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7492U -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57492U
CN203357492U CN 201320366418 CN201320366418U CN203357492U CN 203357492 U CN203357492 U CN 203357492U CN 201320366418 CN201320366418 CN 201320366418 CN 201320366418 U CN201320366418 U CN 201320366418U CN 203357492 U CN203357492 U CN 203357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pipe
cylinder
cut
hose
adjus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664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松涛
于水丰
钟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Chinaust Automotive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Chinaust Automotiv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Chinaust Automotive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Chinaust Automotive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3664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57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57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5749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包括:软管夹持机构、软管切断机构和软管装配机构,均安装在同一桌面上,软管夹持机构能够对软管进行夹持,软管切断机构设于软管夹持结构夹持的软管的垂直方向,能够将软管切断,软管装配机构也设于软管夹持结构夹持的软管的垂直方向,能够对切断后的软管进行扩口和装配。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夹持机构对待切断的软管进行夹持,利用同一桌面上的软管切断机构和软管装配机构分别对软管进行切断和扩口装配操作,使得软管直接完成切断和扩口装配工作,相比于现有的燃油管总成装配所需要的分步成型、截取和装配操作,工序更为节省,成品率和效率也能够得到提高。

Description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路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燃油管总成装配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装配前需要对燃油管成型,成型后要对其进行截长各种尺寸要达到公差要求。由于燃油管是塑料制品,其伸长和收缩率大,成型时受到成型时间、温度以及模具的影响非常大,而且制作模具工艺繁琐,成本非常很高。 
目前,在一根燃油管总成的中间装配三通接头的方法都采用分步成型、截取和装配的方式,这样整个流程下来废品率较高,而且在生产中各个管段都要截长和装配,每一个管段装配都要做二对夹块,因此需要较多的模具,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能够减少燃油管在成型、截断和装配所需的模具,提高成品率和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包括:软管夹持机构、软管切断机构和软管装配机构,均安装在同一桌面上,所述软管夹持机构能够对软管进行夹持,所述软管切断机构设于所述软管夹持结构夹持的所述软管的垂直方向,能够将所述软管切断,所述软管装配机构也设于所述软管夹持结构夹持的软管的垂直方向,能够对切断后的软管进行扩口和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夹持机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托板(8)、夹持气缸支架(21)、夹持气缸(20)、软管动夹块(10)和软管定 夹块(31),所述夹持气缸支架(21)和所述软管定夹块(31)固定在所述托板(8)上,所述夹持气缸(20)的缸筒端铰接在所述夹持气缸支架(31)上,所述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端通过气缸连接块(11)与所述软管动夹块(10)铰接,通过所述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所述软管动夹块(10)和所述软管定夹块(31)对所述软管的夹持或松开操作。 
进一步的,在所述气缸连接块(11)与所述夹持气缸(20)之间还设有套设在所述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上的弹簧(19)。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切断机构包括切断气缸支架(4)、切断气缸(5)和切刀刀片(24)和切刀座(23),所述切断气缸(5)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上,所述切断气缸(5)的活塞杆端连接所述切刀刀片(24),所述切刀座(23)固定在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上,并与所述切刀刀片(24)配合,通过所述切断气缸(5)的活塞杆的伸出实现所述切刀刀片(24)对所述软管的切断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设置在所述桌面上方或桌面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在水平方向上活动设置在所述桌面上,所述软管切断机构还包括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第一线轨(16)和滑座(22),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固定在所述桌面上,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上,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活塞杆(3)与所述滑座(22)连接,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固定在所述滑座(22)上,所述滑座(22)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轨(16)上,通过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所述滑座(22)沿所述第一线轨(16)直线运动,实现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的切断位置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装配机构包括装配位置调整机构和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在非工作位、扩口装配位和管接头装配位之间调整,所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对所述软 管夹持机构中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托板(8)的间距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机构具体包括扩口头(15)、第一滚珠丝杠(17)、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装配位置调整气缸(6)、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和管接头夹具,所述扩口头(15)固定在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上,所述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固定在所述桌面上,所述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7)连接,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通过内螺纹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7)螺纹连接,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气缸(6)固定在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所述管接头夹具与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油缸(6)的活塞杆端连接,通过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油缸(6)的活塞杆的伸缩实现所述管接头夹具对管接头的夹紧或松开操作,通过所述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带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7)转动,实现非工作位、扩口装配位和管接头装配位之间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具体包括两组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27)、第二滚珠丝杠(13)、多个第二线轨(9)和滑块(25),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和多个第二线轨(9)的设置方向均与所述软管夹持机构夹持的软管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块(25)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轨(9)上,并与所述托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27)的电机轴通过皮带(26)带动轮毂(12)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连接,所述托板(8)通过内螺纹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27)带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转动,实现所述软管夹持机构中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托板(8)的间距的调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装置,包括多个前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构成的单元。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夹持机构对待切断的软管进行夹持,利用同一桌面上的软管切断机构和软管装配机构分别对软管进行切断和扩口装配操作,使得软管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上直接完成切断和扩口装配工作,相比于现有的燃油管 总成装配所需要的分步成型、截取和装配操作,工序更为节省,成品率和效率也能够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左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俯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实施例中的软管夹持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越少越好,如果将一根燃油管总成一次成型,然后在需要的尺寸地方截断,则可以减少模具制作的数量,并保证尺寸的精确性,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包括软管夹持机构、软管切断机构和软管装配机构,这些机构均安装在同一桌面上。其中,软管夹持机构用于对切断前的整根软管进行夹持,以便软管切断机构对整根软管进行精准的切断操作,而当软管被切断后,软管夹持机构则继续对切断后的软管进行夹持,以便软管装配机构对切断后的软管进行扩孔和管接头装配的操作。 
软管切断机构设于软管夹持结构夹持的软管的垂直方向,用于将整根软管切断,而软管装配机构也同样设于软管夹持结构夹持的软管的垂直方向,用于对切断后的软管进行扩口和管接头装配。 
图1-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的一个实施例, 图4给出了软管夹持机构的具体结构。从图1和图4可以看到,软管夹持机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托板8、夹持气缸支架21、夹持气缸20、软管动夹块10和软管定夹块31,夹持气缸支架21和软管定夹块31固定在托板8上,夹持气缸20的缸筒端铰接在夹持气缸支架31上,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端通过气缸连接块11与软管动夹块10铰接,通过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软管动夹块10和软管定夹块31对软管的夹持或松开操作。 
夹持气缸20上可以通过缸筒上的气口30与外部的气源连接,通过通入的气体介质使活塞杆伸出或者缩回,由于夹持气缸20的缸筒端铰接在夹持气缸支架21上,当活塞杆伸出或缩回时,夹持气缸20会绕着铰点上下摆动,同时软管动夹块10也在气缸连接块11的推动下围绕铰点32和铰点33转动,使得软管动夹块10与软管定夹块31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 
在气缸连接块11与夹持气缸20之间还可以设置弹簧19,而弹簧19套设在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上,起到缓冲作用。 
只有在软管被稳定的夹持住的情况下,切断操作才能够完成,而实现切断操作的软管切断机构具体包括切断气缸支架4、切断气缸5和切刀刀片24和切刀座23。参见图1和图2,切断气缸5的缸筒固定在切断气缸支架4上,切断气缸5的活塞杆端连接切刀刀片24,切刀座23固定在切断气缸支架4上,并与切刀刀片24配合,通过切断气缸5的活塞杆的伸出实现切刀刀片24对软管的切断操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要一次完成切断、扩口、装配多个工序,因此在不同工序中要避免各个机构之间的干涉,因此切断气缸支架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设置在桌面上方,通过调整软管装配机构所在位置来避免干涉,也可以将切断气缸支架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设置在桌面下方,通过桌面下方的液压缸使其从桌面中升起和降落,当需要切断操作时升起,切断后再降落到桌面下方。 
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切断气缸支架4则是在水平方向上活动设置在桌面14上。而软管切断机构还包括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 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第一线轨16和滑座22,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固定在桌面14上,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缸筒固定在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上,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活塞杆3与滑座22连接,切断气缸支架4固定在滑座22上,滑座22设置在第一线轨16上,通过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活塞杆的伸缩可以带动滑座22沿第一线轨16直线运动,实现切断气缸支架4的切断位置的调整。 
在软管切断之后,将继续执行软管接头部分的扩口操作和管接头的装配操作。软管装配机构包括装配位置调整机构和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其中,装配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在非工作位、扩口装配位和管接头装配位之间调整,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对软管夹持机构中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托板8的间距进行调整。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到,装配位置调整机构可以具体包括扩口头15、第一滚珠丝杠17、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装配位置调整气缸6、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和管接头夹具。扩口头15固定在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上,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固定在桌面14上,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的电机轴与第一滚珠丝杠17连接,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通过内螺纹与第一滚珠丝杠17螺纹连接,装配位置调整气缸6固定在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管接头夹具与装配位置调整油缸6的活塞杆端连接,通过装配位置调整油缸6的活塞杆的伸缩实现管接头夹具对管接头的夹紧或松开操作,通过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带动第一滚珠丝杠17转动,实现非工作位、扩口装配位和管接头装配位之间的调整。 
从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可以具体包括两组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27、第二滚珠丝杠13、多个第二线轨9和滑块25,第二滚珠丝杠13和多个第二线轨9的设置方向均与软管夹持机构夹持的软管延伸方向一致,滑块25设置在第二线轨9上,并与托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27的电机轴通过皮带26带动轮毂12与第二滚珠丝杠13连接,托板8通过内螺纹与第二滚珠丝杠13螺纹连接,通过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 27带动第二滚珠丝杠13转动,实现软管夹持机构中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托板8的间距的调整。 
前面对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的几个实施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基于上述实施例,切断扩口装配方法包括:先通过软管夹持机构对待切断的软管进行夹持,再通过软管切断机构将所述待切断的软管切断,然后通过软管装配机构分别对所述软管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切断后的软管进行扩口,再通过所述软管装配机构将扩口后的软管与管接头进行装配。 
现在以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为例,详细的介绍一下工作过程:首先将装配位置调整机构调整到非工作位,将切断气缸支架退至切断气缸方向,将软管(例如整根的燃油管)放置到两组软管动夹块和软管定夹块之间,然后通过操作气源的控制阀使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两组软管动夹块和软管定夹块共同夹持住软管,然后驱动切断位置调整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使得切断气缸支架向已夹持的软管运动,直到运动到使软管卡入切刀座内,然后使切断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切刀刀片向下运动将软管切断。 
切断后的两段软管分别由两组软管动夹块和软管定夹块分别夹持,此时驱动两组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使第二滚珠丝杠转动,使得软管夹持机构的两个托板向两侧分开,然后通过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滚珠丝杠,使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调整到软管扩口位。在软管扩口位,切断后的两段软管正对着扩口头,然后驱动两组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使第二滚珠丝杠转动,使得软管夹持机构的两个托板彼此靠拢,从而使两段软管通过扩口头进行扩口。 
扩口完成后,驱动两组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使第二滚珠丝杠转动,使得软管夹持机构的两个托板向两侧分开,然后通过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带动第一滚珠丝杠,使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调整到管接头装配位。在管接头扩口位,扩口后的两段软管正对着管接头,然后驱动两组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使第二滚珠丝杠转动,使得软管夹持机构的两个托板彼此靠拢,从而使两段软管与管接头进行装配。 
上述各个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的实施例均可以作为一个单元,在实际生产中可以将多个这种单元集成在一起,并通过一套控制系统进行控制,不仅可以节约成本,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管夹持机构、软管切断机构和软管装配机构,均安装在同一桌面上,所述软管夹持机构能够对软管进行夹持,所述软管切断机构设于所述软管夹持结构夹持的所述软管的垂直方向,能够将所述软管切断,所述软管装配机构也设于所述软管夹持结构夹持的软管的垂直方向,能够对切断后的软管进行扩口和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夹持机构包括两组平行设置的托板(8)、夹持气缸支架(21)、夹持气缸(20)、软管动夹块(10)和软管定夹块(31),所述夹持气缸支架(21)和所述软管定夹块(31)固定在所述托板(8)上,所述夹持气缸(20)的缸筒端铰接在所述夹持气缸支架(31)上,所述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端通过气缸连接块(11)与所述软管动夹块(10)铰接,通过所述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所述软管动夹块(10)和所述软管定夹块(31)对所述软管的夹持或松开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连接块(11)与所述夹持气缸(20)之间还设有套设在所述夹持气缸(20)的活塞杆上的弹簧(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切断机构包括切断气缸支架(4)、切断气缸(5)和切刀刀片(24)和切刀座(23),所述切断气缸(5)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上,所述切断气缸(5)的活塞杆端连接所述切刀刀片(24),所述切刀座(23)固定在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上,并与所述切刀刀片(24)配合,通过所述切断气缸(5)的活塞杆的伸出实现所述切刀刀片(24)对所述软管的切断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在水平方向上固定设置在所述桌面上方或桌面 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在水平方向上活动设置在所述桌面上,所述软管切断机构还包括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第一线轨(16)和滑座(22),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固定在所述桌面上,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缸筒固定在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座(1)上,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活塞杆(3)与所述滑座(22)连接,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固定在所述滑座(22)上,所述滑座(22)设置在所述第一线轨(16)上,通过所述切断位置调整气缸(2)的活塞杆的伸缩带动所述滑座(22)沿所述第一线轨(16)直线运动,实现所述切断气缸支架(4)的切断位置的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装配机构包括装配位置调整机构和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在非工作位、扩口装配位和管接头装配位之间调整,所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能够对所述软管夹持机构中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托板(8)的间距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机构具体包括扩口头(15)、第一滚珠丝杠(17)、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装配位置调整气缸(6)、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和管接头夹具,所述扩口头(15)固定在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上,所述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固定在所述桌面上,所述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7)连接,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通过内螺纹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7)螺纹连接,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气缸(6)固定在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气缸座(7),所述管接头夹具与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油缸(6)的活塞杆端连接,通过所述装配位置调整油缸(6)的活塞杆的伸缩实现所述管接头夹具对管接头的夹紧或松开操作,通过所述装配位置调整伺服电机(18)带动所述第一滚珠丝杠(17)转动,实现非工作位、扩口装配位和管接头装配位之间的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机构具体包括两组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27)、第二滚珠丝杠(13)、多个第二线轨(9)和滑块(25),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和多个第二线轨(9)的设置方向均与所述软管夹持机构夹持的软管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滑块(25)设置在所述第二线轨(9)上,并与所述托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27)的电机轴通过皮带(26)带动轮毂(12)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连接,所述托板(8)通过内螺纹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螺纹连接,通过所述软管夹持位置调整伺服电机(27)带动所述第二滚珠丝杠(13)转动,实现所述软管夹持机构中的两个平行设置的托板(8)的间距的调整。 
10.一种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构成的单元。 
CN 201320366418 2013-06-25 2013-06-25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57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66418 CN203357492U (zh) 2013-06-25 2013-06-25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66418 CN203357492U (zh) 2013-06-25 2013-06-25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57492U true CN203357492U (zh) 2013-12-25

Family

ID=49805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6641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57492U (zh) 2013-06-25 2013-06-25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5749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802A (zh) * 2013-06-25 2013-09-11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集成装置及切断扩口装配方法
CN104308885A (zh) * 2014-10-29 2015-01-28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切割机
CN105034039A (zh) * 2015-06-29 2015-11-11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拉弯成型工装的汽车密封条导槽切断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802A (zh) * 2013-06-25 2013-09-11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集成装置及切断扩口装配方法
CN103286802B (zh) * 2013-06-25 2016-01-27 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集成装置及切断扩口装配方法
CN104308885A (zh) * 2014-10-29 2015-01-28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切割机
CN104308885B (zh) * 2014-10-29 2016-04-27 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管材切割机
CN105034039A (zh) * 2015-06-29 2015-11-11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拉弯成型工装的汽车密封条导槽切断装置
CN105034039B (zh) * 2015-06-29 2017-01-11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拉弯成型工装的汽车密封条导槽切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6802B (zh)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集成装置及切断扩口装配方法
CN204398067U (zh) 自动涂胶钉角机
CN105522021A (zh) 双头弯管机
CN101767345B (zh) 一种变径无屑管材切割机及其切割方法
CN203357492U (zh) 切断扩口装配组合机及集成装置
CN204019826U (zh) 全自动树脂镜片浇注机
CN104070385A (zh) 锯床用定位夹具
CN104551697A (zh) 一种热管除气定长封口加工装置
CN201371516Y (zh) 一种瓷砖或者石材的异形加工装置
CN204843754U (zh) 一种加工异形玻璃的仿形靠模机构
CN205042943U (zh) 一种气缸驱动的电热管弯管机
CN204712118U (zh) 一种切割长度可调的切管装置
CN208645940U (zh) 注塑机机械手夹具
CN109500265A (zh) 一种汽车座椅角度调节管端部成型机
CN202278054U (zh) 波纹管成型夹具
CN202316725U (zh) 一种椭圆环拉伸机
CN104438924A (zh) 一种铜管送料及加工成型设备
CN202963147U (zh) 一种热管端部成型装置
CN204471764U (zh) Led灯罩剪水口机
CN204429938U (zh) 一种冷凝管件接头成型装置
CN203918558U (zh) 锯床用定位夹具
CN203426271U (zh) 一种液压驱动式卡压式管件管端成型设备
CN202861672U (zh) 门框支承板流水线自动焊接机
CN204160287U (zh) 一种汽车塑料打磨装置
CN203427247U (zh) 全自动滚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