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71576U - 吊篮 - Google Patents

吊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71576U
CN203271576U CN 201320195931 CN201320195931U CN203271576U CN 203271576 U CN203271576 U CN 203271576U CN 201320195931 CN201320195931 CN 201320195931 CN 201320195931 U CN201320195931 U CN 201320195931U CN 203271576 U CN203271576 U CN 2032715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basket
door
base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fron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9593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ica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ica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ica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Pica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9593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715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715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715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框架,每个框架具有一竖向布置的前立柱和一同样竖向布置的后立柱,两侧框架的底部之间通过一底板固定连接,两框架的后立柱之间通过护板固定连接,两框架的前立柱之间设有一吊篮门。站立在吊篮内的操作人员可以双手进行作业,并能够在吊篮内进行360度转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安全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吊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高用具,尤其涉及一种吊篮。
背景技术
梯子作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登高用具,在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作业时不允许站在离梯子顶部一米范围内的梯阶上,永远保留一米的安全保护高度,更不要攀过顶部的最高支撑点;2、作业时双手不能超过头顶,以免身体失去平衡,发生危险;3、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面朝梯子,不允许转向,以免重心改变,失去平衡。以上注意事项给操作人员的作业带来不便,一般梯子上只允许站立一个人,尤其对天花板进行作业时,操作人员需要一手扶着梯子,一手进行操作,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等问题。于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且方便操作人员作业的登高用吊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篮,包括两侧框架,每个框架具有一竖向布置的前立柱和一同样竖向布置的后立柱,两侧框架的底部之间通过一底板固定连接,两框架的后立柱之间通过护板固定连接,两框架的前立柱之间设有一吊篮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吊篮可设于梯子顶部,也可设于升降机构上,操作人员打开吊篮门进入吊篮内后将吊篮门关闭,站立在吊篮内的操作人员可以双手进行作业,并能够在吊篮内进行360度转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且安全。
2、上述方案中,所述吊篮门由两个门页组成,每个门页通过一合页与其对应前立柱连接;所述合页由两连接片通过枢轴铰接构成,合页中的一连接片与门页固定连接,另一连接片与前立柱固定连接,且合页设于所述吊篮门的内侧,这就保证了吊篮门只能朝向吊篮内开启,而不能朝向吊篮外开启,当操作人员在吊篮内作业时即使靠在吊篮门上,吊篮门也不会打开,进一步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3、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侧板,可在底板上放置工具、零件等,并可防止工具、零件等掉落。
4、上述方案中,所述框架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底端通过一底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侧边沿分别固定于两侧框架的底横杆上侧,加强了底板的承重能力。 
5、上述方案中,所述框架的前立柱和后立柱上端通过一斜向横杆固定连接,斜向横杆向前立柱方向倾斜,符合人体工学。
6、上述方案中,所述吊篮门设于前立柱的上部,两前立柱中部与所述底板之间均设有一斜杆,两斜杆与底板之间构成一“U”型入口,节省了吊篮门的制造成本,同时也保证了使用安全。 
7、上述方案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凸相间的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吊篮可设于梯子顶部,也可设于升降机构上,操作人员打开吊篮门进入吊篮内后将吊篮门关闭,站立在吊篮内的操作人员可以双手进行作业,并能够在吊篮内进行360度转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安全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立体图一;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立体图二;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篮门关闭状态截面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吊篮门开启状态截面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前立柱;2、后立柱;3、横向斜杆;4、门页;5、底板;6、护板;7、连接片;8、侧板;9、斜杆;10、枢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吊篮
参见附图1和附图2所示,包括两侧框架,每个框架具有一竖向布置的前立柱1和一同样竖向布置的后立柱2,前立柱1和后立柱2底端通过一底横杆固定连接,两底横杆之间通过一底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板5的两侧边沿分别固定于两底横杆上侧,底板5的底部位于两侧边沿下方,以此形成一凹陷的空间,加强了底板5的承重能力,两框架的后立柱2之间通过护板6固定连接,两框架的前立柱1之间设有一吊篮门。
参见附图1~附图4所示,所述吊篮门由两个门页4组成,门页4为一四边形框,每个门页4的一条侧边通过一合页与其对应前立柱1连接;所述合页由两连接片7通过枢轴10铰接构成,合页中的一连接片7与门页4固定连接,另一连接片7与前立柱1固定连接,且合页设于所述吊篮门的内侧,参见附图3所示,在吊篮门关闭状态下,由于合页设于吊篮的内侧,门页4的一侧边与前立柱1相切,阻止了门页4继续向外开启;参见附图4所示,门页4仅可向吊篮内开启;这就保证了吊篮门只能朝向吊篮内开启,而不能朝向吊篮外开启,当操作人员在吊篮内作业时即使靠在吊篮门上,吊篮门也不会打开,进一步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在两个门页4之间可设置锁定结构,以锁定吊篮门的关闭状态,更加安全,也可在门页4和其对应的前立柱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操作人员由吊篮门进入吊篮后,吊篮门即可自动恢复关闭状态。
参见附图1~附图4所示,所述底板5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侧板8,可在底板5上放置工具、零件等,并可防止工具、零件等掉落;所述底板5的前端和后端翘曲形成侧板8的前后两端。
所述框架的前立柱1和后立柱2上端通过一斜向横杆3固定连接,斜向横杆3向前立柱1方向倾斜,符合人体工学。
所述吊篮门设于前立柱1的上部,两前立柱1中部与所述底板5之间均设有一斜杆9,两斜杆9与底板5之间构成一“U”型入口,节省了吊篮门的制造成本,同时也保证了使用安全。 
所述底板5上设置有凹凸相间的防滑纹。
所述护板6也可采用连接杆的结构,只要能够防止操作人员从吊篮内掉落即可。所述底板5、侧板8和护板6与框架之间可通过铆钉铆接,也可通过焊接等形式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吊篮可设于梯子顶部,也可设于升降机构上,操作人员打开吊篮门进入吊篮内后将吊篮门关闭,站立在吊篮内的操作人员可以双手进行作业,并能够在吊篮内进行360度转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安全且结构简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 一种吊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侧框架,每个框架具有一竖向布置的前立柱和一同样竖向布置的后立柱,两侧框架的底部之间通过一底板固定连接,两框架的后立柱之间通过护板固定连接,两框架的前立柱之间设有一吊篮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门由两个门页组成,每个门页通过一合页与其对应前立柱连接;所述合页由两连接片通过枢轴铰接构成,合页中的一连接片与门页固定连接,另一连接片与前立柱固定连接,且合页设于所述吊篮门的内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一圈侧板。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前立柱和后立柱底端通过一底横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侧边沿分别固定于两侧框架的底横杆上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前立柱和后立柱上端通过一斜向横杆固定连接,斜向横杆向前立柱方向倾斜。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篮门设于前立柱的上部,两前立柱中部与所述底板之间均设有一斜杆,两斜杆与底板之间构成一“U”型入口。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凹凸相间的防滑纹。
CN 201320195931 2013-04-17 2013-04-17 吊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715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5931 CN203271576U (zh) 2013-04-17 2013-04-17 吊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95931 CN203271576U (zh) 2013-04-17 2013-04-17 吊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71576U true CN203271576U (zh) 2013-11-06

Family

ID=49502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9593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71576U (zh) 2013-04-17 2013-04-17 吊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715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0193A (zh) * 2015-09-15 2015-11-18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货架组件
CN105197836A (zh) * 2015-09-15 2015-12-30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取料平台
CN107313343A (zh) * 2017-07-07 2017-11-03 宋文通 一种新型一体化桥梁安全检修走廊吊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0193A (zh) * 2015-09-15 2015-11-18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货架组件
CN105197836A (zh) * 2015-09-15 2015-12-30 浙江鼎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取料平台
CN107313343A (zh) * 2017-07-07 2017-11-03 宋文通 一种新型一体化桥梁安全检修走廊吊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71576U (zh) 吊篮
CN207404153U (zh) 一种减震型机电设备运输支座
CN204532049U (zh) 新型铁塔爬梯结构
CN203308376U (zh) 一种高空作业台
CN203280131U (zh) 一种平移门体的落地展示柜
CN204609751U (zh) 一种井口式伸缩消防逃生梯
CN106786149B (zh) 导线出线飞车
CN208777671U (zh) 一种建筑用安全建筑吊篮
CN207186982U (zh) 一种跳高架
CN207251520U (zh) 一种高性能可折叠防腐蚀太阳能铝支架
CN109132781B (zh) 一种平稳缓冲的电梯井内防护性轿厢缓冲装置
CN206408535U (zh) 一种便捷转移的防撞墙维护装置
CN204252810U (zh) 一种多功能性绝缘梯
CN204609259U (zh) 一种移动式脚手架
CN205476400U (zh) 一种滑块式可折叠操作踏板装置
CN202900022U (zh) 一种铰链接式易储藏折叠梯
CN204355913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吊笼结构装置
CN210768106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建筑施工用围挡
CN208034666U (zh) 置物小车
CN207484923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操作平台
CN204999486U (zh) 一种自动复位单向门
CN204252818U (zh) 一种带反刺的软梯地面固定器
CN204778217U (zh) 一种便于快速逃生的安全型消防电梯
CN202729739U (zh) 一种高空清洁架
CN215948827U (zh) 一种高层建筑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