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1962U -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21962U
CN203321962U CN2013203254458U CN201320325445U CN203321962U CN 203321962 U CN203321962 U CN 203321962U CN 2013203254458 U CN2013203254458 U CN 2013203254458U CN 201320325445 U CN201320325445 U CN 201320325445U CN 203321962 U CN203321962 U CN 2033219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rotating shaft
shell
lock structure
qui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254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红
张云
杨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erospace System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erospace System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erospace System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erospace System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3203254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219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219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2196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属一种箱式结构连接的快卸锁,包括外壳与限位块,限位块置于外壳的两侧,且外壳上设有与限位块位置相对应的开口,外壳的内部还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上均设有延伸段,所述第一齿轮的延伸段作为锁头从外壳上的开口伸出,所述第二齿轮的延伸段与第一转轴的端部相接触,且第一转轴的端部上设有凸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把手共同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用于由把手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把手由外壳上的通孔向外伸出;由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构成的二级传动机构也提高了快卸锁的人机工效,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简单紧凑,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式结构连接的快卸锁,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背景技术
通过箱式结构运输货物是航天飞船运输货物的一种主要手段。快卸锁作为箱式结构的活动部件与固定部件的连接体,其体积、质量、人机工效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能否正常的进行货物运输。目前,在国内使用的快卸锁存在质量大,人机工效差等缺陷,部分快卸锁的结构虽然质量较轻,但可靠性差,国外类似的快卸锁结构虽然可靠性高,但体积较大,质量较重,不能满足航天飞船货物运输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快卸锁的结构做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快卸锁因质量较大造成的人机工效差,且减轻质量使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包括外壳与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置于外壳的两侧,且外壳上设有与限位块位置相对应的开口,所述外壳的内部还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上均设有延伸段,所述第一齿轮的延伸段作为锁头从外壳上的开口伸出,用于与限位块相卡合,所述第二齿轮的延伸段与第一转轴的端部相接触,且第一转轴的端部上设有凸轮;所述第一转轴与把手共同固定在外壳的内壁上,用于由把手带动第一转轴转动,所述把手由外壳上的通孔向外伸出;所述第一转轴的外部还套装有复位部件;所述第一齿轮上也安装有复位部件。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为两个,且分别置于外壳的两侧,且外壳的两侧均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为两组,并分别由它们对应一侧外壳上的开口伸出,用于与限位块相卡合。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为不完整齿的齿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均套装在固定于外壳内壁的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转轴的端部还设有由外壳外壁穿入的固定螺钉。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复位部件均为扭簧,所述第一转轴上套装的第一扭簧呈弹簧状,且一端卡合于外壳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用于在第一转轴由把手带动转动后立即复位;所述第一齿轮上安装的第二扭簧固定在其中心附近,且第二扭簧的自由端卡合在外壳的内壁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的底座,所述把手一端的两侧与第一转轴的两端共同活动固定在底座上。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凸轮的固定端穿过底座与第一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用于由第一转轴带动凸轮转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限位块上还设有与第一齿轮的延伸段相配合的楔形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把手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由凸轮使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使其锁头从限位块中退出,从而实现解锁,且在扭簧的作用下,使解锁后把手及锁头可立即复位,从而使得快卸锁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并且由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构成的二级传动机构也提高了快卸锁的人机工效,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简单紧凑,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图中,1为外壳、2为限位块、21为楔形面、3为第一齿轮、31为第一齿轮的延伸段、4为第二齿轮、41为第二齿轮的延伸段、5为第一转轴、6为凸轮、7为把手、8为第二转轴、9为固定螺钉、10为第一扭簧、11为第二扭簧、12为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包括外壳1与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置于外壳1的两侧,且外壳1上设有与限位块2位置相对应的开口,所述外壳1的内部还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上均设有延伸段,所述第一齿轮3的延伸段31作为锁头从外壳1上的开口中伸出,用于与限位块2相卡合,所述第二齿轮4的延伸段41与第一转轴5的端部相接触,且第一转轴5的端部上设有凸轮6;所述第一转轴5与把手7共同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用于由把手7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所述把手7由外壳1上的通孔向外伸出;所述第一转轴5的外部还套装有复位部件;所述第一齿轮3上也安装有复位部件。
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由把手7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从而通过其端部的凸轮6拨动与其上部相接触的延伸段41,当延伸段41向左移动时,第二齿轮4即跟随其发生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齿轮3转动,当第一齿轮3转动时,则同时带动其作为锁头的延伸段31从限位块2中退出,即实现解锁,如图2所示的状态,并且在上述复位装置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与第一转轴5在经过前述方式的运动之后,可立即复位,并在把手7再次运动之前保持复位后的状态;当作为锁头的延伸段31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再次与限位块2相互卡合后,即形成再次锁定,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快卸锁实现快速锁定与拆卸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便于使作为锁头的延伸段31与限位块2卡合得更为稳定,还可对限位块2上与锁头相卡合的位置进行结构的改进,例如在限位块2上的相应位置增设与第一齿轮3的延伸段相配合的楔形面21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正如图2所示出的,在本实施例中,可直接将上述限位块2设置为如图所示的两个,且分别置于外壳1的两侧,且外壳1的两侧均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也随之设置为两组,并分别由它们对应一侧外壳1上的开口伸出,用于与限位块2相卡合。该结构的作用是通过两个锁头同时锁定,从而保证快卸锁锁定状态的稳定性,避免因过度减轻质量而降低其使用的可靠性。
再参考图2所示,更进一步的,由于上述的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在转动时本身不需要太长的啮合传动距离,为避免第二齿轮4带动第一齿轮3进行过度的旋转造成齿轮脱落,最好采用不完整齿的齿轮作为上述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即当第二齿轮4啮合带动第一齿轮3转动到没有齿的部分后,第一齿轮3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为初始状态。
参考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为方便齿轮在外壳1中进行固定,最好在外壳的内部增设第二转轴8,并将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均套装在固定于外壳1内壁的第二转轴8上,且所述第二转轴8的端部还设有由外壳1外壁穿入的固定螺钉9,第二转轴8由固定螺钉9固定在外壳1的内壁上,且外壳1上还需要设有与固定螺钉9相对应的螺孔。并且为消除固定螺钉9安装时与外壳1之间的间隙,可在螺钉与外壳1的接触面之间增设至少一个橡胶垫圈。
再参考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使上述的复位功能更容易得到实施,并进一步降低快卸锁的总体质量,且不影响其使用的可靠性,因此采用扭簧作为上述的复位部件,且两个地方安装的扭簧为不同的形状,其分别为在第一转轴5上套装的第一扭簧10呈弹簧状,且一端卡合于外壳1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5上,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第一转轴5由把手7带动转动后立即复位;另外,第一齿轮3上安装的第二扭簧11固定在其中心附近,且第二扭簧11的自由端卡合在外壳1的内壁上,第二扭簧11的作用是使第一齿轮3始终保持延伸段31伸出外壳1侧面开口之外,且与限位块2相卡合的状态
参考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为方便上述第一转轴5及把手7的安装,最好再在外壳1的内壁上增设安装两个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的底座12,进而可方便的将把手7一端的两侧与第一转轴5的两端共同活动固定在底座12上,即当使用者将把手7向上抬起时,把手7带动第一转轴5在两个底座12之间进行转动。同时由于增设了前述的底座12,需要将上述第一转轴5端部凸轮6的结构进行略微调整,具体为将凸轮6的固定端穿过底座12与第一转轴5的端部固定连接,使第一转轴5可直接带动凸轮6转动。基于本实施例中把手7与第一转轴5共同固定在底座12上的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通过销子先将两者固定在一起,再将它们的两侧及两端固定在两个底座12上,从而形成活动固定。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8)

1.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包括外壳(1)与限位块(2),所述限位块(2)置于外壳(1)的两侧,且外壳(1)上设有与限位块(2)位置相对应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还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上均设有延伸段,所述第一齿轮(3)的延伸段(31)作为锁头从外壳(1)上的开口伸出,用于与限位块(2)相卡合,所述第二齿轮(4)的延伸段(41)与第一转轴(5)的端部相接触,且第一转轴(5)的端部上设有凸轮(6);所述第一转轴(5)与把手(7)共同固定在外壳(1)的内部,用于由把手(7)带动第一转轴(5)转动,所述把手(7)由外壳(1)上的通孔向外伸出;所述第一转轴(5)的外部还套装有复位部件;所述第一齿轮(3)上也安装有复位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快卸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为两个,且分别置于外壳(1)的两侧,且外壳(1)的两侧均设有与其相对应的开口,所述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为两组,并分别由它们对应一侧外壳(1)上的开口伸出,用于与限位块(2)相卡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快卸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均为不完整齿的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轻型快卸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4)均套装在固定于外壳(1)内壁的第二转轴(8)上,且所述第二转轴(8)的端部还设有由外壳(1)外壁穿入的固定螺钉(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快卸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部件均为扭簧,所述第一转轴(5)上套装的第一扭簧(10)呈弹簧状,且一端卡合于外壳(1)的内壁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转轴(5)上,用于在第一转轴(5)由把手(7)带动转动后立即复位;所述第一齿轮(3)上安装的第二扭簧(11)固定在其中心附近,且第二扭簧(11)的自由端卡合在外壳(1)的内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轻型快卸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安装有两个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的底座(12),所述把手(7)一端的两侧与第一转轴(5)的两端共同活动固定在底座(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型快卸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6)的固定端穿过底座(12)与第一转轴(5)的端部固定连接,用于由第一转轴(5)带动凸轮(6)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快卸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上还设有与第一齿轮(3)的延伸段相配合的楔形面(21)。
CN2013203254458U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219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254458U CN203321962U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254458U CN203321962U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21962U true CN203321962U (zh) 2013-12-04

Family

ID=4966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254458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21962U (zh) 2013-06-06 2013-06-06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219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7377A (zh) * 2013-06-06 2013-09-04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7377A (zh) * 2013-06-06 2013-09-04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CN103277377B (zh) * 2013-06-06 2014-12-17 四川航天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69959U (zh) 一种口盖闩锁装置及一种口盖
CN210460127U (zh) 一种吊装旋锁结构
CN203321962U (zh)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CN103277377B (zh) 一种轻型快卸锁结构
CN109624780A (zh) 一种换电机构及电动汽车
CN103300715A (zh) 夹钳式开合盖的压力锅
CN204378604U (zh) 游戏床护杆的折叠机构
CN201934496U (zh) 自动闭合转轴装置
CN203958491U (zh) 折叠车的把立收折锁紧机构
CN204137251U (zh) 铰接翻转机构及折叠车
CN202674083U (zh) 摆动式双向定位离合器
CN204040638U (zh) 锁体装置
CN203410533U (zh) 一种可旋转可锁止的汽车座椅组装定位工装
CN205277107U (zh) 防盗配电柜
CN205297101U (zh) 锁扣固定装置及其门体结构
CN201099186Y (zh) 一种双向自锁装置
CN203925049U (zh) 一种中门外手柄
CN208216552U (zh) 一种新型高强度汽车座椅折叠装置
CN202782759U (zh) 一种可连续调角和快速折叠的汽车椅背手动调角器
CN203043523U (zh) 一种麻将机回牌门机构
CN205780689U (zh) 一种布料加工的传动机构
CN205243163U (zh) 一种可换向的门锁组件
CN203321961U (zh) 一种通用快锁接头
CN205531751U (zh) 一种六柱旋转离合器组件
CN204628972U (zh) 一种旋转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0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7

RGAV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