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3522U - 一种入耳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耳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3522U
CN203233522U CN 201320228756 CN201320228756U CN203233522U CN 203233522 U CN203233522 U CN 203233522U CN 201320228756 CN201320228756 CN 201320228756 CN 201320228756 U CN201320228756 U CN 201320228756U CN 203233522 U CN203233522 U CN 2032335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vent hole
ear headphones
ear
cannel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22875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信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VATION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OVATION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928962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3233522(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VATION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OVATION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22875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35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335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352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壳体和安装在所述耳机壳体内的喇叭单体,所述耳机壳体在所述喇叭单体的前方形成耳机前腔,所述耳机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耳机前腔连通的出气通孔,当所述耳机插入使用者的耳道时,所述耳道内的多余空气通过所述出气通孔从耳机和耳道的内部排出到外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耳机壳体上开设有出气通孔的方式,使耳道及耳机腔体里的气体从出气通孔分流一部分出去,保护了膜片使其不会因气压变形,从而杜绝了耳机出声失真或不出声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调整小孔的大小及在小孔上贴阻尼材料,可以调整耳机的频响曲线特别是在低频部分的响应,满足多样化的听音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入耳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具体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经常会随身携带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以满足影音娱乐方面的需求,如手机、平板电脑或MP3播放器等。当这些电子设备的使用者处于地铁或公交车等喧闹环境时则经常会通过在设备上插接耳机以继续聆听,使用耳机的好处还在于可以不影响到其他人。在耳机家族众多类型的耳机中,入耳式耳机因其出色的携带性、高素质的声音表现及优秀的隔音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现有的入耳式耳机为了形成较好的隔音和获得较佳的背景宁静度,通常会在入耳式耳机上加套胶套。当套设有胶套的入耳式耳机在插入人耳的耳道后,其胶套表面会与耳道表面形成紧密配合并形成密封隔音,从而降低了外界杂音的可闻性。
但是,现有通过胶套密封的方式具有一个问题:由于耳机的胶套会与耳道形成密封,因此在耳机佩戴后将形成一个密闭压力场,耳机内喇叭单体的振膜在压力作用会导致变形,从而耳机会出现喇叭无声、失真加大等问题,影响了耳机的HIFI性。同时听者耳道内的敏感部位在受到压力时也会感觉不适,影响了佩带舒适性和不利于较长时间的聆听。
因此,开发一种佩带后既可形成良好隔音又不会在耳道内形成气压压力场的入耳式耳机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佩带后不会因密封而在耳道内形成密封压力场的入耳式耳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壳体和安装在所述耳机壳体内的喇叭单体,所述耳机壳体在所述喇叭单体的前方形成耳机前腔,所述耳机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耳机前腔连通的出气通孔,当所述耳机插入使用者的耳道时,所述耳道内的多余空气通过所述出气通孔从耳机和耳道的内部排出到外界。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凸设有与所述耳机前腔相通的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的外表面沿其周向凹设有环形槽,所述出气通孔开设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凸设有与所述耳机前腔相通的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的外表面沿其周向凹设有环形槽,所述出气通孔的出气口开设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与所述环形槽的槽肩的相接处,所述槽肩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沟槽。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主要由依次相连的收缩段和扩张段构成,设在所述底面与所述槽肩相接处的所述出气口是所述阶梯孔的扩张段的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孔开设在所述耳机前腔的腔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孔具有分别对应设在所述导音管的内壁和所述环形槽底面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贴覆有阻尼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孔的直径范围为0.16mm-0.8mm。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口的口径范围为0.13mm-0.15mm。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孔的孔径为0.8mm,所述阻尼材料总的透气量为70L/m2.s-2500L/m2.s。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材料为调音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耳机壳体上开设有出气通孔的方式,使耳道及耳机腔体里的气体从出气通孔分流一部分出去,保护了膜片使其不会因气压变形,从而杜绝了耳机出声失真或不出声的情况出现。同时,通过调整小孔的大小及在小孔上贴覆阻尼材料的手段可以调整耳机的频响曲线特别是在低频部分的响应,满足多样化的听音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入耳式耳机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中入耳式耳机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入耳式耳机具有不同出气通孔孔径时的频响曲线变化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二中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实施例二中入耳式耳机在出气通孔上贴覆不同透气量调音纸时的频响曲线变化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三中入耳式耳机的导音管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四中入耳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根据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壳体和安装在所述耳机壳体内的喇叭单体2。
其中,耳机壳体是由耳机后壳体1.1和耳机前壳体1.2对合组装而成。耳机壳体为中空结构,在耳机后壳体1.1和耳机前壳体1.2的结合处沿耳机前壳体1.2的内壁周向设有环形的喇叭单体固定圈。
喇叭单体2的边缘连接在喇叭单体固定圈上,喇叭单体2以振膜向前的形式安装在耳机壳体内。
耳机壳体在所述喇叭单体2的前方处形成耳机前腔1.3,该耳机前腔1.3是由耳机前壳体1.2在喇叭单体2的振膜前方处向内凹陷形成的,耳机前腔1.3的不同形状可以形成耳机的不同音色。
在耳机壳体的前端凸设有一根与耳机前腔1.3相通的导音管3,因为导音管3也参与和形成声音的反射,所以导音管3也是耳机壳体的一部分。在导音管3的外表面沿其周向凹设有环形槽4,设置该环形槽4的目的在于:可以在使用时往导音管3上加套一个胶套以提高耳机在耳道内的佩带牢固性和增强隔音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环形槽4的底面开设有出气通孔5.1,出气通孔5.1的直径为0.16mm。该出气通孔5.1贯穿过导音管3的管壁,出气通孔5.1可以通过导音管3内部的通道连通到耳机前音腔1.3。出气通孔5.1具有分别对应设在导音管3内壁和环形槽4底面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当耳机插入使用者的耳道时,耳道内的多余空气通过出气通孔5.1从耳机和耳道的内部排出到外界。
在耳机的壳体上开设出气通孔5.1会改变耳机的声学结构,也会对声音在耳机内部的反射传播产生影响,还会形成声音能量的部分外泄,因此声音在低频段的响度会明显下降。于是在耳机壳体上开设出气通孔5.1,不仅可以防止振膜因气压产生变形,还能专门针对入耳式耳机容易产生低音混、乱或闷的问题进行改善和调整,从而使声音的听感更趋向于自然和宽松,以适应不同风格类型音乐的需要。
如图3所示,曲线I是由传统的没有开设出气通孔5.1的入耳式耳机测得的耳机频响曲线;曲线II是由本实施中入耳式耳机(导音管3上开设有孔径为0.16mm出气通孔5.1)测得的耳机频响曲线。在对耳机频响曲线I和II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本实施例中入耳式耳机在20Hz低频点处的响度较传统的入耳式耳机的响度约低6db,由此可见,在耳机外壳上开设出气通孔一定程度的解决了入耳式耳机容易产生低音混、乱或闷的问题。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容易得知当出气通孔5.1的直径为不同的大小时,对耳机低频段的调节效果也会不同。因此基于上述原因,发明人还对出气通孔5.1的孔径大小做了不同尝试和进行多次试验,在仅改变出气通孔5.1大小的情况下分别测得对应不同孔径的多支耳机频响曲线:
1)、如图3所示,当出气通孔5.1的直径为0.3mm时,耳机频响对应曲线III,在20Hz低频点处耳机的响度为101.5db,较传统的入耳式耳机在同样频率处的响度约低18db,进一步地解决了入耳式耳机容易产生低音混、乱或闷的问题;
2)、如图3所示,当出气通孔5.1的直径为0.5mm时,耳机频响对应曲线IV,在20Hz低频点处耳机的响度为89db,较传统的入耳式耳机在同样频率处的响度约低30db,也进一步地解决了入耳式耳机容易产生低音混、乱或闷的问题;
3)、如图3所示,当出气通孔5.1的直径为0.8mm时,耳机频响对应曲线V,可以看到在20Hz低频点处耳机的响度低于80db,此时耳机在低频段的响度较低。虽然完全没有低音混、乱或闷的问题,但是在聆听时,直观听感中关于“三频均衡”的指标已逼近大众可接受的最低点。
因此,本实施例中入耳式耳机在导音管3上开设的出气通孔5.1的直径在0.16mm-0.8mm之间。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改进,为了方便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听音习惯对耳机声音进行调节,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入耳式耳机通过在出气通孔5.1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选择贴覆各种具有不同透气性的调音纸6来改变耳机声音的特点(当然容易想到的是:也可以通过采用纤维纺织布等阻尼材料的来替代调音纸6)。
本实施例中出气通孔5.1的孔径为0.8mm,并在出气通孔5.1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贴覆具有透气性的调音纸6。
发明人还对调音纸6的透气量做了不同尝试,如图5所示,在出气通孔5.1上贴覆不同透气量的调音纸6时会有不同的耳机频响曲线。
1)、在出气通孔5.1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不贴覆有调音纸6时(出气通孔5.1的透气量相应于调音纸6总的透气量),对应的耳机频响曲线如图5中曲线a所示;
2)、贴覆在出气通孔5.1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调音纸6总的透气量为2500L/m2.s时,对应的耳机频响曲线如图5中曲线b所示;
3)、贴覆在出气通孔5.1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调音纸6总的透气量为900L/m2.s,对应的耳机频响曲线如图5中曲线c所示;
4)、贴覆在出气通孔5.1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调音纸6总的透气量为70L/m2.s,对应的耳机频响曲线如图5中曲线d所示,此时出气通孔5.1的透气量已经极小,耳机在声音特点上与传统耳机很像似。
因此,贴覆在出气通孔5.1的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调音纸6总的透气量范围是在70L/m2.s-2500L/m2.s之间,可以形成对耳机声音的多样调节。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环形槽底面4.1的两侧分别为环形槽槽肩4.2,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一基础上的改进:出气通孔5.2开设在环形槽槽肩4.2与环形槽底面4.1的相接处,出气通孔5.2的出气口也开设在环形槽底面4.1与环形槽槽肩4.2的相接处,且环形槽槽肩4.2上贯穿开设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沟槽4.3。
为了防止出气口堵塞,出气通孔5.2是主要由依次相连的收缩段和扩张段构成的阶梯孔,开设在环形槽底面4.1与环形槽槽肩4.2相接处的出气口是阶梯孔的扩张段的出口(当然也可以采用前后直径一致的柱形通孔来替代阶梯形孔)。
出气口的口径范围为0.13mm-0.15mm。
在实施例一中,在环形槽4处套接胶套后,胶套有可能将出气通孔5.1设在环形槽底面上的出气口堵塞密封使其不能正常出气。
在本实施例中,出气通孔5.2开设在环形槽槽肩4.2与环形槽底面4.1的相接处,出气通孔5.2具有部分位于环形槽底面4.1和部分位于槽肩4.2处的出气口。即使胶套将出气通孔5.2出气口位于环形槽底面4.1的部分堵住,出气通孔5.2出气口位于环形槽槽肩4.2处的部分仍然可以配合贯穿开设的沟槽4.3进行出气。因此在套设胶套时,不用考虑胶套会不会造成出气通孔5.2堵塞的问题,进而提高了使用效果。
实施例四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一的区别在于:出气通孔5.3开设在耳机前腔1.3的腔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壳体和安装在所述耳机壳体内的喇叭单体,所述耳机壳体在所述喇叭单体的前方形成耳机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耳机前腔连通的出气通孔,当所述耳机插入使用者的耳道时,所述耳道内的多余空气通过所述出气通孔从耳机和耳道的内部排出到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凸设有与所述耳机前腔相通的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的外表面沿其周向凹设有环形槽,所述出气通孔开设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壳体的前端凸设有与所述耳机前腔相通的导音管,所述导音管的外表面沿其周向凹设有环形槽,所述出气通孔的出气口开设在所述环形槽的底面与所述环形槽的槽肩的相接处,所述槽肩上贯穿开设有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孔为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主要由依次相连的收缩段和扩张段构成,设在所述底面与所述槽肩相接处的所述出气口是所述阶梯孔的扩张段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孔开设在所述耳机前腔的腔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孔具有分别对应设在所述导音管的内壁和所述环形槽底面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或出气口上贴覆有阻尼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孔的直径范围为0.16mm-0.8mm。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口径范围为0.13mm-0.15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通孔的孔径为0.8mm,所述阻尼材料总的透气量为70L/m2.s-2500L/m2.s。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材料为调音纸。
CN 201320228756 2013-04-26 2013-04-26 一种入耳式耳机 Ceased CN2032335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8756 CN203233522U (zh) 2013-04-26 2013-04-26 一种入耳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228756 CN203233522U (zh) 2013-04-26 2013-04-26 一种入耳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3522U true CN203233522U (zh) 2013-10-09

Family

ID=49289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228756 Ceased CN203233522U (zh) 2013-04-26 2013-04-26 一种入耳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352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9945A1 (zh) * 2013-05-08 2014-11-13 易力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10248305A (zh) * 2016-04-19 2019-09-17 尹东海 调音棉及其制作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79945A1 (zh) * 2013-05-08 2014-11-13 易力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10248305A (zh) * 2016-04-19 2019-09-17 尹东海 调音棉及其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5238B (zh) 语音清晰度增强系统
CN203482364U (zh) 耳机、噪声消除系统、耳机系统及放声系统
CN204031403U (zh) 骨传导和空气传导组合耳机
CN110300349B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102972043B (zh) 耳麦
EP1524823A4 (en) PORTABLE PHONE WITH BONE LINE SPEAKER
US20160094904A1 (en) In-Ear Earphone
CN206370934U (zh) 一种可调节音质的耳塞
CN102387434A (zh) 耳机以及耳机用隔音元件
CN201937804U (zh) 可改善频率响应效果的耳罩式耳机
CN203233522U (zh) 一种入耳式耳机
CN202004931U (zh) 入耳式耳机声压平衡系统
CN106162461B (zh) 扬声器模组
CN205304902U (zh) 一种多数据通道的蓝牙音箱手机壳
CN205142465U (zh) 一种可调音入耳式耳机
CN206100369U (zh) 耳机麦克风及设有该麦克风的耳机
CN205249435U (zh) 通话耳机
CN205305070U (zh) 一种开放式耳机
CN204291323U (zh) 一种双麦降噪耳机结构
CN206932368U (zh) 外放耳机
CN203399244U (zh) 超薄窄边框电视用机壳音箱一体化结构
CN101998198A (zh) 入耳式耳机
CN110062317A (zh) 一种多发声单元组合结构、耳塞以及耳机设备
CN206728236U (zh) 一种前声腔环境隔离度可调式耳塞机
WO2018033133A1 (zh) 主动防噪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 Haibo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acceptance of the petition for invalidation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00615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449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