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18379U -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18379U
CN203218379U CN2013201721338U CN201320172133U CN203218379U CN 203218379 U CN203218379 U CN 203218379U CN 2013201721338 U CN2013201721338 U CN 2013201721338U CN 201320172133 U CN201320172133 U CN 201320172133U CN 203218379 U CN203218379 U CN 203218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ing
fuel cell
temperature control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721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炳林
梁柱扬
杨成胡
张焕文
叶鹏
李旭林
汤祚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rov Electronic Tech Research Inst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rov Electronic Tech Research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rov Electronic Tech Research Inst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rov Electronic Tech Research Inst
Priority to CN2013201721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18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18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183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包括循环水泵、水流量控制器、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加热温控器、热电偶、加热水箱、冷却温控器、散热器、主控制器;用户根据工况通过设定燃料电池的进、出水控制温度以及循环水控制流量,所述主控制器将燃料电池的进、出水温度以及循环水流量的控制分配给加热温控器、冷却温控器、水流量控制器独立控制,从而实现燃料电池温度的控制。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散控制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具体的说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一种能够将储存在氢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它主要由膜电极组件(MEA)、双极板和气体扩散层组成。PEMFC作为一种低温燃料电池,典型的工作温度范围为60℃~85℃,在PEMFC测试之前,通常需要对它进行预热,缩短进入工作温度所需时间。PEMFC的效率通常低于50%,在发电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废热。不充分的电池冷却会导致整个或者局部电池温度过高,使得交换膜发生缺水现象而收缩甚至破裂,使整个电池损坏。但过分的电池冷却会使电池温度过低,使得膜电极发生严重的极化,从而导致电池电压损失过大,同时膜电极也可能在局部出现“水淹”的现象而使催化剂得不到充分的使用,而使电池性能下降。因此PEMFC良好的温度控制对保证其可靠稳定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冷却方式的不同,PEMFC可分为空气冷却和循环水冷却两种类型。中小功率PEMFC一般采用空气冷却,大功率PEMFC必须采用循环水进行冷却。在水冷型PEMFC的测试过程,经常需要根据工况改变PEMFC进、出水的温度,以及循环水的流量来实现PEMFC温度的控制。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样一个有效的温控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设定的燃料电池(PEMFC)进、出水的温度,以及循环水的流量而实现自动控制。
上述目的可通过以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包括循环水泵、水流量控制器、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加热温控器、热电偶、加热水箱、冷却温控器、散热器、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通信模块、输出模块;
所述加热水箱、循环水泵、水流量控制器、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散热器通过管路连通组成循环水回路;其中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加热水箱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水流量控制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水流量控制器的出水口与进水电磁阀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进水电磁阀的出水口与燃料电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燃料电池的出水口与出水电磁阀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出水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散热器的出水口与加热水箱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循环水泵、排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与主控制器中的输出模块电连接,主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实现对循环水泵、排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的开关控制;
所述燃料电池的进水口处安装热电偶,并与加热温控器电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的出水口处也安装有热电偶,并与冷却温控器电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扩展RS485总线,与加热温控器、冷却温控器、水流量控制器进行通信:一方面分别控制相应的控制器读取循环水的当前流量、燃料电池的进水口处的当前温度、燃料电池的出水口处的当前温度;另一方面将原先设定的燃料电池的进、出水控制温度以及循环水控制流量各自分配到相应的控制器进行独立控制,从而实现燃料电池温度的控制。
所述加热水箱的内部安装发热棒,发热棒经可控硅与加热温控器电连接。
所述散热器上安装风扇,风扇经可控硅与冷却温控器电连接。
该系统还能够定时监测水位,并实现自动补水,当补水失败时,能够禁止加热并进行报警。还包括所述储水罐、补水泵、补水箱、安装于补水箱内的高水位浮球开关、低水位浮球开关;所述储水罐、补水泵、补水箱、加热水箱通过管路连通组成补水通路,其中补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水罐通过管路连通,补水泵的出水口与补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补水箱的出水口与加热水箱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高水位浮球开关、低水位浮球开关与主控制器中的输入模块电连接,主控制器通过输入模块获取高水位浮球开关、低水位浮球开关的开关状态;浮球开关的开、关状态表示水位的有水、无水状态。
所述散热器的排气口与补水箱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补水箱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组成排气通路。
本系统还能够提供排水、更换PEMFC的手动控制,以及让用户通过指示灯以及人机界面了解系统的运行信息,还包括排水电磁阀,其中加热水箱与排水电磁阀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排水电磁阀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引到系统外面组成排水通路。
所述加热水箱安装位置处于整个系统的最低端,当进行排水操作时,易于将系统的水排清;所述补水箱安装位置处于整个系统的最高端,比PEMFC的安放位置要高,可防止循环水流动时在PEMFC的进水口产生大量气泡;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位于其出水口的下方,有利于将散热器里的气泡由下往上赶。
还包括人机界面模块,所述人机界面与主控制器中的驱动模块电连接,用于提供用户与系统进行人机交互的接口。
所述各电磁阀、水泵、水位浮球开关上分别连接有显示各自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本系统还包括用于补水箱处于缺水状态的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与主控制器中的输出模块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相对于采用主控制器统一分时控制PEMFC进、出水温度,以及循环水流量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散控制的方式由主控制器将PEMFC进、出水温度以及循环水流量的控制分配给相应的控制器独立控制,大大提高了控制的实时性。
第二,相对于人工补水的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补水的方式,一方面降低用户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当补水失败,能通过声光报警方式提示用户缺水,并能停止发热棒加热,避免了发热棒出现干烧,保障了系统的使用安全。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指示灯以及人机界面给用户提供了系统各开关量、物理量、状态量的全面信息,让用户操作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补水泵4、补水箱5、高水位浮球开关6、低水位浮球开关7、循环水泵11、水流量控制器12、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排水电磁阀10、加热温控器18、热电偶14、可控硅20、发热棒9、加热水箱8、冷却温控器19、热电偶16、可控硅21、散热器1、风扇2、声光报警器29、指示灯22、指示灯23、指示灯24、指示灯25、指示灯26、指示灯27、指示灯28、人机界面30、主控制器31。
所述控制器31包括中央处理器32、输入模块33、驱动模块34、通信模块35、输出模块36。
所述高水位浮球开关6、低水位浮球开关7与主控制器31中的输入模块33电连接,主控制器31通过输入模块33获取高水位浮球开关6、低水位浮球开关7的开关状态。浮球开关的开、关状态表示水位的有水、无水状态。
所述指示灯22与高水位浮球开关6电连接,用于指示补水箱5中高水位的有水、无水状态:当高水位有水时,指示灯22变亮;当高水位无水时,指示灯22熄灭。
所述指示灯23与低水位浮球开关7电连接,用于指示补水箱5中低水位的有水、无水状态:当低水位有水时,指示灯23变亮;当低水位无水时,指示灯23熄灭。
所述补水泵4、循环水泵11、排水电磁阀10、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声光报警器29与主控制器31中的输出模块36电连接,主控制器31通过输出模块36实现对补水泵4、循环水泵11、排水电磁阀10、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声光报警器29的开关控制。
所述指示灯24与补水泵4电连接,用于指示补水泵4的开关状态:当补水泵4开启时,指示灯24变亮;当补水泵4关闭时,指示灯24熄灭。
所述指示灯25与循环水泵11电连接,用于指示循环水泵11的开关状态:当循环水泵11开启时,指示灯25变亮;当循环水泵11关闭时,指示灯25熄灭。
所述指示灯26与排水电磁阀10电连接,用于指示排水电磁阀10的开关状态:当排水电磁阀10开启时,指示灯26变亮;当排水电磁阀10关闭时,指示灯26熄灭。
所述指示灯27与进水电磁阀13电连接,用于指示进水电磁阀13的开关状态:当进水电磁阀13开启时,指示灯27变亮;当进水电磁阀13关闭时,指示灯27熄灭。
所述指示灯28与出水电磁阀17电连接,用于指示出水电磁阀17的开关状态:当出水电磁阀17开启时,指示灯28变亮;当出水电磁阀17关闭时,指示灯28熄灭。
所述主控制器31通过通信模块35扩展RS485总线,与加热温控器18、冷却温控器19、水流量控制器12进行通信。
所述热电偶14安装于PEMFC15的进水口处,并与加热温控器18电连接。
所述可控硅20与加热温控器18、发热棒9电连接,发热棒9安装于加热水箱8的内部。
所述热电偶16安装于PEMFC15的出水口处,并与冷却温控器19电连接。
所述可控硅21与冷却温控器19、风扇2电连接。
所述人机界面30与主控制器31中的驱动模块34电连接,用于提供用户与系统进行人机交互的接口。
所述加热水箱8、循环水泵11、水流量控制器12、进水电磁阀13、PEMFC15、出水电磁阀17、散热器1通过管路连通组成循环水回路。其中循环水泵11的进水口与加热水箱8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水泵11的出水口与水流量控制器12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水流量控制器12的出水口与进水电磁阀13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进水电磁阀13的出水口与PEMFC15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PEMFC15的出水口与出水电磁阀17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出水电磁阀17的出水口与散热器1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散热器1的出水口与加热水箱8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储水罐3、补水泵4、补水箱5、加热水箱8通过管路连通组成补水通路。其中补水泵4的进水口与储水罐3通过管路连通,补水泵4的出水口与补水箱5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补水箱5的出水口与加热水箱8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散热器1的排气口与补水箱5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补水箱5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组成排气通路。
其中加热水箱8与排水电磁阀10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排水电磁阀10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引到系统外面组成排水通路。
加热水箱8处于整个系统的最低端,当进行排水操作时,易于将系统的水排清;所述补水箱5处于整个系统的最高端,比PEMFC15的安放位置要高,可防止循环水流动时在PEMFC15的进水口产生大量气泡;所述散热器1的进水口在下端、而出水口在上端,有利于将散热器1里的气泡由下往上赶。
本实用新型的主控制器31的中央处理器32可选用通用的单片机或微处理器;所述的高水位浮球开关6、低水位浮球开关7可选用常规水位浮球开关;所述人机界面30可选用常用的触摸屏,或由常用的液晶与键盘组成人机界面30;所述补水泵4可选用常规水泵;所述循环水泵11根据PEMFC的功率大小以及循环水回路的阻力来选用合适扬程、流量的循环水泵;所述的水流量控制器12主要根据介质温度、最大流量、耐受压力、管道管径这几个参数来选择带RS485通信接口的水流量控制器;所述排水电磁阀10、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主要根据介质温度、耐受压力、管道管径这几个参数来选择液体电磁阀;所述声光报警器29选用常规的声光报警器即可;所述指示灯22、23、24、25、26、27、28选用常规指示灯即可;所述加热温控器18、冷却温控器19选用带有RS485通信接口的常规温控器即可;所述的热电偶14、16选用常规热电偶即可;所述发热棒9根据加热水箱8的容积以及加热时间的要求选择发热功率的发热棒;所述可控硅20根据发热棒的功率选用常用的可控硅;所述散热器1、风扇2根据散热能力的要求选用常用的散热器与风扇;所述可控硅21根据风扇的功率选用常用的可控硅;所述补水箱5、加热水箱8只要满足装去离子水的要求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本系统上电的初始状态:补水泵4、循环水泵11、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排水电磁阀10、声光报警器29均处于关闭状态;水流量控制器12的控制流量归零,加热温控器18禁止加热、冷却温控器19禁止冷却、自动补水控制允许。
本系统具有如下功能:自动补水控制、PEMFC进水温度控制、PEMFC出水温度控制、循环水流量控制、更换PEMFC控制、排水控制、数据采集、数据显示。各功能的工作原理如下:
(1)自动补水控制:
所述主控制器31定时通过输入模块33监测补水箱5中的高水位浮球开关6与低水位浮球开关7的状态(假设开状态表示有水,关状态表示无水):当高、低水位均无水时,主控制器1通过输出模块36开启补水泵4,将储水罐3里的去离子水连续补进补水箱5;当高、低水位均有水时,主控制器1通过输出模块36关闭补水泵4,停止补水;当超过规定的时间无法补水到低水位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加热温控器18通信,使加热温控器18禁止对发热棒加热,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输出模块36开启声光报警器29进行报警,提示缺水。
(2)循环水流量控制: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设定循环水控制流量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如果控制流量的设定值为零,接着主控制器1判断排水电磁阀10、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循环水泵11的开关状态,如果它们处于开启状态,则通过输出模块36将它们关闭。
如果控制流量的设定值大于零,接着主控制器1判断排水电磁阀10、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循环水泵11的开关状态,如果排水电磁阀10处于开启状态,则通过输出模块36将它关闭,如果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循环水泵11处于关闭状态,则通过输出模块36将它们开启,再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水流量控制器12通信,设定水流量控制器12的控制流量,然后水流量控制器12根据设定的控制流量自动完成循环水流量的控制。
(3)PEMFC进水温度控制: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设定PEMFC进水控制温度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加热温控器18通信,设定加热温控器18的控制温度。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允许加热控制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判断低水位状态,如果低水位无水,则不允许加热控制,否则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加热温控器18通信,允许加热温控器18根据如下规则完成PEMFC进水温度的控制:加热温控器18通过热电偶14定时监测PEMFC进水口的当前温度,当设定温度大于当前温度时,加热温控器18通过可控硅20驱动发热棒9对加热水箱5中的水进行加热,使进入PEMFC的水温升高,当设定温度小于等于当前温度时,加热温控器18停止加热。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禁止加热控制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加热温控器18通信,禁止加热温控器18进行加热控制。
(4)PEMFC出水温度控制: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设定PEMFC出水控制温度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冷却温控器19通信,设定冷却温控器19的控制温度。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允许冷却控制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冷却温控器19通信,允许冷却温控器19根据如下规则完成PEMFC出水温度的控制:冷却温控器19通过热电偶16定时监测PEMFC出水口的当前温度,当设定温度小于当前温度时,冷却温控器19通过可控硅21驱动风扇2对散热器1进行风冷,加快循环水通过散热器1进行散热,从而使流出PEMFC的水温降低,当设定温度大于等于当前温度时,冷却温控器19停止冷却。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禁止冷却控制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冷却温控器19通信,禁止冷却温控器19进行冷却控制。
(5)排水控制: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请求开启排水控制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禁止自动补水控制、加热控制、冷却控制;再接着主控制器1判断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循环水泵11的开关状态,如果它们处于关闭状态,则通过输出模块36将它们开启;然后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水流量控制器12通信,设定水流量控制器12的控制流量为最大值;最后主控制器1通过输出模块36开启排水电磁阀10,开始排水。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请求关闭排水控制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水流量控制器12通信,设定水流量控制器12的控制流量为零;最后主控制器1通过输出模块36关闭循环水泵11、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排水电磁阀10,停止排水。
(6)更换PEMFC控制: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请求开始更换PEMFC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判断循环水泵11、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的开关状态,如果它们处于开启状态,则通过输出模块36将它们关闭;最后,如果循环水控制流量不为零,那么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水流量控制器12通信,设定水流量控制器12的控制流量为零。此时可以更换PEMFC。
当用户通过所述人机界面30请求结束更换PEMFC时:首先主控制器1通过驱动模块34获取用户请求;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通信模块35与水流量控制器12通信,设定水流量控制器12的控制流量为最近一次非零控制值;接着主控制器1通过输出模块36开启进水电磁阀13、出水电磁阀17、循环水泵11。
(7)数据采集:
所述主控制器31定时通过通信模块35与水流量控制器12、加热温控器18、冷却温控器19通信,分别读取循环水的当前流量、PEMFC进水口的当前温度、PEMFC出水口的当前温度。
(8)数据显示:
所述主控制器31定时通过驱动模块34在人机界面显示如下数据:循环水的当前流量以及目标控制流量,PEMFC进水口的当前温度以及目标控制温度,PEMFC出水口的当前温度以及目标控制温度,加热控制、冷却控制、自动补水控制是处于允许或禁止状态。
本系统操作实例:
操作实例1:假设系统中的管路无水,将PEMFC、储水罐与系统连接好,系统上电经过初始化后,进行自动补水,此时水不断从储水罐经补水箱流进加热水箱。当用户观察到低水位指示灯变亮,此时用户只需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循环水控制流量为合适值,加热水箱中的水沿着循环水回路流转。管路中的气体随着水的流转从散热器出气口往补水箱进气口跑,最后通过补水箱的出气口排到大气中。随着时间推移,当用户观察到高水位指示灯变亮,此时系统停止补水,循环水按照设定流量不停流转。用户对PEMFC进行放电测试,根据工况要求,用户通过人机界面设定PEMFC进水控制温度并允许加热控制,设定PEMFC出水控制温度并允许冷却控制。然后加热温控器、冷却温控器根据各自的设定值分别自动控制PEMFC进、出水的温度。经过一段时间,PEMFC进、出水的温度恒定到用户设定的温度值。操作过程,用户可通过指示灯以及人机界面全面了解系统的运行信息。
操作实例2:当测试过程需要更换PEMFC时,用户可通过人机界面请求开始更换PEMFC,当观察到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的指示灯均熄灭后,更换PEMFC。当PEMFC更换好之后,用户再通过人机界面请求结束更换PEMFC,当观察到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的指示灯均变亮后,即可继续测试。
操作实例3:当测试结束需要排空循环水时,首先用户将排水管跟容器连好,接着用户通过人机界面请求开启排水控制,当观察到排水电磁阀指示灯变亮,水就往容器里排。当观察到循环水已排空,用户通过人机界面关闭排水控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水泵、水流量控制器、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加热温控器、热电偶、加热水箱、冷却温控器、散热器、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中央处理器、通信模块、输出模块; 
所述加热水箱、循环水泵、水流量控制器、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散热器通过管路连通组成循环水回路;其中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加热水箱通过管路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与水流量控制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水流量控制器的出水口与进水电磁阀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进水电磁阀的出水口与燃料电池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燃料电池的出水口与出水电磁阀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出水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散热器的出水口与加热水箱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循环水泵、排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与主控制器中的输出模块电连接,主控制器通过输出模块实现对循环水泵、排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出水电磁阀的开关控制; 
所述燃料电池的进水口处安装热电偶,并与加热温控器电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的出水口处也安装有热电偶,并与冷却温控器电连接; 
所述主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扩展RS485总线,与加热温控器、冷却温控器、水流量控制器进行通信:一方面分别控制相应的控制器读取循环水的当前流量、燃料电池的进水口处的当前温度、燃料电池的出水口处的当前温度;另一方面将原先设定的燃料电池的进、出水控制温度以及循环水控制流量各自分配到相应的控制器进行独立控制,从而实现燃料电池温度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的内部安装发热棒,发热棒经可控硅与加热温控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上安装风扇,风扇经可控硅与冷却温控器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水罐、补水泵、补水箱、安装于补水箱内的高水位浮球开关、低水位浮球开关;所述储水罐、补水泵、补水箱、加热水箱通过管路连通组成补水通路,其中补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水罐通过管路连通,补水泵的出水口与补水箱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补水箱的出水口与加热水箱通过管路连通; 
所述高水位浮球开关、低水位浮球开关与主控制器中的输入模块电连接,主控制器通过输入模块获取高水位浮球开关、低水位浮球开关的开关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排气口与补水箱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通,补水箱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组成排气通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电磁阀,其中加热水箱与排水电磁阀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排水电磁阀的出水口通过管路引到系统外面组成排水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水箱安装位置处于整个系统的最低端;所述补水箱安装位置处于整个系统的最高端;所述散热器的进水口位于其出水口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机界面模块,所述人机界面模块与主控制器中的驱动模块电连接,用于提供用户与系统进行人机交互的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电磁阀、水泵、水位浮球开关上分别连接有显示各自工作状态的指示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补水箱处于缺水状态的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与主控制器中的输出模块电连接。 
CN2013201721338U 2013-04-08 2013-04-08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8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721338U CN203218379U (zh) 2013-04-08 2013-04-08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721338U CN203218379U (zh) 2013-04-08 2013-04-08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18379U true CN203218379U (zh) 2013-09-25

Family

ID=49207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7213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218379U (zh) 2013-04-08 2013-04-08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1837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458A (zh) * 2017-06-10 2017-12-01 深圳市天添智能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纤着色leduv固化系统及装置
CN112068001A (zh) * 2020-09-11 2020-12-11 武汉长海电力推进和化学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台进气和尾排系统
CN112510231A (zh) * 2020-12-15 2021-03-16 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工作温度控制装置和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5458A (zh) * 2017-06-10 2017-12-01 深圳市天添智能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纤着色leduv固化系统及装置
CN112068001A (zh) * 2020-09-11 2020-12-11 武汉长海电力推进和化学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测试台进气和尾排系统
CN112510231A (zh) * 2020-12-15 2021-03-16 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 一种燃料电池单电池工作温度控制装置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4505B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328971A (zh) 一种氢能源有轨电车燃料电池的冷却系统
CN109461952B (zh) 一种船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
CN113054220B (zh) 一种乘用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WO2023226425A1 (zh) 制氢系统及其热管理方法、装置
CN203218379U (zh) 一种水冷型燃料电池温控系统
CN202797152U (zh)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测试系统的电堆热管理装置
CN108550877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分布式冷启动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3140749A (zh) 一种燃料电池低温快速启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16624353U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热循环管理及供热系统
CN203386845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反应产物排放控制系统
CN112768725B (zh) 一种燃料电池无人机及氢动力装备温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06887616B (zh) 一种基于液态有机储氢的燃料电池冷启动系统及方法
CN206574800U (zh) 一种基于液态有机储氢的燃料电池冷启动系统
CN201302325Y (zh) 生产设备水冷却系统
CN218677217U (zh) 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及燃料电池
CN102983342B (zh) 一种燃料电池加湿器的自动补水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KR101848614B1 (ko) 차량용 열관리계 시스템
CN213583877U (zh) 冷却单元和燃料电池系统
CN113217894A (zh) 一种蒸汽高温冷凝水余热回收系统及方法
CN216947217U (zh) 制氢装置、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
CN219550806U (zh) 一种电极加湿器排水热回收装置及电极加湿器
CN210897486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反应气增湿控温装置
CN106410252A (zh) 大功率金属燃料电池综合控制系统
CN217009243U (zh) 一种燃料电池用多工况温度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25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