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2840U - 一种水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2840U
CN203182840U CN 201320155148 CN201320155148U CN203182840U CN 203182840 U CN203182840 U CN 203182840U CN 201320155148 CN201320155148 CN 201320155148 CN 201320155148 U CN201320155148 U CN 201320155148U CN 203182840 U CN203182840 U CN 203182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ing device
main body
apparatus main
water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5514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大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5514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2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2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28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过滤装置,所述水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盖体、连接管;其中,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开口的边沿;所述装置主体内壁设有安全水位线,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设置在安全水位线之上;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气口的位于装置主体内侧的部分相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置于安全水位线之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的吸尘器存在后期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水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家庭用吸尘器是采用滤芯或尘隔过滤,这两种过滤器对尘埃的过滤是有局限性的,由于家庭灰尘一般都是空气飘落灰尘,特别的细小,这么小的灰尘就存在一些吸尘器过滤装置无法有效过滤的情况。在过滤时会从过滤器穿透,再经过吸尘器排风口排出来,容易就造成了二次污染。
另外,因为家用吸尘器是通过滤芯或尘隔过滤,在除尘时灰尘会吸附在滤芯或尘隔上,这样会产生堵塞,吸尘器产生的气流就会减弱或消失,直接导致吸尘器的吸力减弱或消失,如果滤芯或尘隔堵塞机器还在用会导致电机烧毁;在清洁完房间后在清理集尘桶的垃圾时,要打开集尘桶,这样集尘桶的垃圾不是封闭的,直接又造成二次污染。使用滤芯或尘隔过滤进行过滤还需要经常更换滤芯或尘隔,存在后期成本高的问题。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吸尘器存在后期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过滤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吸尘器存在后期成本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过滤装置,所述水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盖体、连接管;其中,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开口的边沿;所述装置主体内壁设有安全水位线,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设置在安全水位线之上;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气口的位于装置主体内侧的部分相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置于安全水位线之下。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水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挡水装置;其中,
所述挡水装置通过U型管竖直固定在所述水过滤装置内,其中,所述挡水装置的底端与所述U型管的位于水下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水装置的顶端密封,所述挡水装置的侧面设有开口。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挡水装置为侧面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的顶端设有挡水板,所述圆筒底端与所述U型管的位于水下的一端连接。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水过滤装置还包括:排水口;
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漏斗状的装置主体的最底部。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水过滤装置还包括:排水软管;所述排水软管的一端与排水口连接。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盖体的与装置主体结合的部位设有密封圈。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铰接轴,所述盖体通过所述铰接轴与固定在所述装置主体上。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出气口的直径大于进气口的直径。
在上述水过滤装置中,所述安全水位线的低于所述挡水装置的二分之一处,并且高于所述挡水装置与U型管的连接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在室内的水过滤装置采用水过滤式的过滤方式,吸入的灰尘垃圾会经过水进行过滤,这样会100%将灰尘锁在水中,完全杜绝了二次污染。另外,因为去掉了滤芯过滤或尘隔过滤,所以吸力始终不变强劲有力,且清理灰尘与垃圾时只需将灰水放掉就可以,也就是在清理集尘桶的垃圾时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还能减少购买滤芯或者尘隔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水过滤装置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水过滤装置适用于真空电机与集尘桶相互分离的分体式吸尘器,用于在吸力源主机的作用下,将吸入到灰尘等进行水过滤;参见图1,该水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1、盖体103、连接管106。其中装置主体101可以为桶状,其横截面可以为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还可以是其他容器形状。
装置主体101上设有进气口108和出气口107;盖体103安装在装置主体101上端开口的边沿;装置主体101内壁设有安全水位线,出气口107和进气口108设置在安全水位线之上;连接管106的一端与进气口108的位于装置主体101内侧的部分相连接,连接管106的另一端置于安全水位线之下。由于连接管106的另一端置于安全水位线之下,并且,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装置主体101内水盛放位于安全水位线之内的水量,则经由进气口108进入的带有灰尘的气体经过连接管106会率先进入水中并融入水中。其中,安全水位线包括安全最低水位线和安全最高水位线。出气口107和进气口108设置在最高安全水位线之上,连接管106的另一端置于安全最低水位线之下。
但由于出气口107强大负压的作用,进入气体会带起水滴,飞溅的水滴极易经出气口107进入真空电机,容易造成事故。故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中,该水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挡水装置102;其中,连接管106为U型管。参见图1所示,挡水装置102通过U型管竖直固定在装置主体101内部;挡水装置102的底端与U型管的位于水下的另一端连接,挡水装置102的顶端密封,挡水装置102的侧面设有开口。在该实施例中,挡水装置102的竖直固定有利于在负压作用下的水会竖直向上飞,顶端密封的好处在于上升的水在上升受阻后只能从侧面的开口流出。当然,挡水装置102还能使用其他的实现方式,只要能将飞溅的水滴挡住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挡水装置102为侧面开口的圆筒,圆筒的顶端设有挡水板1021,圆筒底端与U型管的位于水下的另一端相连,即圆筒底端套设在U型管的位于水下的另一端。其中,挡水板1021的面积较大,至少比圆筒的横截面大,这样能使得飞溅的水滴都会落在挡水板1021上,挡水板的具体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为了便于排出废水,在本实用新型中,将装置主体101的底部设计成漏斗状结构,较佳的,装置主体101的底部还设有一个排水口104;该排水口104设置在漏斗状的装置主体101的最底部。在排水时可以通过排水口104进行排水。
较佳的,还可以在排水口104上设置一个阀门,在需要排水时,打开阀门;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关闭阀门。
较佳的,该水过滤装置还可以包括:排水软管;排水软管的一端与排水口104连接。在正常工作时,排水软管的另一端挂在装置主体101的侧壁上;在放水时,将阀门打开,然后将排水软管的另一端放低即可。图1中所示为正常工作时的示意图。
由于吸尘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强大吸力,故需要保证管道以及各组件之间的气密性,具体为盖体103与装置主体101盖后,能实现密封,进气口108、出气口108连接导管后接口处保证密封。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03的与装置主体101结合的部位设有密封圈,实现盖体103与装置主体101之间的密封。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盖体103的意外丢失,将盖体103与装置主体101铰接在一起。具体为,装置主体101上设有铰接轴,盖体103通过所述铰接轴与固定在装置主体101上。或者是直接盖合的方式,将盖体103安装在装置主体101上。
由于吸力的大小还与出气口107的横截面相关,为了使得产生足够大的负压,设置在装置主体101上的出气口107的直径大于进气口108的直径。
另外,以及防止装置主体101内的水过多导致飞溅,安全水位线的最高水位不高于挡水装置102的二分之一处;即安全最高水位线不高于挡水装置102的二分之一处。防止装置主体101内的水过少导致固定灰尘的效果不强,最低水位不低于挡水装置102与U型管的连接处,即安全最低水位线不低于挡水装置102与U型管的连接处,U型管的底端接口没入水中。装置主体101需保证水位在最高水位线与最低水位线之间。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在水过滤装置上设有进气口108和出气口107,水过滤装置中有一定量的水,从进气口108进入的灰尘等垃圾会先进入水中,并且为了防止出气口107吸入水,将出气口107和进气口108设置在水位线之上。其中,进气口108与连接管106的一端连接,连接管106的另一端置于水位线之下。即通过连接管106将吸入的灰尘排入水中,以此将灰尘固定在水中,防止灰尘从出气口107排出导致二次扬尘污染。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水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参见图2,该水过滤装置202配合吸力源主机201使用。其中,吸力源主机201、水过滤装置202通过吸尘管道205进行连接。
参见图2所示,吸力源主机201与水过滤装置202分开安置。其中,吸力源主机上201的吸力口2011通过吸尘管道205与水过滤装置202上的出气口2021相连,水过滤装置202上的进气口108与吸尘管道205连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吸力源主机201工作后,只要在对应的吸尘管道205的接口上连接上相应的吸尘接口203,就可以进行相应的除尘操作。其中,吸尘接口203包括:圆毛刷、枕头刷、风动涡轮刷、吸水刷、尖吸嘴等。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水过滤装置的具体应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吸力源主机501、水过滤装置502、吸尘管道505、多通头506和连接管5023。
水过滤装置502上设有进气口5022和出气口5021,水过滤装置502中有一定量的水,从进气口5022进入的灰尘等垃圾会先进入水中,并且为了防止出气口5021吸入水,将出气口5021和进气口5022设置在水位线之上。其中,进气口5022与连接管5023的一端连接,连接管5023的另一端置于水位线之下。即通过连接管5023将吸入的灰尘排入水中,以此将灰尘固定在水中,防止灰尘从出气口5021排出导致二次扬尘污染。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吸力源主机501与水过滤装置502分开安置。其中,吸力源主机501上的吸力口5011通过吸尘管道505与水过滤装置502上的出气口5021相连,水过滤装置502上的进气口5022与吸尘管道505连接。由于存在房间较多的情况,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系统还包括多通头506,水过滤装置502上的进气口5022通过多通头506与多个吸尘管道505分别连接。在吸力源主机501工作后,只要在房间的吸尘管道505的接口上连接上相应的吸尘接口,就可以进行相应的除尘操作。其中,吸尘接口包括:圆毛刷、枕头刷、风动涡轮刷、吸水刷、尖吸嘴等。
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水过滤装置502的进气口5022设有一个多通头506,该多通头506的每个接头上还可以接多通头506,实现在每个房间内留有一个吸尘管道506的接头。即根据具体的环境,在每个房间设置一个连接至水过滤装置502的进气口5022的吸尘管道505。其中,多通头506包括三通头、四通头等,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进行选择,在此不作限制。其中,图中所示的多通头506为一个四通头。
在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控制吸尘工作,以及为了房间的整体美观,参见图3所示,该系统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多个吸尘管道505的另一端的吸尘窗口503;即在每个房间的对应的吸尘管道505的接口上安装一个吸尘窗口503。
在具体实现过中,本实用新型中的装置主体101采用聚碳材质制成,具有耐划、高强度、耐酸碱腐蚀、耐高温的特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在室内的水过滤装置采用水过滤式的过滤方式,吸入的灰尘垃圾会经过水进行过滤,这样会100%将灰尘锁在水中,完全杜绝了二次污染。另外,因为去掉了滤芯过滤或尘隔过滤,所以吸力始终不变强劲有力,且清理灰尘与垃圾时只需将灰水放掉就可以,也就是在清理集尘桶的垃圾时也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还能减少购买滤芯或者尘隔的费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过滤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盖体、连接管;其中,
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盖体安装在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开口的边沿;
所述装置主体内壁设有安全水位线,所述出气口和进气口设置在安全水位线之上;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气口的位于装置主体内侧的部分相连接,连接管的另一端置于安全水位线之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过滤装置进一步包括:挡水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管为U型管;
所述挡水装置通过U型管竖直固定在所述水过滤装置内,其中,所述挡水装置的底端与所述U型管的位于水下的一端连接,所述挡水装置的顶端密封,所述挡水装置的侧面设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装置为侧面开口的圆筒,所述圆筒的顶端设有挡水板,所述圆筒底端与所述U型管的位于水下的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为漏斗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过滤装置还包括:排水口;
所述排水口设置在漏斗状的装置主体的最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过滤装置还包括:排水软管;所述排水软管的一端与排水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与装置主体结合的部位设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上设有铰接轴,所述盖体通过所述铰接轴与固定在所述装置主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直径大于进气口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水位线的低于所述挡水装置的二分之一处,并且高于所述挡水装置与U型管的连接处。
CN 201320155148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水过滤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2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5148 CN203182840U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水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5148 CN203182840U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水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2840U true CN203182840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09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5514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2840U (zh) 2013-03-29 2013-03-29 一种水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2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67277U (zh) 一种锅炉捞渣机用清洁装置
CN205435262U (zh) 一种新型除尘器
CN203182840U (zh) 一种水过滤装置
CN103190856B (zh) 一种除尘系统
CN215534087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分离模块及清洁机
CN210749008U (zh) 一种干湿两用吸尘器
CN211358052U (zh) 一种仓顶除尘器
CN203555691U (zh) 一种除尘系统
CN209122087U (zh) 洗地机的污水循环系统
CN208905594U (zh) 一种生产车间地面吸尘装置
CN206853362U (zh) 一种车间清理用的排风除尘系统
CN214862261U (zh) 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吸尘装置
CN204562011U (zh) 过滤尘杯及吸尘器
CN206102554U (zh) 一种吸尘器
CN206214923U (zh) 一种后置除尘器
CN206646618U (zh) 防堵易清洗地漏
CN216092793U (zh) 一种低阻力高效空气过滤器
CN113925411B (zh) 一种集尘装置及清洁设备
CN215016756U (zh) 一种便于拆卸清洗的吸尘器结构
CN220860901U (zh) 一种中央自动除尘器
CN217510423U (zh) 污水箱及清洁机器人
CN210121104U (zh) 一种吸尘器用气尘分离装置及吸尘器
CN215914414U (zh) 一种干湿二用吸尘器
CN211359832U (zh) 一种汽车配件清灰设备
CN217421261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矿业生产用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