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9801U - 一种微型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型继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79801U
CN203179801U CN 201320152503 CN201320152503U CN203179801U CN 203179801 U CN203179801 U CN 203179801U CN 201320152503 CN201320152503 CN 201320152503 CN 201320152503 U CN201320152503 U CN 201320152503U CN 203179801 U CN203179801 U CN 203179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ontact
coil
normally
r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5250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NEGQ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NEGQ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NEGQ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NEGQ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5250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79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79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798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微型继电器主要包括:线圈、基板、上支架、触点保护件、轭铁、输入极板、簧片、衔铁、动触点、铆钉、常闭触点插脚、常闭触点、常开触点插脚、常开触点、输入极插脚、线圈插脚A、线圈插脚B、螺帽;其特征在于:轭铁穿过线圈的圆心,底端经螺帽镙接在基板上,上支架与触点保护件一体成型,并通过轭铁固置在线圈的上方,上支架的形状与基板相同,触点保护件侧视时呈“回”字型结构,正视时呈长方形“回”字结构;输入极板呈“L”型,簧片呈“7”型,前端设置有动触点;常闭触点插脚、常开触点插脚分别嵌置在触点保护件上,线圈插脚A、线圈插脚B经埋入预置注塑法固置于基板内,线圈插脚A、线圈插脚B分别通过连接线连接到线圈的正负极。

Description

一种微型继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实际上使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的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应用极为广泛。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继电器的不足是加工单件化,成本较高,体积重量大,使用寿命短,驱动功耗大,开关速度低。而国外使用的一些微机械继电器,对多回路触点的开合控制性还不能满足同步闭合,且线圈耗能较高,产品一致性差。同时,有些继电器在使用时还与被控制的电器元件并联或串联,继电器在工作状态下其吸合电流(即继电器产生闭合动作所需要的最小电流)或释放电流(即继电器产生释放动作所需要的最大电流)也在不断交替变化,而实际应用中,闭合电流远远大于释放电流,继电器的这种不稳定特性,往往对电路中的被控电器的正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吸合电流往往要高出给定电流的1.5倍,才能确保继电器的正常工作,电磁线圈在高低变化的电流作用下,极易发热以致损毁线圈。
发明内容
一种微型继电器就是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而公开的一种新型继电器。主要包括:线圈(1)、基板(2)、上支架(3)、触点保护件(4)、轭铁(5)、输入极板(6)、簧片(7)、衔铁(8)、动触点(9)、铆钉(10)、常闭触点插脚(11)、常闭触点(11’)、常开触点插脚(12)、常开触点(12’)、输入极插脚(13)、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螺帽(16);其特征在于:轭铁(5)穿过线圈(1)的圆心,底端经螺帽(16)镙接在基板(2)上,基板(2)是一长方形耐热材料注塑件,底面置有长方形凹槽;上支架(3)与触点保护件(4)一体成型,并通过轭铁(5)固置在线圈(1)的上方,上支架(3)的形状与基板(2)相同,触点保护件(4)侧视时呈“回”字型结构,正视时呈长方形“回”字结构;输入极板(6)呈“L”型,是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加固件,同时也是工作电流输入极,输入极插脚(13)置于输入极板(6)的底部一侧,并与输入极板(6)一体成型,线圈(1)即通过轭铁(5)镙接在嵌置于基板(2)底部的凹槽内的输入极板(6)的“L”型的底部上,簧片(7)呈“7”型,后端经铆钉(10)铆置在输入极板(6)的上部外侧,簧片(7)前端伸入触点保护件(4)的部分为长条状,长条状的前端设置有动触点(9),动触点(9)是一由上下两个触点对应固置在簧片(7)前端正反面的结构件,衔铁(8)经铆钉(10)铆置在簧片(7)后端较宽部位的底部,置于轭铁(5)的上方,并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轭铁(5)保持一定距离;常闭触点插脚(11)和常开触点插脚(12)均是一长条状片件,形状呈相对的“=”形,并且在两触点插脚相对凸起的位置分别上下对应设置常闭触点(11′)、常开触点(12′),簧片(7)前端的动触点(9)处于常闭触点(11′)和常开触点(12′)之间,且动触点(9)的上触点在簧片(7)的弹力作用下与常闭触点(11′)处于闭合状态,常闭触点插脚(11)、常开触点插脚(12)分别嵌置在触点保护件(4)的上部和下部,并使常闭触点(11′)和常开触点(12′)均处于触点保护件(4)的“回”字形框内的“口”字内,其插脚端凸出触点保护件(4)的一侧,与基板(2)的输入极插脚(13)处于同一侧;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通过埋入预置注塑法固置于基板(2)内,并使插脚端凸出基板(2)外与输入极插脚、常闭触点插脚、常开触点插脚均处于同一侧,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分别通过分别连接线连接到线圈(1)的正负极。
输入极插脚(13)、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常闭触点插脚(11)及常开触点插脚(12)均设置在一侧,因此可以在一侧插接保护板后,在真空状态下从另一侧口上罩壳,并使罩壳与保护板密封固构成侧卧式微型继电器。
        并入电路时,向线圈输入工作电流线圈及产生电磁效用,轭铁对衔铁产生磁力,当磁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簧片在衔铁与轭铁的吸合作用下,克服簧片的弹力作用向轭铁靠近并带动动触点 (9)的上触点与常闭触点(11′)分开,而动触点(9)的下触点在磁力作用下与常开触点(12′)闭合,当断开线圈电流,电磁效应消失,簧片在弹力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使动触点(9)的下触点与常开触点(12′)分离,其上触点与常闭触点(11′)重新闭合,从而达到控制电流从输入极插脚(13)流经常闭触点插脚(11)或常开触点插脚(12)达到控制电路的作用。
        该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集成式插脚设计,安装、拆卸、更换都极为方便,体积小成本低、且由于采用密闭的真空设计,避免了电弧对元件的损伤,同时线圈供电采用与工作电路分开的设计,使线圈的工作状态电压稳定,不管是释放电流还是吸合电流变化不大,避免了线圈因电流的大幅度变化容易发热的问题产生,延长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幅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包括:线圈(1)、基板(2)、上支架(3)、触点保护件(4)、轭铁(5)、输入极板(6)、簧片(7)、衔铁(8)、动触点(9)、铆钉(10)、常闭触点插脚(11)、常闭触点(11’)、常开触点插脚(12)、常开触点(12’)、输入极插脚(13)、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螺帽(16);各插脚与基板(2)的连接采用预埋件注塑而成,将线圈(1)套置在轭铁(5)上,轭铁(5)的底部经螺帽(16)固接在基板(2)上,线圈(1)的两极分别连接到线圈插脚A(14)和线圈插脚B(15)上,将上支架(3)固置在轭铁(5)的上部,并与线圈(1)的上端紧密贴靠,同时将常闭触点插脚(11)和常开触点插脚(12)分别嵌置在触点保护件(4)的凹槽内,并使簧片(7)端部的动触点(9)处于常闭触点插脚(11)和常开触点插脚(12)之间的间隙内,并使动触点(9)的上下触点分别与常闭触点(11′)和常开触点(12′)上下相对应,将所有插脚插接在保护板上,然后在真空状态下扣上罩壳密封接口及插脚处即可。

Claims (3)

1.一种微型继电器,包括:线圈(1)、基板(2)、上支架(3)、触点保护件(4)、轭铁(5)、输入极板(6)、簧片(7)、衔铁(8)、动触点(9)、铆钉(10)、常闭触点插脚(11)、常闭触点(11’)、常开触点插脚(12)、常开触点(12’)、输入极插脚(13)、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螺帽(1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轭铁(5)穿过线圈(1)的圆心,底端经螺帽(16)镙接在基板(2)上,所述的上支架(3)与所述的触点保护件(4)一体成型,并通过所述的轭铁(5)固置在线圈(1)的上方,所述的输入极板(6)与所述的输入极插脚(13)一体成型,所述的线圈(1)即通过轭铁(5)镙接在嵌置于基板(2)底部的凹槽内的输入极板(6)的底部上,所述的簧片(7)经铆钉(10)铆置在输入极板(6)的上部外侧,所述的动触点(9)是一由上下两个触点对应固置在簧片(7)前端正反面的结构件,所述的衔铁(8)经铆钉(10)铆置在簧片(7)后端较宽部位的底部,置于轭铁(5)的上方,并在自身弹力作用下与轭铁(5)保持一定距离,所述的常闭触点插脚(11)和常开触点插脚(12)均是一长条状片件,形状呈相对的“=”形,并且在两触点插脚相对凸起的位置分别上下对应设置常闭触点(11′)、常开触点(12′),所述的簧片(7)前端的动触点(9)处于常闭触点(11′)和常开触点(12′)之间,且动触点(9)的上触点在簧片(7)的弹力作用下与常闭触点(11′)处于闭合状态,常闭触点插脚(11)、常开触点插脚(12)分别嵌置在触点保护件(4)的上部和下部,并使常闭触点(11′)和常开触点(12′)均处于触点保护件(4)的“回”字形框内的“口”字内,所述的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通过埋入预置注塑法固置于基板(2)内,并使插脚端凸出基板(2)外与输入极插脚、常闭触点插脚、常开触点插脚均处于同一侧,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分别通过连接线连接到线圈(1)的正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点保护件(4)侧视时呈“回”字型结构,正视时呈长方形“回”字结构;所述的输入极板(6)呈“L”型,是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加固件,同时也是工作电流输入极,所述的输入极插脚(13)置于输入极板(6)的底部一侧,并与输入极板(6)一体成型;所述的簧片(7)呈“7”型,后端经铆钉(10)铆置在输入极板(6)的上部外侧,簧片(7)前端伸入触点保护件(4)的部分为长条状,长条状的前端设置有动触点(9),动触点(9)是一由上下两个触点对应固置在簧片(7)前端正反面的结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微型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入极插脚(13)、线圈插脚A(14)、线圈插脚B(15)、常闭触点插脚(11)及常开触点插脚(12)均设置在一侧,因此可以在一侧插接保护板后,在真空状态下从另一侧口上罩壳,并使罩壳与保护板密封固构成侧卧式微型继电器。
CN 201320152503 2013-03-30 2013-03-30 一种微型继电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9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2503 CN203179801U (zh) 2013-03-30 2013-03-30 一种微型继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2503 CN203179801U (zh) 2013-03-30 2013-03-30 一种微型继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79801U true CN203179801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6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5250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9801U (zh) 2013-03-30 2013-03-30 一种微型继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79801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1565A (zh) * 2016-11-07 2017-03-22 戴煊 一种节能型且可能量收集的双稳态电磁继电器
WO2018041227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只有铁芯的磁路系统及其继电器
TWI683337B (zh) * 2018-10-05 2020-01-21 松川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繼電器
CN111863512A (zh) * 2020-06-23 2020-10-30 阿特拉斯智能工程(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电动分闸执行器
CN113611577A (zh) * 2021-10-09 2021-11-05 深圳市鑫道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插接方式实现可更换式线圈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1227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漳州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一种只有铁芯的磁路系统及其继电器
CN106531565A (zh) * 2016-11-07 2017-03-22 戴煊 一种节能型且可能量收集的双稳态电磁继电器
TWI683337B (zh) * 2018-10-05 2020-01-21 松川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微型繼電器
CN111863512A (zh) * 2020-06-23 2020-10-30 阿特拉斯智能工程(南通)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电动分闸执行器
CN113611577A (zh) * 2021-10-09 2021-11-05 深圳市鑫道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插接方式实现可更换式线圈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79801U (zh) 一种微型继电器
CN201435353Y (zh) 一种旋转式磁路结构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2103943A (zh) 一种新磁路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4733230A (zh) 一种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可保证常态分闸的永磁体智能接触器
CN103050342B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03931868U (zh) 用于控制与保护开关的电磁操作装置
CN107818887B (zh) 一种智能电表
CN102709121A (zh) 可监测动、静触点开、合状态的三闭合力磁保持继电器
CN103187208A (zh) 一种新型继电器
CN202855650U (zh) 推拉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1590377U (zh) 一种磁性微动开关
CN103971959A (zh) 用于控制与保护开关的电磁操作装置
CN106910661B (zh) 一种具有双边保持功能的继电器
CN202678227U (zh) 可监测动、静触点开、合状态的三闭合力磁保持继电器
CN203179802U (zh) 一种新型继电器
CN204809158U (zh) 一种桥式双断点直流电磁接触器
CN102460611B (zh) 磁力自锁致动器
CN202352585U (zh) 八触点继电器
CN203013649U (zh) 一种断路器操作机构和断路器
CN203179808U (zh) 六触点继电器
CN201936758U (zh) 一种磁力保持装置
CN202259046U (zh) 四触点继电器
CN103187207A (zh) 四触点继电器
CN203760394U (zh) 一种新型继电器
CN204857593U (zh) 大触头开距的磁保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