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5204U - 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65204U
CN203165204U CN 201320141494 CN201320141494U CN203165204U CN 203165204 U CN203165204 U CN 203165204U CN 201320141494 CN201320141494 CN 201320141494 CN 201320141494 U CN201320141494 U CN 201320141494U CN 203165204 U CN203165204 U CN 203165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controller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coopera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414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舜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3201414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65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65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65204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光信号的光源和控制光源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具有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并且所述的控制器具有与电子产品固定的固定装置。控制器收到信号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后,将触发光源形成对应的开关响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外部的设备发出的信号将通过信号接收器被控制器接收,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分析,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光源的开关。智能电子产品的摄像头将把光源产生的光信号捕捉,并反馈到电子产品内部,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响应。

Description

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器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智能电脑等手持式智能电子产品在近几年得到迅速的发展,其自身不仅具有传统手机、电脑的功能,并且还发展处其他一些功能,拍照和摄影已经是目前智能电子产品必备的功能。其工作原理就是将微型的摄像头及闪光灯集成在这些智能电子产品中,令其可以实现拍照或者摄像的功能。
另一个方面,由于目前的智能电子产品所采用的应用平台具有扩展性和兼容性,所以对于智能电子产品的二次开发也已经非常广泛,例如将智能电子产品作为遥控器已经较为常见。传统的做法就是在智能电子产品中安装一个操作软件,然后通过该软件实现智能电子产品与被遥控产品之间通过蓝牙、无线Wi-Fi技术等的通讯控制。
但是,这种技术也存在较大的局限,目前所采用的技术大多是将智能电子产品作为遥控器,例如利用iPHONE手机作为遥控器,用于遥控电动玩具车、遥控飞机等。目前并没有将iPHONE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作为接收端的技术方案。即目前的智能电子产品在遥控方面的应用仅作为遥控指令的发射端,而并没有将其作为遥控指令接收端的应用,这样就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使用者在使用iPHONE手机作为遥控器遥控电动玩具车时,智能手机仅仅作为遥控指令的发射端进行信号的发送,控制玩具车做出转弯、加速、停止等相应的响应。但是,如果玩具车自身出现状况,玩具车发出的反馈指令后,智能手机无法接收,这样就降低了遥控玩具的趣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提供一种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光信号进行通讯,将外部的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然后通过智能电子产品的摄像头读取该光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响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该接收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光信号的光源和控制光源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具有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并且所述的控制器具有与电子产品固定的固定装置。控制器收到信号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后,将触发光源形成对应的开关响应。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光源与控制器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固定装置为设置于控制器上与电子产品卡套配合的卡缘。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光源与控制器相互独立,二者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光源采用距阵分布的LED。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光源采用多个RGB三色LED。或者,所述的光源采用OLED屏,或者光源采用彩色显示屏。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器的电路包括:主控单元、电源、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以及电路开关;所述的光源与主控单元连接并由电源供电。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信号接收器为射频接收器、或者为红外线接收器、或者蓝牙接收器、或者无线网络接收器。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可吸附于电子产品表面的吸盘。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外部的设备发出的信号将通过信号接收器被控制器接收,控制器接收到该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分析,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光源的开关。智能电子产品的摄像头将把光源产生的光信号捕捉,并反馈到电子产品内部,通过对光信号的分析,做出相应的响应。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具有摄像头的智能电子产品中,将外部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智能电子产品通过摄像头读取该光信号,然后做出相应的响应,这样就实现了智能电子产品接收外部信号的功能。这样信号接收功能不同于现有的通过蓝牙、无线网络的通讯技术,其是将一个本身与智能电子产品之间无任何无线通讯连接的外部设备,通过本实用新型作为桥梁,建立无线通讯连接,从而令电子产品可以接收外部设备的信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应用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电路原理图;
图5A-5C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光源工作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应用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3、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光源1和与光源1电性连接的控制器2,光源1采用LED10元件,光源1受控制器2的控制实现LED10的开启或关闭。
控制器2通过固定装置与电子产品3固定连接,该固定装置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在控制器2壳体的边缘设置卡缘20,将电子产品3通过卡缘20卡扣固定在控制器1上。或者,在控制器2与电子产品3贴合的表面设置吸盘,通过吸盘将控制器2固定在电子产品3的背面。
所述控制器2的电路包括:主控单元21、电源22、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23以及电路开关24;所述的光源1与主控单元21连接并由电源22供电。所述的主单元21用于将信号接收器23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分析后发出对应的控制指令,以控制光源1中LED10的开关。电源22直接采用电池供电,电路开关24设置于控制器2主体的侧面,使用者通过控制电路开关24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与否。
本实施例中,信号接收器23采用无线射频传输其,其具有一个信号接收用天线231。
本实施例中,光源1采用距阵分布的LED10,每个LED10均由控制器2的主控单元21控制开关。每一个LED10都可以产生两个状态:开启或关闭,这两种状态用数字表示为:1和0。
本实用新型并非直接控制电子产品3,其仅仅是控制光源1。通过控制器2的主控单元21控制每个LED10的开关,形成各不相同的光源信号,电子产品3通过摄像头31摄录到该光源信号,并对光源形成图案进行分析,然后对应的发出相应的指令。
如图5A-5C所示,本实施例中,光源1采用了12个LED10,每个LED10具有1、0两种状态,不同的位置的LED开/关,可以表示为不同的光源信息,对应不同的指令。例如,图5A可以表示为:0001/0001/0001,其对应的指令是“发出声音”。图5B可以表示为:1001/1001/1001,其对应的指令是“振动”。图5C可以表示为:1000/1000/1000,其对应的指令是“屏幕闪烁”。
下面以通过智能手机控制的遥控车对上述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由于使用智能手机控制遥控车属于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这里仅对智能手机如何接收由遥控车发出的指令进行阐述。首先,在手机中安装指定的控制软件,该软件用于控制手机摄像头31接收光源1产生的光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后做出相应的指令。遥控车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将发出相应的信号到控制器2,例如,遥控车加速过程中,其将产生一个信号至控制器2,控制器2的信号接收器23接收到该信号,主控单元21对该信号进行解码后发出对应的指令,控制LED10形成如图5A的工作状态。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将捕捉到该光源1的发光信号,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智能手机就会产生“发出声音”的响应,即发出引擎轰鸣的声音。同理,如果LED10形成如图5B的工作状态,智能手机就会产生振动,模拟汽车碰撞的效果。如果LED10形成如图5C的工作状态,智能手机的屏幕开始闪烁,表示遥控汽车出现异常。
本实用新型中电子产品3为具有摄像头的智能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等。其摄像头31均设置在电子产品的背面,所以本实施例中光源1与控制器2固定为一个整体均位于电子产品3的背面,并且令光源1的位置与电子产品3的摄像头31位置对应,便于摄像头31接收光源1产生的光信号。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所有具有摄像头的智能电子产品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
上述实施例中,是针对摄像头31设置在电子产品3背面的情况。目前有一些电子产品3的摄像头31是设置在正面。下面实施例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设计。见图6、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光源1与控制器2相互独立,二者之间通过导线5连接。同样,控制器2可以通过吸盘或者卡扣连接方式与电子产品3固定,而光源1通过导线5与控制器2连接,光源1的表面可设置吸盘,通过吸盘吸附在电子产品3的表面,并正好位于3摄像头31的上方,用于向摄像头31发出光信号。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所述的信号接收器23为射频接收器、或者为红外线接收器、或者蓝牙接收器、或者无线网络接收器。
上述实施例中,将光源1和控制器2固定在电子产品3上的固定装置是吸盘。针对某些特定产品,可以采用固定的整体设计,即将光源1和控制器2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在光源1和控制器2之间形成一个卡槽,这样利用卡槽将电子产品3固定其中。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光源1采用的是距阵形式分布的LED10,其也可以采用多个多个RGB三色LED,这样每个LED就可以表示为四种状态,最后光源1也可形成各种不同图像,以对应不同的指令。另外,随着OLED的发展,所述的光源1可采用OLED屏,或者光源1直接采用彩色显示屏,例如小型的LCD等。

Claims (9)

1.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收装置包括:用于产生光信号的光源(1)和控制光源(1)的控制器(2),所述的控制器(2)具有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23),并且所述的控制器(2)具有与电子产品(3)固定的固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与控制器(2)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的固定装置为设置于控制器(2)上与电子产品(3)卡套配合的卡缘(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与控制器(2)相互独立,二者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采用距阵分布的LE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采用多个RGB三色LE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源(1)采用OLED屏,或者光源(1)采用彩色显示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的电路包括:主控单元(21)、电源(22)、接收外部信号的信号接收器(23)以及电路开关(24);所述的光源(1)与主控单元(21)连接并由电源(22)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接收器(23)为射频接收器、或者为红外线接收器、或者蓝牙接收器、或者无线网络接收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可吸附于电子产品(3)表面的吸盘。
CN 201320141494 2013-03-26 2013-03-26 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65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41494 CN203165204U (zh) 2013-03-26 2013-03-26 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41494 CN203165204U (zh) 2013-03-26 2013-03-26 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65204U true CN203165204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2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414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65204U (zh) 2013-03-26 2013-03-26 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65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41011A (zh) 连接装置
WO2017107275A1 (zh) 一种多功能无人机及无人机控制系统
TWI466456B (zh) 遙控系統
CN203165204U (zh) 与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信号接收装置
CN203165205U (zh) 与具有闪光灯的智能电子产品配合的遥控装置
CN203744940U (zh) 便携式三维扫描仪
US20140278330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CN201763194U (zh) 一种无线电子猫眼对讲装置
CN102646326B (zh) 与具有触控屏电子产品适配的非接触型遥控器
CN201887892U (zh) 可视无线门铃装置
CN104599476B (zh) 一种遥控器
CN204614202U (zh) 红外发射结构和红外遥控器
CN210864516U (zh) 人工智能设备
CN103209271A (zh) 内嵌移动式语音通讯设备的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19351914U (zh) 投屏发射器及投屏设备
CN201780681U (zh) 基于超声波的手势动作遥控系统
CN202331133U (zh) 演播智能切换控制装置
CN206225649U (zh) 摄像头防水连接器及其转接装置
CN202268970U (zh) 一种单兵网络摄像机
CN203950106U (zh) 一种无线摄像灯
CN203192199U (zh) 一种互动器及互动系统
CN204406916U (zh) 一种应用于快速公交车的多功能显示器
CN203896532U (zh) 一种电子音乐蜡烛
CN216751964U (zh) 编码器和户外直播系统
CN109448723A (zh) 智能遥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8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