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6278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26278U
CN203326278U CN2013203028635U CN201320302863U CN203326278U CN 203326278 U CN203326278 U CN 203326278U CN 2013203028635 U CN2013203028635 U CN 2013203028635U CN 201320302863 U CN201320302863 U CN 201320302863U CN 203326278 U CN203326278 U CN 203326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er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elastic arm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028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斌
蔡尚儒
袁延显
支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028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26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26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2627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收容槽与位于所述收容槽一侧的一卡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卡槽相连通;一端子,容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端子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一接触部与一导接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止动部与一弹臂,所述止动部抵接所述收容槽内壁限制所述端子在垂直其插入所述收容槽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弹臂卡设于所述卡槽限制所述端子退出所述收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止动部与所述弹臂设置在所述端子的同一侧,可缩小所述端子最外侧间的尺寸,从而减少所述端子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占用空间,可使所述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缩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汽车数据传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多个端子以及对应导接于多个所述端子后端的多个导线,所述端子具有一主体部、及自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的一接触部与一夹线部,在所述主体部的底部板面上向下冲压成型一弹臂,而在所述主体部的顶端向上设置一止动部,所述绝缘本体内设置多个收容槽对应容纳多个所述端子,在每一所述收容槽的顶部向所述绝缘本体内凹设形成一插槽,而在所述收容槽底部相对所述插槽设置一卡槽,所述卡槽同样向所述绝缘本体内凹设形成,当所述端子自所述绝缘本体后端往前插入所述收容槽,所述止动部顺着所述插槽到最终位置时,所述弹臂卡扣于所述卡槽防止所述端子倒退出所述收容槽,所述止动部抵接于所述插槽内壁防止所述端子上下的移动。
如上所述端子的结构,所述止动部与所述弹臂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相对两侧,使得所述端子上下两最外侧之间的尺寸较大,相应在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占用空间较大,使整个所述电连接器的尺寸较大,随着所述端子数的增加,不利于其小型化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缩小端子最外侧间的尺寸,从而减少端子在绝缘本体内的占用空间,可使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缩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收容槽与位于所述收容槽一侧的一卡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卡槽相连通;一端子,容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端子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一接触部与一导接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止动部与一弹臂,所述止动部抵接所述收容槽内壁限制所述端子在垂直其插入所述收容槽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弹臂卡设于所述卡槽限制所述端子退出所述收容槽。
    进一步,所述止动部与所述弹臂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所述弹臂的顶点相对所述主体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止动部的顶点相对所述主体部的距离。
    进一步,所述弹臂具有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竖直部、自所述竖直部末端横向延伸形成的一臂部以及自所述臂部末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一止退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止退部均抵靠所述卡槽的槽壁。
    进一步,所述弹臂较所述止动部靠近所述接触部设置,且所述臂部朝向所述止动部延伸形成。
    进一步,所述端子卷圆成型。
    进一步,所述端子成型形成一结合线,在所述结合线处的所述主体部两侧边缘分别成型一第一弹臂与一第二弹臂、一第一止动部与一第二止动部,所述第一弹臂与所述第二弹臂相对贴合形成所述弹臂,所述第一止动部与所述第二止动部相对贴合形成所述止动部。
    进一步, 所述收容槽具有向所述绝缘本体内凹设形成的一插槽,所述止动部位于所述插槽内,且所述止动部贴合于所述插槽的槽壁。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为柱状体,当所述端子为多个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其轴线对称设置的多个所述收容槽,多个所述端子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槽内。
    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线缆,所述导接部压合且导接所述线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止动部与所述弹臂设置在所述端子的同一侧,可缩小所述端子最外侧间的尺寸,从而减少所述端子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占用空间,可使所述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缩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形状、构造、特征及其功效皆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现结合实施例与附图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图1中端子的立体图;
图4为图2剖视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图2的立体剖视图;
图6为图5剖视图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
电连接器 100 绝缘本体 1 收容槽 11
插槽 12 卡槽 13    
端子 2 主体部 21 结合线 211
止动部 212 第一止动部 2121 第二止动部 2122
弹臂 213 竖直部 2131 臂部 2132
止退部 2133 第一弹臂 2134 第二弹臂 2135
接触部 22 导接部 23 第一压接部 231
第二压接部 232        
线缆 3 导线 31 导体 311
绝缘体 312        
壳体 4 套件 5 轴线 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个端子2、与多个所述端子2导接的一线缆3、套设在所述绝缘本体1外的一壳体4、以及装设在所述壳体4外的一套件5。
请参阅图1和图4,所述绝缘本体1大致为柱状体,其内设有多个收容槽11,所述收容槽11自后往前贯穿所述绝缘本体1,多个所述收容槽11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轴线a对称设置。每一所述收容槽11具有向所述绝缘本体1内凹设形成的一插槽12,所述插槽12为一狭长槽,且相对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形成开口。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位于所述收容槽11一侧的一卡槽13,所述卡槽13与所述插槽12位于所述收容槽11的同一侧,且所述卡槽13均分别与所述收容槽11、所述插槽12以及所述绝缘本体1外表面连通,所述卡槽13与所述插槽12均相对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轴线a分布于所述收容槽11的外侧,方便所述卡槽13的注塑成型。
请参阅图3和图5,多个所述端子2对应固定于所述收容槽11内。所述端子2由一金属片状的基材经冲压成型各个结构,再经卷圆工艺形成一大致为圆筒状的结构,所述端子2经卷圆形成一结合线211。每一所述端子2具有一主体部21固定于所述收容槽11内。一接触部22自所述主体部21的一端向前延伸形成,所述接触部22呈两片夹持式。一导接部23自所述主体部21的另一端向后延伸形成,所述导接部23具有一第一压接部231与一第二压接部232,所述第一压接部231与所述第二压接部232均为两片状结构经过相对弯折形成。
请参阅图3、图5和图6,所述主体部21的同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止动部212与一弹臂213,所述止动部212与所述弹臂213同侧设置可缩小所述端子2最外侧之间的尺寸,从而减少所述端子2在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占用空间,可使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结构缩小。所述止动部212与所述弹臂213位于同一平面内,可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注塑成型时,方便所述插槽12与所述卡槽13的成型,也可避免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处进行破孔而成型所述插槽12与所述卡槽13。所述弹臂213较所述止动部212靠近所述接触部22设置,且所述弹臂213的顶点相对所述主体部21的距离大于所述止动部212的顶点相对所述主体部21的距离。所述止动部212位于所述插槽12内,所述止动部212贴合于所述插槽12两侧的内壁,可防止所述端子2在所述收容槽11内旋转,且所述止动部212抵接所述插槽12底部的内壁,从而限制所述端子2在垂直其插入所述收容槽11方向上的移动。
请参阅图3、图4和图5,所述弹臂213具有自所述主体部21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竖直部2131,所述竖直部2131向前抵靠在所述卡槽13的槽壁上,可防止所述端子2在插入所述收容槽11的过程中过度向前插设。自所述竖直部2131末端横向且朝所述止动部212延伸形成一臂部2132,所述臂部2132使所述弹臂213具有弹性,其在未插入所述卡槽13时弹性变形使所述端子2易于插入。自所述臂部2132的末端又向上延伸形成一止退部2133,所述止退部2133向后抵靠在所述卡槽13的槽壁上,可限制所述端子2退出所述收容槽11。
    请参阅图3,在所述结合线211处,所述主体部21两侧边缘分别成型一第一弹臂2134与一第二弹臂2135、一第一止动部2121与一第二止动部2122,所述第一弹臂2134与所述第二弹臂2135相对贴合形成所述弹臂213,以及所述第一止动部2121与所述第二止动部2122相对贴合形成所述止动部212,均可使所述第一弹臂2134与所述第二弹臂2135、所述第一止动部2121与所述第二止动部2122在弯曲变形时,可相互在其变形方向上给予限制,增加各自的强度及保持其弯曲形状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端子2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后端与所述线缆3连接,所述线缆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绝缘本体1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所述线缆3具有多个导线31对应与多个所述端子2导接。每一所述导线31包括传输信号的一导体311以及包裹于所述导体311外的一绝缘体312,所述第一压接部231夹持所述导体311且与之电性导接,所述第二压接部232进一步夹持所述绝缘体312,使所述端子2与所述导线31连接牢固,避免在震动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情况下,两者相互脱离而造成电性不能稳定连接。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绝缘本体1外套设具有屏蔽作用的所述壳体4。而所述套件5组装于所述壳体4外,所述壳体4通过其上设置的扣持结构(未图示)与所述套件5上设置的扣持结构(未图示)来相互固定,当所述电连接器100与一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时,所述套件5用以插入所述对接连接器(未图示)进行所述电连接器100的定位。
请参阅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设置相对其所述轴线a的多个所述收容槽11为四个,当然所述端子2数也相应为四个。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收容槽11与相应的所述端子2数均可为一个,当然根据设计需要,所述绝缘本体1内可设置其它数目的所述端子2。在其它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止动部212与所述弹臂213可设置在不同的平面内。在又一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导接部23可与所述导线31进行焊接或其它方式导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所述止动部212与所述弹臂213设置在所述端子2的同一侧,可缩小所述端子2最外侧之间的尺寸,从而减少所述端子2在所述绝缘本体1内的占用空间,可使所述电连接器100的整体结构缩小。
    2、由于所述止动部212贴合于所述插槽12两侧的内壁,可防止所述端子2在所述收容槽11内旋转而扯断所述导线31,且所述止动部212抵接所述插槽12底部的内壁,从而限制所述端子2在垂直其插入所述收容槽11方向上的移动。
    3、由于所述竖直部2131向前抵靠在所述卡槽13的槽壁上,可防止所述端子2在插入所述收容槽11的过程中过度向前插设,而所述止退部2133向后抵靠在所述卡槽13的槽壁上,可限制所述端子2退出所述收容槽11,整个所述弹臂213卡合于所述卡槽13内,可防止所述端子2沿所述绝缘本体1的所述轴线a的移动。
    4、由于所述止动部212与所述弹臂213位于同一平面内,可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注塑成型时,方便所述插槽12与所述卡槽13的成型,也可避免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多处进行破孔而成型所述插槽12与所述卡槽13。
    5、由于所述第一弹臂2134与所述第二弹臂2135相对贴合形成所述弹臂213,以及所述第一止动部2121与所述第二止动部2122相对贴合形成所述止动部212,均可使所述第一弹臂2134与所述第二弹臂2135、所述第一止动部2121与所述第二止动部2122在弯曲变形时,可相互在其变形方向上给予限制,增加各自的强度及保持其弯曲形状的稳定性。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收容槽与位于所述收容槽一侧的一卡槽,所述收容槽与所述卡槽相连通;
    一端子,容设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端子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两端分别延伸形成一接触部与一导接部,所述主体部的同一侧向外延伸形成一止动部与一弹臂,所述止动部抵接所述收容槽内壁限制所述端子在垂直其插入所述收容槽方向上的移动,所述弹臂卡设于所述卡槽限制所述端子退出所述收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与所述弹臂位于同一平面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的顶点相对所述主体部的距离大于所述止动部的顶点相对所述主体部的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具有自所述主体部一侧向上延伸形成的一竖直部、自所述竖直部末端横向延伸形成的一臂部以及自所述臂部末端向上延伸形成的一止退部,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止退部均抵靠所述卡槽的槽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较所述止动部靠近所述接触部设置,且所述臂部朝向所述止动部延伸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卷圆成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成型形成一结合线,在所述结合线处的所述主体部两侧边缘分别成型一第一弹臂与一第二弹臂、一第一止动部与一第二止动部,所述第一弹臂与所述第二弹臂相对贴合形成所述弹臂,所述第一止动部与所述第二止动部相对贴合形成所述止动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具有向所述绝缘本体内凹设形成的一插槽,所述止动部位于所述插槽内,且所述止动部贴合于所述插槽的槽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为柱状体,当所述端子为多个时,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相对其轴线对称设置的多个所述收容槽,多个所述端子对应收容于多个所述收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线缆,所述导接部压合且导接所述线缆。
CN2013203028635U 2013-05-30 2013-05-30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6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028635U CN203326278U (zh) 2013-05-30 2013-05-3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028635U CN203326278U (zh) 2013-05-30 2013-05-3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6278U true CN203326278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65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0286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26278U (zh) 2013-05-30 2013-05-3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62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698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电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6984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东莞市维峰五金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卡扣式电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8433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01027B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105322340A (zh) 电连接器
CN102723641A (zh) 防呆型电连接器
CN104617419A (zh) 连接器
CN103579802B (zh) 电的带误差补偿的电路板钎焊安装-插塞连接器
CN203326278U (zh) 电连接器
CN102904084A (zh) 导电端子和具有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4497438U (zh) 连接器
CN203071280U (zh) 音频连接器
CN103904460A (zh) 线缆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1608337U (zh) 电连接器
CN202076433U (zh) 同轴电缆线连接器
CN202917667U (zh) 一体式微型hdmi电连接器之端子料带及微型hdmi电连接器
CN202189922U (zh) 电连接器
CN102801060B (zh) 磁性模组的制造方法及利用此种磁性模组制造的电连接器
CN205680847U (zh) 一种插头、插座及导电系统
CN101174742B (zh) 电连接器
CN202308478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942053U (zh) 电连接器
CN201773972U (zh) 电连接器
CN105206980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1323327Y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2695858U (zh) 电连接器
CN208209070U (zh) 一种符合usb type c标准的端子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