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5669U - 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 Google Patents

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95669U
CN203195669U CN 201320121096 CN201320121096U CN203195669U CN 203195669 U CN203195669 U CN 203195669U CN 201320121096 CN201320121096 CN 201320121096 CN 201320121096 U CN201320121096 U CN 201320121096U CN 203195669 U CN203195669 U CN 2031956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infrared
infrared ray
angle
temperature 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2109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念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iant Innovat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Radiant Innov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iant Innov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Radiant Innovation Inc
Priority to CN 20132012109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956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956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9566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包括:探测头、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探测头的末端具有平面。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设置于探测头内且靠近平面的中心。第一光源投射第一光束于待测面上形成一第一光点。第二光源投射第二光束于待测面上以形成一第二光点。第一光点与第二光点之间的连线形成一铅垂线。本实用新型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通过“将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在待测面上投射第一光点及第二光点,第一光点与第二光点之间的连线形成一铅垂线”的设计,进而使得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具有对准的功能,因而,可提供使用者快速且准确的方法来测量目标温度,降低测量时的不确定性及误差,并且以有效而经济的手段使红外线额头温度计产生对准的功能。

Description

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尤指一种具有对准功能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背景技术
现今传统的接触式温度计,例如水银温度计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需要进一步能追求精确、快速、容易测量、容易判读和更符合人性化的温度测量方法及装置。目前利用测量红外线辐射热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装置,例如耳温枪或额温枪,其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已逐渐成为主流的体温测量装置。
然而,已知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在测量额头温度的过程中,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容易受到使用者测量误差的影响,例如红外线额头温度计的探头与额头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同,导致有高低不同的温度数据,或者,红外线额头温度计枪体的探头没有垂直的对准额头表面,皆会造成红外线额头温度计所测量到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产生误差,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固定测量距离及正确测量角度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克服上述问题,是此领域的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对准功能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第一光源及一第二光源内嵌于一探测头内,并且于待测面上投射第一光点及第二光点,第一光点与第二光点之间的连线形成一铅垂线。藉此,解决使用者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时,测量距离大于或小于适当测量距离、测量位置高于或低于适当高度、测量平面旋转预定角度(参考图6A至图8B)造成的测量误差,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具有测量距离、测量高度及测量角度的对准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包括:一探测头、一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一第一光源及一第二光源。所述探测头的末端具有一平面。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探测头内且靠近所述平面的中心。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光源具有一第一光束发射点,所述第一光束发射点投射一第一光束于一待测面上以形成一第一光点。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二光源具有一第二光束发射点,所述第二光束发射点投射一第二光束于所述待测面上以形成一第二光点。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的一第一水平轴上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相对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第一水平轴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光点与所述第二光点之间的连线形成一铅垂线。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具有一红外线感测视角,所述红外线感测视角的中心具有一感测光轴,所述感测光轴与所述平面相互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一光束发射点上的一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第一水平夹角,所述第一水平夹角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束与所述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第二水平夹角,所述第二水平夹角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感测光轴的一铅垂面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第一铅垂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束与所述感测光轴所述铅垂面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第二铅垂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铅垂夹角与所述第二铅垂夹角相等,所述第一铅垂夹角与所述第二铅垂夹角的角度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介于10mm至30mm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束发射点与所述第二光束发射点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轴上,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相互不平行且不相交。
优选地,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均靠近所述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对准功能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通过“将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于待测面上投射第一光点及第二光点,第一光点与第二光点之间的连线形成一铅垂线”的设计,以使得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具有对准的功能。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适当测量距离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适当测量距离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6A为测量距离大于适当测量距离的示意图。
图6B为测量距离小于适当测量距离的示意图。
图7A为测量位置高于适当水平高度的示意图。
图7B为测量位置低于适当水平高度的示意图。
图8A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向上倾斜的示意图。
图8B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向上倾斜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9A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向下倾斜的示意图。
图9B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向下倾斜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10探测头
110平面
112第一水平轴
20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
120红外线感测视角
122感测光轴
30第一光源
130第一光束
132,132',132'',132'''第一光点
134第一光束发射点
40第二光源
140第二光束
142,142',142'',142'''第二光点
144第二光束发射点
B1第一水平夹角
B2第二水平夹角
C1第一铅垂夹角
C2第二铅垂夹角
S待测面
D距离
D1第一距离
D2第二距离
H水平面
V铅垂面
L铅垂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对准功能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包括:一探测头10、一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一第一光源30及一第二光源40。
首先,在本实施例中,探测头10内部具有一电路基板,其上表面具有多个导电线路(图未示出)。探测头10连接于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本体,探测头10的末端部具有一个平面110,探测头10的内部具有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第一光源30及第二光源40,因上述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及电路基板大致与已知技术相同,并非本实用新型诉求的重点,故不再予以赘述。
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首先,探测头10的平面110上设有三个模块化凹槽(图未示出),分别为第一模块化凹槽、第二模块化凹槽及第三模块化凹槽,第一模块化凹槽、第二模块化凹槽及第三模块化凹槽分别用来容置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第一光源30及第二光源40,更进一步来说,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第一光源30及第二光源40内嵌于探测头10内且靠近平面110。
请参考图2至图3所示,接着,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内嵌于探测头10内的第一模块化凹槽,并且,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靠近探测头10的平面110的中心位置,举例来说,当探测头10的平面110为圆形时,中心位置为圆形的圆心。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探测头的平面不以上述实施例所举的例子为限。更进一步来说,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具有一红外线感测视角120,红外线感测视角120具有一感测光轴122,并且,感测光轴122与探测头10的平面110相互垂直。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第一光源30内嵌于探测头10内的第二模块化凹槽,并且,第一光源30靠近探测头10的平面110,第一光源30设置于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的一第一水平轴112上的一侧,并且,第一光源30与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D1,其中第一距离D1大致介于10mm至30mm之间,优选距离介于15至20mm之间。
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第一光源30具有一第一光束发射点134,第一光束发射点134投射出一第一光束130,第一光束130于一待测面S上形成一第一光点132。其中第一光束130与第一光束发射点134上的一水平面H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第一水平夹角B1,第一水平夹角B1的角度大致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再者,第一光束130与感测光轴122的铅垂面V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第一铅垂夹角C1,第一铅垂夹角C1的角度大致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优选角度介于15度至25度之间。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第二光源40内嵌于探测头10内的第三模块化凹槽,并且,第二光源40靠近探测头10的平面110,第二光源40设置于相对第一光源30的第一水平轴112上的另一侧,第二光源40与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20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D2,且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相等,第二距离D2大致介于10mm至30mm之间,优选距离介于15至20mm之间。换句话说,第一距离D1与第二距离D2相等。
请参考图2至图4所示,第二光源40具有一第二光束发射点144,第二光束发射点144投射出一第二光束140,第二光束140于待测面S上形成一第二光点142,第二光束140与第二光束发射点144上的水平面H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第二水平夹角B2,其中第二水平夹角B2的角度大致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再者,第二光束140与感测光轴122的铅垂面V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第二铅垂夹角C2。第二铅垂夹角C2的角度大致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优选角度介于-15度至-25度之间。换句话说,第一水平夹角B1与第二水平夹角B2相等,第一铅垂夹角C1与第二铅垂夹角C2相等。其中,第一水平夹角B1与第二水平夹角B2的角度是以水平面H为基准。
请参考图1及图4所示,第一光点132与第二光点142之间的连线形成一垂直于地心的铅垂线L,藉此,使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产生对准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点132与第二光点142之间的连线大致介于10mm至40mm之间。举例来说,当第一光点132与第二光点142之间的连线形成一斜线,表示测量的距离太远或太近,或者,红外线感测视角120的感测光轴122没有垂直于待测面S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源30及第二光源40,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然而,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光源不以上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图5A至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适当测量距离D的示意图及侧视示意图。请参考图6A至图6B所示,当使用者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时,测量距离大于适当测量距离D,图6A与图5B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一光源30投射出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源40投射出第二光束140于待测面S(例如:额头)上,因为测量距离D过远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源40分别形成歪斜且散射放大的第一光点132'及第二光点142'。当使用者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时,测量距离小于适当距离D,图6B与图5B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一光源30投射出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源40投射出第二光束140于待测面S,因为测量距离D过近,以使得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源40分别形成歪斜且缩小的第一光点132'及第二光点142'。换言之,当使用者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每一个光点呈歪斜或非圆形的形态,表示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于非适当测量距离D。
请参考图7A至图7B所示,当使用者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时,测量位置高于适当水平高度,图7A与图5B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束140于待测面S(例如:额头)上,因为测量位置过高,所以待测面S上仅形成一第二光点142''。当使用者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时,测量位置低于适当水平高度,图6B与图5B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束140于待测面S上,因为测量位置过低,所以待测面S上仅形成第一光点132''。换言之,当使用者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时,待测面S上仅形成一个光点,表示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于非适当测量位置。
请参考图8A至图8B所示,图8A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向上倾斜的示意图,图8B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向上倾斜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换言之,图8A及图8B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的感测光轴122垂直于水平面H的方向且向上倾斜一预定角度,图8B与图5B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一光束130于待测面S(例如:额头)上,形成歪斜且散射放大的第一光点132'''。图9A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向下倾斜的示意图,图9B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向下倾斜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换言之,图9A及图9B为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的感测光轴122垂直于水平面H的方向且向下倾斜一预定角度,图9B与图5B最大的差别在于,第二光束140于待测面S上,形成歪斜且散射放大的第二光点142'''。换言之,当使用者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时,待测面S上形成至少一个光点为呈歪斜或非圆形的形态,表示操作红外线额头温度计1于非适当的测量角度。
综上所述,第一光束发射点134与第二光束发射点144均设置在第一水平轴112上,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束相对于水平面H在垂直方向上分别形成第一水平夹角B1与第二水平夹角B2。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束140分别与感测光轴122的铅垂面V在水平方向上分别形成第一铅垂夹角C1与第二铅垂夹角C2,具体而言,第一光束130与第二光束140为相互不平行且不相交的光束。
〔实施例的可能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对准功能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通过“将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在待测面上投射第一光点及第二光点,第一光点与第二光点之间的连线形成一铅垂线”的设计,进而使得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具有对准的功能,藉此,可提供使用者快速且准确的方法来测量目标温度,降低测量时的不确定性及误差,并且以有效而经济的手段使红外线额头温度计产生对准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包括:
一探测头,所述探测头的末端具有一平面;
一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设置于所述探测头内且靠近所述平面的中心;
一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所述第一光源具有一第一光束发射点,所述第一光束发射点投射一第一光束于一待测面上以形成一第一光点;
一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所述第二光源具有一第二光束发射点,所述第二光束发射点投射一第二光束于所述待测面上以形成一第二光点;以及
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的一第一水平轴上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光源设置于相对所述第一光源的所述第一水平轴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光点与所述第二光点之间的连线形成一铅垂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具有一红外线感测视角,所述红外线感测视角的中心具有一感测光轴,所述感测光轴与所述平面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一光束发射点上的一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第一水平夹角,所述第一水平夹角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束与所述水平面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一第二水平夹角,所述第二水平夹角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感测光轴上的一铅垂面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第一铅垂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束与所述感测光轴上的所述铅垂面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第二铅垂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铅垂夹角与所述第二铅垂夹角相等,所述第一铅垂夹角与所述第二铅垂夹角的角度介于10度至40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相等,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介于10mm至30mm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发射点与所述第二光束发射点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轴上,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相互不平行且不相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额头温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温度感测单元、所述第一光源及所述第二光源均靠近所述平面。
CN 201320121096 2013-03-15 2013-03-15 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56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21096 CN203195669U (zh) 2013-03-15 2013-03-15 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21096 CN203195669U (zh) 2013-03-15 2013-03-15 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95669U true CN203195669U (zh) 2013-09-18

Family

ID=4913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21096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5669U (zh) 2013-03-15 2013-03-15 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956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5138A (zh) * 2015-06-05 2015-08-12 成都禾睿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宝宝额头温度计
CN110736549A (zh) * 2019-10-22 2020-01-31 广州贤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精度高的防滑落型额温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5138A (zh) * 2015-06-05 2015-08-12 成都禾睿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宝宝额头温度计
CN110736549A (zh) * 2019-10-22 2020-01-31 广州贤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精度高的防滑落型额温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6058B (zh) 非球面检测中采用自准平面镜测量光轴的方法
CN102095383B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快速树径检测装置
CN204101008U (zh) 一种以激光为光源的高精度长距离ccd双轴自准直仪
CN104296654B (zh) 激光跟踪仪位置探测器零位安装误差的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3308281B (zh) 楔形透镜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6197312A (zh) 一种定日镜面形快速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3630073B (zh) 楔形透镜的检测及校正方法
CN202101652U (zh) 一种自准直测量仪
CN102589455B (zh) 基于激光和视觉技术的立木直径检测装置
CN103542813B (zh) 一种基于边界微分和环境光自校准的激光测径仪
CN103528676B (zh)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光强分布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CN203195669U (zh) 红外线额头温度计
CN103499310B (zh) 一种激光跟踪仪测量双曲面镜参数的装置及方法
CN106643643A (zh) 一种非接触式目标坐标的测量方法
CN104596412A (zh) 用于复杂曲面高精度测量定位的标识基座
CN202339188U (zh) 一种准直激光二维位移测量系统
CN101825446B (zh) 一种测量球面反射镜曲率半径的装置与方法
CN205102785U (zh) 非接触法测量透镜中心厚的装置
CN103175487A (zh) 全站仪扩大应用方法
CN102679946A (zh) 光瞄系统空间方位角标定方法
CN202599266U (zh) 多功能钢卷尺
CN105180827A (zh) 一种检测起重机主梁上拱曲线的装置
CN102679947B (zh) 光瞄系统空间方位角标定装置
CN102519405A (zh) 平面镜反射面平整度的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540512U (zh) 一种激光轨道平顺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