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58638U - 发筐机 - Google Patents

发筐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58638U
CN203158638U CN 201320174212 CN201320174212U CN203158638U CN 203158638 U CN203158638 U CN 203158638U CN 201320174212 CN201320174212 CN 201320174212 CN 201320174212 U CN201320174212 U CN 201320174212U CN 203158638 U CN203158638 U CN 2031586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medicine
height
machine
medicine bas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7421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燕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r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r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r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7421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586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586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5863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筐机,包括机壳,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若干药筐、放置所述若干药筐的底座、用于将药筐从机壳内部运输至外部的药筐夹运机构、用于读取被发药筐身份信息的读写器、及用于提升所述药筐高度的提升机构,一用于打印处方单的打印机,以及一用于控制发筐机运转的控制单元,所述药筐夹运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板、驱动所述夹持板运动的电磁铁、以及连接于所述夹持板与电磁铁之间的微动开关。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发筐机实现药物处方单及其相应的药筐的自动化发放及管理,且通过微动开关检测夹持板的夹持状态,从而保证机器的正常运作。

Description

发筐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筐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院越来越多地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的医疗器械来应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例如,智能药房、快速发药机、盘点机等。
目前,医生开设的处方也以电子处方的形式,发送至药房,药房内工作人员在根据电子处方的处方信息进行相应的配药。在药房内部,根据一定的处方配药的过程中,在将药物交付到病人手中前,为了方便于病人取药,事先需要将药物放置于一定的药筐中。这里的问题便是,对于一定的处方,工作人员需要在接收到处方后,逐一打印电子处方,并将电子处方放置于一个药筐内,,从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筐内的处方单进行相应的配药,避免配药出错。然而,此方式势必造成药房配药效率的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筐机,以实现药物处方单及其相应的药筐的自动化发放及管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发筐机,包括机壳,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若干药筐、放置所述若干药筐的底座、用于将药筐从机壳内部运输至外部的药筐夹运机构、用于读取被发药筐身份信息的读写器、及用于提升所述药筐高度的提升机构,一用于打印处方单的打印机,以及一用于控制发筐机运转的控制单元,所述药筐夹运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板、驱动所述夹持板运动的电磁铁、以及连接于所述夹持板与电磁铁之间的微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活动设置于一立杆上,在所述立杆上第一高度位置设置有用于感测药筐不足的第一传感器,在所述立杆上第二高度位置设置有一用于感测药筐初始位置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高度靠近机壳顶部,所述第二高度靠近机壳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立杆上第三高度位置设置有用于感测药筐所能上升的最大极限高度的第三传感器,在所述立杆上第四高度位置设置有用于感测药筐所能下降的最低极限高度的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三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第四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高度与第三高度之间的落差为5至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高度与第四高度之间的落差为5至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筐机还包括一用于接收处方信息的无线路由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板包括可插置于相邻两药筐之间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形成有上延伸臂、下延伸臂、以及设置于上、下延伸臂之间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延伸臂上与所述凹槽相背的一侧表面设置为斜面状。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发筐机实现药物处方单及其相应的药筐的自动化发放及管理,且通过微动开关检测夹持板的夹持状态,从而保证机器的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发筐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发筐机中药筐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发筐机中药筐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药筐运输机构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夹持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未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参照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筐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发筐机100是一种用于发送盛放有处方单的药筐的装置,其包括一机壳10,设置于机壳10内部的若干药筐20、用于放置药筐20的底座11、用于夹取药筐并将其运输至机壳外部的药筐夹送机构12,设置于机壳10上方的打印机40,以及控制整个发筐机运作的控制单元30。其中,控制单元30可控制底座11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将最上边的待发要筐送达到指定位置,以保证药筐夹送机构12可完成夹取,之后控制单元再驱动药筐夹送机构12夹取最上边的药筐并运输至打印机40所在位置的下方,此后控制打印机40打印相应处方信息的处方单,并将其放置于当前待发的药筐内,最后运输至机壳外部,以供医务人员配药。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发筐机还设置有一用于接收外部终端(包括台式机、笔记本、上网本、手机等)设备所发送的处方信息的无线路由装置50,该路由装置可与打印机40相互通信,从而将被接收的处方信息传递给打印机打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有线方式(包括光线、电缆等)实现处方信息的接收。
配合参照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若干个药筐通过“竖直叠放”的方式置于底座之上,底座11上设置有一个可与药筐底部形状相配合的安置空间(未示出),以保证装置运作过程中药筐的稳定。其中,为了实现药筐高度的调节,在底座11所在位置附近设置一根立杆14,并将底座11活动固定于立杆之上,以保证底座11可固定于立杆14上不同的高度位置。此外,该发筐机通过一提升机构以调节底座在立杆上的位置变化,该机构包括提升电机161、滑动轮162、以及连接于提升电机161、滑动轮162、以及底座11三者的皮带163。提升电机的运作可带动皮带运作,并进一步拉动底座的运动,从而实现提升或者下降药筐高度的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其他机械传动机构来实现药筐高度的调节,申请人不再一一予以列举。
继续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控制药筐的提升运作(因机壳内部空间有限,提升电机势必不能无限制地提升药筐或者下降药筐),首先需在立杆14上H1高度位置上设置一个用于感测药筐所能提升的最大极限高度的传感器18b,以及在立杆14上H2高度位置上设置一个用于感测药筐所能下降到的最低极限高度的传感器19b,通过以上传感器18b、19b,一旦底座运作到所能运作上最高、最低极限位置时,即可被感测到,此后控制器便可立即停止提升机构的运作,以保证机器的运作正常。此外,因为一次可放置于底座上的药筐数目有限,在药筐被发完后,势必需要添加药筐,那么为了保证药筐能够被及时添加,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药筐不足报警机制,即在上述立杆上的H3高度位置上设置一个用于感测药筐不足的传感器18a,以及在立杆上的H4高度位置上设置一个用于感测药筐初始位置的传感器19a,因当药筐数目不足后,若需要将药筐提升到可被夹取位置,势必需要将底座提升到足够高的位置,现假设设置剩余3个药筐时,底座可被提升到H3高度位置,那么就会被传感器18a感测到,从而机器报警药筐不足以通知工作人员及时加筐(包括语音方式报警、光信号报警、触感方式报警等),此后底座恢复到初始位置(即被传感器19a所感测到的位置),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加筐操作。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所提及的各高度位置的关系为:H1高度高于H3高度,H3高度高于H4高度,H4高度高于H2高度,更为优选地,H1高度略高于H3高度(落差为5~10 cm),H4高度略高于H2高度(落差为5~10 cm)。
继续参照图1所示,在机壳内部、药筐的前方一定位置还设置一RFID读写器13及一漫反射传感器15,其中,位于最上边的药筐被夹取后,需要控制底座向下运动,以保证最上边的药筐与上方第二个药筐之间的分离,此后,若底座下降到一定位置后,漫反射传感器15所发出的光线便可不被药筐所遮挡,此后便可判断出两者已经分离,并且可保证药筐被水平运输时,下方不至于被其他药筐所阻碍。而RFID读写器13则用于读取药筐上的RFID身份标签,以记录被发药筐的身份信息(编号)。当然,读写器还可包括其他形式的读写器。
接下来,请配合参图3至图5所示,介绍药筐夹送机构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此机构固定于机壳顶板101的内侧表面,该药筐夹送机构12包括水平电机121,用于夹取药筐的夹持板120,控制夹持板作动的若干电磁铁122,以及一拨杆124。其中,该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夹持板120,两者之间间距大致与药筐的筐口的尺寸相当,一旦夹取一个药筐后,控制单元便可触发水平电机121的运作,进而带动拨杆124沿图示的A方向运动,从而推动被夹持的药筐向A方向滑动,该夹持板也可看作可供药筐运动的滑轨。在夹持板120所在位置的前方,还设置一定长度的、与两侧夹持板120分别平行设置的导轨(未标号),以保证药筐的运输。此外,在上述机壳顶板101上还设置一个打印出口41,其设置于打印机所在位置,可保证处方单被打印后,可直接落入运输到此打印出口41下方的药筐中去。
值得一提的是,文中所提及的筐口尺寸即可理解为筐口的长度或者宽度(矩形筐口),或者直径(圆形筐口),而“大致相当”即可理解为可在上述尺寸的一定范围内波动。
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122共设置有4个,每侧设置两个用于控制一个夹持板120,夹持板120在电磁铁122驱动下,可在方向B上作伸缩运动以夹持药筐。其中,该机构包括两块互相铆接的定位板128、129,其中第一定位板129用于固定于机壳顶板101之上,第二定位板128与第一定位板129大致互成90度延伸,其用于固定电磁铁122,此外,在夹持板上方一定位置还设置一个用于感测药筐是否到达可被夹持位置的传感器17,以实现在药筐到达此位置后,将此信息通知给控制单元,以驱动电磁铁作夹持动作。
继续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时刻获悉夹持板的状态(保证机器的正常运作),该机构包括一个连接于电磁铁122与夹持板120之间的微动开关130,微动开关130是检测电磁铁状态的,电磁铁122伸出时,微动开关130压下,电磁铁122吸合时,微动开关130被释放,控制器通过监测微动开关的状态来获悉夹持板的状态,从而触发下一步动作。
继续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夹持板120包括夹持部,其中夹持部包括上延伸126、下延伸臂125、以及设置于上、下延伸臂之间的凹槽127,其中,上延伸臂126上与凹槽127相背的一侧表面被设置为斜面状,即在方向B上,上延伸臂的厚度由厚变薄,通过此结构,在夹持部(上延伸126、下延伸臂125、以及凹槽127构成的整体)插置于两个互相叠放的药筐之间时,上延伸臂126的斜面即可顶动上面的药筐,可防止相邻药筐因为自身重力压紧力等产生黏连的状况。当然,上述凹槽完成是为了节省工件材料、进一步减轻机器重量所设置,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上述凹槽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筐机的工作过程为:医生开设处方信息,并将此处方信息发送至指定的发筐机(同时处方信息被存储于数据库中),发筐机在通过无线路由器接收到处方信息,启动发筐机构夹送药筐,并将处方信息传送到打印机,在药筐被发送到指定位置(打印机下方)后,启动打印机进行打印处方单,并落入下方的被发药筐中,此后通过RFID读写器读取药筐的身份信息,并将被发药筐的身份信息与当前被打印的处方单信息互相关联起来,并保持在数据库中,以供查询记录,最后盛有处方单的药筐被运输至可被义务人员取用的窗口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发筐机实现药物处方单及其相应的药筐的自动化发放及管理,且通过微动开关检测夹持板的夹持状态,从而保证机器的正常运作。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发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若干药筐、放置所述若干药筐的底座、用于将药筐从机壳内部运输至外部的药筐夹运机构、用于读取被发药筐身份信息的读写器、及用于提升所述药筐高度的提升机构,一用于打印处方单的打印机,以及一用于控制发筐机运转的控制单元,所述药筐夹运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板、驱动所述夹持板运动的电磁铁、以及连接于所述夹持板与电磁铁之间的微动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活动设置于一立杆上,在所述立杆上第一高度位置设置有用于感测药筐不足的第一传感器,在所述立杆上第二高度位置设置有一用于感测药筐初始位置的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高度靠近机壳顶部,所述第二高度靠近机壳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筐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杆上第三高度位置设置有用于感测药筐所能上升的最大极限高度的第三传感器,在所述立杆上第四高度位置设置有用于感测药筐所能下降的最低极限高度的第四传感器,所述第三高度高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第四高度低于所述第二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度与第三高度之间的落差为5至10c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度与第四高度之间的落差为5至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筐机还包括一用于接收处方信息的无线路由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包括可插置于相邻两药筐之间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形成有上延伸臂、下延伸臂、以及设置于上、下延伸臂之间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延伸臂上与所述凹槽相背的一侧表面设置为斜面状。
CN 201320174212 2013-04-09 2013-04-09 发筐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586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74212 CN203158638U (zh) 2013-04-09 2013-04-09 发筐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74212 CN203158638U (zh) 2013-04-09 2013-04-09 发筐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58638U true CN203158638U (zh) 2013-08-28

Family

ID=49019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742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58638U (zh) 2013-04-09 2013-04-09 发筐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586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8327A (zh) * 2015-12-23 2018-07-20 王嫣俐 一种餐具自动分发方法
CN110077863A (zh) * 2019-04-09 2019-08-02 云南财经大学 一种周转箱自动拆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8327A (zh) * 2015-12-23 2018-07-20 王嫣俐 一种餐具自动分发方法
CN110077863A (zh) * 2019-04-09 2019-08-02 云南财经大学 一种周转箱自动拆分系统
CN110077863B (zh) * 2019-04-09 2020-09-29 云南财经大学 一种周转箱自动拆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56908B2 (ja) 物品の自動分配のための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3895998B (zh) 药箱配发装置
CN204480392U (zh) 一种物品智能存取系统
JP5838526B2 (ja) 採血管自動準備システム
CN102283508A (zh) 一种智能缓存发药柜
CN102491041B (zh) 一种发药系统、控制端及发药方法
CN103171855B (zh) 发筐机
CN104599403A (zh) 一种物品智能存取系统
CN203158634U (zh) 发筐机
EP2394938A1 (en) Drug tray supply device
US20200016039A1 (en) System for Automatic Filling of Medication Organizers
JP2018520059A (ja) 自動smd倉庫によって取り扱われる、およびそこに収容されるスマート・コンテナおよび/またはボックス
CN105188638A (zh) 药剂配药系统
JP6190672B2 (ja) 薬品仕分装置、薬品仕分装置のための仕分けトレイ
CN103171858B (zh) 发筐机
CN203158638U (zh) 发筐机
CN103171853A (zh) 处方发筐机
CN202321422U (zh) 一种发药系统及控制端
CN202107268U (zh) 药房自动发药输送装置
CN202213923U (zh) 一种智能缓存发药柜
CN204440090U (zh) 原物料号取料自动判断装置
JP4488917B2 (ja) 薬剤供給装置
JP2016533991A (ja) 搬送システムによって運ばれる物品にデータを対応付ける搬送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09112391A (ja) 薬品類払出システム
US10045909B2 (en) Storage apparatus with support structur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