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60277U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边框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60277U CN203260277U CN 201320318832 CN201320318832U CN203260277U CN 203260277 U CN203260277 U CN 203260277U CN 201320318832 CN201320318832 CN 201320318832 CN 201320318832 U CN201320318832 U CN 201320318832U CN 203260277 U CN203260277 U CN 2032602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sheet
- display screen
- optical sheet
- display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显示屏的边框上的补偿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显示区上的光学板,光学板上至少一个靠近补偿显示器件的端面形成反射面。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能够在各个角度上实现无缝拼接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显示领域,具体地说,主要涉及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各种超大屏幕显示需求与日俱增,而拼接显示是实现超大屏幕显示的一种主要方式。通过多个面积较小的拼接单元组合成超大型的显示屏幕。但是,由于采用拼接显示时,作为拼接单元的各单屏显示器的显示屏“边框”的存在,使得所构成的大型拼接显示器存在对整体画面造成分割感的分割拼缝,严重影响实现的拼接显示画面的整体效果,该问题在采用液晶或者等离子显示器作为拼接单元的“平板拼接”方案中更为严重。
由于显示屏技术原理及生产制造工艺等因素的限制,显示屏都存在一定宽度的不发光(即不能显示图像)的边框,采用这种带有边框的显示屏直接作为拼接显示单元使用时,相邻单元显示屏边框就直接拼合形成了严重影响拼接显示效果的“拼缝”。
现有的一种方案如图1.a和图1.b所示,在显示屏101上有边框102和显示区103,在边框上增加补偿显示器件(图中201、202、203),用来弥补边框102的影响,但是这样的方法只能在正面观看的时候有效,一旦从侧方观看就会出现如图1.b所示的观看死区300。采用这种方式并不能实现任意角度的无缝拼接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无缝拼接显示装置中补偿显示器件无法为各个角度提供无缝拼接显示的缺陷,提供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以提供各个角度的无缝拼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构造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显示屏的边框上的补偿显示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显示区上的光学板,光学板上至少一个靠近补偿显示器件的端面形成反射面。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补偿显示器件为LED器件、OLED显示板或液晶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光学板为透明平板。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光学板靠近补偿显示器件的一端形成L形或C形缺口,补偿显示器件设置在该L形或C形缺口中。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还包括透明膜贴,该透明膜贴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大于光学板,透明膜贴的中间区域与光学板的出光面贴合或粘接;透明膜贴的边缘区域经过弯折以后与显示屏的侧面粘接固定,或者拉引到显示屏的背面粘接或机械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还包括光衰减片,该光衰减片设置在补偿显示器件的出光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光衰减片包括依阵列设置的遮光区和透光区。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还包括微光学片,设置在补偿显示器件的出光面上,微光学片上设有微透镜阵列、微柱镜阵列、微棱镜阵列、雾化表面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和光学板之间的角形连接片,用于固定显示屏和光学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屏侧面的强力粘接带,用于固定显示屏和光学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使用者在不同的角度观看的时候都能够实现无缝的效果,扩大了显示装置的观看范围;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容易在现有的装置上进行升级,大幅度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其中:
图1.a为现有无边框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无边框显示装置的观看效果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观看效果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光衰减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克服图1.a和图1.b的现有技术中,存在观看死区300,只能在正面实现无缝拼接效果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光学板的方式将观看视线进行重新配置,使得在各个角度上都能实现无缝拼接效果。
如图2.a和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1的中间部分为显示区103,边缘部分为边框102。在边框102的上方设置有补偿显示器件,用来补偿因为边框102所挡住的显示部分。在本实施例中,补偿显示器件为LED器件,具体包括用于控制LED202的PCB板201和用于保护LED202的保护罩。需要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类型的补偿显示器件,例如OLED或者小型的液晶显示板也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中。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补偿显示器件包括贴设在边框上的PCB板201、与PCB板电连接的LED202,覆盖在LED202外的保护罩203。
在显示区103的上方设置有光学板400,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板400为一透明平板,其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显示区103,端面为直面并预先将此端面进行光学镀膜,将其变为反射面401。将反射面401贴近或者粘接在保护罩203的侧边。
再用一张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大于光学构件的透明膜贴402的中间区域与光学板400贴合,透明膜贴402的中间区域先与光学板400的出光面贴合或粘接,边缘区域经过弯折以后与显示屏101的侧面粘接固定。其倾斜角度的观看效果如图2.b所示,原本落在观看死区的视线被反射面401调整,落在显示区101上,这样在倾斜角上也能得到无缝拼接的效果。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板400采用了不同的结构:光学板400的边缘部分加工出一个宽度与补偿显示器件宽度匹配的L形缺口,将补偿显示器件置于L形缺口与显示屏边框所形成的空间之中,取消第一实施例中的保护罩203。本实施例由于不将补偿显示器件与光学板400进行粘接,光学板400的L形缺口的直面在空气介质中直接形成全反射面,其光学作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经过光学镀膜形成的反射面完全相同,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实现与第一实施例完全相同的光学效果,实现在任意观看角度的无边框显示,而且制作安装工艺比第一实施例更简单。
如图4.a和图4.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基于第二实施例的一项改进,由于补偿显示器件采用亮度较高的LED,而显示屏101通常是亮度较低的液晶板,两者在亮度上有明显的区别,仅通过电子方式调整很难将两者的亮度调节到一致。为了将这个明显区别消除,在LED的出光面上加装一块光衰减片500,光衰减片500的具体结构如图4.b所示。光衰片的表面交替设置有相互平行的透光区502和不透光区501,这个阵列图案可以采用喷墨打印到透明薄片上制成,再将制成的光衰减片500粘贴到LED发光处所对应的光学板的L形缺口的平面上,也可以直接在该平面上采用适当工艺印上所设计的阵列图案构成光衰减面。
而考虑到LED的朗伯发光特性和液晶显示板的非朗伯发光特性,在不同的角度上观看,通过简单的衰减LED亮度的方式还不能很好满足各个角度观看效果一致的目的。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在LED的出光面上加装一块微光学片600,微光学片600的表面上设有微透镜阵列、微柱镜阵列或者微棱镜阵列或者雾化表面,如图5所示。通过调整其表面的参数,获得在各个角度上的亮度一致效果。当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通过在透明平整的光学片上,用化学药剂或者物理加工的方法,使得透明光学片的表面变得粗糙,使得透明平整的光学片变成符合我们需要的微光学片600,使得各个角度的衰减程度一致;也可通过直接压模成型或者注塑成型等方式直接制成具有微透镜阵列、微柱镜阵列或者微棱镜阵列的微光学片600,具体的阵列参数可以依据实际产品的大小、补偿显示器件的亮度等进行灵活调整。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板400的缺口打造成C形,C形缺口的竖直面镀成反射面401,再将补偿显示器件置于该C形缺口内靠近上方平面处并用透明灌封材料204灌封固定。通过灌封固定,补偿显示器件将与光学板400形成一体,这样做有利于生产者进行生产装配,同时透明灌封材料采用具有较高透明度和固化强度的光学胶,使得补偿显示器件得到有效的保护。在补偿显示器件与C形缺口的下表面上,留有间隙,该间隙适用于插入L形的角形连接片700,使得显示屏101和光学板400之间的相对位置得到固定。L形的角形连接片700具有两个成90°的平面,其中一个平面插入到补偿显示器件与C形缺口的下表面上的间隙,并进一步的粘接在一起;另一个平面则与显示屏101的侧面固定粘接。通过L形的角形连接片700,能够提高整个显示器件的强度和稳固性。
如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由于在上一个实施例中的光学板400为C形缺口,这样的缺口适合加装L形的角形连接片。而当光学板400的缺口是L形时,则改变成如图7所示的结构。将L形缺口的竖直面镀成反射面401,再将补偿显示器件置于该L形缺口内靠近上方平面处并用透明灌封材料204灌封固定,使补偿显示器件与光学板400连接固定成光学构件,用透明灌封材料204进行灌封时必须保证在光学板400的外缘附加形成一个竖直面,再采用强力粘接带800将该竖直面与显示屏101的侧面进行强力粘接,使光学构件与显示屏101连接固定成为一个整体,透明灌封材料204可以采用上一实施例一样的具有较高透明度和固化强度的光学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创作所作的均等变化,以及本领域内技术人员熟知的改变,都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和显示屏的边框上的补偿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显示区上的光学板,所述光学板上至少一个靠近所述补偿显示器件的端面形成反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显示器件为LED器件、OLED显示板或液晶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板为透明平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板靠近补偿显示器件的一端形成L形或C形缺口,所述补偿显示器件设置在L形或C形缺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膜贴,所述明膜贴至少在一个方向上尺寸大于所示光学板,所述透明膜贴的中间区域与所述光学板的出光面贴合或粘接;所述透明膜贴的边缘区域经过弯折以后与所述显示屏的侧面粘接固定,或者拉引到所述显示屏的背面粘接或机械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衰减片,该光衰减片设置在补偿显示器件的出光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衰减片包括依阵列设置的遮光区和透光区。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光学片,所述微光学片设置在所述补偿显示器件的出光面上,所述微光学片上设有微透镜阵列、微柱镜阵列、微棱镜阵列或雾化表面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和光学板之间的角形连接片,用于固定显示屏和光学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显示屏侧面的强力粘接带,用于固定显示屏和光学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318832 CN203260277U (zh) | 2013-06-04 | 2013-06-04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318832 CN203260277U (zh) | 2013-06-04 | 2013-06-04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60277U true CN203260277U (zh) | 2013-10-30 |
Family
ID=49472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31883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60277U (zh) | 2013-06-04 | 2013-06-04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6027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5481A (zh) * | 2013-06-04 | 2013-09-11 | 曹嘉灿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
2013
- 2013-06-04 CN CN 201320318832 patent/CN2032602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95481A (zh) * | 2013-06-04 | 2013-09-11 | 曹嘉灿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95481B (zh) | 无边框显示装置 | |
US10534221B1 (en) |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2087814B (zh) |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及大屏幕显示器 | |
CN111357113B (zh) | Led面板和具有led面板的显示装置 | |
CN102749730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3117600U (zh) | 显示装置 | |
CN102236182B (zh) | 显示设备 | |
KR102297074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CN202631902U (zh) | 显示装置 | |
KR100786918B1 (ko) |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202907072U (zh) | 显示装置 | |
AU2014328165A1 (en) | Device for eliminating spliced border of crystal liquid display screen by means of edge display | |
CN110908163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06327A (zh) | 无接缝显示器及制造无接缝显示器的方法 | |
CN103076649A (zh) | 导光板与背光源 | |
CN210181255U (zh) | 一种容纳双摄像头的背光模组 | |
CN102542927B (zh) | 消除显示像素颗粒效应的装置及oled显示屏 | |
CN202870439U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4808390A (zh) |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4360716U (zh) | 一种用边缘显示消除液晶显示屏拼接边框的装置 | |
CN106292033A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0378509C (zh) | 立体影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1893080U (zh) |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及大屏幕显示器 | |
WO2013002712A1 (en) | Non-dark border and seamless video wall device | |
US9817259B2 (en) | Multi-screen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50930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