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2958U - 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2958U
CN203132958U CN 201320069810 CN201320069810U CN203132958U CN 203132958 U CN203132958 U CN 203132958U CN 201320069810 CN201320069810 CN 201320069810 CN 201320069810 U CN201320069810 U CN 201320069810U CN 203132958 U CN203132958 U CN 2031329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take
intake opening
connecting line
way connec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0698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晋森
张北斗
闭建荣
黄建平
黄忠伟
葛觐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3200698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329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29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295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包括上位机,观测设备,切割头,加热干燥管,观测设备通过数据控制接口分别与上位机连接,其中:还包括浮子流量计和真空泵;在切割头的出气口与浮子流量计的进气口之间,浮子流量计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之间分别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形成一条从切割头到真空泵的贯通通道。在切割头与浮子流量计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设置连接相应观测设备进气口的支路连接管路。所述贯通通道的进气口连接加热干燥管的出气口。整个系统使用同一切割头和同一加热干燥管,保证测量的样本气体相同,减小了因外界环境造成的测量误差;各观测设备观测结果之间可对比验证,及时的了解仪器的运行状况,保证得到高质量的观测数据。

Description

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气溶胶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地面气溶胶的观测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观测技术不成熟,在观测设备的改装、后期维护和参数校准等各方面的技术储备都相对比较薄弱。当需要多种观测设备同时进行地面气溶胶复杂特性观测时,即使是几种仪器放在一起进行观测研究,也存在采样高度、采样粒径大小、温湿条件等差异,使得仪器之间的观测数据缺乏可对比性,造成观测数据质量不高,甚至观测数据无效的情况出现,对科研工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目前对地面气溶胶进行观测的主要观测设备及功能如下表:
Figure BDA00002827803200011
以上各设备都包括数据控制接口,用于向上位机传输数据,或接收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各设备内部都包含一个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开放通路,用于待观测的样本气体通过。
以上各设备通常需要将进气口与切割头的出气口连接。对于经过加热干燥管的样本气体,切割头可以剔除大于某一粒径的气溶胶颗粒物。过滤前的气溶胶从切割头的进气口进入,过滤后的气溶胶从切割头的出气口排出,切割头的切割效率受空气流量(升/分钟)影响较大。
如果气溶胶的散射特性、吸收特性、粒子数浓度、粒子谱分布、黑碳浓度、化学元素特征等分开单独观测,由于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观测数据间缺乏一定的可对比性,就不能很好的对气溶胶的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这就需要对观测设备的观测方法和产品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解决气溶胶观测过程中各观测设备无法在一致的观测条件下进行连续观测,观测数据缺乏可对比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包括上位机,观测设备,切割头,加热干燥管,观测设备通过数据控制接口分别与上位机数据连接,其中:还包括浮子流量计和真空泵;在切割头的出气口与浮子流量计的进气口之间,浮子流量计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之间分别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形成一条从切割头到真空泵的贯通通道;在切割头与浮子流量计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设置连接相应观测设备进气口的支路连接管路;所述贯通通道的进气口连接加热干燥管的出气口。
所述观测设备包括三波段积分浊度仪,所述切割头包括第一切割头和第二切割头;
第一切割头的出气口与加热干燥管的进气口间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加热干燥管的出气口与第二切割头的进气口间主连接管路连接;
三波段积分浊度仪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串接入第二切割头和浮子流量计间主连接管路,三波段积分浊度仪的进气口与第二切割头的出气口间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三波段积分浊度仪的出气口与浮子流量计的进气口间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
所述观测设备还包括动力学粒径谱仪、多角度吸收光度计、黑碳仪、数粒子计数器、颗粒物吸收光度计和单颗粒碳黑光度计;
第二切割头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设置的支路连接管路连接动力学粒径谱仪的进气口;三波段积分浊度仪与浮子流量计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个三通接头分别设置三条支路连接管路,第一条支路连接管路再通过一个三通接头设置两条分路连接管路,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多角度吸收光度计的进气口,另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黑碳仪的进气口;第二条支路连接管路再通过一个三通接头设置两条分路连接管路,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数粒子计数器的进气口,另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颗粒物吸收光度计的进气口;第三条支路连接管路连接单颗粒碳黑光度计的进气口。
所述主连接管路、支路连接管路和分路连接管路采用导电胶皮管或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
所述第一切割头的出气口与加热干燥管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加热干燥管的出气口与第二切割头的进气口间通过3/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第二切割头的出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动力学粒径谱仪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的出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第四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四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第六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六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浮子流量计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第三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三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多角度吸收光度计的进气口间通过3/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三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黑碳仪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第四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第五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五三通接头的第一端口与数粒子计数器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五三通接头的第二端口与颗粒物吸收光度计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六三通接头的第三端口与单颗粒碳黑光度计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浮子流量计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实现了观测设备集成观测,不但可以得到高质量的观测数据,而且可以针对某一粒径范围的气溶胶特性进行综合深入的研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
整个系统使用同一的采样进气口,同一加热干燥管,这样就保证了整个系统测量的样本气体相同,减小了外界环境造成的测量误差;
按照各个观测设备流量要求,对整体流量进行分配,多余的流量由真空泵排出。整个系统的总流量符合各切割头的流量要求,保证了各切割头切割效率,同时系统中两个切割头一起使用,可以防止较大的气溶胶粒子进入观测设备而在设备光室内沉积,保护了仪器,延长使用寿命;
整个系统管路连接全部使用的内外抛光的不锈钢管和导电胶皮管,减少气溶胶粒子由于静电作用在管壁上的附着;
整个系统根据研究要求,具体针对的是PM10、PM2.5还是PM1的气溶胶特性,可以对切割头进行更换;
整个系统观测结果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对比分析,更有利于深入的科学研究。同时仪器观测结果之间可对比验证,及时的了解仪器的运行状况,保证得到高质量的观测数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包括第一切割头01、加热干燥管02、第二切割头03、浮子流量计04和真空泵05,第二切割头03的出气口与浮子流量计04的进气口,浮子流量计04的出气口与真空泵05的进气口分别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形成一条从第二切割头03到真空泵05的贯通通道。在第二切割头03与浮子流量计04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设置连接相应观测设备进气口的支路连接管路。贯通通道的进气口与加热干燥管02的出气口连接,加热干燥管02的进气口与采样管路的出气口连接,采样管路的进气口与第一切割头01的出气口连接。
本实施例中观测设备包括动力学粒径谱仪11、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多角度吸收光度计13、黑碳仪14、数粒子计数器15、颗粒物吸收光度计16和单颗粒碳黑光度计17。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串接入第二切割头03和浮子流量计04间主连接管路,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进气口与第二切割头03的出气口间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出气口与浮子流量计04的进气口间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
第二切割头03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07a设置的支路连接管路连接动力学粒径谱仪11的进气口。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与浮子流量计04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个三通接头07b、07d、07f分别设置三条支路连接管路,第一条支路连接管路再通过一个三通接头07c设置两条分路连接管路,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多角度吸收光度计13的进气口,另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黑碳仪14的进气口;第二条支路连接管路再通过一个三通接头07e设置两条分路连接管路,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数粒子计数器15的进气口,另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颗粒物吸收光度计16的进气口;第三条支路连接管路直接连接单颗粒碳黑光度计17的进气口。动力学粒径谱仪11、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多角度吸收光度计13、黑碳仪14、数粒子计数器15、颗粒物吸收光度计16和单颗粒碳黑光度计17通过数据控制接口分别与上位机06数据连接。
第一切割头01采用URG PM2.5切割头,第二切割头03采用Berner PM2.5切割头,切割头流量为30L/min。数据控制接口采用RS232接口。各连接管路包括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和导电胶皮管两种。加热干燥管02的内径为3/4″(英寸)。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的的型号包括3/4″,导电胶皮管的型号包括3/4″、3/8″和1/4″,不同尺寸的胶皮管和三通接头之间的连接都需要相应转换接头进行转换。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和导电胶皮管的连接接头和三通接头采用Swagelok的系列产品。
第一切割头01的出气口与加热干燥管02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加热干燥管02的出气口与第二切割头03的进气口间通过3/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07a的第一端口与第二切割头03的出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07a的第二端口与动力学粒径谱仪11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07a的第三端口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07b的第一端口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出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07b的第二端口与第四三通接头07d的第一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四三通接头07d的第二端口与第六三通接头07f的第一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六三通接头07f的第二端口与浮子流量计04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07b的第三端口与第三三通接头07c的第三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三三通接头07c的第一端口与多角度吸收光度计13的进气口间通过3/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三三通接头07c的第二端口与黑碳仪14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第四三通接头07d的第三端口与第五三通接头07e的第三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五三通接头07e的第一端口与数粒子计数器15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五三通接头07e的第二端口与颗粒物吸收光度计16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六三通接头07f的第三端口与单颗粒碳黑光度计17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浮子流量计04的出气口与真空泵05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切割头和第二切割头的流量要求相同。浮子流量计04用于调节真空泵05的排气量,根据本实施例中接入的各观测设备的排气量,调节贯通通道出气口的空气流量,使之满足第一切割头01和第二切割头03的切割效率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首先确认投入观测的观测设备,通常观测设备的排气固定,根据各设备的出气口排气量计算出维持切割头流量为30L/min时贯通通道出气口要维持的空气流量,设定浮子流量计04的排气量并进行校准。本实施例中投入观测的观测设备中动力学粒径谱仪11排气量为5L/min,多角度吸收光度计13排气量为16.7L/min,黑碳仪14排气量为5L/min,数粒子计数器15排气量为0.5L/min,颗粒物吸收光度计16排气量为0.5L/min,单颗粒碳黑光度计17排气量为0.12L/min,所以浮子流量计04的排气量为2.2L/min。
各观测设备启动,真空泵05启动,保持贯通通道进气口总流量为30L/min,符合各切割头要求。
样本气体从屋顶URG PM2.5切割头进入采样管路,经过URG PM2.5切割头剔除掉气体中大于2.5微米的气溶胶颗粒物。样本气体进入室内经过加热干燥管后再通过一个PM2.5Berner切割头,将空气中大于2.5微米气溶胶颗粒物剔除的更为彻底一些。之后样本气体通过主连接管路和相应的支路连接管路、分路连接管路,以相应的流量流经相应的观测设备后排出,最后经主连接管路排出2.2L/min的调节流量。
整个系统由上位机06接受存储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包括上位机,观测设备,切割头,加热干燥管,观测设备通过数据控制接口分别与上位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子流量计和真空泵;在切割头的出气口与浮子流量计的进气口之间,浮子流量计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之间分别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形成一条从切割头到真空泵的贯通通道;在切割头与浮子流量计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分别设置连接相应观测设备进气口的支路连接管路;所述贯通通道的进气口连接加热干燥管的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设备包括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所述切割头包括第一切割头(01)和第二切割头(03);
第一切割头(01)的出气口与加热干燥管(02)的进气口间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加热干燥管(02)的出气口与第二切割头(03)的进气口间主连接管路连接;
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串接入第二切割头(03)和浮子流量计(04)间主连接管路,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进气口与第二切割头(03)的出气口间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出气口与浮子流量计(04)的进气口间通过主连接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设备还包括动力学粒径谱仪(11)、多角度吸收光度计(13)、黑碳仪(14)、数粒子计数器(15)、颗粒物吸收光度计(16)和单颗粒碳黑光度计(17);
第二切割头(03)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通接头(07a)设置的支路连接管路连接动力学粒径谱仪(11)的进气口;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与浮子流量计(04)间的主连接管路上,通过三个三通接头(07b、07d、07f)分别设置三条支路连接管路,第一条支路连接管路再通过一个三通接头(07c)设置两条分路连接管路,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多角度吸收光度计(13)的进气口,另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黑碳仪(14)的进气口;第二条支路连接管路再通过一个三通接头(07e)设置两条分路连接管路,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数粒子计数器(15)的进气口,另一条分路连接管路连接颗粒物吸收光度计(16)的进气口;第三条支路连接管路连接单颗粒碳黑光度计(17)的进气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接管路、支路连接管路和分路连接管路采用导电胶皮管或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头(01)的出气口与加热干燥管(02)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加热干燥管(02)的出气口与第二切割头(03)的进气口间通过3/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07a)的第一端口与第二切割头(03)的出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07a)的第二端口与动力学粒径谱仪(11)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一三通接头(07a)的第三端口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进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07b)的第一端口与三波段积分浊度仪(12)的出气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07b)的第二端口与第四三通接头(07d)的第一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四三通接头(07d)的第二端口与第六三通接头(07f)的第一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六三通接头(07f)的第二端口与浮子流量计(04)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二三通接头(07b)的第三端口与第三三通接头(07c)的第三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三三通接头(07c)的第一端口与多角度吸收光度计(13)的进气口间通过3/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三三通接头(07c)的第二端口与黑碳仪(14)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第四三通接头(07d)的第三端口与第五三通接头(07e)的第三端口间通过3/4″内外抛光无缝焊接不锈钢管连接,第五三通接头(07e)的第一端口与数粒子计数器(15)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五三通接头(07e)的第二端口与颗粒物吸收光度计(16)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第六三通接头(07f)的第三端口与单颗粒碳黑光度计(17)的进气口间通过1/4″导电胶皮管连接;浮子流量计(04)的出气口与真空泵(05)的进气口间通过3/8″导电胶皮管连接。
CN 201320069810 2013-02-06 2013-02-06 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29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9810 CN203132958U (zh) 2013-02-06 2013-02-06 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069810 CN203132958U (zh) 2013-02-06 2013-02-06 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2958U true CN203132958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40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06981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2958U (zh) 2013-02-06 2013-02-06 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3295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4727A (zh) * 2013-11-26 2014-02-26 兰州大学 地面气溶胶移动集成观测系统
CN106680161A (zh) * 2015-11-09 2017-05-17 无锡中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扬尘颗粒物监测系统
CN107121364A (zh) * 2017-06-20 2017-09-01 兰州大学 一种颗粒系统对激光信号影响的多功能测量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4727A (zh) * 2013-11-26 2014-02-26 兰州大学 地面气溶胶移动集成观测系统
CN103604727B (zh) * 2013-11-26 2017-02-15 兰州大学 地面气溶胶移动集成观测系统
CN106680161A (zh) * 2015-11-09 2017-05-17 无锡中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扬尘颗粒物监测系统
CN107121364A (zh) * 2017-06-20 2017-09-01 兰州大学 一种颗粒系统对激光信号影响的多功能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0587U (zh) Pm2.5切割器切割特性检测装置
CN103913355A (zh) 一种多通道气体和颗粒物的采样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6525520A (zh) 固定燃烧源烟气混合通道稀释多级采样装置
CN203132958U (zh) 地面气溶胶集成观测系统
CN105223047A (zh) 固定源烟气颗粒物稀释法自动等速采集系统
CN105223046A (zh) 固定源烟气颗粒物稀释法自动等速采集方法
CN107436278A (zh) 多通道分流结构采样器
CN206489036U (zh) Pm2.5质量浓度监测仪校准装置
CN109765154A (zh) Pm2.5/pm10光散射颗粒物监测仪的在线校准系统和校准方法
CN206038387U (zh) 一种用于多相流介质成分监测的多点分区取样系统
CN104020119A (zh) 生产环境微纳米气溶胶湿式紫外吸收法在线检测方法
CN205120434U (zh) 固定源烟气颗粒物两级稀释法采样系统
CN203849069U (zh) 脱硝装置用矩阵式多点取样系统
CN205941281U (zh) 双通道扬尘监测仪
CN205749201U (zh) 一种改善测量效果的水泥粒度在线检测装置
CN206440580U (zh) 扬尘监测系统流量控制装置
CN206399776U (zh) 一种颗粒物传感器校准系统
CN205120442U (zh) 固定源烟气颗粒物稀释法采样系统
CN112730186A (zh) 一种粉尘浓度检测方法
CN102486440B (zh) 烟气可吸入颗粒物自动采样仪
CN205229042U (zh) 便携式原位紫外光谱烟气分析仪
CN207301023U (zh) 一种地气界面汞通量在线测量系统
CN109827880A (zh) 尘埃粒子计数器校准装置及校准方法
CN207456855U (zh) 便于固定的矿用粉尘采样器
CN206410975U (zh) 一种颗粒物检测装置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2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