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48929U -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48929U
CN203348929U CN 201320327064 CN201320327064U CN203348929U CN 203348929 U CN203348929 U CN 203348929U CN 201320327064 CN201320327064 CN 201320327064 CN 201320327064 U CN201320327064 U CN 201320327064U CN 203348929 U CN203348929 U CN 2033489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shlight
warning lamp
early warning
control panel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32706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Kam Tong Metal &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Kam Tong Metal &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Kam Tong Metal &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Kam Tong Metal &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32706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489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489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4892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警示灯,其适用于与手电筒配合使用,所述手电筒具有充电孔,所述警示灯包括壳体、光源、控制板及导电针,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光源及所述控制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导电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板上并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导电针与所述手电筒的充电孔呈可插拔的电性连接,从而利用手电筒的电源可驱动其光源发光,通过警示灯发出求救或警示信号,同时还可以利用手电筒进行照明,使用方便,且警示灯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并具有明显的警示作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Description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警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户外休闲活动已经逐步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休闲方式之一,例如野外露营等夜间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夜间在野外活动,灯具是必不可少的装备,手电筒因其简单便携已成为野外活动的首选,且其一方面可以为人们提供照明,另一方面可以在发生紧急情况时,用于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或者预警信息。
然而,当利用手电筒进行求救或预警时,需要用户手持操作,但长时间的手持操作极为不便,因此需要一些辅助装置来配合使用,例如提供一支撑架来固定手电筒,再通过手电筒长时间在某一固定位置发出的光源来向外界发出求救信息或者预警信息,这就为使用带来了许多便捷。例如在夜间开车时,当车在路上发生故障无法行走时,需要向外界发出预警信息或者为自己提供照明,通过自身携带的支撑架对手电筒进行固定,并将固定有手电筒的支撑架放置于车的附近,通过手电筒所发出的光源为自己照明,同时也利用手电筒所发出的光源对外界发出预警信息,从而对行走的车辆和行人达到提醒的作用,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现有的手电筒在使用中,只能选择使用照明或者发出预警信号中的一种,但实际生活中往往需要同时进行照明并发出求救信号或预警信号,这样,外出活动时不仅需要携带手电筒,而且还配备有其他的例如发声装置等用于报警求生,但过多的装备使人们携带极不方便,使用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再者,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白天遇到紧急情况时,手电筒发出的光线与日光的差别并不明显,因此单纯利用手电筒的发光功能显然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白天一般的手电筒要作为报警或求救信号的工具并不合适,给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及携带方便,并能同时进行照明及预警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及携带方便,能配合手电筒使用的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及携带方便,并能同时进行照明及预警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警示灯,其适用于与手电筒配合使用,所述手电筒具有充电孔,所述警示灯包括壳体、光源、控制板及导电针,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光源及所述控制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导电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板上并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导电针与所述手电筒的充电孔呈可插拔的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警示灯还包括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并凸伸出所述壳体外。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的透明罩及散热底座,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散热底座上并使出光面正对所述透明罩,所述导电针伸出所述散热底座外,散热底座用于对光源进行散热。
较佳地,所述散热底座的两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相平行的卡合槽,所述透明罩的两相对的侧边的自由端相向弯折延伸形成卡块,所述卡块对应卡合于所述卡合槽内,使两者的连接简单快捷。
较佳地,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灯板,所述灯板上连接有至少一LED灯,采用LED灯,使警示灯具有亮度高、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且环保的优点。
较佳地,所述警示灯还包括一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孔露出于所述壳体外,这样,当警示灯与手电筒相连接使用时,可通过充电装置为手电筒的电池充电,使用更加方便。
较佳地,所述警示灯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因此,当手电筒电源的电量不够时,警示灯可使用自身的电源,以延长使用时间;同时也使警示灯可单独使用,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较佳地,所述警示灯还包括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手电筒卡合连接,因此,需要配合使用时可将警示灯卡合于手电筒上使用,不需要配合使用时可将其拆卸下来单独使用或存放。
较佳地,所述卡合件包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凸伸出两相对的卡合片,两所述卡合片之间形成卡合区,所述固定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合区用于与所述手电筒卡合连接。
较佳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将所述警示灯吸附于所述手电筒上,通过磁性件与手电筒或其他部件相连接,使用更加方便。
较佳地,所述警示灯上还设置有音频播放器,从而可播放音乐等,使其功能更多样化。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手电筒及警示灯,所述警示灯如上所述。
较佳地,所述手电筒的尾部还设置有报警器,用于进行蜂鸣报警。
较佳地,所述报警器包括安装座、蜂鸣器座、蜂鸣器、蜂鸣驱动电路板、开关控制器及导电组件,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手电筒内,所述蜂鸣器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蜂鸣器安装在所述蜂鸣器座内,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安装在所述蜂鸣器座内且与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末端,且与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且与所述蜂鸣器座固定,所述导电组件分别与所述手电筒的电源及蜂鸣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钉、固定圈、导电纤维板、导电环及导电弹簧,所述导电钉的上端与所述手电筒的电源的负极电性抵触,所述导电钉的下端与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的负极触点电性连接,所述导电钉固定于所述固定圈上,所述固定圈固定于所述导电纤维板上,所述导电纤维板与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的正极触点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弹簧套接于所述固定圈外,所述导电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导电纤维板电性抵触,所述导电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导电环电性抵触,所述导电环套接于所述固定圈外且与所述手电筒电源的正极电性抵触。
较佳地,所述手电筒用预警系统还包括预警支撑架,所述手电筒呈水平或呈竖直或呈倾斜的固定于所述预警支撑架上。
较佳地,所述预警支撑架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及至少三个支撑脚,所述支撑座包括上盖、座体及与所述支撑脚相对应的转轴,所述座体内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座体贯穿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槽连通的转动孔,所述转轴枢接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轴具有朝所述转动孔内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摆动的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与所述支撑脚连接,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并与转动槽内的转轴接触,所述固定座呈中空结构且固定于所述上盖上,所述手电筒的头部或尾部插接于所述固定座内。
较佳地,所述固定座及支撑座均贯穿开设有相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固定座的中空结构连通。
较佳地,所述手电筒用预警系统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及抱合机构,所述抱合机构包括均呈中空结构的套筒及紧固筒,所述套筒的右端的一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通槽,相邻两所述通槽之间形成锁紧片,所述紧固筒的左端呈螺纹啮合的套于所述套筒的右端外,所述紧固筒的右端筒径沿所述套筒穿入所述紧固筒的方向逐步减小形成锥形内壁,所述锥形内壁对逐步穿入其内的锁紧片进行挤压收缩,所述套筒的左端凸伸出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枢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较佳地,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片插入并转动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旋转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呈弹性的定位凸,所述连接片插入所述旋转槽内并枢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定位凸抵触于所述定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灯,其适用于与手电筒配合使用,所述警示灯包括壳体、光源、控制板及导电针,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光源及所述控制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导电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板上并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导电针与所述手电筒的充电孔呈可插拔的电性连接,从而利用手电筒的电源可驱动其光源发光,通过警示灯发出求救或警示信号,同时还可以利用手电筒进行照明,使用方便,且警示灯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并具有明显的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警示灯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警示灯的透明罩与散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警示灯的透明罩与散热底座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截面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系统第二实施例中手电筒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报警器的剖视放大图。
图10是图8中报警器的另一剖视放大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预警支撑架的分解图。
图13是图1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4是图11中预警支撑架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15是图14中支撑座与支撑脚连接的剖视图。
图16是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系统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分解示意图。
图19是图18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中,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手电筒1及警示灯2,所述手电筒1上具有充电孔101,警示灯2具有一导电针24,其导电针24与手电筒1的充电孔101可插拔的电性连接,从而利用手电筒1的电源为其供电。
如图3-图7所示,所述警示灯2包括壳体21、光源22、控制板23、导电针24及控制按钮25,所述壳体21呈中空结构,所述光源22及控制板23分别固定于壳体21的中空结构内,且光源22与控制板23电性连接,导电针24固定连接于控制板23上并伸出壳体21外,且导电针24与手电筒1的充电孔101可插拔的电性连接,控制按钮25与控制板23电性连接并凸伸出壳体21外,为对控制按钮25进行密封,在控制按钮25的凸伸出壳体21的一端还设置有按钮帽251,该按钮帽251罩设于控制按钮25的端部并与壳体21密封连接,且该按钮帽251优选为橡胶材质,以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地,所述壳体21包括相互卡合连接的透明罩211及散热底座212,光源22固定于散热底座212上并使出光面正对透明罩211,光源22包括至少一灯板221,所述灯板221上连接有至少一LED灯222。本实施例中,光源22包括两长条形的灯板221,在每一灯板221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LED灯222,且两灯板221上分别设置红、黄两色的LED灯222,采用LED灯222,使警示灯2具有亮度高、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且环保的优点。
在散热底座212的一端开设有一通孔212b,控制板23对应连接于散热底座212的具有通孔212b的一端,这样,导电针24与控制板23连接后,通过所述通孔212b伸出散热底座212外。另外,在远离控制板23的一端还安装有充电装置26,充电装置26与灯板221通过连接导线连接,且充电装置26具有一充电孔261,这样,当警示灯2与手电筒1相连接使用时,可通过充电装置26为手电筒2的电池充电,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地,所述警示灯2还包括一电源(图未示),所述电源与控制板23电性连接,因此,当手电筒1的电源的电量不够时,警示灯2可利用自身的电源进行工作,以延长使用时间;同时也使警示灯2可单独使用,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如图5-图7所示,散热底座212的两相对的侧边上具有向内凹陷形成卡合槽212a,透明罩211的两侧边的自由端向内相向弯折形成卡块211a,连接时,将透明罩211的卡块211a对应卡合于散热底座212的卡槽212a内,实现两者的卡合连接,连接简单快捷。
继续结合图1-图4所示,所述透明罩211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卡合件27,两卡合件27分别固定连接于散热底座212的两端,用于与手电筒1卡合连接,从而实现警示灯2与手电筒1的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卡合件27包括一固定部271,固定部271的一端凸伸出两相对的卡合片272,两卡合片272之间形成卡合区273,且卡合区273与手电筒1相对应。且其中一卡合件27的固定部271上开设有安装孔274,用于安装控制按钮25;另一卡合件27的侧面上开设有通孔275,该通孔275与充电装置26的充电孔261相对应。
所述卡合片272优选为塑料材质,因此,弹性好,与手电筒1卡合时更容易,安装方便,且两者卡合时不易分开。
可以理解地,警示灯2并不限于通过上述卡合件27来实现与手电筒1的连接,其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实现两者的连接,例如,在警示灯2的壳体1上设置一磁性件(如磁铁),这样,警示灯2通过磁性件可直接吸附于手电筒1的金属部位,实现两者的连接,连接简便;并且警示灯2还可以通过磁性件吸附于其他物件上单独使用,连接及使用都更加方便。
为进一步增加警示灯2的使用功能,还可以在警示灯2上设置音频播放器,例如,在警示灯2上另外安装喇叭及MP3等附加配件,这样,通过插入SD卡即可播放音乐,使其功能更多样化。
结合图1-图7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警示灯2的安装及使用过程进行描述。
安装时,先将两灯板221相平行地固定于散热底座212上,在散热底座212的具有通孔212b的一端安装控制板23,使连接于控制板23上的导电针24从通孔212b伸出散热底座212外,并使控制板23与两灯板221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相连接;再在散热底座212的另一端固定充电装置26,充电装置26的充电孔261位于远离灯板221的一侧;然后,将透明罩211卡合于散热底座212上,使其罩设于灯板221的上方,这样,灯板221上连接的LED灯222正对透明罩211。最后,在散热底座212的两端分别固定卡合件27。具体地,将具有安装孔274的卡合件27卡合于控制板23的上方,利用固定螺丝28将其固定部271与散热底座212固定连接,控制按钮25通过安装孔274伸出卡合件27之外,并在控制按钮25的端部套设按钮帽251,按钮帽251与卡合件27密封连接;将另一卡合件27卡设于充电装置26的上方,利用固定螺丝28将其固定部271与散热底座212固定连接,且卡合件27的通孔275与充电装置26的充电孔261相对应。
使用时,将警示灯2的卡合件27卡合于手电筒1上,并使其导电针24插接于手电筒1的充电孔101内,利用手电筒1为其提供电源,通过操作控制按钮25即可使警示灯2发光,从而实现预警作用,且警示灯2点亮的模式可以有多种,例如使其长亮、闪亮、只亮红灯或黄灯、以及红灯黄灯交替闪亮等,从而在各种环境中都能起到明显的预警作用;且当手电筒1的电源电量不够时,可通过设置于警示灯2上的充电装置26对手电筒1的电源进行充电,使用更加便捷;且警示灯2还可以利用自身电源供电,单独使用,使用灵活方便。
如图8-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系统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手电筒1的尾部还设置有报警器10,下面仅对其报警器10的结构进行描述;其他结构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具体地,报警器10包括安装座11、蜂鸣器座12、蜂鸣器13、蜂鸣驱动电路板14、开关控制器15、导电组件16、蜂鸣器压板17及音响盖18。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14及蜂鸣器13安装在所述蜂鸣器座12内,蜂鸣器座12安装于安装座11内。导电组件16、蜂鸣器座12、蜂鸣器压板17及开关控制器15从内到外依次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1内,所述安装座11容置于手电筒1的尾部,音响盖18安装于手电筒1的末端。
所述安装座11包括连接座111及连接螺母112,所述连接座111及连接螺母112螺纹连接,这样使得安装座11成为可折分式结构,从而使其内部的组件更加容易安装,维护方便、快捷。而连接后所述安装座11呈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方便将所述蜂鸣器座12、蜂鸣器13、蜂鸣驱动电路板14、开关控制器15及导电组件16容置其内部。
所述蜂鸣器座12呈中空且两端开口的结构,其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1内;蜂鸣器13安装于所述蜂鸣器座12内;蜂鸣驱动电路板14安装在所述蜂鸣器座12内,且与蜂鸣器13通过导线141电性连接,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14用于控制蜂鸣器13的发声。所述蜂鸣器压板17安装于安装座11内并抵压固定蜂鸣器13。所述蜂鸣器压板17压持所述蜂鸣器13,能使蜂鸣器13牢牢固定于所述蜂鸣器座12内,防止蜂鸣器13在所述蜂鸣器座12内发生抖动或移位而影响蜂鸣功能。
结合图9、图10所示,所述导电组件16安装于安装座11内且与蜂鸣器座12固定,并分别与手电筒1的电源及蜂鸣驱动电路板14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组件16包括导电钉161、固定圈162、导电纤维板163、导电环164、导电弹簧165及引线166。所述导电钉161上端与手电筒1的电源的负极抵触,下端固定于固定圈162上,导电钉161通过一导线142与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14的负极电性连接,从而使蜂鸣驱动电路板14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固定圈162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导电纤维板163上,导电纤维板163固定于所述蜂鸣器座12上且通过一导线163a与蜂鸣驱动电路板14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弹簧165套接于固定圈162外,且一端与导电纤维板163电性抵触,另一端与导电环164电性抵触,导电环164套接于所述固定圈162外,且由于导电弹簧165的弹性作用力使其末端与手电筒1的电源的正极电性抵触,从而使蜂鸣驱动电路板14的正极与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引线166一端与导电纤维板163电性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座11连接,由于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安装座11可能会带电,因此,将所述引线166连接于导电纤维板163上使所述安装座11与手电筒1的电源电极导通,从而消除安装座11上的电量。
所述开关控制器15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1的末端,且与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14通过导线143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器15用于导通或切断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14的电路回路,从而控制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14对所述蜂鸣器13的电路回路,使所述蜂鸣器13蜂鸣状态或处于静音状况。所述开关控制器15包括开关控制板151、海绵垫152及开关帽153,开关帽153套接于开关控制板151的开关按钮上,海绵垫152套接于开关控制板151及开关帽153之间,开关控制板151安装于所述安装座11内。所述开关控制板151控制所述蜂鸣驱动电路14的导通或断开,所述海绵垫152能将所述开关控制板151与外部隔离,起到绝缘作用,所述开关帽153包覆于所述开关控制板151的按钮上,起到绝缘及保护开关控制板151的按钮的作用。
所述音响盖18安装于安装座11的末端,且中央处呈中空结构并容置开关帽153。利用所述音响盖18可将蜂鸣器13发出的声音传出外界,并且防止外界的杂质通过手电筒1尾部进入蜂鸣器13内而影响发声功能。
结合图8-图10所示,报警器10不使用时,开关控制器15上的开关为打开状态,从而使所述导电钉161、蜂鸣驱动电路板14、导电纤维板163、导电弹簧165及导电环164组成的电路为断开状态,所述蜂鸣器13处于静音状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按下开关帽153,从而按下开关控制板151上的开关,开关控制板151将蜂鸣驱动电路板14的电路导通,所述导电钉161、蜂鸣驱动电路板14、导电纤维板163、导电弹簧165及导电环164组成闭合的回路,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14通电后驱动所述蜂鸣器13发出蜂鸣响声,从而向外界发出报警、呼叫或提醒信号。
如图11-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系统的第三实施例中,除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之手电筒1及警示灯2外,其还包括一预警支撑架3,手电筒1呈水平或呈竖直或呈倾斜的固定于预警支撑架3上,预警支撑架3用于对手电筒1及警示灯2进行支撑。
具体地,所述预警支撑架3包括固定座31、支撑座32、三个支撑脚33及防滑脚34。所述固定座31中空结构且固定于所述支撑座32上,支撑脚33的上端与支撑座32连接,防滑脚34套接并固定于支撑脚33的下端,防止支撑脚33与支撑面打滑,使支撑更加牢固、稳定。所述手电筒1的头部或尾部可插接于所述固定座31的中空结构内,并能使手电筒1呈水平、或呈竖直、或呈倾斜的固定于预警支撑架3上,以方便使用。
如图12-图14所示,所述支撑座32包括上盖321、座体322及三个与支撑脚相对应的转轴323。所述座体322内开设有三个与所述转轴323相对应的转动槽322a,其中一转动槽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转动槽的一端相邻,组成两两相邻的三角形状。所述座体322贯穿的开设有分别与转动槽322a相连通的转动孔322b。所述转轴323呈T形结构,且具有呈横向的转动部323a及呈纵向的连接部323b,转动部323a容置于转动槽322a中,连接部323b延伸入转动孔322b内,且连接部323b开设有螺纹,连接部323b能摆动的穿过转动孔322b并与所述支撑脚33螺纹连接。通过螺纹连接使所述支撑脚33连接的结构简单,装拆非常方便。
如图14、图15所示,所述转动孔322b呈腰形孔结构且孔径从上至下逐渐扩大。更具体地,所述转动孔322b的一侧壁边竖直,另一侧壁边倾斜。由于所述转轴323的连接部323b穿过所述转动孔322b与支撑脚33连接,当支撑脚33随转轴323转动时,转动孔322b的腰形孔结构刚好适应支撑脚33的展开或者收折角度,使所述支撑脚33与所述支撑座32配合得更紧凑,从而使整个预警支撑架支撑得更稳定。
所述上盖321安装于座体322的上方,上盖321上开设有三个固定孔321a,所述固定孔321a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座31的下底面延伸出与所述固定孔321a对应的固定柱31a,所述固定柱31a插接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孔321a内。利用所述固定孔321a与固定柱31a的这种插接连接方式,不但结构简单,而且使得安装及拆卸快捷,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固定座31的连接方式,使手电筒1可竖直地插接于预警支撑架3上。且优选地,所述固定座31、支撑座32均贯穿开设有相连通的排水孔3a,所述排水孔3a与固定座31的中空结构连通。当遇到下雨天时,用于固定器件的固定座31内的积水能及时的依次通过排水孔3a被排出,从而防止积水进入固定座31上的器件内对器件造成损坏。
结合图11-图15所示,使用时,推动支撑脚33,支撑脚33带动转轴323的连接部323b摆动,转轴323的连接部323b摆动带动所述转轴323的转动部323a在所述转动槽322a中转动,最后所述支撑脚33从所述转动孔322b侧壁竖直的一端摆动到侧壁倾斜的一端,所述转动孔322b的倾斜的侧壁限制及抵触所述支撑脚33,此时所述支撑脚33打开。将所述固定座31下底面的固定柱31a插接在所述固定孔321a中,从而使所述固定座31与所述支撑座32固定。再将手电筒1的尾部安装于固定座31的中空结构内,最后打开手电筒1的开关,利用手电筒1进行照明,同时可通过控制按钮25使警示灯2发光,通过红、黄两色LED灯222发出的光向外界发出报警信号。
收折时,只需将所述支撑脚33从所述转动孔322b侧壁倾斜的一端摆动到侧壁竖直的一端,所述支撑脚33即可收折。
当然,固定座31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以将手电1的呈水平或呈倾斜的插接于其上,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
如图16-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手电筒用预警系统的第四实施例中,其还具有一连接件4,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座41及抱合机构,所述抱合机构包括均中空结构的套筒42及紧固筒43;套筒42的右端的一周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通槽,相邻的两所述通槽之间形成锁紧片421,在套筒42上邻近锁紧片421的位置处还设置有螺纹422,紧固筒43的左端的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套筒42上的螺纹422配合的内螺纹431,所述紧固筒43的左端套于所述套筒42的右端外,且两者之间呈螺纹啮合连接,紧固筒43的右端筒径沿所述套筒42穿入紧固筒43内的方向逐步减小而形成锥形内壁,紧固筒43的锥形内壁对逐步穿入其内的锁紧片421进行挤压收缩;在套筒42的左端还凸伸出连接片424,连接片424与套筒42的轴向相垂直,在连接片424的端部开设有圆形的连接孔424,在连接片424的两侧面上还开设置有若干定位槽425,所述定位槽425沿连接孔424的径向设置。
如图18、图19所示,所述连接座41包括底座411及两连接块412、414,连接块412与连接块414相对设置且下端均安装于所述底座411上,在本实施例中,两连接块412、414的下端均与所述底座411呈螺纹啮合连接,且在底座411内设置有磁体411a,这样连接件4便可直接吸附于金属物体(例如汽车)上而对手电筒进行固定,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支撑件,使用更方便;连接块412与连接块414之间形成供所述连接片424插入并转动的旋转槽416,在旋转槽416内还设置有连接轴414,旋转槽416内还设置有与上述定位槽425相对应的呈弹性的定位凸414,所述定位凸415设置于所述连接块412、414上并凸伸到旋转槽416内,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凸415分别设置于连接轴414的上、下两端,且两连接块412、414上的定位凸415对称设置,当然,定位凸415还可以是其他的设置方式,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所述定位凸415包括凸块415a及弹簧415b,在连接块412上开设有收容所述弹簧415b的收容槽412a,收容槽412a与旋转槽416连通,弹簧415b收容于所述收容槽412a内,凸块415a的一端伸入收容槽412a内并与弹簧412a相抵触,凸块415a另一端伸入收容槽416内;相应地,连接块414上也开设有收容所述弹簧415b的收容槽414a,收容槽414a与旋转槽416连通,弹簧415b收容于所述收容槽414a内,凸块415a的一端伸入收容槽414a内并与弹簧412a相抵触,凸块415a另一端伸入收容槽416内,安装后,连接片424上的连接孔424穿设于连接轴414上从而使两者枢接,而定位凸415活动地抵触于连接片424上的定位槽425内,从而对紧固筒42进行定位,因此,连接片424绕连接轴414转动而使套筒42相对连接座41转动,从而对安装于套筒42上的手电筒的位置进行调整。
继续结合图16-图19所示,使用时,首先将手电筒1的后端穿设于套筒42上,再将紧固筒43拧紧到套筒42上使其压紧锁紧片421,从而将手电筒1固定于连接件4上;然后,连接件4的连接座41插接于固定座31的中空结构内,因此既可通过手电筒1照明,又可利用警示灯2发出报警信号。且可转动套筒42可以调整手电筒1相对架体3的角度,使手电筒1的出射光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方便照明或报警,增强使用性。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4并不只限于与架体3配合来使用,还可以单独使用,例如可将其直接吸附于金属物体(例如汽车)上便可固定,从而为人们提供照明,还可方便的调整角度,使用灵活方便。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警示灯2,其适用于与手电筒1配合使用,所述警示灯2包括壳体21、光源22、控制板23及导电针24,所述壳体21呈中空结构,所述光源22及所述控制板23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21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光源22与所述控制板23电性连接,所述导电针24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板23上并伸出所述壳体21外,且所述导电针24与所述手电筒1的充电孔101呈可插拔的电性连接,从而利用手电筒1的电源驱动其光源22发光,通过警示灯2发出求救或警示信号,同时还可以利用手电筒1进行照明,使用方便,且警示灯2的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并具有明显的警示作用。
相应地,具有本实用新型警示灯2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也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警示灯,适用于与手电筒配合使用,所述手电筒具有充电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包括壳体、光源、控制板及导电针,所述壳体呈中空结构,所述光源及所述控制板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中空结构内,且所述光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导电针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板上并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导电针与所述手电筒的充电孔呈可插拔的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并凸伸出所述壳体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卡合连接的透明罩及散热底座,所述光源固定于所述散热底座上并使出光面正对所述透明罩,所述导电针伸出所述散热底座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的两相对的侧面上开设有相平行的卡合槽,所述透明罩的两相对的侧边的自由端相向弯折延伸形成卡块,所述卡块对应卡合于所述卡合槽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至少一灯板,所述灯板上连接有至少一LED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孔露出于所述壳体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板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卡合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手电筒卡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一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凸伸出两相对的卡合片,两所述卡合片之间形成卡合区,所述固定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合区用于与所述手电筒卡合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用于将所述警示灯吸附于所述手电筒上。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上还设置有音频播放器。
12.一种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手电筒及警示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灯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电筒的尾部还设置有报警器,用于进行蜂鸣报警。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包括安装座、蜂鸣器座、蜂鸣器、蜂鸣驱动电路板、开关控制器及导电组件,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手电筒内,所述蜂鸣器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内,所述蜂鸣器安装在所述蜂鸣器座内,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安装在所述蜂鸣器座内且与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末端,且与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导电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座内且与所述蜂鸣器座固定,所述导电组件分别与所述手电筒的电源及蜂鸣驱动电路板电性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导电钉、固定圈、导电纤维板、导电环及导电弹簧,所述导电钉的上端与所述手电筒的电源的负极电性抵触,所述导电钉的下端与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的负极触点电性连接,所述导电钉固定于所述固定圈上,所述固定圈固定于所述导电纤维板上,所述导电纤维板与所述蜂鸣驱动电路板的正极触点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弹簧套接于所述固定圈外,所述导电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导电纤维板电性抵触,所述导电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导电环电性抵触,所述导电环套接于所述固定圈外且与所述手电筒电源的正极电性抵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警支撑架,所述手电筒呈水平或呈竖直或呈倾斜的固定于所述预警支撑架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支撑架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及至少三个支撑脚,所述支撑座包括上盖、座体及与所述支撑脚相对应的转轴,所述座体内开设有与所述转轴相对应的转动槽,所述座体贯穿开设有与所述转动槽连通的转动孔,所述转轴枢接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轴具有朝所述转动孔内延伸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能摆动的穿过所述转动孔并与所述支撑脚连接,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座体上并与转动槽内的转轴接触,所述固定座呈中空结构且固定于所述上盖上,所述手电筒的头部或尾部插接于所述固定座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及支撑座均贯穿开设有相连通的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固定座的中空结构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及抱合机构,所述抱合机构包括均呈中空结构的套筒及紧固筒,所述套筒的右端的一周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开设有若干通槽,相邻两所述通槽之间形成锁紧片,所述紧固筒的左端呈螺纹啮合的套于所述套筒的右端外,所述紧固筒的右端筒径沿所述套筒穿入所述紧固筒的方向逐步减小形成锥形内壁,所述锥形内壁对逐步穿入其内的锁紧片进行挤压收缩,所述套筒的左端凸伸出连接片,所述连接片枢接于所述连接座上。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片插入并转动的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内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片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槽,所述旋转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呈弹性的定位凸,所述连接片插入所述旋转槽内并枢接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定位凸抵触于所述定位槽内。
CN 201320327064 2013-06-07 2013-06-07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89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27064 CN203348929U (zh) 2013-06-07 2013-06-07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327064 CN203348929U (zh) 2013-06-07 2013-06-07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48929U true CN203348929U (zh) 2013-12-18

Family

ID=49748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3270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48929U (zh) 2013-06-07 2013-06-07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4892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3887A (zh) * 2013-06-07 2013-10-09 东莞金唐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43887A (zh) * 2013-06-07 2013-10-09 东莞金唐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WO2014194717A1 (zh) * 2013-06-07 2014-12-11 东莞金唐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CN103343887B (zh) * 2013-06-07 2015-11-25 东莞金唐五金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3887B (zh)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US5797672A (en) Safety light
CN203348929U (zh) 警示灯及具有该警示灯的手电筒用预警系统
CN202142139U (zh) 手电筒用报警器
CN203588395U (zh) 户外警示装置
CN105782736B (zh) 一种多功能警用肩灯
CN205065353U (zh) 一种蓝牙手提灯
CN217030893U (zh) 多功能便携式工作灯
CN202253460U (zh) 手电筒用预警器及其支撑架、连接件
JP2013004509A (ja) Led灯具
CN105299493B (zh)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营地灯
CN205388246U (zh) 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营地灯
CN211372015U (zh) 一种室内设计用可调节手绘落地灯
CN205278952U (zh) 台灯
JP3070828U (ja) Ledとソーラーパネルを使用した任意場所に設置可能な照明器具
CN205632278U (zh) 一种车载户外应急照明装置及其汽车应急三角架
CN211083869U (zh) 一种球泡灯
CN213118999U (zh) 一种灯具中电源线固定结构
CN219995268U (zh) 适用于户外活动的多用途便携手电
CN105333391B (zh) 装饰夜灯
CN202252883U (zh) 供电式手电筒
US20050174784A1 (en) Pumpkin light
US20180186281A1 (en) Detachable Magnetic LED Housing and USB Power Source
KR101158886B1 (ko) 수목용 경관 조명장치
CN220017162U (zh) 一种磁吸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606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