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330U - 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 - Google Patents

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330U
CN2032330U CN88206623U CN88206623U CN2032330U CN 2032330 U CN2032330 U CN 2032330U CN 88206623 U CN88206623 U CN 88206623U CN 88206623 U CN88206623 U CN 88206623U CN 2032330 U CN2032330 U CN 2032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taking aid
catoptron
taking
came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88206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家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88206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330U/zh
Publication of CN2032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330U/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协助普通的摄象系统拍摄彩色立体影象的装置。其特征是助拍器主要由平行平面透镜(4)平面反射镜(2)(3)(5)和反射镜转角调节机构等组成。将助拍器装在普通的拍摄系统镜头前端,可摄出一幅由两个影象同位置重叠的彩色立体影象,与双眼看真实景物时的效果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不采用分色法分象,所摄影象不用戴立体视眼镜即可观看。

Description

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协助普通的拍摄系统拍摄彩色立体影象的装置。
一般拍摄立体影象(如立体电视等)都是仿人眼的两个位置分别摄出两侧不同的两幅影象,然后戴上特制的体视眼镜,使左右眼只能分别看到其中的一个影象,由视神经传到大脑迭合在一起就产生了立体感,其缺点是要摄制两幅分开的影象,要戴体视眼镜才能观看,并且只能看到黑白的或单色的影象。据我国CN86100845A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记载:1974年苏联列宁格勒电讯工程学院设计的一种单镜头单光路基补双色分象立体彩色电视广播系统,效果差,未见实用;苏联莫斯科大学采用分色法实现彩色立体电视的方案,其分色法复杂繁琐,设备庞大,难以实用;国内有上海工业大学采用偏振法实现闭路立体彩色电视,其对室内静物录象具有深度感和彩色,但仍然是结构复杂庞大无法推广应用;1983年英国出版的《今后十年的电视机》一书中说,至少今后十年内不会有可供实用的立体彩色电视出现。
CN86100845A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提出了一种彩色立体图象的拍摄和显示装置,但该拍摄器(如图1所示)还存在以下问题:1.两个入射光轴方向是平行的,分别对准的是被摄景物上的两点,拍摄的两个影象是错开位置重迭的,需要戴体视眼镜观看;2.两个入射光路是采用滤色片分色,其光谱组合方式是将光谱前后分段,两个影象的不重合部分会出现类似重影的色边;3.两个光路有一个光程差,拍摄系统记录下来的不是同一平面上景物的影象,直接影响成立体象效果。
CN86204607U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立体摄影附加镜,对入射的两束光的光轴方向可以调节,但经固定的反射镜反射后,两束光的光轴不能重合而是相交成一个角度,所摄制的影象也是错开位置重迭的,仍需要特制的立体镜观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立体摄影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协助普通的拍摄系统拍摄彩色立体影象的装置,名为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简称助拍器,将它装在普通的拍摄系统(如照相机、摄影机、摄象机等)镜头的前端,便可摄出彩色的立体影象,经普通的显示系统(如照片、电影、电视等)显示后,不用戴立体镜(或体视眼镜)即可观看,其效果和人的双眼看景物时的效果相一致。
现将本实用新型具体说明如下:
1.图2是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的结构示意图。助拍器是由平面透镜(1)、平面反射镜(2)(3)(5)、平行平面透镜(4)、壳体(6)、连接座(7)和反射镜转角调节机构等组成。助拍器通过连接座和拍摄系统镜头相连。
2.图8是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的光学原理图。助拍器有一套双光路反射型潜望系统,被摄物体A上的光分为1、2两束,光束1经平面反射镜(2)(3)反射后透过平行平面透镜(4),再透过拍摄系统的镜头L,在象平面上成象A′,光束2经平面反射镜(5)和平行平面透镜(4)的反射后,再透过镜头L,在象平面上成象A″,助拍器的两个光路的长度是相等的,从而保证了两光路对同一物面能同样清晰地成象。
3.助拍器中的平面反射镜(3)和平行平面透镜(4)是固定的,此二镜面交成直角,且均和镜头光轴在水平方向成45°夹角,平面反射镜(2)(5)能绕着过镜面的中心轴转动,转角θ1、θ2可随镜头焦距的调节同步调整,使两个光路的光轴同时对准景物上的同一被注视点,保证该点在二光路中都在成象面的同一位置上成象。因此,拍摄时记录下来的是同位置重迭好的影象,与双眼看景物时的效果完全保持一致,观看时不需要再配戴立体镜(或体视眼镜),即能产生同看真实景物一样的彩色立体感。
4.平面反射镜(2)(5)的转角由物镜焦距调节圈带动转角调节机构进行调整。如图4,反射镜转角调节机构的一种,可以是由齿条和两个扇形齿轮组成,齿轮半径的大小由两个转角θ1、θ2改变的不同要求来决定,齿条和焦距调节圈相连接。
5.壳体前的进光窗口装有防尘防潮的平面透镜,能起到保护助拍器内各光学元件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助拍器和现有立体摄影技术相比,明显的优点是,将它装在普通的拍摄系统镜头前端,可摄出一幅由两个影象同位置重迭的彩色立体影象,与人的双眼看真实景物的效果保持一致,不采用分色法分象,所摄影象不用戴体视眼镜即可观看。
本实用新型的助拍器设计原理简明,结构精巧,制作时将各种平面镜和齿轮齿条先装在金属构架上,然后再套装上用塑料压制成的壳体,易生产制造推广应用。根据摄影机、摄象机、照相机的镜头制成不同规格的助拍器,能为电影、电视、照相实现彩色立体化提供良好条件。

Claims (4)

1、一种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其特征在于有一套双光路反射型潜望系统,是由平面反射镜(2)(3)(5)、平行平面透镜(4)、壳体(6)、连接座(7)和反射镜转角调节机构等组成,将助拍器装在普通的拍摄系统镜头前端,便可拍摄出彩色立体影象,经普通的显示系统显示后,不用戴体视眼镜即可观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拍器,其特征在于平面反射镜(3)、平行平面透镜(4)是固定的,此两镜面交成直角,且均和镜头光轴方向成45°夹角,平面反射镜(2)(5)能绕着过镜面的中心轴转动,转角θ1、θ2可随镜头焦距的调节同步调整,使两个光路的光轴能同时对准景物上的同一被注射点,保证该点在二光路中都能在成象面的同一中心位置上成象,使其同双眼看真实景物时的效果保持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拍器,其特征在于反射镜(2)(5)的转角能由调节机构进行调整,反射镜转角调节机构的一种可以是齿条和半径不相等的两个扇形齿轮组成,齿条由镜头焦距调节圈推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拍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前的进光窗口装有一个防尘平面透镜(1)。
CN88206623U 1988-06-01 1988-06-01 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 Withdrawn CN2032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8206623U CN2032330U (zh) 1988-06-01 1988-06-01 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88206623U CN2032330U (zh) 1988-06-01 1988-06-01 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330U true CN2032330U (zh) 1989-02-08

Family

ID=4840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88206623U Withdrawn CN2032330U (zh) 1988-06-01 1988-06-01 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3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5991A (zh) * 2016-11-29 2017-02-15 深圳市世尊科技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用于该潜望式摄像模组的反射镜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5991A (zh) * 2016-11-29 2017-02-15 深圳市世尊科技有限公司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用于该潜望式摄像模组的反射镜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762677B2 (ja) 光学装置
US4178090A (en) 3-Dimensional camera device
KR20110114671A (ko) 입체 영상 촬상 표시 시스템
JPH0646268B2 (ja) 立体効果発生眼鏡及び方法
WO2004082285A1 (en) 3d video conferencing
CN101588511A (zh) 一种立体摄像装置及方法
KR20010069300A (ko) 입체영상 취득을 위한 촬영기 및 촬영방법
CN103731653A (zh) 一种一体化3d摄像系统及方法
CN206991015U (zh) 一种拍摄和显示三维影像的装置
KR100379763B1 (ko) 입체안경 없이 볼 수 있는 입체영상촬영장치
CN2032330U (zh) 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
CN2033173U (zh) 用于获得立体感的电视附加装置
JP3028575B2 (ja) 光学装置
CN201226050Y (zh) 反射式立体图像分视镜
CN1073781C (zh) 立体电视摄像与播放接收系统
JPH07134345A (ja) 立体画像撮影装置、立体画像撮影用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立体画像観賞装置
CN2550793Y (zh) 一种彩色电视立体眼镜
CN1019420B (zh) 一种彩色立体影象助拍器和体视眼镜
CN2431578Y (zh) 影视画面立体成像仪
CN1786771A (zh) 转片式立体眼镜及用于转片式立体眼镜的胶片和摄像带
CN115039028A (zh) 一种全固态全息拍摄器及全固态全息投影器
CN86108494A (zh) 彩色立体电视观看装置
JP2001148871A (ja) ビデオ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4423136A (zh) 紧凑立体视觉图片获取系统
JPH06253341A (ja) 立体テレ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