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31601U - 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31601U
CN203131601U CN2013200888729U CN201320088872U CN203131601U CN 203131601 U CN203131601 U CN 203131601U CN 2013200888729 U CN2013200888729 U CN 2013200888729U CN 201320088872 U CN201320088872 U CN 201320088872U CN 203131601 U CN203131601 U CN 2031316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wall
reflecting
lamp socket
emi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08887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丽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316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316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21V13/02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20Light sources comprising attachment means
    • F21K9/27Retrofit light sources for lighting devices with two fittings for each light source, e.g. for substitution of fluorescent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60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KNON-ELECTRIC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LIGHT SOURCES USING CHARGES OF COMBUSTIBLE MATERIAL; 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K9/00Light source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light-generating elements,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 lasers
    • F21K9/60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 F21K9/61Optical arrangements integrated in the light source, e.g. for improving the colour rendering index or the light extraction using light gu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6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coupling devices, e.g. conn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25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reflectors for a single light source
    • F21V7/0033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reflectors for a single light source with successive reflections from one reflector to the next or follow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7/00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 F21V7/005Reflectors for light sources with an elongated shape to cooperate with linear light sources

Abstract

一种发光装置,包含:一灯座、一光源模组以及一导光模组。该灯座沿着一长度方向延伸并界定一安装槽。该光源模组安装在该灯座的安装槽内。该导光模组设置在该灯座上,并包括一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光纤本体,以及分别埋在该光纤本体内的一第一反光条与一第二反光条。利用该灯座、该光源模组及该导光模组皆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设计,加上该第一反光条与该第二反光条的位置配置关系与反射光线的机制,使得光线的亮度与均匀度都能提高。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光纤导光特性以传递光线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具有防水、耐高温与不易损坏的特性,加上其良好的可挠性与可塑性,因此被广泛运用在广告看板、屋内装潢以及逃生设备等等的照明系统上。 
图1、2是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347579号实用新型专利所揭露的一种侧导光纤1,该侧导光纤1包含一沿着一长度方向d延伸且呈透明圆柱状的光纤本体11、一沿着该长度方向d延伸且埋设在该光纤本体11内的反光条12,以及一围绕包覆该光纤本体11及该反光条12且邻接该反光条12的折射壳13。该光纤本体11包括一围绕设置的贴合面111,以及一连接在该贴合面111的一端的入光面112,该入光面112可供一LED灯10的光线射入。该反光条12具有一贴合在该光纤本体11的贴合面111并能反射通过该入光面112而来的光线的反射面121。该折射壳13具有一围绕在该光纤本体11周围且对应该反射面121并供光线射出的出光部131。 
当光线由该光纤本体11的入光面112射入后,光线会受到该反光条12的反射面121反射,而使光线通过该光纤本体11并朝该折射壳13的出光部131射出。 
虽然该侧导光纤1可达到导光的目的,但因为有些应用场合需要长度较长的光纤,而该LED灯10位于该光纤本体11的入光面112的一侧,使光线需要传送较长的距离才能从该入光面112抵达该光纤本体11的长度方向d上的另一侧,导致该侧导光纤1的中间段或末段会因为光线能量的损耗而使亮度降低,造成整体侧导光纤1的亮度不均匀。因此为了满足各种应用场合,现有侧导光纤1的结构设计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发光亮度及均匀度的发光装置。 
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包含:一个灯座、一个光源模组以及一个导光模组。该灯座沿着一个长度方向延伸并界定一个安装槽。该光源模组安装在该灯座的安装槽内。该导光模组设置在该灯座上,并包括一条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光纤本体。该导光模组还包括分别埋在该光纤本体内的一条第一反光条与一条第二反光条。该光纤本体具有一个面向该光源模组并供该光源模组的光线射入的入光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入光面并供光线射出的出光面,该出光面与该入光面皆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该第一反光条邻近该出光面并能反射通过该入光面而来的光线。该第二反光条邻近该入光面并能将该第一反光条反射而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的方向反射。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导光模组还包括一条埋在该光纤本体内且邻近该入光面并与该第二反光条间隔相对的第三反光条,该第三反光条能将该第一反光条反射而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的方向反射。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第一反光条具有两个分别面向该光源模组的第一反射面,每一个第一反射面具有一个连接另一个第一反射面的第一侧,以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每一个第一反射面都是自该第一侧往该第二侧逐渐朝该出光面的方向斜向延伸,该第二反光条具有一个面向所述第一反射面中的其中一个的第二反射面,该第三反光条具有一个面向所述第一反射面中的另一个的第三反射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灯座包括一个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基壁,以及两个分别自该基壁的两个长向侧边朝该导光模组的方向延伸并供该导光模组设置的侧壁,该基壁及所述侧壁共同界定该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灯座的基壁具有一个面向该光源模组的安装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安装面的接合面,该灯座还包括数个彼此间隔地自该接合面朝远离该光源模组的方向延伸的散热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灯座还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地自该接 合面朝远离该光源模组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壁,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壁的组装壁,该灯座的所述散热壁位于所述连接壁之间,该发光装置还包含一个罩设在该灯座上的灯罩,该灯罩与该灯座的所述组装壁结合并界定一个容纳该光源模组与该导光模组的容室。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灯座的每一个组装壁具有一个面向另一个组装壁的内壁面、一个相反于该内壁面的外壁面,以及一个凹设在该外壁面上的沟槽,该灯罩包括一个罩壁,以及两个分别自该罩壁的两个长向侧边朝所述组装壁的沟槽卡入的延伸壁。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灯座的每一个侧壁具有一个与该基壁的安装面间隔的侧壁部,以及一个连接在该安装面与该侧壁部之间且朝远离另一个侧壁的方向突扩的突扩壁部,该光源模组设置在该基壁的安装面上且固定在所述突扩壁部之间,该导光模组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导光模组还包括两个相邻且分别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并位于该光纤本体的出光面上的透光条。 
本实用新型所述发光装置,该光源模组包括一个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承载板,以及数个沿着该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承载板上的LED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第一反光条与该第二反光条间的配置关系,而能将该光源模组产生的光线均匀且集中地朝该光纤本体的出光面反射,配合该灯座、该光源模组与该导光模组皆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使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长度可设计成任意长度,而且其长度即使再加长,都可产生较高的光线亮度与光线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347579号实用新型专利的一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实用新型专利的一横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类似于图4的示意图,说明光线在一导光模组内的反射情 形;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7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10是类似于图9的示意图,说明光线在一导光模组内的反射情形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3~5,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灯座2、一光源模组3以及一导光模组4。 
该灯座2是由可挠性的材质制成且沿着一长度方向z延伸,该灯座2包括一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的基壁21,以及两个分别自该基壁21的两个长向侧边朝该导光模组4的方向延伸的侧壁22,该基壁21及所述侧壁22共同界定该安装槽23。 
该光源模组3安装在该灯座2的安装槽23内,并包括一设置在该灯座2的基壁21上且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的承载板31,以及数个沿着该长度方向z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承载板31上的LED灯32。在本实施例中,该承载板31是由可挠性的材质制成。 
该导光模组4设置在该灯座2的所述侧壁22上,并包括一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的光纤本体41,以及分别埋在该光纤本体41内的一第一反光条42、一第二反光条43与一第三反光条44。该第一反光条42、该第二反光条43与该第三反光条44也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 
该光纤本体41的截面呈矩形且是由可挠性的透明塑胶制成,并具有一面向该光源模组3并供所述LED灯32的光线射入的入光面411,以及一相反于该入光面411并供光线射出的出光面412,该出光面412与该入光面411皆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当然,光线除了可由该出光面412射出之外,部分光线也可由连接在该入光面411与该出光面412之间的表面射出。在本实施例中,该光纤本体41的材质 可选择聚苯乙烯(polystyrene,简称PS)、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PMMA)等塑胶材料来成型。 
该第一反光条42邻接该出光面412且其截面大致呈不规则五边形,并具有两个分别面向该光源模组4且能反射通过该入光面411而来的光线的第一反射面421。每一第一反射面421具有一连接另一第一反射面421的第一侧422,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侧422的第二侧423。因此,所述第一反射面421的第一侧422重叠,而且每一第一反射面421都是自该第一侧422往该第二侧423逐渐朝该出光面412的方向斜向延伸。 
该第二反光条43邻接该入光面411且位于该光纤本体41的左侧。该第二反光条43的截面大致呈不规则四边形,并具有一面向所述第一反射面421中的其中一个的第二反射面431,在本实施例中就面向左侧的第一反射面421,该第二反射面431能将该第一反光条42的第一反射面421反射而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412的方向反射。 
该第三反光条44邻接该入光面411并与该第二反光条43左右间隔相对。该第三反光条44的结构与该第二反光条43相同,该第三反光条44的截面也大致呈不规则四边形,并具有一面向右侧的第一反射面421的第三反射面441,该第三反射面441也能将该第一反光条42的第一反射面421反射而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412的方向反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条42、43、44都是由不透光的PMMA材质制成。 
本实施例使用时,所述LED灯32的光线由该光纤本体41的入光面411进入后,投射至该第一反光条42的所述第一反射面421,并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面421将光线分别反射至所对应的第二反光条43的第二反射面431与第三反光条44的第三反射面441。该第二反射面431与该第三反射面441再将光线朝该出光面412的方向反射,进而使光线均匀地从该出光面412射出。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LED灯32沿着该长度方向z间隔设置,使整个发光装置的长度方向z上布满光源,能使该发光装置的整体出光均匀。此外,由于该第一反光条42不透光,因此该第一反光条42一方面具有反射功能,另一方面该第一反光条42与所述LED灯32间隔 相对,使所述LED灯32所形成的点光源能被遮蔽,可避免所述LED灯32造成的局部亮点形成视觉上的瑕疵,并且使光线均匀地反射与朝外射出。 
综上所述,利用该第一反光条42、该第二反光条43及该第三反光条44将该光源模组3产生的光线均匀且集中地朝光纤本体41的出光面412反射,使得出射光线的亮度与均匀度都能提高,加上该灯座2与导光模组4皆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配合该光源模组3的所述LED灯32同样沿着该长度方向z排列,因此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整体的长度即使再加长,都能维持较高的光线亮度与光线均匀度。 
参阅图6、7,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灯座2、一光源模组3、一导光模组4、一灯罩5,以及两个端盖6(图中仅显示一个)。其中,该光源模组3与该导光模组4的结构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说明。此外,本实施例发光装置的外观为长直管状,不具可挠性。 
该灯座2是由利于散热的金属材质制成并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该灯座2包括一基壁21、两个分别自该基壁21的两个长向侧边朝该导光模组4的方向延伸的侧壁22、连接在该基壁21远离该光源模组3的一侧的数个散热壁24与两个连接壁25,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壁25的组装壁26。 
该基壁21及所述侧壁22共同界定一安装槽23,而且该基壁21具有一面向该光源模组3的安装面211,以及一相反于该安装面211且大致呈弧形的接合面212。该安装面211供该光源模组3的承载板31贴合设置,以利于将该光源模组3产生的热能传递至该灯座2的所述散热壁24。 
每一侧壁22具有一与该基壁21的安装面211间隔的侧壁部221,以及一连接在该安装面211与该侧壁部221之间且朝远离另一侧壁22的方向突扩的突扩壁部222。所述侧壁部221供该导光模组4固定设置,而所述突扩壁部222之间所界定的空间可将该光源模组3的承载板31固定住。 
本实施例的所述散热壁24分别连接在该基壁21的接合面212上且位于所述连接壁25之间。所述散热壁24分别自该接合面212彼此 间隔地朝远离该光源模组3的方向延伸,并且皆沿该长度方向z延伸而呈长板片状,可用于将该光源模组3产生的热能传送至外界,以帮助散热。所述连接壁25左右间隔地位在该基壁21的接合面212上,并自该接合面212朝远离该光源模组3的方向延伸。所述组装壁26略呈圆柱形并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壁25远离该光源模组3的一端,每一组装壁26具有一面向另一组装壁26的内壁面261、一相反于该内壁面261的外壁面262,以及一凹设在该外壁面262上的沟槽263。 
本实施例的导光模组4还包括两个相邻且分别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并位于该光纤本体41的出光面412上的透光条45。所述透光条45的材质与该光纤本体41相同,都为可透光的塑胶材料,可使通过该出光面412而来的光线均匀地朝外射出。 
该灯罩5是由透光的塑胶材质制成,并罩设在该灯座2上。该灯罩5略呈半圆筒形并沿着该长度方向z延伸,该灯罩5包括一呈圆弧形且长向延伸的罩壁52,以及两个分别连接在该罩壁52的两个长向侧边的延伸壁53。所述延伸壁53分别自该罩壁52的两个长向侧边朝所述组装壁26的沟槽263卡入,使该灯罩5与该灯座2结合固定住。该灯座2的所述组装壁26与该罩壁52共同界定出一可容纳该光源模组3与该导光模组4的容室51,该容室51具有两个分别位在该罩壁5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相反侧的开口511。 
所述端盖6可拆卸地安装在该灯罩5的两侧,并分别用于封闭该容室51的所述开口511。 
本实施例组装时,可先在该灯座2的所述组装壁26的沟槽263内涂抹一层粘着剂,例如强力胶,使该灯罩5的所述延伸壁53分别卡入所述沟槽内263时可被粘着固定,并形成气密状态,当然,实施时也可以分别在每一沟槽263内设置一条图未示的气密胶条,并利用灯罩5本身的弹力,就可以压迫所述气密胶条而形成气密状态,最后再分别盖上所述端盖6后,本实施例就完成组装。此外,在组装过程中,可将该灯罩5的容室51内的空气抽出,使该容室51形成真空或微真空的状态,如此一来,一方面可让该光源模组3产生的热能不会经由空气传递至该容室51内,使得大部分的热能可通过该灯座2的所述散热壁24传递至外界,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空气中的水蒸气附着 在该灯罩5的内周面而形成水雾,影响照明亮度。 
本实施例使用时,光传导方式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光线从该出光面412射出后,还会进入所述透光条45,最后经由所述透光条45射出,而使得出射光线的均匀度更佳。需说明的是,所述透光条45是辅助元件,以使出射光线更均匀,并非必要的限定。本实施例的其余功效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该导光模组4仅设置该第一反光条42与该第二反光条43,也就是说该导光模组4不以设置该第三反光条44为必要。本较佳实施例通过该第一反光条42与该第二反光条43之间的配置关系,同样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均匀反射光线的目的。当然,本较佳实施例的灯座2也可通过适当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以与一灯罩结合,以通过该灯罩罩覆本实施例的灯座2、光源模组3及导光模组4,进而达到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参阅图9、10,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的一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与材质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该导光模组4的结构与形状的设计。 
该导光模组4的光纤本体41是由该入光面411朝该出光面412逐渐扩大延伸,且该出光面412朝上弧突。该第一反光条42与该出光面412相间隔。该第二反光条43邻接该入光面411且其截面略呈扇形。该第三反光条44邻接该入光面411且其截面也大致呈扇形。 
本实施例使用时,光传导方式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该光纤本体41由该入光面411至该出光面412逐渐扩大延伸,因此该出光面412的面积大,让射出该出光面412的光线散开角度更广,而使本实用新型发光装置可应用在更多用途,例如LED灯管。此外,光线除了可由该出光面412射出之外,部分光线也可由两个分别连接在该入光面411与该出光面412之间的侧表面413射出,而且利用该光纤本体41的材料特性,只要光线达到全反射的条件,所述侧表面413也可分别将该第二反射面431与第三反射面441反射而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412的方向反射。本实施例的其余功效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地,本较佳实施例的灯座2也可通过适当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以与一灯罩结合,以通过该灯罩罩覆本实施例的灯座2、光源模组3及导光模组4,进而达到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Claims (10)

1.一种发光装置,包含:一个灯座、一个光源模组以及一个导光模组,该灯座沿着一个长度方向延伸并界定一个安装槽,该光源模组安装在该灯座的安装槽内,该导光模组设置在该灯座上,并包括一条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光纤本体;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模组还包括分别埋在该光纤本体内的一条第一反光条与一条第二反光条,该光纤本体具有一个面向该光源模组并供该光源模组的光线射入的入光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入光面并供光线射出的出光面,该出光面与该入光面皆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该第一反光条邻近该出光面并能反射通过该入光面而来的光线,该第二反光条邻近该入光面并能将该第一反光条反射而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的方向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模组还包括一条埋在该光纤本体内且邻近该入光面并与该第二反光条间隔相对的第三反光条,该第三反光条能将该第一反光条反射而来的光线朝该出光面的方向反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光条具有两个分别面向该光源模组的第一反射面,每一个第一反射面具有一个连接另一个第一反射面的第一侧,以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每一个第一反射面都是自该第一侧往该第二侧逐渐朝该出光面的方向斜向延伸,该第二反光条具有一个面向所述第一反射面中的其中一个的第二反射面,该第三反光条具有一个面向所述第一反射面中的另一个的第三反射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包括一个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基壁,以及两个分别自该基壁的两个长向侧边朝该导光模组的方向延伸并供该导光模组设置的侧壁,该基壁及所述侧壁共同界定该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的基壁具有一个面向该光源模组的安装面,以及一个相反于该安装面的接合面,该灯座还包括数个彼此间隔地自该接合面朝远离该光源模组的方向延伸的散热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还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地自该接合面朝远离该光源模组的方向延伸的连接壁,以及两个分别连接所述连接壁的组装壁,该灯座的所述散热壁位于所述连接壁之间,该发光装置还包含一个罩设在该灯座上的灯罩,该灯罩与该灯座的所述组装壁结合并界定一个容纳该光源模组与该导光模组的容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的每一个组装壁具有一个面向另一个组装壁的内壁面、一个相反于该内壁面的外壁面,以及一个凹设在该外壁面上的沟槽,该灯罩包括一个罩壁,以及两个分别自该罩壁的两个长向侧边朝所述组装壁的沟槽卡入的延伸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座的每一个侧壁具有一个与该基壁的安装面间隔的侧壁部,以及一个连接在该安装面与该侧壁部之间且朝远离另一个侧壁的方向突扩的突扩壁部,该光源模组设置在该基壁的安装面上且固定在所述突扩壁部之间,该导光模组设置在所述侧壁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模组还包括两个相邻且分别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并位于该光纤本体的出光面上的透光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源模组包括一个沿着该长度方向延伸的承载板,以及数个沿着该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地设置在该承载板上的LED灯。
CN2013200888729U 2012-11-02 2013-02-27 发光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160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221294 2012-11-02
TW101221294 2012-11-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31601U true CN203131601U (zh) 2013-08-14

Family

ID=48939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08887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31601U (zh) 2012-11-02 2013-02-27 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3186405U (zh)
CN (1) CN203131601U (zh)
DE (1) DE202013006483U1 (zh)
TW (1) TWM45513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832A (zh) * 2013-10-18 2014-04-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4977650A (zh) * 2015-06-30 2015-10-1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转接装置及具有该光学转接装置的直下式led灯具
CN112455127A (zh) * 2020-11-27 2021-03-09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能够光显四线格的英语教学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40866A1 (ja) * 2014-03-15 2015-09-24 エヌズエンタープライズ株式会社 Led蛍光照明装置
DE102018114017A1 (de) * 2018-06-12 2019-12-12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Reflektoranordnung und beleuchtbare Baugruppe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2832A (zh) * 2013-10-18 2014-04-2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3742832B (zh) * 2013-10-18 2017-04-1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4977650A (zh) * 2015-06-30 2015-10-1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转接装置及具有该光学转接装置的直下式led灯具
CN112455127A (zh) * 2020-11-27 2021-03-09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能够光显四线格的英语教学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13006483U1 (de) 2013-08-13
JP3186405U (ja) 2013-10-03
TWM455137U (zh) 201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31601U (zh) 发光装置
US7963689B2 (en) LED-edgelit light guide fixture having LED receiving grooves
CN101994984A (zh) 具有辅助照明器具的日光照明设备和方法
WO2012176352A1 (ja) 照明構造
CN107223096A (zh) 用于照亮标记的光组件
CN102980102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613377A (zh) 一种超薄led面板灯
US20120327652A1 (en) Light-guided led indirect lighting device
CN201547537U (zh)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CN101763772A (zh) 显示设备
CN103090223A (zh) Led照明模块和包括led照明模块的照明装置
CN203068203U (zh) 一种照明灯具
CN202580846U (zh) 一种直下式led面光源
CN201326933Y (zh) 一种发光面板灯
CN203477962U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104456164A (zh) 一种照明组件
CN204100137U (zh) 一种平板灯反射罩及平板灯
TWM451470U (zh) 具有導光點的反射片、led平面光源、led平板燈和平板led燈
CN203656611U (zh) 具有曲面导光板的灯具
ITVI20100214A1 (it) Sistema ottico per la diffusione omogenea della luce emessa da sorgenti luminose
CN202266990U (zh) Led灯具反射器
CN204791858U (zh) 楼宇显示单元
CN106678762B (zh) 一种基于光纤维光源的玻璃幕墙
KR101836327B1 (ko) 발광 건축용 패널 조립체
KR20090089929A (ko) 발광 확산기능을 갖는 조명 장식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