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80686U - 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80686U CN203280686U CN2013201669358U CN201320166935U CN203280686U CN 203280686 U CN203280686 U CN 203280686U CN 2013201669358 U CN2013201669358 U CN 2013201669358U CN 201320166935 U CN201320166935 U CN 201320166935U CN 203280686 U CN203280686 U CN 2032806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upper limb
- rehabilitation
- fixed
- sid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其包括底座、第一伸缩杆,底座上固定有向上倾斜延伸的中空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底端套设固定在支撑杆中,第一伸缩杆顶端与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两侧固定有上肢活动装置,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有操作界面;第一伸缩杆中部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两侧固定有下肢活动装置,所述上肢活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一连杆两侧的上肢托板,上肢托板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上肢托板上设有两根以上固定上肢的松紧带。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治疗仪经济实惠,可操作性强、适用人群广,易于普及到中小型康复医院、社区康复医院,实现将康复带回家庭,延长康复疗效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中风患者日益增多,运动功能障碍占主要部分,后遗症严重,但运动康复治疗师缺乏,手法治疗既耗时重复次数又过少,目前康复治疗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市面上也有出现一些进口的康复仪器,其价格昂贵、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康复人员指导,耗费人力物力;例如,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设备,其除了上述问题外,在国内临床使用中仍存在大量的问题:
该设备机座轻,易移动;上肢没有安全的放置位置,座椅的高度不可调,上肢和下肢的固定带容易不粘;下肢以伸直为主、上肢以屈曲为主,手以抓握为主,难以让患者在安全、正确的位置上进行有益的运动功能训练,甚至加重中风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上肢屈曲共同模式、下肢伸展共同模式,不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治疗。
同时,该设备价格昂贵,难以将其普及到中小型康复医院、社区康复医院,更难以实现将康复带回家庭延长康复疗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固定位置,且有利于上肢进行康复的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便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其包括底座、第一伸缩杆,底座上固定有向上倾斜延伸的中空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底端套设固定在支撑杆中,第一伸缩杆顶端与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两侧固定有上肢活动装置,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有操作界面;第一伸缩杆中部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两侧固定有下肢活动装置,所述上肢活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一连杆两侧的上肢托板,上肢托板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上肢托板上设有两根以上固定上肢的松紧带。
采用以上的结构,在上肢活动装置中,在第一连杆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上肢托板,这样患者可将上肢固定在上肢托板中,让上肢处于舒张状态,做各种康复动作。相对现有康复设备中上肢采用抓握的方式,加重中风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这种设置,本发明的上肢活动装置更有利于中风患者上肢的康复。
所述底座一端还连接有轮椅,轮椅通过第二伸缩杆与底座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底座与轮椅形成一个整体,底座不会发生移动现象;同时,轮椅通过第二伸缩杆与底座连接,这样轮椅与底座间的距离可调,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整舒适的距离。
所述轮椅的座位下方设有伸缩支撑杆,从而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高调整轮椅座位的高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康复治疗仪适合各种人群。
所述下肢活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二连杆一端的踏板枢轴,第二连杆两侧分别设有脚踏板,脚踏板分别与踏板枢轴连接,患者可根据病情调节脚踏板角度。
所述脚踏板上固定有两根以上的松紧带,从而可很好地将脚固定在脚踏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康复治疗仪适用人群 广泛:
1、脑部损伤、脑中风软瘫或者痉挛患者;
2、脊髓损伤截瘫、下身麻痹、四肢瘫痪、四肢麻痹者;
3、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萎缩者;
4、帕金森氏综合症、神经紊乱者;
5、骨关节疾病、骨折术后、软组织损伤、重建、骨质疏松症者;
6、老年病的康复等。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治疗仪,为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被动、主动和抗阻的运动方式,以达到智能探测各种痉挛并加以处理,刺激肌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及肠蠕动,并增强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强度和行走的能力,预治肩关节半脱位;让患者坐在抗躯干痉挛的模式下进行下肢以屈曲训练对抗下肢伸展的异常模式,将手置于上肢托板伸展后上肢腕背伸、肘伸展、前臂旋后和肩外展外旋的螺旋运动模式,对抗上肢屈曲的异常模式。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治疗仪的显示界面所显示的参数数据更简洁易懂,供医院医师、康复治疗师、社区医生、患者以及其家属使用,实现不仅将康复普及医院,还可普及到社区、家庭。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治疗仪相对现有的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设备经济实惠,可操作性强、适用人群广,易于其普及到中小型康复医院、社区康复医院,实现将康复带回家庭,延长康复疗效的目的,同时解放更多的康复专业治疗师,让治疗师更多精力投入更深的康复医学研究和实践当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其包括底座1、第一伸缩杆2,底座1上固定有向上倾斜延伸的中空支撑杆11,第一伸缩杆2底端套设固定在支撑杆11中,第一伸缩杆2顶端与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杆3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两侧固定有上肢活动装置4,第一连杆3另一端固定有操作界面5;第一伸缩杆2中部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杆6,第二连杆6两侧固定有下肢活动装置7,所述上肢活动装置4包括固定于第一连杆3两侧的上肢托板41,上肢托板41一端与第一连杆3铰接,上肢托板41上设有两根以上固定上肢的松紧带42。
采用以上的结构,在上肢活动装置4中,在第一连杆3的两侧分别设置了上肢托板41,这样患者可将上肢固定在上肢托板41中,让上肢处于舒张状态,做各种康复动作。相对现有康复设备中上肢采用抓握的方式,加重中风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这种设置,本发明的上肢活动装置更有利于中风患者上肢的康复。
所述底座1一端还连接有轮椅8,轮椅8通过第二伸缩杆9与底座1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底座1与轮椅8形成一个整体,底座1不会发生移动现象;同时,轮椅8通过第二伸缩杆9与底座1连接,这样轮椅8与底座1间的距离可调,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调整舒适的距离。
所述轮椅8的座位81下方设有伸缩支撑杆82,从而患者可根据自己的身高调整轮椅座位81的高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康复治疗仪适合各种人群。
所述下肢活动装置7包括固定于第二连杆6一端的踏板枢轴71,第二连杆6两侧分别设有脚踏板72,脚踏板72分别与踏板枢轴71连接,患者可根据病情调节脚踏板72角度。
所述脚踏板72上固定有两根以上的松紧带73,从而可很好地将脚固定在脚踏板72上。
本实用新型上肢活动装置4中增加了上肢托板41,将上肢放置在上肢托板41上,预治肩关节半脱位;将轮椅8与底座1固定为一整体,同时轮椅8的座位81高度,及轮椅8与底座1间的距离可调整,让患者坐在合适的位置上,在抗躯干痉挛的模式下进行四肢的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治疗仪,为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被动、主动和抗阻的运动方式,以达到智能探测各种痉挛并加以处理,刺激肌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以及肠蠕动,并增强关节的灵活性,肌肉的强度和行走的能力,预治肩关节半脱位;让患者坐在抗躯干痉挛的模式下进行下肢以屈曲训练对抗下肢伸展的异常模式,将手置于上肢托板伸展后上肢腕背伸、肘伸展、前臂旋后和肩外展外旋的螺旋运动模式,对抗上肢屈曲的异常模式。
Claims (5)
1.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其包括底座、第一伸缩杆,底座上固定有向上倾斜延伸的中空支撑杆,第一伸缩杆底端套设固定在支撑杆中,第一伸缩杆顶端与横向延伸的第一连杆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两侧固定有上肢活动装置,第一连杆另一端固定有操作界面;第一伸缩杆中部固定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两侧固定有下肢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活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一连杆两侧的上肢托板,上肢托板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上肢托板上设有两根以上固定上肢的松紧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端还连接有轮椅,轮椅通过第二伸缩杆与底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椅的座位下方设有伸缩支撑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活动装置包括固定于第二连杆一端的踏板枢轴,第二连杆两侧分别设有脚踏板,脚踏板分别与踏板枢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板上固定有两根以上的松紧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1669358U CN203280686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1669358U CN203280686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80686U true CN203280686U (zh) | 2013-11-13 |
Family
ID=49537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16693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80686U (zh) | 2013-04-03 | 2013-04-03 | 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80686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26355A (zh) * | 2017-01-20 | 2017-05-31 | 河南省中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脚裸康复装置 |
CN106913997A (zh) * | 2017-02-21 | 2017-07-04 |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 |
CN107007433A (zh) * | 2017-05-25 | 2017-08-04 | 马洪 |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该康复训练装置在医疗器械或家具上的应用 |
-
2013
- 2013-04-03 CN CN2013201669358U patent/CN20328068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26355A (zh) * | 2017-01-20 | 2017-05-31 | 河南省中瑞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脚裸康复装置 |
CN106913997A (zh) * | 2017-02-21 | 2017-07-04 |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 | 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装置 |
CN107007433A (zh) * | 2017-05-25 | 2017-08-04 | 马洪 | 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及该康复训练装置在医疗器械或家具上的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590240U (zh) | 减重步行训练机器人 | |
US994988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knee rehabilitation | |
CN103519966B (zh) | 便携式偏瘫上肢偏瘫康复训练机器人 | |
CN105616106A (zh) | 脊椎病康复训练装置 | |
CN103720572B (zh) | 一种肢体助力阻力锻炼仪 | |
CN106137681B (zh) |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 | |
CN203315279U (zh) | 动态综合矫形椅 | |
CN103919662A (zh) | 偏瘫平衡训练仪 | |
CN203280686U (zh) | 多功能运动康复治疗仪 | |
RU183784U1 (ru) | Опора-тренажер | |
CN203663051U (zh) | 一种肢体助力阻力锻炼仪 | |
CN206372196U (zh) | 骨科康复座椅 | |
CN204744524U (zh) | 多功能矫形椅 | |
CN102397144B (zh) | 养骨健身器 | |
CN207520528U (zh) | 一种颈椎功能锻炼器 | |
CN201533884U (zh) | 牵引网架床 | |
CN205434838U (zh) | 踝关节活动训练器 | |
CN204932166U (zh) | 一种脚踏式下肢体位康复辅助器 | |
CN209075373U (zh) | 上肢减重分指运动训练康健器 | |
CN206151796U (zh) | 智能下肢康复训练器 | |
CN102415930A (zh) | 智能理疗床 | |
CN206837093U (zh) | 一种明目训练仪 | |
CN201798832U (zh) | 便携可调节型多功能足部固定器 | |
CN2853009Y (zh) | 人体牵引器 | |
CN203829262U (zh) | 偏瘫平衡训练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17 Address after: 350000 Gulou District, Fujian, Fuzhou No. 54 Road, No. 282 Patentee after: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dress before: 350000 Gulou District, Fujian, Fuzhou No. 54 Road, No. 282 Patentee before: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atentee before: Chen Lidian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