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9219U - 一种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9219U
CN203139219U CN 201220407005 CN201220407005U CN203139219U CN 203139219 U CN203139219 U CN 203139219U CN 201220407005 CN201220407005 CN 201220407005 CN 201220407005 U CN201220407005 U CN 201220407005U CN 203139219 U CN203139219 U CN 203139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usion
transfusion device
closing valve
port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40700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基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4070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39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9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921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针对输液器针头易污染的问题,在流量调节器上设置卡口,将与针头链接的软管固定在卡口上,避免针头随意摆动或滑落地上造成的污染。进一步的,还针对进气软管不便操作、穿刺插入药瓶繁琐且易产生瓶塞橡胶颗粒脱落入药液中、输液器不能自动开合、三通管组件不符合流体力学原理等问题,分别对输液器的座体、滴壶和三通管组件进行改进。具体的,在座体上设置进气口座和与之吻合的盖板,为受力方便在座体上延伸出受力部,对滴壶中的自闭阀进行改进,改进三通管组件中的三通结构。通过上述改进,使得本申请的输液器安全、方便、易操作,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既简化医护人员操作,又使输液过程更加舒适,提高了输液器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输液器由于输液管很长,在输液瓶悬挂在输液架上时,由于针头不固定,来回摆动,容易触碰到其它物件,甚至滑落地上,造成污染。除此之外,传统的输液器中进气口与一段较长进气软管连接,进气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过滤器,或过滤膜,在使用时为了避免药液从进气口流出,同时为了避免进气软管随意摆动造成污染,医护人员需要将进气软管挽起来固定住,这给输液操作带来不便,也不能很好的解决进气软管随意摆动而造成污染的问题;在进气管针头穿刺插入药瓶时,易使瓶塞橡胶产生橡胶碎屑进入输液体中,也不便于施力,穿刺费劲;在输液结束时,由于拔针不及时,易出现空气进入血管的危险或者发生血液回流造成血栓等危险;输液时,患者输液肢体不能和不敢活动,否则容易产生滚针,即输液钢针容易刺穿血管导致药液流入皮下组织,需要护士重新扎针,也不利于临床各种检查,这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由于患者输液时间长,输液肢体不敢活动出现肢体麻木酸胀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 
针对上述容易发生回血造成血栓等危险的问题,目前有在滴壶中设置浮体,即自闭阀,用以在输液结束时封闭输液管路。但是,现有的设计中要么封闭得太严,浮体不能再重新浮起,在需要添加药液时或者输液暂停后,输液管路不能重新开通,输液无法继续进行;要么在输液结束后封闭不严,浮体不能有效的封闭输液管路,没有起到自动封闭输液管路的作用,或者在输液管路中形成气泡甚至气柱,使得添加药液的输液无法继续进行。因此,上述设计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不适用,无法在实践中推广。针对上述容易发生滚针的问题,目前的解决办法是采用留置针管,即用引导针将软质的留置针管引入血管后,拔出引导针,将留置针管留在血管中,另外再外接一套普通的输液管,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滚针的问题。但这样做需要准备两套东西即留置针和输液管,浪费也繁琐。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针对目前输液器的针头容易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操作方便的输液器。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目前输液器中,进气软管给输液操作带来的不便,提供一种既能减少污染,又结构简单的输液器。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穿刺插入药瓶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穿刺操作的输液器。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第三个目的是,针对目前输液器中自闭阀不能有效的封闭或及时开启输液管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输液结束时能及时有效封闭管路,重新添加药液时又能及时自动开启的输液器。 
更进一步的,本申请的第四个目的是,针对目前输液器中三通管组件结构影响输液流畅的问题,提供一种符合流体力学原理、输液流畅的输液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包括流量调节器、输液导管以及将输液导管与针头连通的软导管,流量调节器设置于输液导管上,用于调节输液流量,流量调节器上设有卡口。 
本申请优选的,卡口为一个卡槽,卡槽的卡口大小与链接针头的软导管的直径相吻合。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申请对输液器的座体和滴壶进行改进,座体内具有独立的输液通道和进气通道,座体与滴壶连接,输液通道贯穿座体与滴壶连通,具体的改进包括,在座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座,进气口座上设有盖板,进气口座内装配有过滤器,进气通道通过进气口座与外界气体连通。需要指出的是,盖板的作用在于控制进气通道的开合。 
优选的,进气口座上还有一个与之吻合的密封柱,盖板上具有与密封柱吻合的凸起的过滤器塞。需要指出的是,密封柱的材质与盖板以及盖板上凸起的过滤器塞的材质相同,因此,能够有效的将进气口座密封,进而有效的将进气通道密封。另外,密封柱为具有一定弹性的柱体,可以将过滤器稳固的固定在进气口座内。 
上述座体的顶端具有突出的尖刺部分,用于插入药瓶中,更优选的,在座体上具有向外延伸出的受力部。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申请在输液器的滴壶中设置了一个自闭阀,自闭阀为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的球体,同时对滴壶的底部进行抛光处理,使之具有光滑半球形的与自闭阀相吻合的凹面。 
优选的,自闭阀的直径为7-8mm,优选为7.6-7.8mm。 
更优选的,自闭阀的密度为0.85-1.10g/cm3,优选为0.92-0.95g/cm3。 
更进一步的,为了实现上述第四个目的,本申请对现有的输液器三通管组 件进行改进,该三通组件包括三通管,三通管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采用柱状弹性元件封闭,第二端口与留置软管连接,第二端口与第一端口呈直线通道,具体的改进包括,将第三端口与第一端口的夹角设计成30-50度夹角。 
优选的,第三端口与第一端口的夹角为40-45度。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的输液器对流量调节器进行改进,在流量调节器上设置卡口。输液准备时,与针头连接的软管能够稳固的固定在本申请的流量调节器卡口上,避免了针头随意摆动或滑落造成污染的问题,提高了输液安全性。 
本申请的输液器在座体上设置的进气口座,可将过滤器直接安置于其中,并设置用于开合进气口座的盖板,省去了进气软管,避免了由进气软管引起的污染问题,以及由进气软管带来的操作不便问题。本申请将座体直接与滴壶连接,省去了连接滴壶与座体的输液导管,避免了由于输液管过长,引起的拿去和操作不便。同时,进气软管和输液导管的去除,节省了生产材料和成本。本申请的输液器中,由于进气口座内的密封柱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其能够更有效的封闭进气口座,并且能够稳定的将过滤器固定在进气口座内。盖板上延伸出的过滤器塞的设置,使得密封更加严实,并且,盖板以及过滤器塞与密封柱为相同材质制成,可以有效的保证了密封效果。另外,盖板与密封柱一体化的设置,也使得开合盖板更加方便。本申请中,座体上设置的受力部,方便了医护人员在将穿刺插入药瓶时受力,使得穿刺插入药瓶的操作更容易。 
滴壶内自闭阀的材质、直径大小以及密度等改进,使得输液结束时自闭阀能够更及时有效的封闭输液管路;在添加药液,继续输液时,自闭阀又能够再次及时自动的悬浮,开启输液管路。通过上述改进,在有效的避免血液回流造成血栓等危险的同时,使连续输液的操作能够顺利进行。 
在带有三通管组件的输液器中,输液时,针头一端及其软管都是固定在患者输液肢体上的,在经过这段软管时,药液并不是顺流而下的流动,在这种情况下,三通管组件的引入,添加了一个带夹角的通道,使得药液的流动受到一定阻碍。本申请对三通管组件中三通管端口夹角的改进,使得三通管结构更符合流体力学原理,药液在输液管中流动顺畅,使输液过程更加舒适流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改进的流量调节器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改进的瓶塞穿刺器与滴壶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瓶塞穿刺器的进气口座以及过滤器塞的放大示意图,A为进气口座示意图,B为过滤器塞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三通管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设计的引导针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改进后的输液器整体示意图; 
其中1为座体、2为滴壶、3为流量调节器、4为卡口、5为输液通道、6为进气通道、7为过滤器、8为进气口座、9为密封柱、10为凸台、11为盖板、12为过滤器塞、13为受力部、14为自闭阀、15软导管、16为输液导管、17为三通管、18为柱状弹性元件、19为留置软管、20为软导管座、21为输液导管座、22为引导针管、23为金属楔、24为引导针座及手柄、25为三通管手柄、26为凹槽、α角为第三端口与第一端口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说明,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1)流量调节器的改进:针对在医护人员进行输液操作过程中,当一切输液器材都准备就绪,对输液部位消毒之前,容易出现针头随意摆动或者滑落在地导致针头污染的问题,本例将与针头连接的软导管稳固的固定在所设计的卡口上,以防止针头随意摆动或滑落导致污染。本例的具体实施方法是,对现有输液器的流量调节器进行改进,在流量调节器3上设置卡口4,优选的将卡口4设计为一个狭长的凹形卡口。卡口4的开口比软导管15的外径略小,操作时将软导管15稳固的固定在卡口4上(图6),有效的避免了针头的随意摆动或者滑落造成污染,提高了输液安全性。 
(2)座体的改进:本例的座体1内具有独立的输液通道5和进气通道6。座体1与滴壶2连接,输液通道5贯穿座体1与滴壶2连通;座体1设置有进气口座8,进气通道6通过进气口座8与外界气体连通。进气口座8上设置有盖板11,用于开合进气口座;进气口座8具有柱形孔,在柱形孔内放置过滤器7,柱形孔底部设置有凸台10;进一步的,进气口座8还具有与其柱形孔吻合的密封柱9,密封柱9具有与进气口座8柱形孔底部凸台10相配合的内部结构,可以将过滤器7稳固的固定在进气口座8内;密封柱9与盖板11的制备材质相同,盖板11还具有与密封柱9相配合的凸起的过滤器塞12,可以有效的封闭进气口座。座体1与滴壶2连接处上面一点的位置具有向外延伸出的受力部13。通过 上述改进,省去了进气软管以及滴壶与瓶塞穿刺器的连接软管,避免了进气软管污染的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操作不便问题,节约了生产材料和成本;过滤器塞直接塞入进气口座内,不易脱落,同时,设置有与过滤器塞配合的盖板,能够很好的密封进气通道,不漏气,避免药液从进气通道流出;在瓶塞穿刺器的底座上设置受力部,医护人员在将瓶塞穿刺器插入药瓶时可以对受力部施力,便于穿刺操作,方便了输液器的使用。 
(3)输液器自动开合输液管路的改进:在滴壶中设置的自闭阀需要具备两个重要的功能,即在输液完成时,可以有效的封闭输液管路,另外,在重新添加药液时,自闭阀能够再悬浮起来,开启输液管路。现有设置的自闭阀要么不能及时有效的封闭输液管路,虽然在输液结束时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输液速度,封闭不严,或者在输液管路中形成一定气柱后才停止输液,封闭不及时;要么就是封闭后,由于与滴壶底部的输液管口嵌合紧密,在添加药液继续输液时,不能自动的重新悬浮,需要人工的挤捏,给输液带来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本例对自闭阀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使得输液完成后能够及时有效的封闭输液管路,并且不会产生气泡或者气柱;而在添加药液需要继续输液时,又能自动的重新悬浮起来。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A)制备材料的选择:目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用材料很多,从卫生安全的角度来说,很多材料都可以用于所述自闭阀的制备;但是,众多材料制备的自闭阀或多或少都存在上述缺陷。为了能够严格实行上述两个功能,制备出真正适用的输液器,本例优选的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碳酸酯、聚氯乙烯、聚乙烯、医用硅胶进行试验。同时,对滴壶底部输液管进口处进行光滑处理,使其具有能与球面吻合的凹面。 
将上述制备的自闭阀配置到输液器中,并取输液用水一瓶,按医院护士操作规程,将输液器的穿刺器插入输液瓶中,滴壶中的液体充盈达1/2时,用手指弹滴壶下端或对折滴壶下段输液管并挤压对折部上方的输液管,自闭阀可自动悬浮于滴壶中的液体中。排除输液管中的空气,观察输液器中滴壶内自闭阀的悬浮情况,并观察输液结束时,自闭阀封闭输液管路的情况。输液用水按照GB/T14233.1-2008中表1方法一制备。 
结果显示,医用硅胶制备的自闭阀能够悬浮于试验液体中,在输液结束后能有效的封闭输液管路,在添加药液后能够自动的悬浮,重新开启输液管路。而其它材料制备的自闭阀要么漂浮于试验液体中,输液结束后不能封闭输液管路,仅对输液速度有一定的减缓作用;要么悬浮效果不好,添加药液后不能自动及时的重新悬浮。 
在上述基础上,本例进一步对医用硅胶的密度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密度为0.85-1.10g/cm3时自闭阀悬浮效果良好,密度为0.92-0.95g/cm3时悬浮效果最佳,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的药液的输液过程,封闭或重新悬浮效果良好。在试验中还发现,密度太大,即大于1.10g/cm3时,添加药液重新悬浮时效果不佳,需要人工辅助或者在滴壶中形成比较高的药液柱后才能缓缓的悬浮,影响输液;而密度太小的话,即小于0.85g/cm3,封闭效果不好,容易出现气泡。 
(B)球形自闭阀直径:在上述实验和改进的基础上,采用医用硅胶分别制备直径为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的实心球形自闭阀。在与上述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观察滴壶中液体用尽时自闭阀封闭输液管路的情况。 
实验发现,自闭阀直径太大,即大于或等于9mm时,虽然能够封闭输液管路,但是封闭不及时,容易出现小段气柱,使得需要添加药液继续输液的操作无法进行。而自闭阀直径太小,即小于7mm时,自闭阀重新悬浮困难,时常需要人工辅助其再次悬浮,增加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而在直径为1mm时,自闭阀几乎卡在滴壶底部的输液管进口,人工辅助都很难使其悬浮,使得需要添加药液的输液不能继续进行。只有7mm和8mm直径自闭阀不仅能够及时有效的封闭输液管路,还能够在添加药液时自动的悬浮起来,方便输液的继续进行。但是,在试验过程中也发现,7mm或8mm直径的自闭阀,在输液结束后封闭输液管路时,也偶尔会有气泡进入下方输液管路,封闭不够严实。因此,本例进一步的在7mm-8mm之间以每0.2mm为间隔筛选最优的直径大小,结果显示7.6mm、7.8mm两个直径尺寸的球形自闭阀效果最佳,输液完成时,能及时有效的封闭输液管路,并且不产生气泡,同时,重新添加药液时又能很快的自动悬浮。 
(4)三通管组件的改进: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现有的三通管组件存在药液流动不顺畅,影响输液的舒适和流畅。因此,本例对三通管组件进行改进,具体的:本例的三通管组件包括三通管17、软导管座20、引导针管22、留置软管19、柱状弹性元件18;三通管17具有三个端口,第一端口通过柱状弹性元件18封闭,第二端口与留置软管19连接,并与第一端口呈直线通道,第三端延伸出软导管座20;引导针管22刺透柱状弹性元件18,穿过并突出于留置软管19,并与留置软管19呈滑动配合,引导针管22与柱状弹性元件18呈紧密的滑动配合。进一步的,在三通管17内还包括一个金属楔23,其作用在于将导针管22引入留置软管19内,避免其刺到三通管17。所述引导针管22还具有一个与之配合的引导针座及手柄24;所述三通管17上还设置有三通管手柄25;为 了便于观察回血情况,还在引导针管22靠近针尖的地方设置了开口的凹槽26。更进一步的,三通管的口第三端口与第一端口的夹角α为30-50度。 
采用上述三通管组件进行输液试验(输液器以及输液条件包括药液等都在上述(1)、(2)、(3)改进的基础上进行),结果显示,在夹角小于30度或者大于50度时药液的流速会受影响,流动不顺畅,在30-50度之间流动顺畅。进一步的,在40-45度之间最符合流体力学原理,流量名义值符合三通管组件的行业标准要求。 
流速测量方法:在恒液位容器中充入22℃±2℃的水,采用软导管12将三通管组件的第三端口,即设置有软导管座2的端口,与恒液位容器的圆锥接头连通。开始让水流经三通管组件,收集并计算2min内流出的水的体积(YY0285.5附录B)。测量三次,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水流经三通管组件的流速,以毫升每分钟(mL/min)表示。夹角在40-45度间的测量结果见表1。 
表1三通管组件流量名义值 
规格,mm 流量名义值 最小值 最大值
0.7x19 19ml/min 15ml/min 24ml/min
0.9x19 33ml/min 26ml/min 41ml/min
1.1x30 50ml/min 45ml/min 57ml/min
1.3x30 85ml/min 77ml/min 97ml/min
另外,本例还对三通管组件的留置软管的韧性及最小断裂力进行了测试(测试方法参照YY0285.1附录B),对三通管组件各连接部的密合性进行了测试(拔除针管后,将留置软管封闭,浸入20℃-30℃水中,从软导管座2中通入高于大气压50kPa的气压10s)。结果显示,留置软管在一个平面上作180度双向弯曲20次没有折断或折裂,具有良好的韧性;留置软管断裂力符合行业标准要求(表2); 
表2三通管组件中导管的断裂力 
留置软管D,mm(G) 最小断裂力,N
0.7(24G) 3.0
0.9(22G) 5.0
1.1(20G) 5.0
1.3(18G) 10.0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输液器,包括流量调节器(3)、输液导管(16)以及将输液导管(16)与针头连通的软导管(15),所述流量调节器(3)设置于输液导管(16)上,用于调节输液流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器(3)上设有卡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4)为一个卡槽,所述卡槽开口大小与链接针头的软导管(15)的直径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还包括座体(1)和滴壶(2),所述座体(1)内具有独立的输液通道(5)和进气通道(6),所述座体(1)与滴壶(2)连接,输液通道(5)贯穿座体(1)与滴壶(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座(8),所述进气口座(8)具有盖板(11),进气口座(8)内安置有过滤器(7),所述进气通道(6)通过进气口座(8)与外界气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座(8)还设有与之吻合的密封柱(9),所述盖板(11)上延伸出与密封柱(9)吻合的凸起的过滤器塞(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还包括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具有向外延伸出的受力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还包括滴壶(2),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壶(2)内设置有自闭阀(14),所述自闭阀(14)为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的球体,所述滴壶(2)底部具有光滑半球形的与自闭阀(14)相吻合的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阀(14)的直径为7-8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阀(14)的直径为7.6-7.8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阀(14)的密度为0.85-1.10g/cm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阀(14)的密度为0.92-0.95g/cm3。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阀(14)的密度为0.85-1.10g/cm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闭阀(14)的密度为0.92-0.95g/cm3。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还包括三通管组件,所述三通组件 包括三通管(17),所述三通管(17)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采用柱状弹性元件(18)封闭,第二端口与留置软管(19)连接,所述第二端口与第一端口呈直线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口与第一端口成30-50度的夹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端口与第一端口成40-45度的夹角。 
CN 201220407005 2012-08-16 2012-08-16 一种输液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9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07005 CN203139219U (zh) 2012-08-16 2012-08-16 一种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407005 CN203139219U (zh) 2012-08-16 2012-08-16 一种输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9219U true CN203139219U (zh) 2013-08-21

Family

ID=48966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407005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39219U (zh) 2012-08-16 2012-08-16 一种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392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7587A (zh) * 2015-06-03 2015-08-26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体型袋式输液器
CN108355198A (zh) * 2018-03-06 2018-08-03 程基才 一种无钢针输液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7587A (zh) * 2015-06-03 2015-08-26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体型袋式输液器
CN108355198A (zh) * 2018-03-06 2018-08-03 程基才 一种无钢针输液系统
CN108355198B (zh) * 2018-03-06 2024-02-13 程基才 一种无钢针输液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9219U (zh) 一种输液器
CN201618225U (zh) 一种安全无气泡输液器
CN202236699U (zh) 一次性使用自动截流输液装置
CN201481896U (zh) 输液滴管及输液器
CN105944178B (zh) 一种自毁式自动排气防逆流无针输液器
CN202078597U (zh) 一种防回流输液器
CN202802177U (zh) 臭氧自体血治疗用血袋及其构成的臭氧自体血治疗系统
CN205055048U (zh) 一种带有防液体返流安全阀的输液针
CN201001861Y (zh) 带有细胞收集装置的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引流器
CN208989817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CN202061163U (zh) 微孔防回血输液器
CN208049111U (zh) 一次性便捷输液器
CN209316683U (zh) 一种新型安全提醒式输液器
CN204815085U (zh) 一种防脱落输液套
CN203802875U (zh) 一种一次性安全输液器
CN203647772U (zh) 一次性使用溶氧器
CN208678058U (zh) 一种止液型袋式输液器
CN215653090U (zh) 一种可固定针帽的输液器
CN215653027U (zh) 改良输液器
CN215584992U (zh) 一种血液透析用抗返流输液器
CN202113399U (zh) 一次性安全输液器
CN202113438U (zh) 止液静脉输液器
CN218636422U (zh) 一种可精准量取血量的推注输血装置
CN210644740U (zh) 一种双输液袋输液器
CN214907314U (zh) 一种用于患者尿液的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0102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