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58513U - 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58513U
CN203258513U CN 201320291996 CN201320291996U CN203258513U CN 203258513 U CN203258513 U CN 203258513U CN 201320291996 CN201320291996 CN 201320291996 CN 201320291996 U CN201320291996 U CN 201320291996U CN 203258513 U CN203258513 U CN 203258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d
backlight module
backlight
subregion
emer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919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博
伍强
谢均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PHOT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PHOT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919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58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58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5851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多面出光LED在直下式背光扫描模组设计时存在的3D串扰现象,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可概括为: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两个LED元件的背光模组,每个LED元件都具有至少两个LED出光面,且至少有两个LED出光面的出光量不相同,将背光模组内的LED元件分为至少两个分区,且各个分区之间的分界线与背光扫描方向垂直,出光量最小的LED出光面作为相邻区间的LED元件的相邻面。本实用新型排布合理,能够大幅降低串扰,提升3D观看效果,适用于主动快门式3D液晶电视或显示器。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针对多面出光LED在直下式背光扫描模组设计时降低3D串扰的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以及相关显示器产业的发展,具有3D功能的设备也逐渐增多,以电视为例,目前市场上的电视多数已经具备3D功能。根据3D功能设计原理的不同,3D电视主要可分为主动快门式3D电视(Active shutter glass3D)和偏光式3D电视(Polarization3D)。主动快门式3D电视由于液晶面板自身不发光,必须利用背光作为光源;而且由于液晶材料自身响应速度存在延迟,如果不对背光系统进行处理,左眼在一定的时间内会观看到右眼的画面,右眼在一定的时间内也会观看到左眼的画面,即通常所说的串扰。
由于主动快门式3D电视中的串扰现象较为严重,需要进行背光扫描才能有效降低3D串扰现象,保证电视的3D效果。串扰越小,则3D效果越佳。通过背光扫描降低3D串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背光模组的LED进行分区,并按照一定时序分时扫描,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左/右眼显示信号通过一定的时序关系相对应,从而实现有效区分所显示的左/右眼信号,达到降低3D串扰的目的。
液晶电视根据结构状态的不同可分为侧入时和直下式两大类,在侧入式的快门式3D背光模组设计时,通过对导光板增加微结构,由于LED背光系统的灯条数量和分区相对容易调整,因此可有效减轻在背光扫描时各个LED分区之间的光串扰现象。然而在直下式的快门式3D背光模组中,尤其是采用多面出光LED作为发光源的情况下,LED的分区以及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排列位置对3D显示效果有直接影响。由于直下式LED背光系统在光学设计中的复杂性,背光模组的LED的分区及排列等需要认真考虑,否则容易出现串扰,降低观看效果。
目前业界直下式的快门式3D背光模组设计,在应用多面出光LED作为背光源方案时,只是对LED元件进行了简单的分区,而没有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排布,更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相邻分区间的光串扰,从而会出现显示效果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多面出光LED在直下式背光扫描模组设计时存在的3D串扰现象,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两个LED元件的背光模组,每个LED元件都具有至少两个LED出光面,且至少有两个LED出光面的出光量不相同,将背光模组内的LED元件分为至少两个分区,且各个分区之间的分界线与背光扫描方向垂直,出光量最小的LED出光面作为相邻区间的LED元件的相邻面。
具体的,每个分区的LED元件沿背光扫描方向为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方式排列。
优选的,各个分区分别与相应的开关控制单元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各个分区分别与相应的亮度调节单元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多面出光的背光模组提供了一种合理的LED的排布方式,能够大幅降低串扰,提升3D观看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主动快门式3D液晶电视或显示器的LED直下式背光模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5个LED出光面LED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光扫描时序图;
其中,1和2都是LED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中的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两个LED元件的背光模组,每个LED元件都具有至少两个LED出光面,且至少有两个LED出光面的出光量不相同,将背光模组内的LED元件分为至少两个分区,且各个分区之间的分界线与背光扫描方向垂直,出光量最小的LED出光面作为相邻区间的LED元件的相邻面,即出光量最小的LED出光面与分界线平行。通过分析和测量上述LED元件在各个出光面上出光量的不同,并结合在3D模式工作时背光扫描方向,对每个分区的LED进行最优化排布,降低液晶电视在3D模式下工作时相邻分区间的光串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例中的背光模组有5个LED出光面,各个LED元件包括小、中、大功率等各个功率级的,而且至少两个出光面上的出光量不尽相同,各个出光面上的出光量可通过实测或LED规格确定。本例中,ABCD面为固定面,用于固定于PCB板或其他类型的载体之上;其余5面均可出光,A1B1C1D1面出光量相对最大,长边AA1BB1面、CC1DD1面出光量相等且大于短边AA1DD1面、BB1CC1面的出光量,即5个LED出光面在各个出光面上的出光量大小依次为:A1B1C1D1>AA1BB1=CC1DD1>AA1DD1=BB1CC1
在直下式背光扫描模组设计中,需要根据背光模组性能要求并结合设计所选定的LED元件的特性,确定背光模组所需的LED元件的总数量,以M代表背光模组的LED元件的总数量,因此需要对M颗LED元件进行分区设计,需要将LED元件等分为N区,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且分区排列方向与背光扫描方向垂直。
如图2,在本实施例中,M为64,N为4,即将64颗如图1的LED元件分为4区进行说明,每个分区由16颗LED元件依照两行八列方式排列而成,4个分区的3条分界线与背光扫描方向垂直。背光方向为垂直方向,在对LED元件进行分区排布时,使得LED元件出光量相对较小的面作为相邻区间的相邻面,从而在进行垂直方向的背光扫描时,最大程度地减小相邻区间的光串扰。如图1中的LED元件便将出光量最小的短边AA1DD1面、BB1CC1面作为相邻区间的相邻面,即上述两面与分区之间的分界线平行。本图中分区1的LED元件1和分区2的LED元件2都是如图1的LED元件,背光模组中的所有的LED元件特性相同,且以相同形态重复排布,以分区1的LED元件1和分区2的LED元件2为例,即使得LED元件1的出光量最小的短边AA1DD1面与LED元件2出光量最小的短边BB1CC1面相对,可使背光扫描过程中,进入相邻分区的串扰光最少。
另外,每个分区分别与相应的开关控制单元相连,即每个分区的LED元件均与该分区所对应的开关控制单元相连,增强各个分区的独立性。进一步的,每个分区的LED元件均与该分区所对应的亮度调节单元相连,使得可以独立控制各个分区的LED元件的亮度。
分区完成之后,在背光模组进入扫描模式时,各分区会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背光扫描,扫描时序在不同尺寸的背光模组设计以及搭配不同的LCD时等因素影响下会有所不同。本例中,由于以背光模组分为4区进行说明,每个分区对应一个通道控制,故以图3的背光扫描时序图进行示例说明。在进入背光扫描模式后,4个通道会按照图3的时序关系并以同步信号为基准进行逐行扫描。同步信号的周期为Ts,从同步信号发出的T1时间段之后,通道1进入背光扫描模式,电流导通并点亮该通道所对应的分区1的LED元件,同理,从同步信号发出的T2时间段之后,通道2电流导通并点亮分区2的LED元件;从同步信号发出的T3时间段之后,通道3电流导通并点亮分区3的LED元件;从同步信号发出的T4时间段之后,通道4电流导通并点亮分区4的LED元件。而在通道1进入背光扫描模式并点亮分区1的LED元件时,通道2对应的分区2的LED元件仍处于熄灭状态,两个分区的LED元件点亮存在T=T2-T1的时间差,此时,分区1的部分LED元件光线会进入分区2的区域,形成光串扰。以主动快门式3D液晶电视为例,如果LCD当前刷新帧为左眼信号,上一帧为右眼信号,则在分区1的LED元件点亮而分区2的LED元件熄灭的时间T内,由于光串扰现象,会使得观看者看到分区2上的右眼信号。其他分区同理,分区3和分区2存在Ta=T3-T2的时间差,分区4和分区2存在Tb=T4-T3的时间差。这样就会出现串扰现象,影响观看效果,串扰严重的甚至无法看出3D效果。使用本发明的LED排布方式后,由于相邻通道间的出光量减少,相互间光线影响降低,所以相对于传统的结构分区方式,可以大幅降低在进行背光扫描时相邻通道间的光串扰,提升显示品质。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扩散板进行丝印或者其他特殊处理,能够在不增加物料成本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串扰,提升3D观看效果。

Claims (4)

1.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包括具有至少两个LED元件的背光模组,每个LED元件都具有至少两个LED出光面,且至少有两个LED出光面的出光量不相同,其特征在于,将背光模组内的LED元件分为至少两个分区,且各个分区之间的分界线与背光扫描方向垂直,出光量最小的LED出光面作为相邻区间的LED元件的相邻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区的LED元件沿背光扫描方向为至少一行或至少一列方式排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分区分别与相应的开关控制单元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各个分区分别与相应的亮度调节单元相连。
CN 201320291996 2013-05-24 2013-05-24 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58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91996 CN203258513U (zh) 2013-05-24 2013-05-24 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91996 CN203258513U (zh) 2013-05-24 2013-05-24 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58513U true CN203258513U (zh) 2013-10-30

Family

ID=49471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9199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58513U (zh) 2013-05-24 2013-05-24 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5851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994A (zh) * 2013-11-13 2014-02-19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快门式显示的背光扫描系统及方法
CN103775920A (zh) * 2014-01-29 2014-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5070468A1 (zh) * 2013-11-14 2015-05-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与应用所述导光板的侧入式背光模块
WO2015078039A1 (zh) * 2013-11-29 2015-06-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液晶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994A (zh) * 2013-11-13 2014-02-19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快门式显示的背光扫描系统及方法
WO2015070468A1 (zh) * 2013-11-14 2015-05-2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与应用所述导光板的侧入式背光模块
WO2015078039A1 (zh) * 2013-11-29 2015-06-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三维液晶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775920A (zh) * 2014-01-29 2014-05-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775920B (zh) * 2014-01-29 2015-12-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扫描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678263B2 (en) 2014-01-29 2017-06-1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canning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32140B (zh) 用于区域调光的背光驱动系统及区域调光方法
CN203258513U (zh) 背光模组的led排布结构
CN102705744B (zh) Led灯条及使用该灯条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3280203B (zh) Led背光驱动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和一种驱动方法
CN102866526B (zh) 显示装置
CN103399429A (zh) 双面显示器
CN104214608A (zh)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器
CN202598330U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3377622A (zh) 背光控制方法与背光系统
CN203286495U (zh) 多面发光的led光源、led灯条以及背光模组
CN105093681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08808A (zh) 电视机背光led灯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电视机
CN203431608U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
CN203880505U (zh) Led灯条、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01611069U (zh) 背光模块胶框的弹性结构
CN106896576A (zh)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结构
CN202125824U (zh)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
CN104349151A (zh) 一种裸眼立体显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3349160U (zh) 反射片、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203552658U (zh) 一种八分之一扫描led显示屏
CN102434811A (zh) 液晶显示屏直下式背光源
CN20344260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4028520U (zh) 一种led灯条以及包括该led灯条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02868577U (zh) 导光板、背光源及显示器
CN210467283U (zh)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光纤背光源分时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624

Address after: 621000, No. 35 Mian Xing Dong Road, hi tech Zone, Sichuan, Mianyang

Patentee after: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9 Sanjiang Bridge Road, 621000 Miany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CHANGHONG PHOTOELECTRIC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