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33049U -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33049U
CN203333049U CN201320420945XU CN201320420945U CN203333049U CN 203333049 U CN203333049 U CN 203333049U CN 201320420945X U CN201320420945X U CN 201320420945XU CN 201320420945 U CN201320420945 U CN 201320420945U CN 203333049 U CN203333049 U CN 203333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cking
note output
tensioning
shaft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209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国华
张玉伟
张艳伟
侯红娟
颜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13204209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33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33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3304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钞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由左、右侧板、前支板、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固定连接组成的一个支撑框架,导钞机构位于限位机构上方;支撑框架内靠近前支板一侧依次上下并列对应设置出钞张紧机构和出钞传送机构,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中间上下并列设置相连的堆放升降机构和堆放传送机构;导钞机构下部设有堆放张紧机构;出钞张紧机构和堆放张紧机构通过传送带相连;出钞传送机构和堆放传送机构通过内部同步带相连;左、右侧板分别设置电机和两个介轮,电机为堆放升降机构提供动力,两个介轮与堆放张紧同步轮呈三角形布置,且两个介轮与堆放张紧同步轮通过套设外部同步带相连,其中一个介轮上同轴齿轮与出钞传送机构上出钞传送齿轮啮合。

Description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钞票堆叠输送方面其应用技术如下所述几个方面
一是利用机械手式机构接收存放,在移动机械手进行钞票的输送。机械手传送钞票对加工、装配工艺较严格;对逻辑控制较来繁琐;钞票运输过程中易散乱,因机械手动作过于复杂在送钞时噪声过大,且运输时间相对较长。
另一种叠钞输送技术为,设置一载物车进行钞票的堆叠并输送,此技术较机械手动作稍简单,但依然存在上述机械手技术加工、装配工艺较严格,运输时间较长等缺点。以上两种技术多为发达国家,相对加工、装配工艺较高及逻辑控制技术较全面的国家所生产。
另一种叠钞输送技术是,利用多组皮带配合机械机构进行对钞票的堆叠传送,这种方式在单张堆积时接钞面为倾斜放置,当钞票移至水平位置时钞票放置依然为倾斜,严得影响钞票输送效果。当将钞票移至水平放置状态时,由于是利用力较大的拉簧,在用凸轮上进行限位,从而造成在状态切换时会发出较强的振动,影响相关机械结构的性能和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钞票堆叠输送装置,该装置采用了多转轴支撑摆动机构,促使钞票堆放及上下移动更为精确平稳,其整体装置结构简单、紧凑、灵巧实用、加工方便、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钞票堆叠输送装置,包括由左、右侧板、前支板、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固定连接组成的一个支撑框架,前支板固定连接于左、右侧板的前端,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接于左、右侧边的后端,且导钞机构位于限位机构上方;支撑框架内靠近前支板一侧依次上下并列对应设置出钞张紧机构和出钞传送机构,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中间上下并列设置相连的堆放升降机构和堆放传送机构;导钞机构下部堆放升降机构的一侧设有堆放张紧机构;所述出钞张紧机构和堆放张紧机构通过传送带相连;所述出钞传送机构和堆放传送机构通过内部同步带相连;所述左、右侧板分别设置电机和两个介轮,电机为堆放升降机构提供动力,两个介轮与堆放张紧机构上的堆放张紧同步轮呈三角形布置,且两个介轮与堆放张紧同步轮通过套设外部同步带相连,其中一个介轮上同轴的齿轮与出钞传送机构上的出钞传送齿轮啮合。
所述出钞张紧机构包括三根端面成三角形布置且相互之间平行的出钞张紧轴,三根出钞张紧轴两端分别以转轴连接方式安装在出钞张紧支板上,出钞张紧支板与拉簧一端相连,拉簧另一端分别挂于左、右侧板上;所述三根出钞张紧轴中的第一出钞张紧轴的两端固定于左、右侧板上,第一出钞张紧轴上套有三组大滚轮,另外两根出钞张紧轴分别套有三组小滚轮;三根出钞张紧轴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三出钞张紧轴两端活动设置于出钞张紧支板的卡槽中。
所述第三出钞张紧轴两端上分别卡有一个出钞张紧弹片,出钞张紧弹片的一边固定于出钞张紧支板上。
所述堆放张紧机构包括两端固定安装于左、右侧板上的第一堆放张紧轴,第一堆放张紧轴的一端上设有处于左或右侧板外部的堆放张紧同步轮,第一堆放张紧轴上套有三个大滚轮,三个大滚轮两端外侧的第一堆放张紧轴上套有两个堆放张紧转臂,两堆放张紧转臂末端固定有与第一堆放张紧轴平行的第二堆放张紧轴,第二堆放张紧轴上套有三个与第一堆放张紧轴上的大滚轮相对应的堆放张紧滚轮,大滚轮与相对应的堆放张紧滚轮上均绕有传送带。
两个堆放张紧转臂外部的第一堆放张紧轴上分别套有一个堆放张紧扭簧,两个堆放张紧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左或右侧板上,另一端固定于堆放张紧转臂上。
所述堆放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转轴,升降转轴两端以转轴连接方式固定于左、右侧板上,升降转轴两端还安装有升降转臂固定块,升降转臂固定块的外侧的升降转轴上还固定有升降转臂板,其中一个升降转臂板的外部的升降轴上固定有升降从动齿轮,升降从动齿轮与固定连接于电机轴上的升降主动齿轮相啮合;升降转臂板下端活动连接堆放传送机构。
所述堆放传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堆放支板,堆放支板上端与所述降转臂板以转轴方式连接,所述两个堆放支板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堆放转轴,其中一个堆放转轴以转轴方式连接于出钞传送机构上,连接于出钞传送机构上的堆放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堆放同步轮,堆放同步轮上通过内部同步带与出钞传送机构相连;所述两个堆放转轴上分别对应套有三个小滚轮,两个堆放转轴上相对的两个小滚轮通过堆放传送带相连;所述堆放支板上设有限位支板。
所述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右侧板上,所述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分别设置堆放传送机构上方和下方,所述导钞机构包括位于最上部的导钞支板,导向支板前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导向弹片;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底部的限位支板,限位支板上设有后限位弹片,后限位弹片的上端与导向弹片下端对齐接触设置。
所述出钞传送机构包括两端以转轴固定于左右侧板上的平行设置的两根出钞传送转轴,两根出钞传送转轴上分别设有三个相对应的小滚轮,两根出钞传送转轴上每两个相对应的小滚轮上均绕有出钞传送带;其中一根出钞传送转轴的两端由内之外依次设有出钞传送转臂、出钞传送同步轮,设置出钞传送同步轮的出钞传送转轴的一端最外部设置出钞传送齿轮;所述出钞传送同步轮与堆放传送机构的堆放同步轮通过内部同步带相连;出钞传送转臂活动安装于出钞传送转轴上,且出钞传送转臂下端与堆放传送机构的其中一根堆放转轴以转轴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钞票材质为纸张、塑料或橡胶。
本实用新型包括并列设置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连接固定左/右侧板一端的前支板;上端的导钞机构;下端的限位机构。出钞张紧机构、出钞传送机构依次上下并列,靠近前支板的一侧。堆放升降机构、堆放传送机构依次上下并列设置于左/右侧板中间,出钞张紧机构、出钞传送机构的一侧,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中间。
介轮设置于一侧板上,电机设置另一侧板上,外部同步带设置于侧板一侧,以带传动方式放置在介轮上。
传送带均布设置于左/右侧板中间,出钞传送机构、堆放传送机构上方,以带传动方式放置在出钞张紧机构和堆放张紧机上。
所述的钞票张紧机构以转轴方式连接于左/右侧板中间,自动摆动对传送带多方向的张紧调整。
设置于出钞张紧支板上的三组自由转动的出钞张紧轴分别以三角形的布局方式固定在上面,其中一组出钞转轴可作上下方向的自动调整。
堆放升降机构可带动堆放传送机构上下摆动。
固定在电机上的升降主动齿轮与固定在升降转轴一端的升降从动齿轮进行啮合传动,并带动固定于升降转轴两端的升降转臂固定块左/右和升降转臂板左/右转动,升降转臂板左/右以转轴方式与堆放传送机构相连接,并带动旋转。
出钞传送机构两端的出钞传送转臂左/右分别为堆放传送机构的旋转支撑臂,并与连接随之转动。
升降转臂板左/右和出钞传送转臂左/右始终保持相互平行状态。
所述的堆放传送机构,任何工作状态均保持水平放置,托載着整叠钞票上下移动。
所述的限位机构和导钞机构对堆放传送机构进行摆动范围的限位。
能够将单张钞票整齐堆放,并托載着整叠钞票上下移动;能够将钞票沿水平方向双向输送。
本实用新型用于接收外部送钞装置输送来的高速单张钞票并进行快速整齐堆叠,然后进行整叠双向传送。
该实用新型具有堆放升降机构、堆放传送机构、堆放张紧机构、导钞机构、限位机构、出钞传送机构和出钞张紧机构。采用了多转轴支撑摆动机构,促使钞票堆放及上下移动更为精确平稳,其整体装置结构构简单、紧凑、灵巧实用、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该实用新型的导钞机构将外部送钞装置快速输送的钞票引导至堆放传送机构上方,并配合限位机构进行对钞票的整齐堆放,其堆放传送机构置于导钞机构下方,限位机构置于堆放传送机构的一侧。
如上所述进行对钞票的整齐堆放,在通过堆放传送机构上方的堆放升降机构将堆放传送机构带动上移,从而托着整齐堆放好的钞票升至到目标位置,堆放传送机构配合堆放张紧机构和传送带对整齐的钞票夹紧并传送至出钞传送机构,出钞传送机构在配合出钞张紧机构传送带将输送来的钞票夹紧输送
导钞机构可随堆放钞票的多少进行上下调整。限位机构为固定不动,固定在堆放传送机构上的左右限位板随堆放传送机构一起升降。
另外,堆放传送机构配合出钞传送机构和堆放升降机构以转轴方式连接,通过堆放升降机构转动带动其进行上下位移。
另外,堆放张紧机构和出钞张紧机构均可根据堆放钞票的多少来自动上下摆动调整进行钞票夹紧和传送。
另外,该实用新型还可将传送至出钞传送机构上的钞票反向输送至外部送钞装置,达到双向传送效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部传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钞张紧机构结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出钞张紧弹片实施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堆放张紧机构结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堆放升降机构结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堆放传送机构结构立体图;
图9(a)、图9(b)是本实用新型左右限位支板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导向/限位机构结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出钞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状态图(一);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状态图(二);
图14是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状态图(三);
图中:1.外部送钞装置,2.单张钞票,3.堆放钞票;10:前支板;20:出钞张紧机构;30:右侧板;40:堆放升降机构;50:电机;60:导钞机构;70:堆放传送机构;80:限位机构;90:介轮a;100:外部同步带;200:堆放张紧机构;300:介轮b;400:出钞传送机构;500:左侧板;600:传送带;90W:外部齿轮;21:出钞张紧支板;22:第一出钞张紧轴;23:小滚轮;24:出钞张紧弹片右;25:第三出钞张紧轴;26:第二出钞张紧轴;27:大滚轮;28:出钞张紧弹片左;29:拉簧;201:堆放张紧扭簧右;202:第一堆放张紧轴;203:堆放张紧扭簧左;204:堆放张紧同步轮;205:堆放张紧转臂左;206:第二堆放张紧轴;207:堆放张紧滚轮;208:堆放张紧转臂右;41升降从动齿轮;42:升降转臂板右;43:升降转臂固定块右;44:升降转轴;45:升降转臂固定块左;46:升降转臂板左;47:升降主动齿轮;71左右限位支板;72:堆放支板;73:堆放同步轮左;74:第一堆放转轴;75:堆放同步轮右;76:第二堆放转轴;77:堆放传送带;61:导钞支板;62:导钞弹片;81:限位支板;82:后限位弹片;401第一出钞传送转轴;402:出钞传送带;403:出钞传送同步轮;404:出钞传送齿轮;405:出钞传送转臂左;406:第二出钞传送转轴;407:出钞传送转臂右;408:出钞传送同步轮;409:内部同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构成示意图,右侧板30及左侧板500为本装置的固定基板分别并列放置于两侧一左一右,通过前板10、导钞机构60、限位机构80连接固定,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支撑框架,其位置如图1所示;
本装置的动力提供分别有电机50和外部齿轮90W提供。电机50主要用作驱动堆放升降机构40,放置于右侧板30外侧;外部齿轮90W为外部送钞装置所提供的动力,通过与本装置的介轮a90进行齿轮啮合传动,将动力传送至本装置;
导钞机构60接收外部送钞装置输送的高速单张钞票将其引导至堆放传送机构70上方;堆放传送机构70配合限位机构80将导钞机构60引导来的单张钞票进行整齐堆放;堆放升降机构40借助电机50提供动力对堆放传送机构70进行摆动式上下移动,并将堆放传送机构70移动到目的位置;当堆放传送机构70上移后将配合堆放张紧机构40和传送带600对堆放整齐的钞票夹紧并传送;当钞票处在出钞传送机构400上方时,钞传送机构400配合出钞张紧机构20和传送带600对传来钞票夹紧并传送。
如上所述外部齿轮90W通过介轮a90进行动力传递,如图2所示,介轮a90又通过外部同步带100将动力传递至堆放张紧机构200和介轮b300,分别进行同向转动。介轮b300又通过齿轮啮合将动力传递至出钞传送机构400,其转向与介轮b300相反;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传动示意图,上述外部的传动将会带动内部机构的转动。如下述,图3所示堆放张紧机构200通过传送带600带动出钞张紧机构20作同向转动;出钞传送机构400通过内部同步带409带动堆放传送机构70作同向转动;堆放升降机构40通过轴连接带动堆放传送机构70作如图示n14方向上下摆动,并保持堆放传送机构70始终处于水平放置状态。
图4是本实用新型出钞张紧机构20结构立体图,出钞张紧机构20以第二出钞张紧轴26为转轴连接固定于右侧板30和左侧500中间,并以如图3所示n9方向转动,在借助拉簧29在F1方向的拉力,使小滚轮23始终对传送带600存在着张紧力,拉簧29一端挂于出钞张紧支板21上,一端挂于右侧板30及左侧板500上。出钞张紧支板21为出钞张紧机构20的固定基板,第一出钞张紧轴、第二出钞张紧轴、第三出钞张紧轴分别以转轴连接方式固定在出钞张紧支板21上,其第一出钞张紧轴、第二出钞张紧轴平行放置,第三出钞张紧轴位于第一出钞张紧轴、第二出钞张紧轴中间并靠于下方。另外,3组大滚轮27分别均布固定在第二出钞张紧轴上,并跟从图2所示第二出钞张紧轴n7方向一起转动。另外,6组小滚轮23分别均布固定在第一出钞张紧轴上3组第三出钞张紧轴上3组,并跟从图3所示第一出钞张紧轴n10方向和第三出钞张紧轴n8方向一起转动,另外第三出钞张紧轴还会以g2方向在出钞张紧支板21槽内上下移动
如图5图1所示,出钞张紧弹片右24和出钞张紧弹片左28分别单边固定在于出钞张紧支板21的两侧,而未固定边均以卡槽方式放置于第三出钞张紧轴上方如图5所示。弹片为弹性材料所做,两弹片始终对第三出钞张紧轴保持一定的压力。当z1>z时,第三出钞张紧轴沿g2方向上移,当z1<z时,第三出钞张紧轴沿g2方向下移,第三出钞张紧轴移动范围始终在出钞张紧支板21槽内。
如图1图6所示堆放张紧机构200通过第一堆放张紧轴202连接固定于右侧板30和左侧板500中间,导钞机构60下方,在外部同步带100带动固定于第一堆放张紧轴202一端的堆放张紧同步轮204下,作如图3所示n1方向转动。固定于第一堆放张紧轴202上均布放置的三组大滚轮27也随第一堆放张紧轴202同向转动。堆放张紧转臂左205和堆放张紧转臂右208分别放置于大滚轮27两侧,并以转轴方式连接于第一堆放张紧轴202上,同时带动固定于两堆放张紧转臂中间的第二堆放张紧轴206作如图3所示n2方向摆动。堆放张紧滚轮207均布放置在第二堆放张紧轴206上,并以第二堆放张紧轴206为轴心作如图3所示n3方向的转动。堆放张紧扭簧右201和堆放张紧扭簧左203同轴放置于第一堆放张紧轴202上,并在堆放张紧转臂左205和堆放张紧转臂右208的侧面,两扭簧的扭臂一端固定于右侧板30和左侧板500,另一端固定于堆放张紧转臂左205和堆放张紧转臂右208上,如上述条件就行成了堆放张紧滚轮207始终保持着向传送带600的张力
如图1图7所示,堆放升降机构40放置于堆放传送机构70上方和出钞张紧机构20一侧,并通过升降转轴44以转轴连接方式固定于右侧板30和左侧板500中间,并能如图3所示n6方向转动。如图7所示升降转臂固定块右43和升降转臂固定块左45同轴固定于升降转轴44两端,升降转臂板右42和升降转臂板左46又分别同轴固定于升降转臂固定块右43和升降转臂固定块左45的一侧,升降从动齿轮41固定于升降转臂板右42和右侧板30中间,升降主动齿轮47固定于电机50轴上并与升降从动齿轮41相啮合,当电机50转动将会带动升降主动齿轮47和升降从动齿轮41分别作如图3所示n4和n6方向转动,同时带动带动升降转臂板右42和升降转臂板左46作图3n5、n14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对堆放传送机构70的上下移动。
如图1、图7、图8、图11、所示堆放传送机构70分别位于堆放升降机构40下方出钞传送机构400一侧及右侧板30和左侧板500中间。堆放支板72以转轴方式固定于升降转臂板右42和升降转臂板左46上,并跟随一起作如图3所示n5、n14方向转动。
图8所示,左右限位支板71固定在堆放支板72上方,第一堆放转轴74和第二堆放转轴76均以转轴方式固定于堆放支板72两端,其中第一堆放转轴74还以转轴方式连接于出钞传送转臂左405和出钞传送转臂右407上,并以图3所示n13n15方向转动,同时固定在第一堆放转轴74和第二堆放转轴76的6组小滚轮23也随着一起转动,从而带动6组小滚轮23上的3组堆放传送带77作图3g4方向移动。小滚轮23分别以3组均布放置在第一堆放转轴74和第二堆放转轴76上。堆放同步轮左73、75分别同轴固定于第一堆放转轴74的两端,分别通过内部同步带409带动,并以图3n13方向转动。
如图1、图10所示,导钞机构60和限位机构80分别固定于右侧板30和左侧板500中间,其导钞机构60又放置于右侧板30和左侧板500下端和堆放传送机构70上方,限位机构80放置于右侧板30和左侧板500上端和堆放传送机构70下方。导向弹片62固定于导钞支板61上,后限位弹片82固定于限位支板81一侧,导向弹片62和后限位弹片82对齐放置。
如图1、图11所示,出钞传送机构400放置于出钞张紧机构20下方堆放传送机构70一侧,通过第一出钞传送转轴401和第二出钞传送转轴406以转轴固定于右侧板30和左侧板500中间,并以图3所示n11、n12方向做轴转动,并带动固定在第一出钞传送转轴401和第二出钞传送转轴406的小滚轮23一起转动,小滚轮23分别以3组均布放固定在第一出钞传送转轴401和第二出钞传送转轴406上。出钞传送带402分别连接第一出钞传送转轴401和第二出钞传送转轴406的小滚轮23上,并作图3所示g3方向传动。出钞传送同步轮403、出钞传送同步轮408、出钞传送齿轮404分别同轴固定于第二出钞传送转轴406的两端,其出钞传送同步轮403、出钞传送同步轮408放置在小滚轮23外侧,出钞传送齿轮404放置在出钞传送同步轮403外侧,出钞传送转臂左405和出钞传送转臂右407同轴固定在第二出钞传送转轴406的两端,放置于出钞传送同步轮403、出钞传送同步轮408内侧,并可绕第二出钞传送转轴406转动。另外内部同步带409分别放置在出钞传送同步轮403、出钞传送同步轮408上,配合堆放同步轮左、右73、75进行带传动。
如图12所示,当接收有外部送钞装置1输送的高速运行的单张钞票2时,出钞传送转臂左405、出钞传送转臂右407、升降转臂板右42、升降转臂板左46均转至竖直位置,并带动堆放传送机构70沿n14方向移至图12所示位置。导钞机构60上的导钞弹片62将单张钞票引导至堆放传送机构70上方逐张放置并压紧,在此状态下堆放传送机构70上的左右限位支板71上边在堆放传送带77上方并对其钞票支撑如图9a所示,左右限位支板71的左右边分别对钞票左右方向限位,同时限位机构80上的后限位弹片82进行对钞票水平方向限位,上述特点均保证对钞票整齐堆放,堆放量可达200张。
如上述进行了对单张钞2的堆放。通过电机50转动带动出钞传送转臂左405、出钞传送转臂右407、升降转臂板右42、升降转臂板左46均转至水平位置,并带动堆放传送机构70沿n14方向摆动上移至目标位置如图13所示,到们后电机50锁死转动确保堆放传送机构70移动。在此状态下钞票移至堆放张紧机构200可压紧的范围,在堆放张紧扭簧右201和堆放张紧扭簧左203扭力F2的作用下,将3组传送带600张紧并压紧堆放钞票3上表面。由于扭力F2作用在钞票上的力大于左右限位支板71上边的支撑力,使左右限位支板71上边移至图9b所示堆放传送带77下方,堆放钞票3下表面与堆放传送带77接触。在扭力F2和电机50锁死转动的共同作用下,这时传送带50和堆放传送带77将堆放整齐的钞票夹紧,传送带50和堆放传送带77、出钞传送带402转动,将钞票沿图13所示箭头方向送至出钞张紧机构20下方出钞传送机构400上方。借助作用在出钞张紧机构20的2个拉簧力F1及出钞张紧弹片右24、出钞张紧弹片左28的弹力Z将传送带600及出钞传送带402张紧并压紧钞票,从而传送带600和出钞传送带402夹紧钞票沿图13所示箭头方向送出。在传送钞票时堆放传送带77通过2组内部同步带409与出钞传送带402进行同速同向转动。传送带600与内部同步带409、出钞传送带402同速不同向。
如图12、图13工作状态所述,还可以将钞票从图12钞票位置传送至外部送钞装置1。如图14所示。在进行图14箭头方向整叠钞票传送时,电机50依然锁死转动,直到将钞票传送到外部送钞装置内部,电机50解锁并带动堆放传送机构70移至图12状态,准备在次接收外部送钞装置输送的高速单张钞票2。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钞票堆叠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由左、右侧板、前支板、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固定连接组成的一个支撑框架,前支板固定连接于左、右侧板的前端,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连接于左、右侧边的后端,且导钞机构位于限位机构上方;支撑框架内靠近前支板一侧依次上下并列对应设置出钞张紧机构和出钞传送机构,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中间上下并列设置相连的堆放升降机构和堆放传送机构;导钞机构下部以及堆放升降机构的一侧设有堆放张紧机构;所述出钞张紧机构和堆放张紧机构通过传送带相连;所述出钞传送机构和堆放传送机构通过内部同步带相连;所述左、右侧板分别设置电机和两个介轮,电机为堆放升降机构提供动力,两个介轮与堆放张紧机构上的堆放张紧同步轮呈三角形布置,且两个介轮与堆放张紧同步轮通过套设外部同步带相连,其中一个介轮上同轴的齿轮与出钞传送机构上的出钞传送齿轮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钞张紧机构包括三根端面成三角形布置且相互之间平行的出钞张紧轴,三根出钞张紧轴两端分别以转轴连接方式安装在出钞张紧支板上,出钞张紧支板与拉簧一端相连,拉簧另一端分别挂于左、右侧板上;所述三根出钞张紧轴中的第一出钞张紧轴的两端固定于左、右侧板上,第一出钞张紧轴上套有三组大滚轮,另外两根出钞张紧轴分别套有三组小滚轮;三根出钞张紧轴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三出钞张紧轴两端活动设置于出钞张紧支板的卡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三出钞张紧轴两端上分别卡有一个出钞张紧弹片,出钞张紧弹片的一边固定于出钞张紧支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堆放张紧机构包括两端固定安装于左、右侧板上的第一堆放张紧轴,第一堆放张紧轴的一端上设有处于左或右侧板外部的堆放张紧同步轮,第一堆放张紧轴上套有三个大滚轮,三个大滚轮两端外侧的第一堆放张紧轴上套有两个堆放张紧转臂,两堆放张紧转臂末端固定有与第一堆放张紧轴平行的第二堆放张紧轴,第二堆放张紧轴上套有三个与第一堆放张紧轴上的大滚轮相对应的堆放张紧滚轮,大滚轮与相对应的堆放张紧滚轮上均绕有传送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两个堆放张紧转臂外部的第一堆放张紧轴上分别套有一个堆放张紧扭簧,两个堆放张紧扭簧的一端固定于左或右侧板上,另一端固定于堆放张紧转臂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堆放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转轴,升降转轴两端以转轴连接方式固定于左、右侧板上,升降转轴两端还安装有升降转臂固定块,升降转臂固定块的外侧的升降转轴上还固定有升降转臂板,其中一个升降转臂板的外部的升降轴上固定有升降从动齿轮,升降从动齿轮与固定连接于电机轴上的升降主动齿轮相啮合;升降转臂板下端活动连接堆放传送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堆放传送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堆放支板,堆放支板上端与所述降转臂板以转轴方式连接,所述两个堆放支板之间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堆放转轴,其中一个堆放转轴以转轴方式连接于出钞传送机构上,连接于出钞传送机构上的堆放转轴两端分别固定有堆放同步轮,堆放同步轮上通过内部同步带与出钞传送机构相连;所述两个堆放转轴上分别对应套有三个小滚轮,两个堆放转轴上相对的两个小滚轮通过堆放传送带相连;所述堆放支板上设有限位支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两端分别固定于左右侧板上,所述导钞机构和限位机构分别设置堆放传送机构上方和下方,所述导钞机构包括位于最上部的导钞支板,导向支板前端设有向下倾斜的导向弹片;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位于底部的限位支板,限位支板上设有后限位弹片,后限位弹片的上端与导向弹片下端对齐接触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出钞传送机构包括两端以转轴固定于左右侧板上的平行设置的两根出钞传送转轴,两根出钞传送转轴上分别设有三个相对应的小滚轮,两根出钞传送转轴上每两个相对应的小滚轮上均绕有出钞传送带;其中一根出钞传送转轴的两端由内之外依次设有出钞传送转臂、出钞传送同步轮,设置出钞传送同步轮的出钞传送转轴的一端最外部设置出钞传送齿轮;所述出钞传送同步轮与堆放传送机构的堆放同步轮通过内部同步带相连;出钞传送转臂活动安装于出钞传送转轴上,且出钞传送转臂下端与堆放传送机构的其中一根堆放转轴以转轴方式连接。
CN201320420945XU 2013-07-04 2013-07-04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33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0945XU CN203333049U (zh) 2013-07-04 2013-07-04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20945XU CN203333049U (zh) 2013-07-04 2013-07-04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33049U true CN203333049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70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20945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33049U (zh) 2013-07-04 2013-07-04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330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7826A (zh) * 2013-07-04 2013-11-27 河北工程大学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07826A (zh) * 2013-07-04 2013-11-27 河北工程大学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07826A (zh)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CN102602717B (zh) 装盒机说明书传送机构
CN206336786U (zh) 全自动瓦楞纸板翻转错位堆码机及瓦楞纸板生产流水线
CN205998237U (zh) 预折包装盒的装置以及包装盒处理装置
CN105438542A (zh) 缠绕膜六面包装机出膜装置
CN203333049U (zh) 钞票堆叠输送装置
CN207001468U (zh) 一种双向传送装置
CN202464245U (zh) 装盒机说明书传送机构
CN219525405U (zh) 一种可翻转的输送机构以及分拣装置
CN203819549U (zh) 糖果包装机输送装置
CN207078675U (zh) 一种硬币动力翻面装置
CN208666375U (zh) 一种确保机械手抓取异形物件的定位装置
EP1746055A3 (en) Device for handling packets
CN214421764U (zh) 一种自动码垛自动助力装置
CN103996241A (zh) 一种清分机内三组皮带传送纸币机构
CN107499825A (zh) 一种自动夹持输送结构
CN206561976U (zh) 进料机构及具有其的装袋机
CN203333006U (zh) 一种钞票多路传送装置
CN209009724U (zh) 一种可翻动传纸机构
CN207955070U (zh) 一种应用于辊式自动配页机的送贴装置及应用其的配页机
CN209480502U (zh) Abs电机铁芯上料输送带
CN206050202U (zh) 用于输液瓶的分瓶装置
CN206561979U (zh) 进料机构及具有其的装袋机
CN206561980U (zh) 进料机构及具有其的装袋机
CN206561981U (zh) 进料机构及具有其的装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