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40420U -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40420U
CN203140420U CN2013201953388U CN201320195338U CN203140420U CN 203140420 U CN203140420 U CN 203140420U CN 2013201953388 U CN2013201953388 U CN 2013201953388U CN 201320195338 U CN201320195338 U CN 201320195338U CN 203140420 U CN203140420 U CN 2031404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ganic waste
reaction device
constant temperature
anaerobic reaction
temperature anaerob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953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贤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xinhang Shenzhe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HU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HU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HU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953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404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404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4042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20Waste processing or separation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溢料池、固液分离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将所述有机垃圾进行分类、粉碎及搅拌后得到的原料送入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进行厌氧发酵,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送入所述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进行净化及存储,并将产生的沼渣和沼液送入所述溢料池;所述溢料池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水泵将所述沼渣和沼液泵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将分离后的污水送入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成本较低、节省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垃圾处理都以基于燃烧的焚烧作为主要手段。但是,基于燃烧的焚烧方法中,残留有要处理残渣的问题,同时在对大量垃圾的燃烧处理中需要建设大规模的焚烧设施,而且收集大量被废弃的垃圾以及把垃圾搬运到焚烧场等方面也具有很多问题。垃圾处理方式以及垃圾处理场合投放场存在的问题将成为今后市政关心的课题。
此外,由于在焚烧的情况下会在燃烧的同时产生烟雾,所以还需要应对烟雾的措施。由垃圾焚烧处理所产生的烟雾,存在二恶英以及破换臭氧层等问题,其造成对地球环境的污染。进而,在使用化石燃料等以高温进行焚烧处理的情况下,需要极大的成本,并且还会产生大量的燃烧残灰,存在处理该燃烧残灰等问题。此外,垃圾焚烧后不能回收利用,其浪费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成本较高、浪费资源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依赖焚烧方法的成本较低、节省资源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溢料池、固液分离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将所述有机垃圾进行分类、粉碎及搅拌后得到的原料送入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进行厌氧发酵,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送入所述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进行净化及存储,并将产生的沼渣和沼液送入所述溢料池;所述溢料池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水泵将所述沼渣和沼液泵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将分离后的污水送入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中,还包括加热及循环装置,所述加热及循环装置包括内循环系统,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包括发酵池,所述加热及循环装置将热水经所述内循环系统送入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对所述发酵池进行加温,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中经循环后的温水回流到所述加热及循环装置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装置和保温水箱,所述太阳能热水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与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的输出端及所述保温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输水管道与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格栅除污机、原料粉碎机、搅拌器和钢筋混凝土池;所述格栅除污机将所述有机垃圾进行固液分类后的原料送入所述原料粉碎机进行粉碎,所述原料粉碎机将粉碎得到的颗粒送入所述搅拌器进行搅拌并将经过搅拌后的物料送入所述钢筋混凝土池。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钢筋混凝土池中的物料进入的进料口、用于在进料时使所述沼渣和沼液排出的第一溢料口及使所述沼气排出的第二溢料口,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在换料时用于控制使所述沼渣和沼液排入所述溢料池的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沼气进行脱水脱硫处理的沼气净化装置以及对脱水脱硫处理后的沼气进行存储的沼气存储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中,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调节池和好氧曝气单元,所述污水处理调节池将所述分离后的污水进行处理后送入所述好氧曝气单元。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将有机垃圾进行分类、粉碎及搅拌后得到的原料送入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进行厌氧发酵,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送入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进行净化及存储,并将产生的沼渣和沼液送入溢料池;溢料池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水泵将沼渣和沼液泵入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固液分离装置将分离后的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其沼气可作为能源以供利用,经固液分离后的沼渣成为有机肥料半成品,所以其成本较低、节省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有机垃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实施例中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实施例中对沼渣和沼液进行固液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并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实施例中,该有机垃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包括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1、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3、溢料池4、固液分离装置5和污水处理系统6;其中,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1将有机垃圾进行分类、粉碎及搅拌后得到的原料送入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进行厌氧发酵,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送入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3进行净化及存储,并将产生的沼渣和沼液送入溢料池4;溢料池4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水泵将沼渣和沼液泵入固液分离装置5进行分离,固液分离装置5将分离后的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系统6进行净化。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包括埋于地下的封闭发酵池,该发酵池沿其长度方向的剖面形状为五边形,上述五边形包括顶边、底边、与顶边相连的斜边和两个平行的侧边。
本实施例中,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1包括格栅除污机、原料粉碎机、搅拌器和钢筋混凝土池(图中未示出);进行分类后的有机垃圾有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格栅除污机将有机垃圾中的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进行固液分类,并将固液分类后的原料送入原料粉碎机进行粉碎,原料粉碎机将粉碎得到的颗粒送入搅拌器进行搅拌并将经过搅拌后的物料送入钢筋混凝土池。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设置有用于使钢筋混凝土池中的物料进入的进料口、用于在进料时使沼渣和沼液排出的第一溢料口及使沼气排出的第二溢料口,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在换料时用于控制使沼渣和沼液排入溢料池4的阀门。日常进料为半自动(通过离心杂质泵提料);溢料为自动完成(在进料时将发酵好的原料压出),大换料时打开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底部的阀门,产生的沼渣和沼液即排入溢料池4。值得一提的是,在进料之前,可以将准备要发酵的原料进行再次分类,将不易于发酵的物质捡出,再进行如浓度、酸碱度、温度等调节,为原料的发酵做好准备。经预处理后的原料送入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中,在厌氧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沼气,并使环境的污染物减低80%以上,以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图2是本实施例中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该有机垃圾处理系统还包括加热及循环装置7,加热及循环装置7包括内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包括发酵池,加热及循环装置7将热水经内循环系统送入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对发酵池进行加温,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中经循环后的温水回流到加热及循环装置7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内循环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装置和保温水箱(图中未示出),太阳能热水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与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的输出端及保温水箱的输入端连接,保温水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输水管道与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2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3包括沼气净化装置31和沼气存储装置32;其中,沼气净化装置31用于对沼气进行脱水脱硫处理,沼气存储装置32用于对脱水脱硫处理后的沼气进行存储,沼气存储装置32中存储的沼气可通过输气管道送到用气设备8以供用户使用。
图3是本实施例中对沼渣和沼液进行固液分离的结构示意图,所谓固液分离就是将排放到溢料池4的发酵剩余物(沼渣和沼液)通过固液分离将其分离成污水(这里的污水与普通的污水相比水质较清,污染程度较小)和沼渣,具体就是溢料池4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水泵41将沼渣和沼液泵入固液分离装置5进行分离,固液分离装置5将分离后的污水送入污水处理系统6进行净化,污水处理系统6包括污水处理调节池61和好氧曝气单元(图中未示出),固液分离装置5将分离后的污水送入污水处理调节池61,污水在污水处理调节池61进行处理后送入好氧曝气单元。值得一提的是,经固液分离装置5分离后的沼渣51成为含水率为50%左右的固态有机肥料半成品(已经没有异味),其可以用于绿化,也可以出售给有机肥料加工厂加工成肥料。
总之,在本实施例中,有机垃圾经该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后,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产生的沼渣作为有机肥料半成品可用于绿化,也可以送到有机肥料加工厂加工成肥料,污水经污水处理系统6后变成中水可用于冲洗厕所及场地等,所以其节省资源,且其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溢料池、固液分离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将所述有机垃圾进行分类、粉碎及搅拌后得到的原料送入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进行厌氧发酵,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将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送入所述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进行净化及存储,并将产生的沼渣和沼液送入所述溢料池;所述溢料池通过设置在其内部的水泵将所述沼渣和沼液泵入所述固液分离装置进行分离,所述固液分离装置将分离后的污水送入所述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及循环装置,所述加热及循环装置包括内循环系统,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包括发酵池,所述加热及循环装置将热水经所述内循环系统送入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对所述发酵池进行加温,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中经循环后的温水回流到所述加热及循环装置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太阳能热水装置和保温水箱,所述太阳能热水装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输水管道和第二输水管道与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的输出端及所述保温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温水箱的输出端通过第三输水管道与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的输入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垃圾预处理装置包括格栅除污机、原料粉碎机、搅拌器和钢筋混凝土池;所述格栅除污机将所述有机垃圾进行固液分类后的原料送入所述原料粉碎机进行粉碎,所述原料粉碎机将粉碎得到的颗粒送入所述搅拌器进行搅拌并将经过搅拌后的物料送入所述钢筋混凝土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设置有用于使所述钢筋混凝土池中的物料进入的进料口、用于在进料时使所述沼渣和沼液排出的第一溢料口及使所述沼气排出的第二溢料口,所述中恒温厌氧反应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在换料时用于控制使所述沼渣和沼液排入所述溢料池的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沼气净化及存储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沼气进行脱水脱硫处理的沼气净化装置以及对脱水脱硫处理后的沼气进行存储的沼气存储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调节池和好氧曝气单元,所述污水处理调节池将所述分离后的污水进行处理后送入所述好氧曝气单元。
CN2013201953388U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404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953388U CN203140420U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953388U CN203140420U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40420U true CN203140420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67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95338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40420U (zh) 2013-04-17 2013-04-17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4042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6028A (zh) * 2016-07-22 2016-11-16 深圳市新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及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7760583A (zh) * 2017-12-04 2018-03-06 甘肃正阳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深加工产业的废渣、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
CN113461259A (zh) * 2021-07-01 2021-10-01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针对农村分散型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6028A (zh) * 2016-07-22 2016-11-16 深圳市新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及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7760583A (zh) * 2017-12-04 2018-03-06 甘肃正阳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马铃薯深加工产业的废渣、废水的综合利用系统
CN113461259A (zh) * 2021-07-01 2021-10-01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针对农村分散型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系统
CN113461259B (zh) * 2021-07-01 2022-03-15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一种针对农村分散型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81420B (zh) 一种污物协同资源化综合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0105095A (zh) 一种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01792246B (zh) 一种城市生活有机垃圾强化水解和厌氧消化产生生物燃气的方法
CN106957130B (zh) 一种生活污水和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CN102836863A (zh) 一种餐厨垃圾、城镇粪便和城市污泥综合处理方法
CN204550537U (zh) 一种全混沼气生产系统
CN103084380B (zh) 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5886330A (zh) 一种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工艺系统
CN102896135A (zh) 水洗垃圾清洁生产处理法
CN102212561B (zh) 干法湿法联合发酵秸秆的加工方法
CN102030567A (zh) 固体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的处理方法
CN106140780B (zh)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系统
CN102321673A (zh) 固体有机废弃物制生物燃气的方法及设备
CN104498532A (zh) 一种有机废弃物混合发酵产沼气的工艺
CN202963023U (zh) 一种生物质垃圾的预处理装置
CN102049407A (zh) 一种城市大宗固废处理工业共生体系
KR20150049087A (ko) 유기성 폐기물이 혼재된 생활폐기물의 에너지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203140420U (zh) 一种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CN200984584Y (zh) 两相厌氧循环水洗处理生活垃圾装置
CN203991645U (zh) 一种污泥和餐厨垃圾处理系统
CN211734134U (zh) 一种畜禽粪污和生活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CN103551367B (zh)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方法
CN211247719U (zh) 一种循环产业园中多种固废的处理系统
CN210936404U (zh) 一种新型智能化有机垃圾处理系统
CN208684795U (zh) 一种有机肥联合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ZHEN LONGJISHU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LONGHU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9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910

Address after: 518000, unit 4, building two, 704, Ziwei garden, Longcheng center, Longcheng District,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City, Shenzhen Province, B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ONGJISHU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City Pingshan Pingshan office Ping Huan community Zhuo UK Road No. 9 301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onghuiy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72 workshop b1302, No. 1, Longgang Tian'an digital entrepreneurship Park, Longche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xinhang (Shenzhen) Industrial Environ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unit 704, unit B, building 4, ziweiyuan phase II, Longcheng Street Central City,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office reside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ONGJISHUN INDUSTRY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