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8831U -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28831U
CN203328831U CN2013202565356U CN201320256535U CN203328831U CN 203328831 U CN203328831 U CN 203328831U CN 2013202565356 U CN2013202565356 U CN 2013202565356U CN 201320256535 U CN201320256535 U CN 201320256535U CN 203328831 U CN203328831 U CN 203328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lant
tooth
bone
perforation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25653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nz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unz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unz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unz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25653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28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28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2883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植牙结构。它包含有植牙体(10)、支台体(30)和牙套件(40);该植牙体(10)具有植入部(11)、顶接部(12),以及设置于植入部(11)与顶接部(12)之间的辅助固定部(13),植入部(11)固定于骨质层(21)以及位于骨质层(21)表面的表皮骨头层(22),而辅助固定部(13)则固定于位于表皮骨头层(22)远离骨质层(21)一侧的软组织层(23);支台体(30)具有与顶接部(12)连接的连接部(31);牙套件(40)具有容置并包覆支台体(30)的容置空间(41),以及配合连接辅助固定部(13)的辅助支撑部(42);所述植牙体(10)选用多孔制件,其孔隙率为60~70%。该人工植牙结构较好地避免了咬合干扰,结构强度高,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植入的医疗器械,尤涉及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背景技术
牙齿的健康相当重要,但现在人们因为忙碌而忽略定时的保养,也因为平时疏于每天清洁牙齿造成牙周病、蛀牙的状况发生。而当蛀牙的状况严重,便必须拔除牙齿并安装假牙,假牙可分为固定式假牙以及活动式假牙,固定式假牙直接将假牙黏着在牙根上,此方式必须建立在牙根仍相当健康的状况下;或者将假牙配合前后位置的牙齿铸造一组活动假牙而进行固定,而活动假牙的使用易使邻牙倾斜并卡积残渣而造成细菌滋生。而上述方式所设置的活动假牙皆以牙床的黏膜来进行支撑,于咬嚼食物时,无法将力量传至颚骨,因而无法利用假牙对较硬的食物进行咀嚼,为其主要缺点。
随着“人工植牙”的技术发展渐趋成熟及稳定,人工植牙先利用生物兼容性高的钛金属的人工牙根置入齿槽内固定并缝合,并经过数个月后待人工牙根与齿槽内的骨头连接稳固后,再进行后续安装义齿的动作。由于人工牙根直接与骨头连接,因而可提供较佳的支撑力,而可对较硬的食物进行咀嚼而广受欢迎。而人工植牙的植牙体型可分为单件式或多件式植牙体,单件式植牙体如美国专利公开第 2010/0119993 号的“Dental Implant”,单件式植牙体的结构直接置入骨槽后固定,待数个月后,该单件式植牙体与骨槽进行骨整合固定时,再进行制模而后直接将义齿套设固定于该单件式植牙体上。上述方式的优点在于植入时植体深度的限制较少,且植牙体较为坚固,不易断裂,但其缺点在于单件式植牙体于植入骨槽后,会有部分该单件式植牙体凸出于软组织 (soft tissue) 外,于等待骨整合期间内,该单件式植牙体容易因为植牙手术者于咀嚼东西时的咬合干扰,造成骨整合的强度不足,影响植牙后的稳固性,除此之外,单件式植牙体也无法再与其它套件配合,假牙可设计的空间较少。
而多件式植牙体则如美国专利公开第2008/0160483号的“Dental Implant”,多件式植牙体则将植牙体分为植入管(enossal implant)以及冠状部(coronal portion),植牙时先将植入管植入于骨槽内,并使该植入管不凸出于骨槽中的表皮骨头(corticalbone)层,表皮骨头层上覆盖有一层软组织(soft tissue)层,该软组织层上便为口腔,因此该植入管于植入后不会受到咬合干扰。而待植入管与骨槽进行骨整合固定后,再行手术切开该软组织层并将该冠状部锁合固定于该植入管上,最后进行制模而将义齿固定于凸出该软组织层外的冠状部上。此方式的优点在于可有效避免咬合干扰的问题,另一方面该冠状部可进行多样设计,而可配合不同义齿设计进行组合固定。但其缺点在于该植入管必须精准的锁合并切平于表皮骨头层上,以利后续冠状部的接合。举例来说,若该植入管过于锁入该表皮骨头层,则于骨整合期间内,该植入管有可能受到该表皮骨头层的些微覆盖,而造成后续接合该冠状部的困难。另外一缺点在于结构强度较差,由于该冠状部大部分通过螺锁的方式固定于该植入管上,且该冠状部设置于该软组织层内,造成该冠状部水平方向的支撑力较为不足,因而当冠状部受到水平方向的剪力施压时,易有螺锁结构断裂的问题,一旦螺锁结构断裂,残余的螺锁件仍锁合于该植入管内,取出不易,因而修复相当困难。且现有技术中,人工植牙结构的选用和结构设置上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人工植牙结构长时间使用后与人体组织会出现排斥,生物相容性较差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植牙结构,该人工植牙结构于植牙过程中能较好地避免受到咬合干扰,结构强度较高,兼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它包含有植牙体、支台体和牙套件;该植牙体具有植入部、顶接部,以及设置于该植入部与该顶接部之间的辅助固定部,该植入部固定于骨质层以及位于该骨质层表面的表皮骨头层,而该辅助固定部则固定于位于该表皮骨头层远离该骨质层一侧的软组织层;该支台体具有与该顶接部连接的连接部;该牙套件具有容置并包覆该支台体的容置空间,以及配合连接该辅助固定部的辅助支撑部;所述植牙体选用多孔制件,其孔隙率为60~70%。
上述植牙体,优选采用多孔钽制件。经长期研究发现多孔钽制件在大大提高了该人工植牙结构的生物相容性的同时,还很好的满足了其力学性能,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植入舒适度。上述的多孔钽制件,可采用泡沫浸浆法、模压法等制备。
进一步地,该植入部的外表面具有一螺纹段。
进一步地,该连接部具有穿孔,而该顶接部具有往该辅助固定部延伸的螺锁槽,增设螺锁组件通过该穿孔锁合固定于该螺锁槽。
进一步地,支台体更具有设置于该连接部远离该植牙体一侧的定位部。
进一步地,该支台体具有贯穿其连接部以及其定位部的穿孔,且位于该连接部的穿孔的口径小于位于该定位部的穿孔的口径,而该顶接部具有往该辅助固定部延伸的螺锁槽,增设螺锁组件通过该穿孔锁合固定于该螺锁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利用该牙套件完全包覆该支台体,且通过凸出于该表皮骨头层外的该辅助固定部配合该牙套件的辅助支撑部,加强了该支台体的水平方向的支撑力,降低了该支台体受到水平剪力的作用而断裂的机率。且通过将植牙体设置为多孔钽制件,大大提高了该人工植牙结构的生物相容性,同时还很好的满足了其力学性能,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植入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人工植牙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 2图1中所述人工植牙结构的植牙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 3图1中所述人工植牙结构的植牙体和支台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 4图1中所述人工植牙结构的整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而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人工植牙结构,包含有植牙体10、支台体30和牙套件40;该植牙体10具有植入部11、顶接部12,以及设置于该植入部11与该顶接部12 之间的辅助固定部13,而该辅助固定部13以及该顶接部12,可由该植入部11一体延伸而得,亦即,该植牙体10的整体可一体成型,且植牙体10选用多孔钽制件,其孔隙率为60~70%;该植入部11固定于骨质层21(Cancellous Bone),以及位于该骨质层21表面的表皮骨头层22(Cortical Bone),而该辅助固定部13则固定于位于该表皮骨头层22远离该骨质层21一侧的软组织层23(Soft Tissue),其中该植入部11的外表面具有一螺纹段111,其通过螺旋方式与该表皮骨头层22以及骨质层21结合;因此,该植牙体10的整体可完全埋入于该软组织层23内或使该辅助固定部13稍微凸出于该软组织层23外,因而于等待骨整合固定期间,可有效避免咬合干扰的问题。另需说明的是,该辅助固定部13可作为螺旋锁入的缓冲,当该植入部11过于锁入该表皮骨头层22时,该辅助固定部13仍会凸出于该表皮骨头层22与该软组织层23之间,借此避免后续接合该支台体30的问题。
待骨整合固定后,再将该支台体30固定于该植牙体10上,该支台体30具有与该顶接部12连接的连接部31,以及设置于该连接部31远离该植牙体10一侧的定位部32;该连接部31更具有一贯穿该连接部31以及该定位部32的穿孔311,且位于该连接部31的穿孔311的口径小于位于该定位部32的穿孔311的口径,而该顶接部12具有一往该辅助固定部13延伸的螺锁槽121,一螺锁组件50通过该穿孔311锁合固定于该螺锁槽121,借此固定该植牙体10 以及该支台体30。此外,该连接部31亦一体成型延伸出一螺旋形状的结构,而锁合固定于该螺锁槽121外。而需说明的是,该顶接部12为向下凹陷的凹槽,因而可更为有效的配合该连接部31进行固定,并加强该支台体30水平方向的结构强度。
当该支台体30固定后,利用该定位部32配合牙齿位置进行制模,而制作该牙套件40,该牙套件40具有容置该支台体30的容置空间41以及配合连接该辅助固定部13的辅助支撑部42,该牙套件40可通过固定黏胶的方式完全包覆该支台体30后进行黏着固定,并通过该辅助支撑部42连接于该辅助固定部13,而达到加强固定的效果。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该牙套件40完全包覆该支台体30,且通过凸出于该表皮骨头层22外的该辅助固定部13配合该牙套件40的辅助支撑部42加强该支台体30的水平方向的支撑力,降低该支台体30受到水平剪力的作用而断裂的机率。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辅助固定部13凸出于该表皮骨头层22,而设置于该软组织层23,进而可较为弹性的配合该牙套件40的辅助支撑部42进行加强结合固定。再者,通过该辅助固定部13作为螺旋锁入的缓冲,降低锁合该植入部11于该表皮骨头层22所需的精确度,而具有较大的锁合缓冲空间。且通过将植牙体设置为多孔钽制件,大大提高了该人工植牙结构的生物相容性,同时还很好的满足了其力学性能,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和植入舒适度。 

Claims (4)

1.一种人工植牙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植牙体(10)、支台体(30)和牙套件(40);该植牙体(10)具有植入部(11)、顶接部(12),以及设置于该植入部(11)与该顶接部(12)之间的辅助固定部(13),该植入部(11)固定于骨质层(21)以及位于该骨质层(21)表面的表皮骨头层(22),而该辅助固定部(13)则固定于位于该表皮骨头层(22)远离该骨质层(21)一侧的软组织层(23);该支台体(30)具有与该顶接部(12)连接的连接部(31);该牙套件(40)具有容置并包覆该支台体(30)的容置空间(41),以及配合连接该辅助固定部(13)的辅助支撑部(42);所述植牙体(10)选用多孔钽制件,其孔隙率为60~70%;所述植入部(11)的外表面具有一螺纹段(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植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1)具有穿孔(311),而该顶接部(12)具有往该辅助固定部(13)延伸的螺锁槽(121),增设螺锁组件(50)通过该穿孔(311)锁合固定于该螺锁槽(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人工植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体(30)具有设置于该连接部(31)远离该植牙体(10)一侧的定位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植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台体(30)具有贯穿其连接部(31)以及其定位部(32)的穿孔(311),且位于该连接部(31)的穿孔(311)的口径小于位于该定位部(32)的穿孔(311)的口径,而该顶接部(12)具有往该辅助固定部(13)延伸的螺锁槽(121),增设螺锁组件(50)通过该穿孔(311)锁合固定于该螺锁槽(121)。
CN2013202565356U 2013-05-13 2013-05-13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8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565356U CN203328831U (zh) 2013-05-13 2013-05-13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2565356U CN203328831U (zh) 2013-05-13 2013-05-13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8831U true CN203328831U (zh) 2013-12-11

Family

ID=49697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25653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8831U (zh) 2013-05-13 2013-05-13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88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26912U (zh)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US9707058B2 (en) Patient-specific implants with improved osseointegration
EP2699194B1 (en) Healing abutment system for bone contouring
CN209966603U (zh) 一种改进的假牙种植构件
CN202397633U (zh) 人工植牙结构
CN203328831U (zh)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CN203328832U (zh) 一种人工植牙结构
CN203328830U (zh) 一种多件式人工植牙结构
CN202235723U (zh) 骨表面种植牙的固定装置
CN203598061U (zh) 根状骨内牙科植体
CN204293280U (zh) 一种种植牙钉
CN205988338U (zh) 一种种植牙
CN201453389U (zh) 一种微小种植体支抗
CN212592510U (zh) 一种愈合基台
CN104068942A (zh) 具有自发膨胀功能的一段式种植体
CN203647510U (zh) 一种多件式植牙构件
CN213607039U (zh) 一种种植牙组件
CN203841808U (zh) 一种防松动种植牙
CN103126776A (zh) 多件式人工植牙结构
CN218500817U (zh) 一种牙根唇侧修整器
CN203647508U (zh) 一种组合植牙构件
CN218960976U (zh) 牙冠
CN213489420U (zh) 一种适用于口腔种植骨增量的临时种植体
CN204106231U (zh) 一种种植牙单件
JP2013146469A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のフィクスチャー表面性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