入比较器203B,另一路送入LS。在比较器203中,把输入的发送信号同输入的接收信号进行比较。当发送信号比接收信号强时,比较器203的输出就使衰耗器LS的衰耗减小,LR的衰耗增大,从而打开发送通路而关闭接收通路,此时该电路处于发送状态。发送信号通过LS送到AS2,经AS2放大后送到外线。同样,当外线送来的信号经LR送到AR进行放大,放大后的信号送到比较器203同发送信号比较,从而使控制接收通路的可变衰耗器LR的衰耗量大大降低,发送通路的可变衰耗LS的衰耗增大,此时声控通话电路处于接收状态,这样就解决了啸叫,圆满实现了来话大音量扩音输出,送话高灵敏发送的扩音对讲功能。
如图3所示,采用上述音控电路的该工业对讲终端,主要包括普通电话单元305、主控单元301和音控单元302。所述主控单元301包括CPU3012、信号检测控制电路3011、耦合放大电路3013和继电器3014,用来判断外线送来的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并返回信号给外线;所述音控单元302包括音控电路(如上述实施例和图2所示的音控电路)和音频放大电路3021,主要用来协调和解决扬声通话过程中的声音问题。工作基本原理如下:当终端收到外线信号时,主控单元检测控制电路对其进行处理,判断信号类型后发送信号给CPU3012,CPU3012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控制继电器3014动作,发送信号给外线及音控电路,实现通话的建立或挂断等。其中的音控电路即如图2所示,不再赘述。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现代工业化发展对生产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本工业对讲终端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还增加了三种智能化功能,使操作更加便捷合理。在本工业对讲终端的又一实施例中,增加的功能之一是设置自动应答,这一功能可以使终端在有用户呼叫的时候自动应答,免去人员的操作,并同时启动扩音装置,方便人员在不破环先前工作的状态下随时随地和主叫之间进行通话。
如图5所示,当终端收到外线呼叫信号时,终端的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对信号进行处理转换,判断类型并送给CPU相应的指令,CPU根据指令控制继电器动作,在返回信号给外线的同时打开音控单元,建立通话且开启扩音扬声。
在本工业对讲终端的再一实施例中,增加的功能之二是手柄扩音切换,这一功能可以在通话过程中手柄和扬声通话两种模式切换,实现通话的私密与公开。参考图4,在自动应答启动扩音扬声后,当用户拿起手柄时,音控单元302中的干簧管动作,普通电话单元305开启,发送信号给检测控制电路,处理后给CPU发送指令,控制继电器3014二次动作,声音切换到手柄,同时关闭扩音;当想继续恢复到扬声扩音时,按电话单元键盘上的“启动”键并将手柄挂上,电话单元直接送信号给CPU,CPU控制继电器3014再次动作,重新启动音控单元302实现扩音扬声。
在本工业对讲终端的再一实施例中,增加的功能之三是自动挂机,参考图6,在扩音状态时,当对方挂机后,终端的信号检测控制电路收到外线忙音信号,信号经耦合放大电路处理后送CPU,CPU处理后控制继电器动作,关闭扩音完成挂机。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能够解决工业应用场合中对讲终端出现的回授啸叫问题以及噪声干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还提供一种无需专用对讲系统或接口,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电话的通信系统,同时又能满足工业对讲功能需求的工业对讲终端。
3)本实用新型所述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还可以实现还自动应答、手柄扩音切换、自动挂机三种智能化功能,以方便实际使用,提高效率。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音控电路,包括:发送回路、接收回路和比较器,其中, 
所述发送回路,与工业对讲终端的受话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受话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通信系统; 
所述接收回路,与所述工业对讲终端的扬声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所述扬声器发送出去; 
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发送回路或接收回路相耦接,用于比较分别由所述发送回路和接收回路输出的信号,并根据输出的结果信号来控制所述发送回路或接收回路的接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回路,进一步包括:第一级发送放大器、发送可变衰耗器和发送输出放大器;其中, 
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与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和比较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受话器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将发送信号输出给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和比较器; 
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发送输出放大器和比较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输出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比较器输出的结果信号控制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是否将处理结果信号发送给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 
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分别与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和通信系统相耦接,用于将接收到来自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发送的处理结果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发送给通信系统; 
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发送可变衰耗器和接收回路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级发送放大器输出的发送信号,并与所述接收回路发送的接收信号相比较,当所述发送信号比接收信号强时,则控制所述发送可变衰耗器将所述将处理结果信号发送给所述发送输出放大器,同时关闭所述接收回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控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回路,进一步包括:接收功率放大器和接收可变衰耗器;其中, 
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分别与所述比较器、通信系统和接收功率放大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通信系统发送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同时根据所述比较器的控制将处理后的所述接收信号发送给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 
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分别与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工业对讲终端的扬声器和比较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输出的接收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输出给所述扬声器和比较器; 
所述比较器,分别与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发送回路和接收功率放大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接收功率放大器输出的接收信号,并与所述发送回路发送的发送信号相比较,当所述发送信号比接收信号强时,则控制所述发送回路执行发送操作,同时关闭所述接收可变衰耗器的输出操作。 
4.一种具有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单元、音控单元、麦克风、扬声器、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音控单元、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相耦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的发送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将处理后的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音控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接收信号发送给所述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 
所述音控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控单元、麦克风和扬声器相耦接,用于将所述主控单元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扬声器,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麦克风的接收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其中,所述音控单元中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音控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控单元,还包括:音频放大电路,与所述音控电路相耦接,用于将所述音控电路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音频放大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扬声器输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单元,进一步包括:信号检测控制电路、中央处理器、耦合放大电路和继电器;其中, 
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普通电话单元、通信系统、耦合放大电路和中央处理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普通电话单元和通信系统发送的发送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和耦合放大电路,以及接收来自所述音控单元的接收信号,进行检测、处理转换、判断类型以及控制处理后,发送给所述普通电话单元或通信系统; 
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耦合放大电路和继电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耦合放大电路处理后的发送信号,并将该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继电器,同时根据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继电器对发送信号的操作; 
所述耦合放大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和中央处理器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处理后的发送信号,进行耦合放大处理后发送给所述中央处理器; 
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中央处理器和音控单元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中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和发送信号,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控制所述音控单元的开启或关闭,在开启时,将所述发送信号发送给所述音控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普通电话单元中进一步包括:通话手柄、干簧管和普通电话;其中,所述干簧管,用于当检测到所述通话手柄的摘机状态时开启普通电话,使所述普通电话发送相应的信号给所述信号检测控制电路。 
CN201320335429.7U 2013-06-09 2013-06-09 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7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35429.7U CN203387576U (zh) 2013-06-09 2013-06-09 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35429.7U CN203387576U (zh) 2013-06-09 2013-06-09 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7576U true CN203387576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76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35429.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87576U (zh) 2013-06-09 2013-06-09 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75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31853B2 (en) Multi-pod conference systems
US8644525B2 (en) Virtual microphones in electronic conferencing systems
CN1725767B (zh) 具备红外线传感器的移动通信终端的音量调节方法
US7864937B2 (en) Common control of an electronic multi-pod conferencing system
CN101640720A (zh) 移动通信终端及其接听模式切换的方法
US791684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the gating of microphones in a multi-pod conference system
CN201557215U (zh) 有线通讯对讲系统
CN101094251A (zh) 免提来电接听/对讲的无线控制装置
CN203387576U (zh) 音控电路及具有该音控电路的工业对讲终端
JP2006270147A (ja) 拡声通話装置、拡声通話システム
CN202998253U (zh) 啸叫消除系统和免提电话
CN103037121B (zh) 啸叫消除方法、啸叫消除系统和免提电话
CN201830311U (zh) 工业电话报警一体机
CN207166701U (zh) 一种耳机电路
CN101534337A (zh) 工业对讲终端
CN213754576U (zh) 一种便于改变方向的音频会议电话
US8463257B1 (en) System for redirecting cellular phone calls to conventional landline handsets
CN2914512Y (zh) 让对讲机打电话的有线无线接驳器
JP2011163725A (ja) 給湯機リモコン
JP2009135596A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JP2009159002A (ja) 通話装置
JPH0846679A (ja) 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CN204305101U (zh) 一种电话机
JP4414108B2 (ja) 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KR200217301Y1 (ko) 인터넷 폰 중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