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7359U - 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7359U
CN203337359U CN201320455974XU CN201320455974U CN203337359U CN 203337359 U CN203337359 U CN 203337359U CN 201320455974X U CN201320455974X U CN 201320455974XU CN 201320455974 U CN201320455974 U CN 201320455974U CN 203337359 U CN203337359 U CN 203337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trapezoidal wave
cylinder
generating means
wave gener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5597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益
徐曼
张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iliyo S & 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iliyo S & 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iliyo S & 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5597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37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7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73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包括底座(1)、缸筒(2)、缸盖(3)、活塞(4)、缓冲装置(5)和冲击座(6),所述活塞(4)设于主要由所述底座(1)、缸筒(2)、缸盖(3)组合形成的腔体内部,并构成一气缸体,并且所述气缸体与所述冲击座(6)分体设置。在工作时,向气缸体内部的工作腔(7)充入适量气体,冲击座(6)与活塞(4)以一定初速度发生碰撞,工作腔(7)内气体体积及压强发生变化后再恢复原状,采集这个过程中运动部件上的加速度信号,并将其在时域上绘出,即产生类似梯形的波形曲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产生的波形信号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力学冲击试验台。

Description

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波形发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可应用于力学冲击试验,属于力学环境试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梯形波发生装置是一种用于力学冲击试验的信号发生装置,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冲击试验,模拟某些产品在工作环境中所受的冲击,考核产品在受梯形波冲击环境下功能的可靠性和结构的完好性。参阅图1a,现有的梯形波发生装置为一体式结构,由底座1、缸筒2、缸盖3、活塞4、缓冲装置5、活塞杆8、冲击头9等组成,在进行梯形波冲击试验时,将梯形波发生装置安装在冲击试验台上,安装方式一般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正装,即把梯形波发生装置安装在冲击试验台的砧座10上;另一种是反装,即,把梯形波发生装置安装在冲击试验台的工作台面11上。安装完毕后,进行常规冲击试验。在冲击过程中,冲击头9受撞击后通过活塞杆8传递冲击力至活塞4,活塞4压缩工作腔7内气体至一定体积后又恢复原状。整个过程中,工作腔7体积的变化设为ΔV,而整个工作腔7的体积设为V,当ΔV远小于V时,则﹙V-ΔV﹚/V≈1,即可近似认为工作腔7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恒量(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T为热力学温度)可知,冲击过程中可近似认为工作腔7压强没有发生变化。又由F=P·A=m·a(其中A为活塞受力面积,m为运动部件总质量,a为冲击加速度)可知,在A、m不变的情况下,冲击加速度a恒定,即可得到理想梯形波(参阅图1b中的黑实线)。
但在实际情况下,使用现有梯形波发生装置得到的波形都有些缺陷。在正装的情况下,工作台面11与冲击头9刚发生碰撞的瞬间,即波形上升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过冲现象,波形如图1c所示。
而在反装的情况下,整个冲击过程中,工作台面始终与梯形波发生装置刚性连接,这种形式对于正装时产生的过冲现象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但在冲击结束的一刹那,即波形下降沿,梯形波发生装置内部活塞4反弹撞击缸盖3产生不同程度的过冲现象,并传导给工作台面11,波形如图1d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具有分体式结构,且在反装工作时,可以很好地抑制波形下降沿的过冲现象,得到更接近理想梯形波的波形,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包括底座、缸筒、缸盖、活塞、缓冲装置和冲击座,所述活塞设于主要由所述底座、缸筒、缸盖组合形成的腔体内部,并构成一气缸体,且所述气缸体与所述冲击座分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缸筒分别与所述底座和缸盖固定连接。
作为可行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缸筒可经螺纹结构与所述底座和缸盖固定连接。
在所述气缸体内,形成于底座和活塞之间的工作腔为密封腔。
所述缓冲装置设于活塞和缸盖之间。
所述缓冲装置包括缓冲垫,但不限于此。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冲击座通过开设在缸盖上的通孔伸入气缸体内部,并与活塞配合。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所述活塞上开设有导向沟槽,所述导向沟槽内设有导向带。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气缸体安装在垂直冲击试验台的工作台面下方,所述冲击座安装在垂直冲击试验台的砧座上,并且所述工作腔内还填充有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
该梯形波发生装置在应用时,可将气缸体安装在冲击试验台的工作台面上,冲击座则安装在冲击试验台的砧座上,气缸体内部的工作腔充入适当压力的氮气或惰性气体,然后进行常规冲击试验,冲击座与活塞以一定的初速度发生碰撞,工作腔内气体体积及压强发生微小变化后再回复原状,采集这个过程中运动部件上的加速度信号,并将其在时域上绘出,即产生了一个接近理想梯形的波形曲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至少在于:该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产生的波形曲线接近理想梯形波曲线,并且重复性较好,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力学冲击试验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梯形波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理想梯形波的谱图;
图1c是正装情况下,利用现有梯形波发生装置获得的波形谱图;
图1d是反装情况下,利用现有梯形波发生装置获得的波形谱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应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5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获梯形波谱图(含容差带);
图中各标记所指示之组件名称分别为:1-底座、2-缸筒、3-缸盖、4-活塞、5-缓冲装置、6-冲击座、7-工作腔、8-活塞杆、9-冲击头、10-砧座、11-工作台面。
具体实施方式
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力学冲击试验的梯形波发生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案之一,该梯形波发生装置可包括底座、缸筒、缸盖、活塞、缓冲装置及冲击座,该缸筒分别与底座、缸盖连接固定,形成一个腔体。
该缸筒与底座、缸盖之间可采用习见的各种连接方式连接,例如,优选采用螺纹连接。
其中,该活塞及缓冲装置可分别置于底座、缸筒、缸盖组成的腔体内部,组成一个气缸体。
该冲击座与气缸体相对独立,并可通过缸盖上开设的通孔伸入气缸体内部与活塞发生正面碰撞,其结构形式可多种多样,但优选采用圆柱体结构。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该底座及活塞上开有密封沟槽,并装入密封圈,从而在底座与活塞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工作腔。
作为较为优选的实施方案之一,该活塞上可开设导向沟槽,并装入导向带。
所述缓冲装置设于活塞与缸盖之间,用于吸收活塞反弹产生的能量,其可以是某种缓冲材料制成的缓冲垫,也可以是某种具备吸能作用的缓冲机构。
以下结合附图及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2,本实施例涉及的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主要由底座1、缸筒2、缸盖3、活塞4、缓冲装置5及冲击座6组成。
在该梯形波发生装置中,缸筒2分别与底座1、缸盖3连接固定,活塞4及缓冲装置5则分别置于缸筒2内部,组成一个气缸体;冲击座6与气缸体则相对独立。
参阅图3-图4,本实施例中,将气缸体反向安装在垂直冲击试验台的工作台面11下方,冲击座6则安装在垂直冲击试验台的砧座10上,气缸体内部的工作腔7充入适当压力的氮气,然后进行一次垂直冲击试验,冲击座6以一定的初速度与活塞4发生碰撞,工作腔7内气体体积及压强发生微小变化后再回复原状,采集这个过程中工作台面11上的加速度信号,并将其在时域上绘出,即产生了一个类似梯形的波形曲线。使用该梯形波发生装置,得到的波形如图5所示。
以上较佳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Claims (8)

1. 一种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包括底座(1)、缸筒(2)、缸盖(3)、活塞(4)、缓冲装置(5)和冲击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设于主要由所述底座(1)、缸筒(2)、缸盖(3)组合形成的腔体内部,并构成一气缸体,并且所述气缸体与所述冲击座(6)分体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2)分别与所述底座(1)和缸盖(3)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2)经螺纹结构与所述底座(1)和缸盖(3)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体内,形成于底座(1)和活塞(4)之间的工作腔(7)为密封腔。
5.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5)设于活塞(4)和缸盖(3)之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5)包括缓冲垫。
7.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座(6)通过开设在缸盖(3)上的通孔伸入气缸体内部,并与活塞(4)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上开设有导向沟槽,所述导向沟槽内设有导向带。
CN201320455974XU 2013-07-29 2013-07-29 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7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5974XU CN203337359U (zh) 2013-07-29 2013-07-29 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55974XU CN203337359U (zh) 2013-07-29 2013-07-29 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7359U true CN203337359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6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55974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37359U (zh) 2013-07-29 2013-07-29 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3735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8052A (zh) * 2013-08-30 2013-12-11 苏州世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力学冲击试验中梯形波波形的方法
CN109078833A (zh) * 2018-07-25 2018-12-25 洪忠宽 一种利用液体压强变化对堵塞橡胶颗粒进行撞击的平行筛选机
CN112683480A (zh) * 2020-12-31 2021-04-20 南京苏试广博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冲击试验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38052A (zh) * 2013-08-30 2013-12-11 苏州世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力学冲击试验中梯形波波形的方法
CN109078833A (zh) * 2018-07-25 2018-12-25 洪忠宽 一种利用液体压强变化对堵塞橡胶颗粒进行撞击的平行筛选机
CN112683480A (zh) * 2020-12-31 2021-04-20 南京苏试广博环境可靠性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冲击试验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37359U (zh) 新型梯形波发生装置
CN103604578B (zh) 基于气动式大型高量级水平冲击试验台
CN108414248B (zh) 一种车辆悬架装置试验台架
CN203657998U (zh) 一种联合振动试验装置
CN109236807A (zh) 基于液气压力转换的微小动态压力发生器及工作方法
CN101551316B (zh) 高速流动情况下磁流变液流变特性测量装置
CN103438052A (zh) 一种改善力学冲击试验中梯形波波形的方法
CN203629943U (zh) 一种活塞试验工装
CN100585216C (zh) 一种液压阻尼吸能装置
CN104596728A (zh) 一种基于煤气内压的大型煤气柜活塞气弹模型设计方法
CN207147746U (zh) 一种200g加速度和10ms脉宽冲击试验设备
CN112326476A (zh) 一种动荷载作用下岩石多场耦合流变试验测试方法及设备
CN211447045U (zh) 海上承台桩基础水平向及竖向荷载加载试验装置
CN204666083U (zh) 一种连杆平行度和中心距的验具
CN106679922A (zh) 一种主动控制载荷波形发生系统
CN207197770U (zh) 冲击试验台
CN202082331U (zh) 一种液压吸能活塞杆
CN108593238A (zh) 长脉宽高幅值气动冲击和气候综合环境应力试验装置
CN106441794B (zh) 一种高速列车动模型六分量气动力测量装置
CN104455171A (zh) 液压缓冲器
CN202939045U (zh) 一种减振器双动耐久性能试验台
CN112683699B (zh) 一种静力柔性动力脉冲组合加载装置
CN208043382U (zh) 长脉宽高幅值气动冲击和气候综合环境应力试验装置
CN109269719B (zh) 一种燃气流场压力测试系统工作频带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2607792A (zh) 可变刚度模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801

Address after: 210000 No. 2 Longshan Road, hi tech Zone, Jiangsu, Suzhou

Patentee after: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Jiangsu high tech Zone, Suzhou hi tech Zone Longshan Road, No. 2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iliyo S & T Co.,Ltd.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Novel trapezoidal wave generator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Pledgee: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Suzhou Branch

Pledgor: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320010004

PLD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contracts on pledge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12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Pledgee: China Everbright Bank Co.,Ltd. Suzhou Branch

Pledgor: SUZHOU DONGLING VIBRATION TEST INSTRU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2017320010004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