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95193U - 可拆分的充绒管 - Google Patents

可拆分的充绒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95193U
CN203295193U CN2013203385083U CN201320338508U CN203295193U CN 203295193 U CN203295193 U CN 203295193U CN 2013203385083 U CN2013203385083 U CN 2013203385083U CN 201320338508 U CN201320338508 U CN 201320338508U CN 203295193 U CN203295193 U CN 203295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ede pipe
terminal pad
suede
fac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3850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Bealead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Bealead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Bealead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Bealead Automatic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33850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95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95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9519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分的充绒管,包括带回气通道的内管,内管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回气管连接头,内管在其另一端与回气管连接头间设有若干回气孔;回气孔和回气管连接头分别和回气通道贯通;内管外周套有出绒管连接头和出绒管;出绒管连接头的一端与内管外周连接,该连接部位于回气孔与回气管连接头间;出绒管连接头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式锁紧环与出绒管密闭连接;内管的出绒口位于出绒管内;出绒管连接头的外周还设有快速接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拆分的充绒管,结构简单,充绒方便,并不会泄漏羽绒,还方便拆分。

Description

可拆分的充绒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拆分的充绒管。
背景技术
我国是羽绒生产大国,目前羽绒填充的传统生产过程是采用人工填充,操作工人身穿全封闭服装,一人用电子称称重,一人操作裁片,一人填充,劳动强度大,同时由于羽绒较轻,稍有空气流动便会到处飞扬。目前出现一些充绒机,定量机器充绒,充绒机一般采用的充绒管就是一根空心管,在充绒时直接将充绒管插装在裁片内进行充绒,在充绒过程中,裁片内的空气被赶出,空气在向外流动时会夹杂着羽绒一起运动,会造成羽绒泄漏,势必造成羽绒的极大浪费。目前也出现一些能避免羽绒泄漏的充绒管,但目前的充绒管不可拆分,不能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结构简单,充绒方便,并不会泄漏羽绒,还方便拆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拆分的充绒管,包括带回气通道的内管,内管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回气管连接头,内管在其另一端与回气管连接头间设有若干回气孔;回气孔和回气管连接头分别和回气通道贯通;内管外周套有出绒管连接头和出绒管;出绒管连接头的一端与内管外周连接,该连接部位于回气孔与回气管连接头间;出绒管连接头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式锁紧环与出绒管密闭连接;内管的出绒口位于出绒管内;出绒管连接头的外周还设有快速接头。
优选的,所述出绒管连接头与出绒管间设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出绒管连接头在其与出绒管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盘,出绒管在其与出绒管连接头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连接盘,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通过卡扣式锁紧环密闭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间设有密封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在其与密封环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密封环在其与第一连接盘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条。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盘在其与密封环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密封环在其与第二连接盘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条。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盘在其与密封环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凸条,密封环在其与第一连接盘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凸条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盘在其与密封环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凸条,密封环在其与第二连接盘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凸条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出绒管连接头的外周还设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位于快速接头和出绒管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结构简单,充绒方便,并不会泄漏羽绒,还方便拆分。
出绒管连接头通过卡扣式锁紧环与出绒管密闭连接,方便拆分,能对其内部进行清理,且充绒时不会泄漏羽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实施例1
一种可拆分的充绒管,包括带回气通道的内管1,内管1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回气管连接头11,内管1在其另一端与回气管连接头11间设有若干回气孔12;回气孔12和回气管连接头11分别和回气通道贯通;内管1外周套有出绒管连接头2和出绒管3;出绒管连接头2的一端与内管1外周连接,该连接部位于回气孔12与回气管连接头11间;出绒管连接头2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式锁紧环4与出绒管3密闭连接;内管1的出绒口位于出绒管3内;出绒管连接头2的外周还设有快速接头21和固定板22,固定板22位于快速接头21和出绒管3间。
所述出绒管连接头2在其与出绒管3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盘23,出绒管3在其与出绒管连接头2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连接盘31,第一连接盘23和第二连接盘31通过卡扣式锁紧环4密闭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盘23与第二连接盘31间设有密封环5。
所述第一连接盘23在其与密封环5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密封环5在其与第一连接盘23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条。
所述第二连接盘31在其与密封环5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密封环5在其与第二连接盘31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条。
实施例2
一种可拆分的充绒管,包括带回气通道的内管1,内管1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回气管连接头11,内管1在其另一端与回气管连接头11间设有若干回气孔12;回气孔12和回气管连接头11分别和回气通道贯通;内管1外周套有出绒管连接头2和出绒管3;出绒管连接头2的一端与内管1外周连接,该连接部位于回气孔12与回气管连接头11间;出绒管连接头2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式锁紧环4与出绒管3密闭连接;内管1的出绒口位于出绒管3内;出绒管连接头2的外周还设有快速接头21和固定板22,固定板22位于快速接头21和出绒管3间。
所述出绒管连接头2在其与出绒管3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盘23,出绒管3在其与出绒管连接头2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连接盘31,第一连接盘23和第二连接盘31通过卡扣式锁紧环4密闭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盘23与第二连接盘31间设有密封环5。
所述第一连接盘23在其与密封环5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凸条,密封环5在其与第一连接盘23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凸条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第二连接盘31在其与密封环5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凸条,密封环5在其与第二连接盘31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凸条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
实施例3
一种可拆分的充绒管,包括带回气通道的内管1,内管1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回气管连接头11,内管1在其另一端与回气管连接头11间设有若干回气孔12;回气孔12和回气管连接头11分别和回气通道贯通;内管1外周套有出绒管连接头2和出绒管3;出绒管连接头2的一端与内管1外周连接,该连接部位于回气孔12与回气管连接头11间;出绒管连接头2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式锁紧环4与出绒管3密闭连接;内管1的出绒口位于出绒管3内;出绒管连接头2的外周还设有快速接头21和固定板22,固定板22位于快速接头21和出绒管3间。
所述出绒管连接头2在其与出绒管3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盘23,出绒管3在其与出绒管连接头2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连接盘31,第一连接盘23和第二连接盘31通过卡扣式锁紧环4密闭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盘23与第二连接盘31间设有密封环5。
所述第一连接盘23在其与密封环5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密封环5在其与第一连接盘23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条。
所述第二连接盘31在其与密封环5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凸条,密封环5在其与第二连接盘31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凸条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
实施例4
一种可拆分的充绒管,包括带回气通道的内管1,内管1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回气管连接头11,内管1在其另一端与回气管连接头11间设有若干回气孔12;回气孔12和回气管连接头11分别和回气通道贯通;内管1外周套有出绒管连接头2和出绒管3;出绒管连接头2的一端与内管1外周连接,该连接部位于回气孔12与回气管连接头11间;出绒管连接头2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式锁紧环4与出绒管3密闭连接;内管1的出绒口位于出绒管3内;出绒管连接头2的外周还设有快速接头21和固定板22,固定板22位于快速接头21和出绒管3间。
所述出绒管连接头2在其与出绒管3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盘23,出绒管3在其与出绒管连接头2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连接盘31,第一连接盘23和第二连接盘31通过卡扣式锁紧环4密闭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盘23与第二连接盘31间设有密封环5。
所述第一连接盘23在其与密封环5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凸条,密封环5在其与第一连接盘23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凸条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
所述第二连接盘31在其与密封环5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密封环5在其与第二连接盘31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回气通道的内管,内管一端的外周面设有回气管连接头,内管在其另一端与回气管连接头间设有若干回气孔;回气孔和回气管连接头分别和回气通道贯通;内管外周套有出绒管连接头和出绒管;出绒管连接头的一端与内管外周连接,该连接部位于回气孔与回气管连接头间;出绒管连接头的另一端通过卡扣式锁紧环与出绒管密闭连接;内管的出绒口位于出绒管内;出绒管连接头的外周还设有快速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绒管连接头与出绒管间设有密封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绒管连接头在其与出绒管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连接盘,出绒管在其与出绒管连接头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连接盘,第一连接盘和第二连接盘通过卡扣式锁紧环密闭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间设有密封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在其与密封环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密封环在其与第一连接盘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凸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盘在其与密封环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密封环在其与第二连接盘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凸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盘在其与密封环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一环形凸条,密封环在其与第一连接盘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一环形凸条相配合的第一环形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盘在其与密封环结合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凸条,密封环在其与第二连接盘结合的端面设有与第二环形凸条相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绒管连接头的外周还设有固定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拆分的充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位于快速接头和出绒管间。
CN2013203385083U 2013-06-13 2013-06-13 可拆分的充绒管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95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385083U CN203295193U (zh) 2013-06-13 2013-06-13 可拆分的充绒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3385083U CN203295193U (zh) 2013-06-13 2013-06-13 可拆分的充绒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95193U true CN203295193U (zh) 2013-11-20

Family

ID=49571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38508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295193U (zh) 2013-06-13 2013-06-13 可拆分的充绒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9519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3341A (zh) * 2013-11-29 2014-03-26 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63341A (zh) * 2013-11-29 2014-03-26 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绒管用转接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93896U (zh) 新型橡胶双层共挤机头
CN202808338U (zh) 一种充绒管
CN203295193U (zh) 可拆分的充绒管
CN205001090U (zh) 一种涡轮增压管道
CN105444941B (zh) 一种用于多点气体压力管线集成连接接头
CN203295190U (zh) 带立体滤网结构的充绒管
CN205534357U (zh) 一体式充气阀
CN205719767U (zh)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管打压夹具
CN205379763U (zh) 一种氧化铁红粉废气循环利用系统
CN203449517U (zh)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用水嘴
CN201952676U (zh) 气动穿线器
CN203322566U (zh) 套管式反应釜进氧管密封结构
CN207744970U (zh) 一种向水暖毯内注水的装置
CN202992450U (zh) 用于给水管的连接件
CN201803013U (zh) 地下水管连接头
CN203478652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防漏连接接头结构
CN210893305U (zh) 一种天然气流量计安装固定结构
CN206310136U (zh) 一种新型平板膜组件集水管
CN203333284U (zh) 新型充绒管
CN205209577U (zh) 水表箱内专用连接体
CN208170657U (zh) 一种新型空调排气装置
CN205579000U (zh) 一种水压机用插口水压工装
CN201925468U (zh) 一种密封圈
CN205781590U (zh) 汽车空调系统管路连接组件
CN205532846U (zh) 一种增压器集成管路及增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08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