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7487U - 触摸按键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按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87487U
CN203387487U CN201320463990.3U CN201320463990U CN203387487U CN 203387487 U CN203387487 U CN 203387487U CN 201320463990 U CN201320463990 U CN 201320463990U CN 203387487 U CN203387487 U CN 203387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pothallus
layer
latticed groove
substrate
latti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639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晟
孙超
顾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639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87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87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8748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包括面板、第一黏合层、传感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第二黏合层及显示装置;第一黏合层贴合于面板上;传感层上开设有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第一网格状凹槽与第二网格状凹槽相独立,传感层通过第一黏合层与面板相贴合;第一导电层呈网格状,并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中;第二导电层呈网格状,并收容于第二网格状凹槽中,显示装置通过第二黏合层与传感层相贴合。上述触摸按键装置中,在传感层上开设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网格状的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中,保证了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按键触摸操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触摸按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输入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摸按键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按键技术作为触控技术的一个分支,其目的在于解决传统机械式按键输入方式存在的易磨损、寿命短等问题。触摸按键技术具体通过检测电荷的微小变化来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触摸式按键可分为四大类: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以及表面声波式感应按键。
其中,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因其不易受温度、静电、水、灰尘等外界因素影响,操作准确性高等特点,正迅速替代传统的按键式开关用户界面。它本身不需要机械动作,而且可以使产品完全密封,使设计更加现代美观和耐用,且具有更大的灵敏度、稳定性、可靠性。相较于机械式按键和电阻式按键,电容式触摸按键装置不仅耐用,造价低廉,结构简单,而且易于安装,防水防污。
作为触摸输入的核心部件,透明导电膜的透过率和导电性对透明触摸按键装置的整体性能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在传统的触摸按键装置中,其透明导电膜的导电性不佳,进而降低了按键触摸操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按键触摸操作准确性较好的触摸按键装置。
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包括:
面板;
第一黏合层,贴合于所述面板上;
传感层,其上开设有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相独立,所述传感层通过所述第一黏合层与所述面板相贴合;
第一导电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一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中;
第二导电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二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中;
第二黏合层,贴合于所述传感层远离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及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黏合层与所述传感层相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包括两层感应层,两层所述感应层相贴合,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底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及基质层,所述基质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底通过光学胶相贴合,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第一基质层及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及所述第二基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底的两侧,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及所述第二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及第一基质层,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基质层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层还包括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介于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基质层之间,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基质层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引线电极,所述引线电极与所述传感层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层上开设第三网格状凹槽,所述引线电极收容于所述第三网格状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线电极为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
上述触摸按键装置中,在传感层上开设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网格状的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中,保证了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按键触摸操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触摸按键装置的截面图;
图2为图1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的截面图;
图3为图1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的具体结构图;
图4(a)至图4(b)为图1所示触摸按键装置的俯视图;
图5(a)至图5(d)为图4所示的触摸按键装置中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的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图7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图8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图9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图10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图11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图12为图1中所示触摸按键装置中传感层在另一实施例中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的触摸按键装置10,包括面板11、第一黏合层12、传感层13、第一导电层14、第二导电层15、第二黏合层18及显示装置19。
面板11的材料可以为塑料或玻璃等非导电材料制成。具体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1为PMMA,厚度为1.0~1.5mm。请一并参阅图4(a),面板11印刷有用于识别按键的图案,根据触摸按键的功能,印刷不同的图案。触摸按键装置10还包括引线组16,引线组16连接触摸按键与外部的IC控制电路(图未示),触摸按键装置10接收触摸动作,并通过引线组16将触摸动作传送至控制响应装置。
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第一黏合层12介于面板11和传感层13之间,传感层13通过第一黏合层12与面板11相贴合。第一黏合层12为透明光学胶,如OCA光学胶或透明UV胶等。第二黏合层18贴合于传感层13远离面板11的表面上。显示装置19通过第二黏合层18与传感层13相贴合。
传感层13上开设有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第一网格状凹槽131与第二网格状凹槽133相独立。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均呈网格状。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中。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的宽度为0.2μm~5μm,高度为2μm~6μm,且高度和宽度的比值大于1。
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请一并参阅图5(a)至图5(d),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可以为正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曲边四边形或随机网格中的任意一种。对应的,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也为正六边形,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曲边四边形或随机网格状结构。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层13包括两层感应层135。两层感应层135之间通过光学胶相贴合。感应层135包括基底135a,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两层感应层135的基底135a的表面上,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中。上述触摸按键装置10还包括引线电极17,传感层13上开设第三网格状凹槽137,引线电极17收容于第三网格状凹槽137中。引线电极17与传感层13电连接。请一并参阅图4(b),引线电极17与引线组16相连接,并通过引线组16与外部的IC控制电路相连接。
可以理解,请一并参阅图6,感应层135可同时包括基底135a及基质层135b,基质层135b设置于基底135a上,两层感应层135的基底135a通过光学胶相贴合,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两层感应层135的基质层135b远离基底135a的表面上。同时,引线电极17可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以在基质层135b或者基底135a表面上形成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的最小宽度可以为10μm~200μm,高度可以为5μm~10μm。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7,传感层13包括感应层235,感应层235包括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第一网格状凹槽131与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131与第二网格状中,以使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布于感应层235的两个侧面上。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8,感应层235包括基底235a、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分别设置于基底235a的两侧,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远离基底235a的表面上,最终使得第一导电层14与第二导电层15分别设置于第一基质层235b和第二基质层235c上。
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上均开设有第三网格状凹槽137,引线电极17收容于第三网格状凹槽137中。引线电极17与传感层13电连接。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基质层235b及第二基质层235c均可以省去,基底235a即为感应层235,第一网格状凹槽131与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分别开设于基底235a的两个侧面上。同时,请一并参阅图9,引线电极17可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以在基质层135b或者基底235a表面上形成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在另一实施例中,传感层13包括感应层335。感应层335包括基底335a及第一基质层335b,基底335a与第一基质层335b相连接,第一导电层14设置于基底335a靠近第一基质层135b的表面上,第二导电层15设置于第一基质层135b远离基底335a的表面上。
具体的,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开设于基底335a靠近第一基质层135b的表面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开设于第一基质层335b远离基底335a的表面上。基底335a及第一基质层335b上还开设第三网格状凹槽137,引线电极17收容于第三网格状凹槽137中。
可以理解,请一并参阅图11,感应层335还可包括第二基质层335c,第二基质层335c介于基底335a与第一基质层335b之间,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开设于第二基质层335c靠近第一基质层335b的表面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开设于第一基质层335b远离基底335a的表面上。此外,请一并参阅图12,引线电极17可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以形成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上述触摸按键装置10中,在传感层13上开设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网格状的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分别收容于第一网格状凹槽131及第二网格状凹槽133中,保证了第一导电层14及第二导电层15的导电性,从而提高了按键触摸操作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
第一黏合层,贴合于所述面板上;
传感层,其上开设有第一网格状凹槽及第二网格状凹槽,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相独立,所述传感层通过所述第一黏合层与所述面板相贴合;
第一导电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一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中;
第二导电层,呈网格状,所述第二导电层收容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中;
第二黏合层,贴合于所述传感层远离所述面板的表面上;及
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黏合层与所述传感层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包括两层感应层,两层所述感应层相贴合,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所述第二导电层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底的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及基质层,所述基质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底通过光学胶相贴合,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两层所述感应层的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第一表面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与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第一基质层及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一基质层及所述第二基质层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底的两侧,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及所述第二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包括感应层,所述感应层包括基底及第一基质层,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基质层相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基底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层还包括第二基质层,所述第二基质层介于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基质层之间,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基质层靠近所述第一基质层的表面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基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
10.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线电极,所述引线电极与所述传感层电连接。
11.根据权力要求10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层上开设第三网格状凹槽,所述引线电极收容于所述第三网格状凹槽中。
12.根据权力要求10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电极为凸起网格状导电线或导电线段。
1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触摸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格状凹槽及所述第二网格状凹槽为规则网格或随机网格。
CN201320463990.3U 2013-07-31 2013-07-31 触摸按键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7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3990.3U CN203387487U (zh) 2013-07-31 2013-07-31 触摸按键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3990.3U CN203387487U (zh) 2013-07-31 2013-07-31 触摸按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87487U true CN203387487U (zh) 2014-01-08

Family

ID=4987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6399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7487U (zh) 2013-07-31 2013-07-31 触摸按键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87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820A (zh) * 2013-07-31 2013-12-04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按键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7820A (zh) * 2013-07-31 2013-12-04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按键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68335B (zh) 触摸开关
US9851850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screen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1452042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KR101274945B1 (ko) 투영 정전용량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376887B1 (ko)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205318345U (zh) 功能玻璃罩盖
KR101167418B1 (ko) 저항막식 터치스크린
KR20120012746A (ko) 터치스크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989158A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US20140132570A1 (en)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9240543A (zh) 一种触摸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30067564A (ko) 접촉 감지 장치 및 접촉 감지 방법
CN102693033A (zh) 触控电子纸和触控电子纸系统
CN204331676U (zh) 一种双层单点柔性电容式触摸屏
CN101430618B (zh) 具有多种触控特性的电子装置及其多模式触控屏幕
CN203387487U (zh) 触摸按键装置
CN103425374A (zh) 触摸屏屏体结构、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按键装置
KR20150087714A (ko) 터치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스크린 장치
CN203909768U (zh) 触控装置及其覆盖模块
CN203387486U (zh) 触摸按键装置
CN102736809A (zh) 可加速反应时间与防止干扰的触屏面板
CN201540552U (zh) 触控板
CN205862312U (zh) 一种具有压力反馈功能的电容式按键装置
CN202331403U (zh) 液晶感应屏
CN102098036A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按键的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1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