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2327U -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62327U
CN203162327U CN 201320051313 CN201320051313U CN203162327U CN 203162327 U CN203162327 U CN 203162327U CN 201320051313 CN201320051313 CN 201320051313 CN 201320051313 U CN201320051313 U CN 201320051313U CN 203162327 U CN203162327 U CN 203162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er tube
center tube
outlet
import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5131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ATECH HEATING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ATECH HEAT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ATECH HEATING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ATECH HEATING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05131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62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62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6232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及即热式加热器;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外管、发热元件、引线管及壳体;中心管具有流体通道,中心管上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外管套在中心管外;发热元件设在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套在中心管的端部且位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与发热元件电性连接,中心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外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所述的壳体套在外管外,壳体和外管之间形成有腔体,在壳体上设有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将发热元件的能量充分利用到对水的加热,以提高水的加热速度,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
背景技术
水龙头到处都有使用,在冬天,为了使水龙头直接有热水流出,有的将水龙头直接连接到热水器上,有的则采用即热式水龙头,如在申请号为201210314759.8申请日为2012.8.30公开日为2012.12.5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热水龙头,包括壳体和内芯,所述内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内芯的底部为进水口,所述内芯的顶部为出水口,还包括石英电热膜加热管,所述石英电热膜加热管设置在所述内芯上,所述石英电热膜加热管连通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所述石英电热膜加热管包括石英玻璃管和导电片,所述石英玻璃管上设置有一层导电层,所述导电片分别与所述导电层的上端和下端相接触,所述导电片分别与火线和零线相连,所述石英玻璃管内设置有一个密闭的容器。上述电热水龙头虽然能实现即时加热,但位于发热元件外侧的热量不能对水加热,这样,一部分热量被用于加热水,其他的热量则被释放浪费,不能充分的利用能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热式水龙头,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将发热元件的能量充分利用到对水的加热,以提高水的加热速度,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外壳上;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外管、发热元件、引线管及壳体;中心管具有流体通道,中心管上具有与流体通道相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外管套在中心管外;发热元件设在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套在中心管的端部且位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与发热元件电性连接,中心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外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所述的壳体套在外管外,壳体和外管之间形成有腔体,在壳体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进水管与第一进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第二进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出水管相连接;在进水管和第一进口之间设有开关。
上述结构,当给发热元件通电后,发热元件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传递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中心管和外管上,当水经进水管进入到即热式加热器内时,水先在中心管内被加热,后在腔体内被加热,这样,对水加热的速度快,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热量都传递到了中心管和外管上,水又会先后流经中心管和腔体,因此,发热元件的热量能被充分被用于加热流体,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
作为改进,所述的发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丝与中心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通过设置氧化镁粉层,不仅能传递热量,而且还具有绝缘的作用,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所述的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所述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也是为了防止漏电,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外壳上;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外管、发热元件、引线管及壳体;中心管具有流体通道,中心管上具有与流体通道相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外管套在中心管外;发热元件设在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套在中心管的端部且位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与发热元件电性连接,中心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外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所述的壳体套在外管外,壳体和外管之间形成有腔体,在壳体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进水管与第二进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第一进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出水管相连接; 在进水管和第二进口之间设有开关。
上述结构,当给发热元件通电后,发热元件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传递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中心管和外管上,当水经进水管进入到即热式加热器内时,水先在腔体内被加热,后在中心管内被加热,这样,对水加热的速度快,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热量都传递到了中心管和外管上,水又会先后流经腔体和中心管,因此,发热元件的热量能被充分被用于加热流体,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
作为改进,所述的发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丝与中心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通过设置氧化镁粉层,不仅能传递热量,而且还具有绝缘的作用,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所述的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所述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也是为了防止漏电,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技术方案是:一种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外壳上;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外管、发热元件、引线管及壳体;中心管具有流体通道,中心管上具有与流体通道相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外管套在中心管外;发热元件设在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套在中心管的端部且位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与发热元件电性连接,中心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外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所述的壳体套在外管外,壳体和外管之间形成有腔体,在壳体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进水管与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相连接,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与出水管相连接;在进水管和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之间设有开关。
上述结构,当给发热元件通电后,发热元件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传递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中心管和外管上,当水经进水管进入到即热式加热器内时,水同时在中心管和腔体内被加热,后达到出水管汇集,这样,对水加热的速度快,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热量都传递到了中心管和外管上,水又会同时吸收腔体和中心管的热量,因此,发热元件的热量能被充分被用于加热流体,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
作为改进,所述的发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丝与中心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通过设置氧化镁粉层,不仅能传递热量,而且还具有绝缘的作用,从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所述的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所述的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也是为了防止漏电,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即热式水龙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即热式水龙头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即热式水龙头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即热式水龙头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即热式加热器的主视图。
图6为即热式加热器的A-A剖视图。
图7为即热式加热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1、进水管2、出水管3、沐浴棒4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2和出水管3安装在外壳1上,即热式加热器设在外壳1内。
如图5至图7所示,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51、外管52、发热元件53、引线管54及壳体55。中心管51具有流体通道511,中心管51上具有与流体通道511相通的第一进口512和第一出口513。外管52套在中心管51外;在中心管51和外管52之间且位于外管52的端部套有引线管54,为了防止漏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中心管51和引线管54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在引线管54和外管52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56,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在中心管51和外管52之间形成空腔57。所述的发热元件53为电热丝,电热丝设在空腔57内,且为了使用的安全性,电热丝和中心管的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和外管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这样,电热丝上的热量可通过热传递和辐射两种方式向中心管51和外管52传递。所述的壳体55套在外管52外,在壳体的端部,壳体55和外管52之间设有法兰圈片58,当然也可以不设置,使壳体与外管直接连接,主要保证外管52和壳体55之间形成的腔体59为密闭腔体即可。在壳体55上设有与腔体59相通的第二进口551和第二出口552;进水管2通过开关6与第一进口512相连接,第一出口513与第二进口551相连接,第二出口552与出水管3相连接。
上述即热式水龙头的工作原理是:打开开关6,并给电热丝通电,水经进水管2、第一进口512进入到流体通道511内,水流经流体通道时,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经氧化镁粉层传递到中心管51的,中心管51对水进行加热,经加热的水经第一出口513、第二进口551进入到腔体59内,当水流经腔体时,电热丝的热量通过热辐射和热传递的方式被传递到外管上,由外管对流经的水再一次加热,被再一次加热的水经第二出口552流入到出水管3。
上述结构,当给电热丝通电后,电热丝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传递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中心管51和外管52上,当水经进水管2进入到即热式加热器内时,水先在中心管51内被加热,后在腔体59内被加热,这样,对水加热的速度快,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热量都传递到了中心管51和外管52上,流水又会先后流经流体通道511和腔体59,因此,电热丝的热量能被充分被用于加热水,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3所示,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1、进水管2、出水管3、沐浴棒4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2和出水管3安装在外壳1上,即热式加热器设在外壳1内。
如图5至图7所示,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51、外管52、发热元件53、引线管54及壳体55。中心管51具有流体通道511,中心管51上具有与流体通道511相通的第一进口512和第一出口513。外管52套在中心管51外;在中心管51和外管52之间且位于外管52的端部套有引线管54,为了防止漏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中心管51和引线管54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在引线管54和外管52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56,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在中心管51和外管52之间形成空腔57。所述的发热元件53为电热丝,电热丝设在空腔57内,且为了使用的安全性,电热丝和中心管的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和外管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这样,电热丝上的热量可通过热传递和辐射两种方式向中心管51和外管52传递。所述的壳体55套在外管52外,在壳体的端部,壳体55和外管52之间设有法兰圈片58,当然也可以不设置,使壳体与外管直接连接,主要保证外管52和壳体55之间形成的腔体59为密闭腔体即可。在壳体55上设有与腔体59相通的第二进口551和第二出口552;进水管2通过开关6与第二进口551相连接,第二出口552与第一进口512相连接,第一出口513与出水管3相连接。
上述即热式水龙头的工作原理是:打开开关6,并给电热丝通电,水经进水管2、第二进口552进入到腔体59内,当水流经腔体时,电热丝的热量通过热辐射和热传递的方式被传递到外管上,通过外管52对水进行一次加热,经加热的水由第二出口552、第一进口512进入到流体通道511内,水流经流体通道时,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经氧化镁粉层传递到中心管51的,中心管51对水进行再一次加热,被再一次加热的水经第一出口513流入到出水管3。
上述结构,当给电热丝通电后,电热丝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传递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中心管51和外管52上,当水经进水管2进入到即热式加热器内时,水先在腔体59内被加热,后在流体通道511内被加热,这样,对水加热的速度快,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热量都传递到了中心管51和外管52上,流水又会先后流经流体腔体59和通道511,因此,电热丝的热量能被充分被用于加热水,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4所示,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1、进水管2、出水管3、沐浴棒4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2和出水管3安装在外壳1上,沐浴棒4连接在出水管3的出水端,即热式加热器设在外壳1内。
如图5至图7所示,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51、外管52、发热元件53、引线管54及壳体55。中心管51具有流体通道511,中心管51上具有与流体通道511相通的第一进口512和第一出口513。外管52套在中心管51外;在中心管51和外管52之间且位于外管52的端部套有引线管54,为了防止漏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中心管51和引线管54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在引线管54和外管52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56,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在中心管51和外管52之间形成空腔57。所述的发热元件53为电热丝,电热丝设在空腔57内,且为了使用的安全性,电热丝和中心管的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和外管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这样,电热丝上的热量可通过热传递和辐射两种方式向中心管51和外管52传递。所述的壳体55套在外管52外,在壳体的端部,壳体55和外管52之间设有法兰圈片58,当然也可以不设置,使壳体与外管直接连接,主要保证外管52和壳体55之间形成的腔体59为密闭腔体即可。在壳体55上设有与腔体59相通的第二进口551和第二出口552;进水管2通过开关6与第一进口512和第二进口551相连接,第一出口513和第二出口552汇集后与出水管3相连接。
上述即热式水龙头的工作原理是:打开开关6,并给电热丝通电,水经进水管2进入到第一进口512和第二进口551,经第一进口512的水进入到流体通道511内,经第二进口551的水进入到腔体59内,水流经流体通道时,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经氧化镁粉层传递到中心管51的,中心管51对水进行加热,当水流经腔体时,电热丝的热量通过热辐射和热传递的方式被传递到外管上,由外管对流经的水加热,加热的水经第一出口513、第二出口552汇集后流入到出水管3。
上述结构,当给电热丝通电后,电热丝产生热量,热量通过传递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中心管51和外管52上,当水经进水管2进入到即热式加热器内时,水在中心管51和腔体59内被加热,这样,对水加热的速度快,而且,由于绝大部分的热量都传递到了中心管51和外管52上,流水又会流经流体通道511和腔体59,因此,电热丝的热量能被充分被用于加热水,减少了热量的损失,从而节约了能源。

Claims (9)

1.一种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外壳上;其特征在于: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外管、发热元件、引线管及壳体;中心管具有流体通道,中心管上具有与流体通道相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外管套在中心管外;发热元件设在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套在中心管的端部且位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与发热元件电性连接,中心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外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所述的壳体套在外管外,壳体和外管之间形成有腔体,在壳体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进水管与第一进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第二进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出水管相连接;在进水管和第一进口之间设有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丝与中心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所述的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
4.一种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外壳上;其特征在于: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外管、发热元件、引线管及壳体;中心管具有流体通道,中心管上具有与流体通道相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外管套在中心管外;发热元件设在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套在中心管的端部且位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与发热元件电性连接,中心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外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所述的壳体套在外管外,壳体和外管之间形成有腔体,在壳体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进水管与第二进口相连接,第二出口与第一进口相连接,第一出口与出水管相连接; 在进水管和第二进口之间设有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热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丝与中心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即热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所述的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
7.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包括外壳、进水管、出水管及即热式加热器,进水管和出水管安装在外壳上;其特征在于:即热式加热器包括中心管、外管、发热元件、引线管及壳体;中心管具有流体通道,中心管上具有与流体通道相通的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外管套在中心管外;发热元件设在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套在中心管的端部且位于中心管和外管之间,引线管与发热元件电性连接,中心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一绝缘体,外管和引线管之间设有第二绝缘体;所述的壳体套在外管外,壳体和外管之间形成有腔体,在壳体上设有与腔体相通的第二进口和第二出口;进水管与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相连接,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与出水管相连接;在进水管和第一进口、第二进口之间设有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即热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元件为电热丝,电热丝与中心管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电热丝与外管的内壁之间设有导热绝缘性的氧化镁粉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即热式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绝缘体为绝缘套管,所述的第二绝缘体为瓷珠或胶粒层。
CN 201320051313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62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51313 CN203162327U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51313 CN203162327U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62327U true CN203162327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2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5131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62327U (zh) 2013-01-30 2013-01-30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623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2338A1 (zh) * 2013-10-29 2015-05-07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2338A1 (zh) * 2013-10-29 2015-05-07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4026471A1 (zh) 一种即热式电加热管
CN203162327U (zh)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
CN203935071U (zh) 即热式加热装置及应用该即热式加热装置的饮水机
CN103322670B (zh) 可自动冲洗排污且热量分布均匀的即热式热水器发热体
CN104654559A (zh) 一种绝缘安全型电热水器
CN202719744U (zh) 储热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4494872U (zh) 一种带有温差发电装置的太阳能热水器保温水箱
CN204460660U (zh)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发热管
CN204494761U (zh) 一种节能型即热式电热水器改进结构
CN204593823U (zh) 一种绝缘安全型电热水器
CN204438487U (zh)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3385182U (zh) 快热式水电分离电磁能变频热水器
CN203153564U (zh) 一种即热式沐浴器
CN201680565U (zh) 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9386534U (zh) 一种加热器
CN104748357A (zh) 一种节能型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05425413U (zh) 一种热水器
CN104089325A (zh) 一种简易型自动恒温电暖器
CN203797135U (zh) 一种节能恒温水龙头
CN203286748U (zh) 可自动冲洗排污且热量分布均匀的即热式热水器发热体
CN203052956U (zh) 配备控制器和显示器的瞬间热水器
CN202947303U (zh) 快速电热水器
CN202382414U (zh) 一种电加热器新型内胆
CN202636655U (zh) 一种保温饮水机
CN202709413U (zh) 即热式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