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7521U - 部件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部件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67521U
CN203167521U CN 201320124153 CN201320124153U CN203167521U CN 203167521 U CN203167521 U CN 203167521U CN 201320124153 CN201320124153 CN 201320124153 CN 201320124153 U CN201320124153 U CN 201320124153U CN 203167521 U CN203167521 U CN 2031675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rts
ozzle
center
mount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241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下晃
西本智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675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6752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部件安装装置,能够抑制生产周期的增加,并且高精度地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部件安装装置(10),在能够由摄像装置(200)对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进行摄像的焦点位置(R),对保持在向基板(20)安装部件(30)的工作头(100)的管嘴(110)上的部件(30)进行摄像,并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该部件安装装置(10)具备:凸缘部(111),设置在管嘴(110)上,将从第一光源(120)发出的光引导至对部件(30)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位置取得部(430),根据由凸缘部(111)引导并由摄像装置(200)摄像的光的位置,取得管嘴(110)的基准位置;以及安装位置校正部(440),使用所取得的基准位置,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Description

部件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备向基板安装部件的工作头的部件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部件安装到基板上的部件安装装置中,由于装置的温度变化等而发生经时变化的情况下,在安装部件时,在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管嘴所吸附的部件的中心位置之间发生位置偏离,难以高精度地安装部件。
在此,以往提出了为了高精度地安装部件而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的部件安装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2)。
在专利文献1中,一边使吸附在管嘴上的测定用卡具旋转,一边通过摄像装置进行摄像,求出管嘴的旋转角度的位置偏离量。然后,在将管嘴所吸附的部件向基板安装时,基于该位置偏离量,对管嘴的旋转角度进行校正,从而将部件高精度地安装到基板上。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摄像机对管嘴所吸附的部件和设置于管嘴的外周的校准卡具进行摄像,根据摄像结果来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另外,在对校准卡具(冶具)进行摄像时,通过使校准卡具移动到摄像机的部件摄像时的对焦位置,高精度地对校准卡具进行摄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874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24302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部件安装装置中,如下述那样,为了高精度地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存在生产周期(生产时间)增加的课题。
首先,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摄像装置分别对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管嘴所吸附的部件的中心位置进行摄像,所以无法求出更准确的位置偏离量。此外,由于装置的温度变化等而发生经时变化,摄像装置的摄像位置出现偏离的情况下,为了求出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需要对不保持部件的管嘴另外进行校准动作。因此,在校准动作时,不进行向基板的部件动作,具有部件安装装置的生产周期增加的课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高精度地对校准卡具进行摄像,在进行校准卡具的摄像时,需要使校准卡具移动到摄像机的部件摄像时的对焦位置。因此,在专利文献2中,也具有部件安装装置的生产周期增加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部件安装装置,能够抑制生产周期的增加,并且高精度地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的部件安装装置,在能够由摄像装置对保持在管嘴上的部件进行摄像的焦点位置,对保持在向基板安装部件的工作头的管嘴上的部件进行摄像,并对部件向基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该部件安装装置具备:光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管嘴上,将从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对部件进行摄像的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焦点位置;位置取得部,根据由所述光引导部引导并由所述摄像装置摄像的所述光的位置,取得所述管嘴的基准位置;以及安装位置校正部,使用所取得的所述基准位置,对部件向基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由此,部件安装装置根据将光引导至摄像装置的焦点位置而摄像的光的位置,取得管嘴的基准位置,使用所取得的管嘴的基准位置,对部件向基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即,将光引导至摄像装置的焦点位置,所以部件安装装置能够高精度地对该光和保持在管嘴上的部件同时进行摄像,能够高精度地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为了取得管嘴的基准位置而在部件以外单独进行摄像动作,并且不需要使校准卡具移动。由此,根据该部件安装装置,能够抑制生产周期的增加,并且能够高精度地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此外,优选为,所述位置取得部取得所述光标记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部件的中心位置,并且根据所述光标记的中心位置,取得保持所述部件的所述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来作为所述基准位置,所述光标记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部件的中心位置是通过由所述摄像装置对以所述光引导部所引导的所述光为标记的光标记和所述部件同时进行摄像而求出的,所述安装位置校正部根据取得的所述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部件的中心位置,对所述部件向所述基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由此,部件安装装置取得光标记的中心位置和部件的中心位置,并且取得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根据所取得的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部件的中心位置,对部件向基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这样,部件安装装置能够简单且高精度地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此外,优选为,作为所述光源,还具有发出光的发光装置,所述光引导部配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摄像装置之间,通过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透过形成于所述管嘴的贯通孔,将该光引导至所述焦点位置。
由此,部件安装装置具备发出光的发光装置,通过使来自该发光装置的光透过管嘴的贯通孔,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的焦点位置。由此,例如通过将作为环状的照明的光环照明用作发光装置,能够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的焦点位置。
此外,优选为,作为所述光源,还具备发出直进性的光的发光装置,所述光引导部通过将光从所述发光装置朝向所述焦点位置引导,将该光引导至所述焦点位置。
由此,部件安装装置具备发出直进性的光的发光装置,通过将光从该发光装置朝向摄像装置的焦点位置引导,将该光引导至该焦点位置。由此,例如通过将光纤或激光器用作发光装置,能够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的焦点位置。
此外,优选为,所述光引导部具备发射光的反射构件,所述反射构件通过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朝向所述焦点位置反射,将该光引导至所述焦点位置。
由此,部件安装装置具备反射构件,反射构件使来自光源的光朝向摄像装置的焦点位置反射,从而将该光引导至该焦点位置。由此,例如通过将来自下方的照明用作光源,能够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的焦点位置。
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能能够作为这样的部件安装装置来实现,还能够作为以部件安装装置进行的处理为步骤的部件安装方法来实现。此外,还能够作为使计算机执行部件安装方法中包含的特征性的处理的程序、或作为进行该处理的集成电路来实现。并且,这样的程序当然能够经由CD-ROM等记录介质及因特网等传输介质来流通。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安装装置,能够抑制生产周期的增加,并且高精度地对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装置的构成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装置的内部的主要构成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工作头的管嘴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管嘴和摄像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装置所具备的控制部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在部件的吸附位置偏离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图。
图8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在摄像装置的摄像位置及部件的吸附位置偏离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图。
图9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在部件的吸附位置旋转偏离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的管嘴的构成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管嘴的构成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管嘴的构成的图。
符号说明:
10部件安装装置;20基板;30部件;100工作头;110、110a、110b管嘴;111、111a、111b凸缘部;112a、112b贯通孔;113a、113b保持部;114a、114b反射构件;115管嘴前端部;120第一光源;121第二光源;122第三光源;200摄像装置;210摄像区域;300部件供给部;310部件盒;400控制部;410发光控制部;420摄像控制部;430位置取得部;440安装位置校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一个具体例。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位置及连接形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只是一例,并不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由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限定。此外,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虽然并不是达成本实用新型的课题所必需的,但是作为构成更优选的形态的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装置10的构成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装置10的内部的主要构成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部件安装装置10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将部件30安装到基板20上,从而生产安装基板,该部件安装装置10在内部具备控制部400(参照图5)。控制部400是对部件安装装置1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计算机。关于该控制部400的详细说明留待后述。另外,控制部400也可以不配设在部件安装装置10的内部,而是配置在部件安装装置10的外部的个人计算机等计算机。
此外,如图2所示,部件安装装置10具备将部件30安装到基板20上的2个安装单元。2个安装单元相互协同地对1张基板20进行安装作业。该安装单元具备:工作头100、摄像装置200及部件供给部300。
部件供给部300由多个部件盒310的排列构成,该部件盒310容纳配置有部件30的部件带。另外,部件带例如是将同一部件种类的多个部件均匀地排列在带(传送带)上而成的,以卷绕在导轨等上的状态被供给。此外,排列在部件带上的部件例如是BGA或芯片部件等。
工作头100以可拆装的方式具备多个管嘴110(参照图3),通过管嘴110来吸附部件盒310中容纳的部件带的部件30,将所吸附的部件30搬运到基板20上,并将部件30安装到基板20上。另外,管嘴110的详细说明留待后述。
摄像装置200是从下方侧对吸附保持在工作头100上的部件30进行摄像的装置,用于对部件30进行识别。具体地说,摄像装置200是对吸附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进行摄像,并且2维或3维地检查部件30的吸附状态的线性摄像机或区域摄像机。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工作头100的管嘴110的构成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管嘴110和摄像装置200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工作头100中,在管嘴110上,相对于吸附并保持部件30的面、即管嘴前端,在从摄像装置200的摄像方向观察时的后部侧具备凸缘形状的凸缘部111;在凸缘部111上形成有贯通孔112a、112b。此外,在管嘴110的凸缘部111的上方具备第一光源120。第一光源120是发出光的发光装置,例如是作为环状的照明的光环照明。
凸缘部111是将从第一光源120发出的光引导至对部件30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的光引导部。在此,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是指,能够由摄像装置200对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进行摄像的焦点位置。
具体地说,凸缘部111配置在第一光源120和摄像装置200之间,通过使从第一光源120发出的光透过形成于管嘴110的凸缘部111的贯通孔112a、112b,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
另外,该贯通孔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此外,第一光源120不限于光环照明,只要是能够从形成于管嘴110的光引导部、即该贯通孔照射光的照明即可,可以是任何照明。
在以上那样的构成中,部件安装装置10在能够由摄像装置200对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进行摄像的焦点位置R,由摄像装置200对保持在各管嘴110上的部件30和光标记P、Q同时进行摄像,该光标记P、Q以贯通孔112a、112b所引导的光为标记,该贯通孔112a、112b设置于管嘴110的凸缘部111,并且引导从第一光源120发出的光。然后,部件安装装置10使用由摄像装置200摄像的摄像区域210内的图像,对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装置10所具备的控制部40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如该图所示,控制部400具备:发光控制部410、摄像控制部420、位置取得部430及安装位置校正部440。
发光控制部410使第一光源120发光,或者使该发光停止,对第一光源120进行控制。摄像控制部420对摄像装置200进行控制,以使摄像装置200进行摄像。
位置取得部430根据由管嘴110的凸缘部111的贯通孔112a、112b引导、并由摄像装置200摄像的光的位置,取得管嘴110的基准位置。具体地说,位置取得部430取得光标记P、Q的中心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该光标记P、Q的中心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是通过由摄像装置200对以贯通孔112a、112b所引导的光为标记的光标记P、Q和部件30同时进行摄像而求出的。然后,位置取得部430根据光标记P、Q的中心位置,取得吸附并保持部件30的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来作为管嘴110的基准位置。
安装位置校正部440使用由位置取得部430取得的管嘴110的基准位置,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具体地说,安装位置校正部440根据由位置取得部430取得的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400的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如该图所示,首先,发光控制部410使第一光源120发光(S102)。由此,在图4中,从第一光源120发出的光透过形成于凸缘部111的贯通孔112a、112b,光被引导至焦点位置R。然后,通过摄像控制部420的指示,该被引导的光作为光标记P、Q,由摄像装置200进行摄像。
并且,位置取得部430取得管嘴110的基准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S104)。具体地说,位置取得部430取得光标记P、Q各自的中心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该光标记P、Q各自的中心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是通过由摄像装置200对光标记P、Q和部件30同时进行摄像而求出的。然后,位置取得部430根据光标记P、Q各自的中心位置,取得保持部件30的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来作为管嘴110的基准位置。
这样,为了通过摄像的光标记P、Q来求出吸附并保持部件30的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从而对由经时变化或管嘴110的更换等引起的、保持部件30的管嘴110的前端的位置偏离进行校正,对于不保持部件30的管嘴110,不需要另外进行校准动作。
此外,在一部分的高精度安装工法中,伴随着加热器等(未图示)中的管嘴110的加热和冷却动作,将部件30直接接合安装在基板20上,因此,尤其容易发生部件安装装置10的温度变化等引起的经时变化,校准动作的频度变多。但是,通过使用光标记P、Q求出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对于不保持部件30的管嘴110,不需要另外进行校准动作。
此外,如图4所示,在作为光引导部的管嘴110的凸缘部111的贯通孔112a、112b中,从使光朝向摄像装置200透过而成为光标记P、Q的基准的位置、即光基准位置S,到由摄像装置200对光标记P、Q进行摄像的焦点位置R,离开一定的距离,因此光会发生扩散,在摄像装置200中,无法正确地对光标记P、Q的轮廓进行摄像。因此,难以取得光标记P、Q的中心位置。通过缩短光标记P、Q所透过的光基准位置S和焦点位置R的距离,能够防止光的扩散,但是在将吸附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安装到基板20上时,管嘴110的光标记P、Q的光引导部的光基准位置S和安装到基板20上的部件30可能在物理上接触。因此,难以使光标记P、Q所透过的光基准位置S和焦点位置R之间的长度比安装在基板20上的部件30的高度短。
在此,在摄像控制部420中,如果由摄像装置200摄像的光标记P、Q的形状为圆,通过使用圆的近似计算(例如圆的最小二乘法)或圆的面积重心计算,即使无法正确地对光标记P、Q的轮廓进行摄像,也能够容易地求出位于光标记P、Q的轮廓的中心的光标记P、Q的中心位置。
如上述那样,位置取得部430根据由摄像装置200对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及光标记P、Q同时进行摄像而得到的图像,取得光标记P、Q的中心位置和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的中心位置。
此外,位置取得部430根据2点的光标记P、Q的中心位置的位置关系,取得保持部件30的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
然后,回到图6,安装位置校正部440根据由位置取得部430取得的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S106)。
接着,具体说明位置取得部430取得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并由安装位置校正部440对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的方法。
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400在部件30的吸附位置相对于管嘴110偏移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具体地说,该图表示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的中心位置之间发生了位置偏离的情况。
如该图所示,位置取得部430在摄像装置200的摄像区域210内的图像中,取得光标记P的中心位置、光标记Q的中心位置、部件30的中心位置。然后,位置取得部430根据光标记P的中心位置和光标记Q的中心位置,取得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
在该图中,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与摄像区域210的中心位置一致,但是部件30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摄像区域210的中心位置,产生了矢量V1量的位置偏离。即,部件30的中心位置相对于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产生了矢量V1量的位置偏离。因此,安装位置校正部440为了消除部件30相对于管嘴110的位置偏离(矢量V1),对通过管嘴110进行的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图8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400在摄像装置200的摄像位置及管嘴110吸附部件30的位置出现偏移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图。具体地说,该图表示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的中心位置之间发生了位置偏离的情况。
如该图所示,位置取得部430在摄像装置200的摄像区域210内的图像中,取得光标记P的中心位置、光标记Q的中心位置、部件30的中心位置。然后,位置取得部430根据被引导至管嘴110的光引导部的光标记P、Q中的光标记P的中心位置和光标记Q的中心位置,取得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
在该图中,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摄像区域210的中心位置,发生了矢量V2量的位置偏离,部件30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摄像区域210的中心位置,发生了矢量V1+V2量的位置偏离。即,部件30的中心位置相对于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发生了矢量V1量的位置偏离。因此,安装位置校正部440考虑矢量V2的位置偏离,为了消除部件30相对于管嘴110的位置偏离(矢量V1),对通过管嘴110进行的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图9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400在部件30的吸附位置相对于管嘴110旋转偏移的情况下进行的处理的图。具体地说,该图表示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的中心位置之间产生了位置偏离、以及吸附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在管嘴110的X轴坐标系中产生了θ度量的位置偏离的情况。
如该图所示,位置取得部430在摄像装置200的摄像区域210内的图像中,取得被引导至管嘴110的光引导部的光标记P、Q中的光标记P的中心位置和光标记Q的中心位置、以及部件30的中心位置。然后,位置取得部430根据光标记P的中心位置和光标记Q的中心位置,取得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此外,位置取得部430还取得部件30的旋转角。
在该图中,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与摄像区域210的中心位置一致,但是部件30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摄像区域210的中心位置,发生了矢量V1量的位置偏离。此外,部件30旋转θ度。即,部件30的中心位置相对于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发生了矢量V1量的位置偏离,并且部件30旋转θ度。因此,安装位置校正部440为了消除部件30相对于管嘴110的位置偏离(矢量V1、旋转角θ度),对通过管嘴110进行的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安装装置10,根据由管嘴110的光引导部将光引导至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而摄像的光的位置(光标记的位置),取得管嘴110的基准位置,使用所取得的管嘴110的基准位置,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即,作为光标记的光被引导至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所以部件安装装置10能够高精度地对多个该光标记和保持在管嘴110上的部件30同时进行摄像,能够高精度地对部件3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因此,不像以往那样,为了取得管嘴110的基准位置,而需要在部件30以外还对管嘴110的管嘴的前端进行摄像动作,并且也不需要使校准卡具移动。由此,根据部件安装装置10,能够抑制生产周期的增加,并且高精度地对部件3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此外,部件安装装置10取得多个光标记P、Q的中心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并且取得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根据所取得的管嘴110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部件30的中心位置,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这样,部件安装装置10能够简单地对部件30的安装位置高精度地进行校正。
此外,部件安装装置10具备发出光的第一光源120,使来自第一光源120的光从管嘴110的后部侧朝向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侧,并使其透过作为管嘴110的光引导部的贯通孔112a、112b,从而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由此,例如通过将作为环状的照明的光环照明用作第一光源120,能够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
(变形例1)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的管嘴110a的构成的图。具体地说,该图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光标记P、Q的取得方法的变形例1。
如该图所示,在工作头100中,在管嘴110a上,相对于吸附并保持部件30的管嘴前端部115,在从摄像装置200的摄像方向观察时的后部侧具备凸缘形状的凸缘部111a。此外,在凸缘部111a的上方,作为光源而具备2个第二光源121,该2个第二光源121是发出直进性的光的发光装置。
该2个第二光源121例如是光纤或激光器。此外,该2个第二光源121由形成于凸缘部111a的保持部113a、113b分别保持。另外,第二光源121的数量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
另外,在工作头100中,由形成于管嘴110a的凸缘部111a的保持部113a、113b来保持第二光源121,但是不限于上述构成。例如也可以是,管嘴110a的凸缘部111a具有作为光引导部的贯通孔等,不由管嘴110a的凸缘部111a保持第二光源121,而是另外在工作头100侧设置保持第二光源121的保持部(未图示)。由此,多个管嘴110a从工作头100的拆装变得容易。
在此,凸缘部111a是将从第二光源121发出的光引导至对部件30进行摄像的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的光引导部。并且,凸缘部111a通过将光从第二光源121朝向焦点位置R引导,将该光引导至焦点位置R。该被引导的光是光标记P、Q。
第二光源121能够照射直进性的光,所以即使从光基准位置S到焦点位置R的距离较大,在摄像装置200中,也能够更清楚地对保持在管嘴110a上的部件30和光标记P、Q的轮廓同时进行摄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的部件安装装置10,工作头100具备发出直进性的光的第二光源121,将光从第二光源121朝向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引导,从而将该光引导至该焦点位置R。由此,例如通过将光纤或激光器用作第二光源121,能够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
另外,光引导部(凸缘部111a)和管嘴前端部115能够以可拆装的方式配置,光引导部(凸缘部111a)也可以固定在工作头100侧而配置。
(变形例2)
图11及图12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管嘴110b的构成的图。即,这些图表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光标记P、Q的取得方法的变形例2,具体地说,图11是表示管嘴110b的构成的图,图12是表示光向焦点位置R的照射方法的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工作头100中,可拆装地设置的管嘴110b相对于吸附并保持部件30的面、即管嘴前端,在从摄像装置200的摄像方向观察时的后部侧具备凸缘形状的凸缘部111b。此外,在凸缘部111b的下方,作为光源而具备2个第三光源122。此外,设置于管嘴110b的凸缘部111b具备将来自2个第三光源122的光反射的凹状(凹面镜)的2个反射构件114a、114b。
作为光引导部的反射构件114a、114b通过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朝向焦点位置R反射,将该光引导至焦点位置R。该被引导的光是光标记P、Q。
另外,第三光源122的数量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1个或3个以上。此外,反射构件的数量只要是与第三光源122的数量对应的数量即可。此外,反射构件114a、114b可以在管嘴110b的凸缘部111b上涂覆反射涂料,或粘贴反射片。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部件安装装置10,工作头100的管嘴110b具备反射构件114a、114b,反射构件114a、114b使来自第三光源122的光朝向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反射,从而将该光引导至该焦点位置R。由此,例如通过将来自下方的照明用作第三光源122,能够将该光引导至摄像装置200的焦点位置R。
如以上所说明,在本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的部件安装装置10中,由摄像装置200对吸附并保持在工作头100的管嘴110上的部件30和光标记P、Q同时进行摄像,根据部件30的中心位置和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的位置关系,求出位置偏离量,并对部件30向基板20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上述工作头100向基板20安装部件30,上述光标记P、Q以设置于管嘴或与管嘴前端部分体地设置于工作头100侧的凸缘部所引导的光为标记。由此,在由于安装动作等导致的装置的温度变化等而产生经时变化,从而产生位置偏离的情况下,即使对不吸附保持部件30的管嘴的前端不另外进行摄像并进行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的校准动作,也能够高精度地进行部件安装。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部件安装装置10,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都是例示,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表示,意图包含与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均等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作为这样的部件安装装置来实现,还能够作为以部件安装装置所进行的处理为步骤的部件安装方法来实现。此外,还能够作为使计算机执行部件安装方法中包含的特征性处理的程序、或作为进行该处理的集成电路来实现。并且,这样的程序当然可以经由CD-ROM等记录介质及因特网等传输介质来流通。
工业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在由于部件安装装置的温度变化等而发生经时变化,从而产生位置偏离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保持在管嘴上的部件正确地安装到安装位置,所以作为具备向基板安装部件的工作头的部件安装装置是有用的。

Claims (5)

1.一种部件安装装置,在能够由摄像装置对保持在管嘴上的部件进行摄像的焦点位置,对保持在向基板安装部件的工作头的管嘴上的部件进行摄像,并对部件向基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该部件安装装置具备:
光引导部,设置在所述管嘴上,将从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对部件进行摄像的所述摄像装置的所述焦点位置;
位置取得部,根据由所述光引导部引导并由所述摄像装置摄像的所述光的位置,取得所述管嘴的基准位置;以及
安装位置校正部,使用所取得的所述基准位置,对部件向基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位置取得部取得光标记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部件的中心位置,并且根据所述光标记的中心位置,取得保持所述部件的所述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来作为所述基准位置,所述光标记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部件的中心位置是通过由所述摄像装置对以所述光引导部所引导的所述光为标记的光标记和所述部件同时进行摄像而求出的,
所述安装位置校正部根据取得的所述管嘴的前端的中心位置和所述部件的中心位置,对所述部件向所述基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作为所述光源,还具有发出光的发光装置,
所述光引导部配置在所述光源和所述摄像装置之间,通过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透过形成于所述管嘴的贯通孔,将该光引导至所述焦点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还具备发出直进性的光的发光装置作为所述光源,
所述光引导部通过将光从所述发光装置朝向所述焦点位置引导,将该光引导至所述焦点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光引导部具备对光进行反射的反射构件,
所述反射构件通过使从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朝向所述焦点位置反射,将该光引导至所述焦点位置。
CN 201320124153 2012-03-28 2013-03-19 部件安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6752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75062A JP2013207111A (ja) 2012-03-28 2012-03-28 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部品実装方法
JP2012-075062 2012-03-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67521U true CN203167521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28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2415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67521U (zh) 2012-03-28 2013-03-19 部件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207111A (zh)
CN (1) CN203167521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6343B2 (ja) * 2012-07-10 2016-07-06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207111A (ja) 2013-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42501B2 (ja) 光学式センサ
JP2013016570A (ja) レーザー高さ測定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機
JP2007155761A (ja) レンズ鏡筒、レンズの固定方法及びレンズの固定装置
KR100766394B1 (ko) 자동 압흔 검사 장치
CN104765248A (zh) 压印装置、压印方法以及物品的制造方法
KR101509176B1 (ko) 효율성 및 정확도가 향상되는 카메라 모듈의 렌즈 광축 정렬 및 조립 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렌즈 광축 정렬 및 조립 방법
TW201929649A (zh) 使用可放置的標記元件在載體上分階段放置元件
CN203167521U (zh) 部件安装装置
CN104471455B (zh) 光电元件用安装装置以及安装方法
JP5373657B2 (ja)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実装方法
WO2012042933A1 (ja) 光学式センサにおけるレンズ部の固定方法および発光部品の固定方法ならびに光学式センサ
JP2012238411A (ja) Led照明基板の製造方法
EP2925112B1 (en) Component mounting machine
US9244247B2 (en) Auto-focus device, projection lens device, and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WO2012124208A1 (ja) 発光装置、情報取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搭載する物体検出装置
JP5538467B2 (ja) レンズユニット、光照射ユニット及び光照射装置
CN108029241B (zh) 插入元件定位检查方法及装置、插入元件安装方法及装置
JP2011222239A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検査装置
TWI637165B (zh) 視覺檢測模組及包含該模組的元件檢測系統
JP5780278B2 (ja) 光学式センサにおけるレンズ部の固定方法および発光部品の固定方法
JP2006126613A (ja) 撮像装置及び電子部品の基板実装装置
JP2016092093A (ja) 部品実装装置
CN111133386A (zh) 曝光用照明装置、曝光装置以及曝光方法
US10955611B2 (en) Three in one combination imaging module
WO2020240968A1 (ja)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並びに光学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